1、湿地公园建设国内外研究现状湿地,作为一类特殊的生态环境的研究,始于20 世纪70 年代初。湿地公约认为, 湿地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 水、咸水水体。国际生物学计划中认为,湿地是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区域或生态交错 带。中国对湿地的定义是,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 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米的海域。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湿地公园的概念类似于小型保护区,但是又不同于自然 保护区和一般意义公园的概念根据目前国外湿地保护和管理的趋势,湿地兼有物种及其 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
2、态环境教育功能。国家林业局的定义是,以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 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围以保护湿地生态 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 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为宗旨。天然湿地类型通过合理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 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 湿地公园的湿地往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大多数经过长时期的人为干预,因而 往往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而正因为如此,国际湿地组织 和世界各国专家都十分重视湿地的保护和文化的利用。而湿地保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 是水栖息地的保护。2002 年的主题是水生命
3、2005 年的主题是湿地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 性。以此来增加文化涵可以弥补湿地自然景观相对单调的缺憾。 湿地不仅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同时还具有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休闲等多种社会经济价值。湿地 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居全球各类生态之首分别高出农业和生态用地很多倍。2003 年国 务院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建设湿地公园必须要高度重视对湿地的保护,并要 重视对湿地合理的利用。国家林业局提出了四个鼓励,第一即是鼓励在自然特性的生态下建 立湿地公园第二鼓励在湿地规划区采取有利措施建立生态湿地公园,第三鼓励在典型的地 理地带特征规划建
4、立生态湿地公园第四鼓励在保证生物多样性的区域加强规划和建立生态 湿地公园。这应该是在一个合理的生态利用下进行的积极保护。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湿地中开展生态旅游正蓬勃兴起。但目前我国大多数湿地在 旅游开发时未进行系统的规划,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如废水、废气、 垃圾等) 旅游活动打扰居民和生物的生活规律等。因此,开展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是湿地 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措施。 湿地公园的含义与分类 湿地公约中:“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 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水域。”湿地公园既不
5、是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城市公园,它是兼有物种及 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体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 保护”的一个综合体系,是湿地与公园的复合体。 湿地公园是保持该区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近于自然景观状态, 维持系统部不同动 植物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 并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 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突出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 性三大特点,集湿地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功能的生态型 主题公园。根据湿地公园的涵和形成过程,将湿地公园分为自然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 两大类。 自
6、然湿地公园是在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区划一定的围, 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 设施(如观鸟亭台、科普馆、游道等),开展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如日本的钏路湿地公园, 我国的米埔湿地公园和的崇明东滩湿地公园。城市湿地公园是在城市或城市附近利 用现有或已退化的湿地,通过人工恢复或重建湿地生态系统,按照生态学的规律来改造、 规 划和建设,使其成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同时使城市本身也成为一个“生态城市” 。 如我国正在兴建的淮河湿地公园,荣成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及现状 资源、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成为21 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湿地破坏与退化带来的 环境功能丧失和生态问题触目惊心,客观上为湿地保护
