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60.09KB ,
资源ID:1037028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3702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1、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5小题,计70分)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中“齐鲁”是古来对山东的别称,这一称谓最早源于 ()A宗法制B分封制C礼乐制D郡县制2西周时“通过严格区分血缘关系的嫡庶亲疏,建立了森严的上下、长幼、尊卑、贵贱等级秩序,并使之长期有条不紊地保持下去”的制度是 ()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宗法制3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秦、汉、元、清这四个朝代的制度或机构中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是 () 郡县制 郡国并行制 行省制度 军机处

2、ABCD4有学者指出,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时,就经常不自觉地越位,他精于怎样获得权力,但是不懂得放弃权力。为防止出现这种不自觉地越位现象,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设尚书令以制约三公B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C明升暗降丞相的地位D重用侍从建立“中朝”5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自宋太祖易以文臣牧民,而后天下渐得苏息,历代因之,皆享国久长,民不思乱。”这句话着重强调宋代 ()A文臣治国政策的重要性B地方设置通判的必然性C加强中央集权的局限性D完善三省体制的进步性6学者阎步克认为,秦汉行政制度,与唐宋明清相比还是很粗糙原始,但从同一时期的世界史范围看,它首屈一指。比起同期另一些政权,它为境内居民提供了较多

3、的秩序和安定。“秩序和安定”的实现主要是因为 ()A郡县制与封国制都加强了中央集权B贵族政治为官僚政治所取代C中央最终都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控制D地方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7下图为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其长官为宰相的部门有 ()A1个B3个 C6个D9个8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B“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9 以下摘自钱穆对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的评价,该制度应是 () A西周的分封

4、制B秦朝的郡县制C汉代的刺史制D元朝的行省制10始撰于弘治十年(1497)的大明会典是记载明代典章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然而在书中始终没有将“内阁”单列章目,仅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这主要是因为()A内阁地位无足轻重B皇帝权力过度膨胀C内阁不是法定机构D阁臣多来于翰林院11下列措施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的是 ()A颁布“推恩令”B实行行省制度C废除宰相制度D派文官任知州12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秦朝的太尉B唐朝的中书省C宋朝的通判D清朝的军机处13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中央六部,处理各

5、种政务B负责朝廷的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4下表是不同史籍对古代选官制度的记述。对所记述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史籍记述礼记射义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少。)后汉书左雄传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周礼地官记载有乡大夫具乡饮酒之礼,考察其乡人士的德行、道艺,三年举贤能者贡于周王,以备选用。A官吏举荐人才的察举制业已出现B德才兼备成为世官制的主要标准C贤能之士通过荐举选官步入仕途D世卿世禄制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15汉武帝下诏:“郡国长吏,在其治区,乃竟无孝子廉吏,可应国家选举,可证其职责之未尽,遂下令议不举者罪。”。此后,郡国每年荐举孝廉一名。这表

6、明汉武帝 ()A通过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B积极宣扬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C重视教化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舒中高一期中历史 第1页 (共6页)D创新设计了分科考试的选官制16下表是南宋嘉定(宋宁宗年号)六年“四选”官员人数统计表。据此可得出的史实是,南宋()官员科举出身荫补出身其他共计尚书左选9251380862391尚书右选77210516843866侍郎左选9458692662217006侍郎右选41511702348415601合计1087522113587638864A逐步取消世卿世禄制B科举制发展到成熟阶段C平民入仕受到了阻碍D统治基础已越来越扩大17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

7、、爱琴海的古希腊文明在文明早期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民主因素。但苏美尔文明和华夏文明最终走向国家集权,古希腊文明孕育出城邦民主。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早期文明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B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的影响有限C海洋文明发展成就领先于大河文明D民主制度只可能孕育于海洋文明18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其成为“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独裁者的出现B直接民主存在弊端C野心家的反复煽动D公民大会权力过大19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一书中描述:“公元前594年,他被选为首席执政官,就任以后第一件重大的改革就是拔除在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作为债务抵押品的土地

8、无偿归还原主,保障小块农地的水源;禁止人身奴役和买卖奴隶。因债务流落异邦的人,也都回来了。”材料中的“他”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贡献是 ()A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B雅典民主政治确立C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D首创了陶片放逐法20“扩大能参与政治活动的公民的范围,对这些从百忙之中抽空的公民们进行嘉奖,也就是补发津贴。这些内容都对雅典的民主政治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将公民手里的权利进一步加以扩大,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的积极性。”这是评述雅典哪一改革者?()A梭伦B克里斯提尼C伯利克里D西塞罗21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执政官,开始民主改革,在政治上,把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其中第四等级

9、 ()A由出身低贱的公民组成 B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C可以担任政府一切官职 D允许参选“四百人会议”22雅典公民投票,以压倒性多数,决定处死大逆不道的思想家苏格拉底。为了维护雅典大众的思想“纯洁”,剥夺了异议者的基本权力。这些反映雅典民主暴露出的问题有 () 民主政治可能沦为政客争权夺利的工具 雅典公民素质低下,不会运用民主权力 缺乏集中制的民主,容易导致政治生活的混乱 雅典社会不重视对真理的积极探索ABCD23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允许债权人搞饥饿体罚,要求监禁债务人不得使其挨饿。还规定“如果欺侮人,则罚款25阿司”。这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A使平民的权益得到了保障B有鲜明的人文关怀色彩C调整了贵

