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1.39KB ,
资源ID:10383701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3837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工业气体安全管理制度.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工业气体安全管理制度.docx

1、工业气体安全管理制度工业气体安全管理制度主要负责人职责 1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平安工作负责,必需仔细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有关制度和标准。 2建立、健全平安管理有关制度和平安考核制度。 3组织制定平安管理责任制和岗位平安操作规程。 4保证平安经营管理投入的有效实施。 5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督促、检查本单位平安工作,准时消退平安事故隐患。 7准时、照实报告平安事故。 平安管理员职责 1贯彻执行平安生产有关法规、制度和标准,帮助经理推动平安管理工作。 2负责组织制定、修改各项平安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3组织实施职工平安训练,协同组织平安考核,管好平安训练台帐。 4参与企业

2、平安检查。督促、检查隐患的整改工作。 5负责动火的审批及其管理工作。 6常常进行现场平安检查,指导做好平安工作,发觉严峻影响平安的违章操作,有权制止,不听劝阻者可停止工作并马上通知有关领导。 从业人员岗位职责 1各岗位负责人对自己分管岗位的平安负责,从业人员必需仔细贯彻执行企业有关平安管理制度,按岗位平安操作规程作业。 2作业过程中,应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用具,遵守规章制度,做到平安作业。 3消失事故或组织事故救援应听从领导布置和现场指挥者指挥,尽力救援。 4发觉事故隐患或其他担心全因素应马上向平安管理人员或有关领导汇报,发觉危及人身平安的紧急状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实行可能的应急措施后

3、撤离作业场所。 5从业人员自觉接受企业及上级有关平安部门的平安训练和培训,把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平安学问,增加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实力。 工业气体经营、销售平安管理制度 1工业气体均为危急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待征,做好危急化学品的管理非常重要。 2经营管理和业务人员,要熟识各种工业气体的基本性质,把握其危害特性,仔细做好防范。 3配备经过消防培训的专业人员负责店面的平安工作,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消防、平安学问、提高经管人员的平安综合水平。 4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管理、配置好消防设施、器材,做到会使用,会定期检查、修理、保养,各种消防设施、器材保持良好状态。 5气瓶入库时,要对气瓶外表面进行特

4、地检查,不得有变形、焊点、裂纹等现象,如发觉有特别的必需准时联系生产厂家,做退货处理,管理人员必需配备牢靠的个人平安防护用品。 6仓库应设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不准吸烟,不准使用明火和高热电装置,更不准做生活设施用,要保持通风良好,并具备好的防雷措施。 7经营管理人员,必需经过危化品专业学问培训和有关法律法规学习,能独立进行经营管理工作。 气瓶平安管理规定 为加强气瓶的平安管理,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结合我公司的详细状况,特制定本规定。 气瓶在使用中应遵守下列规定气瓶在使用中应遵守下列规定气瓶在使用中应遵守下列规定气瓶在使用中应遵守下列规定 1、 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明火,可燃、助燃性气

5、体气瓶,远离明火,应保证气瓶瓶体干燥; 2、禁止敲击、碰撞;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严禁穿戴用带油的手套装卸和使用氧气瓶; 3、 瓶阀冻结时,不得用火烘烤; 4、 夏季要有防日光爆晒的措施; 5、 气瓶内的气体不能用完,必需留有剩余压力或重量;永久气体气瓶余压不得小于0.05Mpa,液化气体气瓶余量不少于规定充装量的0.5%1.0%; 气瓶搬运、装卸平安管理制度 1、搬运气瓶以前,操作人员必需了解瓶内气体的名称、性质和平安搬运注事事项,并备齐相应工器具和防护用品,如介质为有害、有毒、腐蚀、放射性和自燃气体时,应在组织管理、技术措施、个人防护、卫生保健等方面制定相应措施。 2、圆心凹底气瓶在车

6、间、仓库、工地、装卸场地内搬运时,可用徒手滚动,即用一手托住瓶帽,使瓶身倾斜,另一手推动瓶身沿地面旋转、用瓶底边走边滚,不准拖曳,随地平滚,顺坡竖滑或用脚蹬踢。 3、气瓶最好是使用稳妥、省力的专用小车(单瓶或双瓶位置,衬有软垫的手推车),并用铁链固定。严禁用肩扛、背驮、怀抱、臂挟、托举或二人抬运的方式搬运,以避开损伤身体和摔坏气瓶酿成事故。 4、气瓶应戴瓶帽,最好是戴固定式瓶帽,以避开在搬运过程中瓶阀因受力而损坏,甚至瓶阀飞出等事故的发生, 5、气瓶运到目的地后,放置气瓶的地面必需平整。放置时将气瓶竖直放稳,方可松手脱身,以防气瓶摔倒酿成事故: 6、当需要用人工将气瓶向高处举放或需把气瓶从高处