7、事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动力。我国于 1992 年成为湿地公约签约国,表明了我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及促进湿地保护事业发展 的良好姿态。 由国务院17 个部委合作编制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把保护湿地,发挥湿地的综 合效益,保证湿地资源永续利用,造福当代,惠及子定为我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总目 标。湿地的保护、恢复与重建日益受到重视。建设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一种成 功模式,也是湿地公约所提倡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在国外,湿地公园建设迅速发展, 对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湿地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目前已建成或部分建成的湿地 公园府南河活水公园、 米埔湿地公园、 上滩湿地公园、 乌龙江湿地公 园
8、、 同江湿地公园等, 正在兴建的湿地公园有延庆三里河湿地公园、 南 京淮河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 马銮湾湿地公园、 北月海湿地公园、 银 川西湖湿地公园等。日本、 英国、 澳大利亚、 美国、 马来西亚等国家在湿地公园建设方 面也进行了探索。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要点 园址选择 湿地的三大要素是湿地水文、湿地物理化学和湿地生物,湿地水文是其根本。湿地水文 包括降水、地表迳流、地下水、蒸散、潮汐和洪水等类型以及水深、水流格局、洪水周期和 频率等特征;湿地物理化学是指湿地以周期性的水渍为特征,间歇性产生厌氧和好氧,使湿 地生态系统的物质过程复杂多变,同时大量水分快速地输入与输出,带动物质和能量在区域 围
9、迁移并重新分配,它包含湿地生态系统部的物质循环和湿地生态系统与外部系统的 物质交换,是以土壤、水分、空气 动植物、微生物等相互作用进行的循环变化;湿地生物 包括湿地植被、动物、微生物。湿地水文决定湿地土壤、沉积物和水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并 进一步影响湿地植被、动物和微生物等;而湿地生物群体分别对其栖息地的物理化学环境和 湿地水文环境进行反馈调节,湿地物理化学特征的改变反过来也会改变湿地的水文状态。此 外,湿地还受到区域气候和地貌的制约,它们直接影响湿地的三大组成要素。因此,湿地公 园园址必须根据湿地的三大组成要素进行选择。自然湿地公园是在现有湿地的基础上建设而 成,不存在园址选择问题;城市湿地公
10、园园址应选择水源补给充足、地形地貌变化多样、 自 然条件和配套设施较好,并且符合城市绿地系统发展规划的地段。 规划设计的原则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根据可持续发展、生物生态学、景观学等理论与原理,并遵循以下 设计原则: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相协调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社会、 经 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湿地公园建设必须以保护优先,在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及环境的基础 上开展湿地旅游,达到保护与合理利用相协调,实行可持续发展。 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是管理、规划及合理开发生物资源的基础。生态系统 不是静止不变的,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不是维持群落的种类成分
11、永远不变,而是维持湿地生 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并体现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具备系统自身反馈和演替的能力。 突出生态主题 湿地公园的建设应突出生态主题、“原汁原味”,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体现“自然性”、 “古朴性”原则。充分体现湿地的历史文化涵。湿地是历史、文化的发源地,包括战场遗 址、最早的居民点或人类移居地、重要历史研究地等,如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具 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湿地公园的建设,应突出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和体现湿地的历史与文化, 提升湿地公园的涵和品位。 充分利用场地条件, 经济、 环保 湿地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利用区域的现有条件,对区域的动植物景观规划设 计应充分利用现有物种,
12、按照生物学和景观学的原理合理设计,以减少工程量,做到经济、 环保。 项目设置以人为本 湿地公园的项目设置应满足不同人群的兴趣和需要,充分体现人类接触自然、回归自然 的参与式理念。以人为本, 既要考虑湿地公园的管理, 又要方便游客,满足其需求,为游 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湿休闲环境。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主要容 湿地从陆地至核心水域区, 在地貌上具有陆地 草滩 泥滩 浅水区 深水区的 结构特征;在植物上具有陆生植物 湿生植物 挺水植物和浮游植物 浮叶植物和浮游 植物 沉水植物和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的结构特征; 在动物上具有陆生动物 两栖类动 物 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 鱼类等水生动物和浮游动物的结构特征;
13、 在以湿地为生境的 鸟类上具有留鸟 (林中) 涉禽 (滩地和浅水区) 水禽 (水面) 等的结构特征。 湿地生态系统的这些结构组成具有特定的生态位, 它们互为条件、 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 共同维系了湿地生态功能和湿地景观。由湿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主要容应包括: 湿地生态核、 湿地景观、 湿 地休闲科普、 湿地研究实验、 湿地公园服务接待、 湿地公园管理机制等。 2.1 国外城市湿地公园研究现状 伦敦湿地公园 1 背景介绍 伦敦湿地公园位于伦敦市西南部泰晤士河围绕着的一个半岛状地带:巴艾尔姆 (BamElms)区中,于 2000 年 5