10、族与平民的关系D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24有学者认为希腊诸邦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统一希腊本土,而罗马却能统一地中海世界的根本原因在于罗马政治上的开明,即在公民权的问题上克服了希腊将人划分为希腊人和非希腊人的狭隘观念。“罗马政治上的开明”在法律上的体现是 ()A制定了调整罗马公民关系的法律B强调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C制定了适用于一切自由民的法律D组织编纂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25“罗马人所关注的是将人类历史上最宝贵的资源人引进罗马政体之内,因为他们需要军事武力来扩张。这与希腊对公民相当限制,不愿与他人分享的观念十分不同,这使得希腊城邦永远都是小型社区,而且往往越来越小。”材料主要说明 ()A希腊城邦民

11、主衰落的原因B罗马帝国迅速崛起的原因C罗马帝国比希腊城邦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D希腊城邦比罗马帝国更具独立性和民主性26早在公元6世纪,罗马法就已经形成了法人制度、物权制度、不告不理原则、契约自由、占有、代理、不当得利、过失责任等制度、原则、概念和术语。这反映了罗马法 ()A极力维护贵族的利益B旨在推动帝国扩张C有利于维护共和体制D重视调节社会生活27罗马法规定下列情形会被提起“侵辱之诉”:谎称贿赂了裁判官,能影响其判决;在对方已经偿还债务的情况下,仍声称其对自己负有债务;以文艺作品的方式侵辱他人等。这表明罗马法 ()A严禁贿赂公职人员B强调保护私有财产C注重保护人格权利D兼顾不同群体利益28公元

12、前242年,罗马设立外事审判官,专门审理涉及异邦人的民商事案件,但在审判时,既不适用罗马公民法,也不适用异邦法,而是对于本案相关各国的实体法进行综合处理,运用相对简单的规则。这些审判规则 ()A根本上维护了异邦人的合法权益B利于公民法完善和发展到万民法C使民商事等法律开始融进罗马法D体现出万民法中公平正义等精神29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主要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证据第一B量刑较轻C因人设法D维护权贵30有人指出,大陆法系直接以罗马法的观念原则为基础,以罗马法提供的现成法律形式为蓝本,形成以成文法典为主要标志的体系。这一

13、言论 ()A强调了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B反映了罗马法成就突出的原因C指出了罗马法得到不断的完善D揭示了罗马法具有丰富的内容311689年,虽然权利法案“只是在最低限度上改变了国王的权力,但不能说它只具有最低限度的意义”。这是因为此“舒中高一期中历史 第3页 (共6页)法案” ()A开启了限制王权的历程B奠定了民主宪政的基础C清除了国王与议会矛盾D废除了英国的君主制度32近代著名史学家兰克说;17世纪英国新兴阶级中的两大派别:“一方维护有君主存在的议会制,一方拥护有议会存在的君主制”。双方的较量 ()A建立起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B导致暴力贯穿整个17世纪C形成君主与议会两个权力中心D使资产阶级不得

14、不抛弃君主331760乔治三世继任英国国王,为了控制内阁,他不停地撤换首相。大臣们由此认识到:首相得不到国王的充分信任很难立足。然而,当时的另一种情况是:首相如果得不到议会的支持,也很难立足。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B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C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D议会主权仍有待确立34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政治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议会的立法权有了法律保障B王位继承权从国王转向议会C首相掌握行政权并受议会监督D国王的权力被完全剥夺35某历史研究小组为了研究英国的政治制度,做了下面的示意图。该图主要反映了近代英国() A君主立宪政体的特点B首相可以独揽国家大权C国王受到

15、内阁的监督D责任内阁制已得到完善二、材料问答题(共两小题,计30分)36(15分)古代中国不断创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体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

16、局面。这种以北制南,各省北向门户洞开和人为实行形格势禁的政策,在汉地诸行省表现最为突出,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 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大居正之制度”是指哪一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产生的积极作用。(3分) (2)据材料二,指出“新皇帝”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与材料所述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4分) (3)据材料三,概括元朝划分行省区域的主要原则及其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行省制度的历史地位。(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认识。(2分)3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 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最为开放的政治制度,其他国家不可望其项背。但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而工业革命孕育的两个新的阶级(工厂主阶级和工人阶级)却完全没有政治权利,这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现实,因而被当时的人称为“旧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 1832年6月7日,经过18个月的激烈斗争,改革法案由国王签署,正式生效,第一次议会改革成功了。从内容上看,第一次议会改革只是一次小小的变动。然而,有第一次改革就会有第二次改革,第一次改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表明制度变革是可以进行的,而且不阻挡,适时的变革最为明智;改革之路可以走得通,其必要的前提是:人民持久的斗争,统治者适时的让步。从改革的最终成果看,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其他阶级并非有所失,在日后的历史进程中反而有所得。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当时的“旧制度”存在的问题。(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成功的原因及其成效。(8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英国议会改革中获取哪些启示?(3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