7、放落地面时,必需两人同时操作,并要求提升与降落的动作协调全都,姿态正确,严禁在举放时抛、扔,在放落时滑摔。 7、装卸气瓶应轻装轻卸,严禁用抛、滑、摔、滚、碰等方式装卸气瓶,以避开因野蛮装卸而发生爆炸事故; 8、气瓶搬运中如需吊装时,严禁使用电磁起重设备。用机械起重设备吊运散装气瓶时,必需将气瓶装入集装箱、结实的吊笼或吊筐内,并妥当加以固定。严禁使用链绳、钢丝绳捆绑或钩吊瓶帽等方式调运气瓶,以避开调运过程中气瓶脱落而造成事故。 9、严禁使用翻斗车、铲车或叉车搬运气瓶。 气瓶运输管理制度 运输和装卸气瓶时,应遵守下列要求: 1运输工具上应有明显的平安标志; 2必需配戴好瓶帽、防震圈(集装气瓶除外)

8、,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 3气瓶吊装必需采纳防滑落的专用器具进行; 4瓶内气体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产生毒物的气瓶,不准同车(厢)运输;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或与瓶内气体起化学反应的物品,不准与氧气瓶一起运输; 5气瓶装在车上,应妥当固定。横放时,头部朝向一方,垛高不准超过车厢高度,且不超过五层;立放时,车厢高度应在瓶高的三分之二以上; 6夏季运输应有遮阳设施,避开曝晒;在城市的繁华市区应避开白天运输; 7运输气瓶的车辆,不准在繁华市区、重要机关四周停靠;车、船停靠时,司机与押运人员不准同时离开; 8沾染油脂的运输工具,不准装运氧气瓶。 气瓶储存管理制度 储存气瓶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9、1氧气瓶不准与其他气瓶混放,好、坏、空、实瓶应分别存放; 2存放气瓶时,应旋紧瓶帽,放置整齐,留出通道。气瓶立放时,应设有防倒装置。卧放时,应防止滚动,头部朝向一方,堆放气瓶不宜超过五层; 3应置于专用仓库储存,气瓶仓库应符合GB 50016的有关规定; 4仓库内不准有地沟、暗道。严禁明火和其他热源,仓库内应通风、干燥,避开阳光直射。冬天采暖只准用水暖或低压蒸汽方式。 消防平安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消防平安,做到平安经营,特制定本制度: 一、经营场所设立醒目的“严禁烟火”警戒牌。 二、经营场所杜绝一切火源、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带入。 三、在装卸过程中严禁摔、砸、滚、撞。 四、懂“三懂三会”等基本消防

10、平安学问。 三懂:懂火灾的危急性,懂预防措施,懂补救方法; 三会:会使用消防器材,会处理险肇事故,会报火警。 五、灭火器材专人负责检查,维护保养,以确保正常使用。 六、动火须经总经理审批,并有2人以上在场操作。 日常平安检查及隐患整改制度 为更好地贯彻“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此制度。 1、危化品仓库保管员与平安管理人员必需了解、懂得、把握该仓库内存放氧、氮、氩、二氧化碳的理化特性和发生隐患、消失事故后的应急救援措施。 2、检查人员必需对供气站仓库每天作一次具体的检查。不放过一个角落。白天不定时巡回检查,不少于3次;晚上检查1次以上,节假日前、后要仔细

11、巡回检查一次,对于检查中发觉的问题准时处理,做出防患措施。 3、检查结束后检查人员应仔细填写好检查的具体记录。检查记录必需准时完整具体,不得随便编造,保持书面干净。 4、仓库保管员必需做好仓库内外四周一切的卫生、物品堆放、消防设施、应急设施等一系列日常工作,始终保持仓库场地清洁卫生、通道畅通、各项设施完好。 5、仓库保管员必需做好气瓶出入库台帐的登记工作,办理出入库手续,做到精确?无误。 6、平安管理人员必需仔细监督管理好机动车辆进入库区须安装防火罩与库内不得停放、修理工作。 7、工业气体仓库禁止一切明火,如确须动火时,必需办理相关的手续、清理现场、做好平安防护措施等平安工作后,方可进行。 平