14、月建成开放,被誉为“一个让人惊异的、奇迹般的地方,使 得人类和野生生物在我们美好的城市中相聚”。公园建成至今,已经接待了数以百万计的 游客,并且赢得了很多奖项,其中包括2001 年英国航空旅游协会评选的明日之星金奖。这 些都验证着伦敦湿地公园在湿地景观保护和旅游实践方面、具有全球持续领先的地位。 伦敦湿地公园所在的巴艾尔姆区有着优越的绿化环境,有96 个公园和花园,其中有 两个著名的皇家公园和一个皇家花园。公园的东边临着泰晤士河,为每年牛津与剑桥两个大 学学生划艇比赛的必经之地,南边是大片的绿地,上有网球场、运动场等公共体育休闲设施。 其余两面与居民区相邻(图1)。 湿地公园共占地42.5 h
15、m2,由湖泊、池塘、水塘以及沼泽组成,中心填埋土壤40 万土 石方,种植树木2 万7 千株。良好的绿化和植被引来了大批的生物,使公园成了湿地环境野 生生物的天堂,每年有超过170 种鸟类,300 种飞蛾及蝴蝶类前来此处;同时,公园也给伦 敦市区的居民提供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游憩场所,营造出了大都市中美丽绿洲,改善了 周围都市的景观环境。 伦敦湿地公园离市中心5 km,距离白金汉宫仅有25 min 的车程,是世界上第一个建在 大都市中心的湿地公园,周围的交通非常便捷。伦敦市的两条主干道:A205 公路和A4 公 路离公园都不到16 km,公园外围设有足够的泊车位,所以旅游者能非常方便地自行驾车
16、前来。此外,尚有多条公交车线路可抵达公园附近,包括一路昵称为“鸭鸭公车”的专线。 最近的地铁出口和火车站,也均在步行10 min 的距离以。 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有以下两个主要目的: 为多种湿地生物提供最大限度地饲养、栖息和繁殖机会。 让参观者在不破坏保护地价值的情况下、近距离观察野生生物,并在游憩之余学习更多有 关湿地的知识。 按照物种栖息特点和水文特点、湿地公园被划分为6 个清晰的栖息地和水文区域,其中 包括3 个开放水域:蓄水泻湖,主湖,保护性泻湖,以及1 个芦苇泽地、1 个季节性浸水牧 草区域和1 个泥地区域一 这6 个水域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在总体布局上以主湖水域 为中心,其余水
17、域和陆地围绕其错落分布、构成了公园的多种湿地地貌(图3)。 1995 年的伦敦湿地公园设计,深入分析了在这个特殊而复杂场所解决人与自然基本矛 盾的方法,对水体和人流都作出了妥善而精巧的处理,从而成功地将原先废弃的水库恢复成 了城市中心的美丽公园,成功地让自然和人类活动在此达到了和谐的平衡,在提供给野生生 物一个舒适庇护所的同时,也给游客提供了了解和欣赏湿地的机会。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多样,造就包括国际湿地公约列出的全部湿地 类型。保护好中国的湿地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迅速,城市在扩中, 吞并了不少原本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的湿地。而这些湿地被城市包融后、由于大规模的建设
18、, 往往面临着被支解和消融的危险。 中国政府1992 年7 月31 日正式加入湿地公约,然而在湿地研究上,中国和国际先 进国家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因此,研究和借鉴国外一些湿地保护的成功例子,可以对今日我 国城市开发中的湿地进行有预期性的保护,避免走前人走过的弯路,这对于我国湿地保护进 程不无裨益。伦敦湿地公园这一个案给如何在城市区域中保存和恢复湿地探出了一条路,通 过对这个例子的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 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采取前瞻性的规划理念及科学的规划措施,对城市区域中的湿地制 定相应的保护政策,让湿地保护做到有法可依; 由政府牵头寻求多方合作,通过公益机构、房地产商和土地所有者等各方的共
19、同努力, 在保护好湿地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兼顾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实现 “以地养地”的经济平衡,而不是单纯依靠政府机构拨款。 保护城市区域中的湿地、并不意味着将其隔离弃置。在城市区域中的湿地除了生态价 值外,还具有巨大的旅游价值。如何在保护好湿地的同时实现它的价值,让其既不成为废地、 又不被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所吞食,既和城市大环境融合协调、又要保持生态的独立一一这 就需要进行合理的、精心的设计和规划,以及得到高科技的技术支持。 西溪国家西溪湿地国家公园 背景: 湿地公园位于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东起紫金港路西侧, 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
20、面积约为 1164 平方 公里为保护区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88.4 亿元人民币,建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老和山麓,西至绕城 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地面积157 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 周边景区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用地面积约为 50 平方公里。距西湖不到 5 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其生态资源丰富、 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三西”,是目前国 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总体布局分为: 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二期)、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
21、一期)和 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三期)。 国际湿地中国办事处主任克林作为一名国际湿地专家,先后考察过英国、 日本、美国等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湿地。他考察西溪湿地后认为,有着 1800 多年 人为干预的历史,属于次生态自然湿地,它与青藏高原上的很多原生态湿地完全 不同。也正因为这样,西溪不适合成立“自然保护区”,而更适合走“湿地公园” 的发展之路。“湿地公园”既不同于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园, 它兼有保护、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先生认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肯 定能在发挥湿地的三大效应即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可持续利用效应上为全国作 出示。克林先生特别强调,“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定是相结合