12、安训练培训制度 1、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平安训练,并进行考核。 2、对新职工进行上岗前平安训练、考核,持证上岗。 3、仔细学习制定的各项平安管理制度和平安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员工的平安意识和业务素养水平。 4、仔细学习经营的相关工业气体的有关特性和应急处理措施,了解灭火、救助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常常演练,遇到险情能准时处理。 主要内容包括: .国家有关平安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定; .公司的各项平安管理规章制度、劳动纪律; .相关工业气体的理化危急特性及扑救方法; .相关消防器材的使用与日常维护; .气瓶平安的检查要点等。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一、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原则要求 1.使

13、用劳动防护用品必需依据劳动条件,需要爱护的部位和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选型。 2.使用人员必需熟识劳动防护用品的型号、功能、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3.多种作业或在多种劳动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应按其主要作业的工种和劳动环境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4.劳动发那个户用品,必需严格根据规定正确使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确认完好,牢靠、有效、严防误用或使用不符合平安要求的护具,禁止违章使用或擅自代用。 5.特别防护用品还应经培训、实际操作考核合格。 6.职工必需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否则,按违章论处。 7.不许穿戴(或使用)不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8.劳动防护用品应妥当保管,应常常保持

14、干净、完好,起到有效的爱护作用。如有缺损应准时处理。 二、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 1.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标准和发放周期,依据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依据各种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配备具有相应平安、卫生性能的劳动防护用品。 2.公司应;对购进的劳动防护用品进行验收督促检查。 3.单位选购、 发放和使用的特别劳动防护用品必需具有“三证”和“一标志”,(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平安鉴定证和平安标志)。对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应当严格执行其相应的标准。 4.公司应依据工作场所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根据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为从业人员免费供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护品。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护品。

15、5.建立和健全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登记卡。按时记载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状况和办理调转手续。定时核对工种岗位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和使用期限。 6.公司应训练从业人员,根据用品的使用规章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护品,使员工做到“三会”:会检查护品的牢靠性,会正确使用护品,会正确维护保养护品。 7.劳动防护用品失效时,应准时的进行更换,确保防护用品处于良好状态,切实的起到个体防护的作用。 三、劳动防护用品必需符合下列条件 1.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选用; 2.依据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以及生产岗位接触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质、浓度(或强度)和发那个户用品的防护性能进行选用; 3.穿戴要舒适便利,不影响作业

16、活动; 4.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需经检查验收。 平安生产奖惩制度 1、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应赐予嘉奖: 1) 消退事故隐患,避开重大事故发生的; 2) 发生事故时,乐观抢救并实行措施防止了事故扩大,使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免受或削减损失的; 3) 坚守岗位,忠于职守,在职业平安工作中作出显著成果的。 2、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应赐予惩罚: 1)违章指挥或强令职工冒险作业导致事故发生者; 2)违章违纪,情节严峻,性质恶劣者; 3)破坏或伪造事故现场隐瞒或谎报事故者; 4)事故发生后,不实行措施,导致事故扩大或重复事故发生者。 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1. 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觉人应

17、马上报告经营店负责人,若发生火灾事故且火灾性质较严峻时应马上报火警119。 2. 属上报政府部门的事故,事故发生项目部应在1h内,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状况、造成后果、缘由初步分析、已实行的措施等状况,以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用事故快报形式)报仙居县平安监督局。 (一)事故现场处置 1.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在进行事故报告的同时快速组织实施应急管理措施,马上撤离现场施工人员,防止事故扩散、扩大,并负责对现场实施爱护。 2. 事故发生后导致人员伤亡时,应在撤离现场施工人员,组织实施应急管理措施的同时,快速组织受伤人员的抢救。 3. 爱护好事故现场。 (二)事故调查 事故发生时,负责人应乐观协作事故调查组调查、取证,为调查组供应一切便利。不得拒绝调查,不得拒绝供应有关状况和资料。责任者还必需担当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三)事故处理 1. 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缘由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厉?处理不放过;广阔员工没有受到训练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2. 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事故责任项目部应依据事故调查报告中提出的事故订正与预防措施建议,编制具体的订正与预防措施。 3. 对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工伤认定、劳动鉴定、工伤评残和工伤保险待遇处理,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有关省、市综合保险、意外损害保险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