22、的,中国湿地种 类多、分布广、区域面积大,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拿出极 大的一笔资金进行完全的原生态保护”。纯生态保护合理利用的关键在管理,要 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就要考虑利用的问题。是一个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它 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游客的管理、污水的处理等诸多方面,都有充足的经验。 很好的处理好了西溪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做全国在湿地保护与 利用方面的典。 (一) 功能片区划分 批复明确西溪湿地保护围划为三个层次,即保护区围、外围保护地带、 周边景区控制区。整体布局按照上述三个层次划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 (二期)、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一期)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
23、(三期)。 一期与二期以深潭港为界,应在总体规划的统一指导下,在商业配套、基础 设施配套上统一协调,避免投资的重复、工程的反复,景观风格上应协调统一。 一期核心区通过门票合理限制游人量,二期为公共开放区,在各入口区合理安全 控制游人量,一期二期的分隔以水岸河道为主,以不影响自然景观方便管理为原 则。 (二)绿色交通规划 西溪湿地主要的游览交通工具将是舟楫。规划中的风景 区主干道花三路为 7 米宽。在深潭口、龙章、源谊三处 构筑一条电瓶车环线,可通过小型机动车,其余景点均 不考虑通达机动车,而通过舟楫解决其交通游览功能。 一、 湿地公园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经验借鉴 (一) 水主题旅游与湿地
24、保护相结合的成功经验 与大黄堡湿地相同,西溪湿地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该项目充分挖掘这一优势条件,发展水主题旅游,这种 开发方式即保护了湿地环境又打造了旅游特色,生态保 护与旅游开发达到了完美结合及和谐发展。 项目在湖面景观布置、沿岸旅游景点的开发设计、水路 交通路线及水上交通工具的设计等方面均做足“水”文 章,着力为西溪湿地项目营造出江南水乡的主题基 础特色。将项目设计得景色旖旎、特色鲜明,有别于其 他生态公园,为喧嚣城市里来此的游客带来了宁静优美 的游览感受。这是西溪湿地公园受欢迎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黄堡项目可以借鉴西溪湿地成功经验,善用北方罕有 湿地的水资源,精心设计开发水主题旅游景观,将
25、其建 设成为干旱缺水的北方地区中一处独特的“大型水主题 生态公园”,对周边地区的市场吸引力将远大于水乡 中的西溪湿地公园。 (二) 文化产业(艺术家村落)开发与湿地保护相结合的成功经验 西溪自古多文人。在这片土地留下了文人们许多的墨宝 和足迹,湿地公园延续这一文脉,恢复重建泊庵、西溪 草堂、西溪水阁、西溪梅墅、梅竹山庄、秋雪庵、高庄 等以古代文人宅院为核心的文化主题景点,使得游人在 西溪厚重的文化气息中,去追随当年文人隐士的避世清 闲。 在恢复重建的古建筑的基础上,西溪湿地三期更在此基 础上大力引进文化产业,规划建设“西溪国家公园艺术 家村落”。该项目占地400 余亩,总建筑面积5 万平方米,
26、 由12 位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集体设计,容包括“梦西 溪”艺术家酒店、“意象西溪”当代美术馆、西溪学社、 “长生殿”人文讲堂及10 多处离散式创意会所聚落,是 中国唯一的城市湿地艺术聚落,艺术建筑群。 湿地保护、水主题湿地公园与文化产业发展这三个主题 在西溪湿地公园紧密结合、完美和谐、相互促进,为湿 地公园的旅游产业发展指明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方向。 大黄堡湿地连接京津两大文明古城,文化底蕴深厚、国 外文化产业资源丰富。若能借鉴西溪湿地成功经验, 将文化产业与湿地旅游协同发展,必将起到更加良好的 相互推送作用,使得湿地保护及产业发展达到更好的预 期效果。 (三) 农、渔业体验主题旅游开发与湿地保护
27、相结合的成功经验 西溪湿地另一与湿地结合的较为成功的旅游开发系列项 目为形形色色的以湿地农耕渔耕文化体验为特色的休闲 度假村落。如烟水渔庄、西溪桑蚕丝绸故事、西溪人家、 垂钓俱乐部、西溪婚俗馆、五常民俗文化村。游客在欣 赏当地美景的同时,兴致来了,可以在里面种种菜、钓 钓鱼,充分体味当地民俗生活。这种因地制宜的开发方 式推广了当地民俗文化的同时,为本地农民创造了大量 的就业机会,拉动了当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并最大 程度的降低了湿地旅游开发强度,减小了拆迁和开发力 度。使旅游开发和湿地保护和谐发展,互不影响。 文章将在随后章节的附件部分对上述提到的景点一一进 行详细阐述、介绍。 二、 西溪湿地
28、公园周边建设控制规划借鉴 在湿地公园周边建设控制方面,的做法同样值得我 们借鉴。 出于保护湿地景观的需要,西溪湿地周边根据 2008 年 10 月公示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周边地区景观(建 筑高度)控制规划完善,东至古翠路、南至老和山脊、 西至春城路、北至留祥路、面积达114.25 平方公里的用 地,其建筑高度都受到限制。其中,最核心的一级景观 控制区,所有新建建筑不宜露出绿化林冠线,建筑高 度必须在18 米-60 米的限高以下。 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因为建筑高度受限,从而使市场 上非常稀缺的多层、排屋、别墅等产品成为这一板块住 宅的主流。目前,西溪湿地一级景观控制区正在开发 的楼盘多达18 个,豪宅级占了半数以上,其售价基本在 每平方米11000 元40000 元之间。 周边建设的控制规划不仅保护了西溪湿地周边整体区域 的景观环境,同时拉升了区域居住品质、提高了经济收 益,从而保护、发展两不误。为大黄堡湿地周边开发控 制规划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以下详见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周边地区景观(建筑高 度)控制规划完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