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3.71KB ,
资源ID:103625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3625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docx

1、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巴中市第四届微型课题研究优秀成果成果名称: 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 摘要 乡土地理是义务教育阶段中学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能直观体现地理基本知识,是学习地理的重要途径,可以达到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的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较为缺乏,多数地理教师缺乏研究乡土地理的热情。为此,本课题重点从乡土地理教学出发,阐述运用乡土地理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为乡土地理的教学提供参考意见。关键词乡土地理 初中地理教学 课程资源 利用策略引言:乡土地理教材是展现本乡本土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是最生动、最直观的地理感性材料。

2、在地理教学中注意联系乡土实际和进行乡土地理教育,积极运用乡土地理案例活化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原理和案例相结合,是初中地理新课程的一大特色,从“地理课程标准”及新教材角度看,案例既是教学的素材,也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能力和增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乡土地理案例,既能延伸、拓展教材内容的配置。丰富地方课程资源,又能体现“地理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对地理实际问题的分析、探究能力的要求。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在初中地理新教材的教学中,个人认为:应充分发挥本地教学资源优势,将乡土案例渗透在地理教学中可以使初中地理教学更加的贴近社会实际,贴近

3、现实生活,切实提高初中地理案例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教师紧密地运用学生身边活生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进行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我在地理教学中广泛应用乡土地理教材,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一、课题界定“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为区域地理的基本单元,是区域尺度中较小的、基础的区域,是自然与人文地理要素综合的结合区。本研究中的乡土地理资源即指通江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河湖)、土壤、植被、矿产资源等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以及本地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名胜古迹、人民生活情况等。二、课题的提出(一)课题产生的背景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随着新时期

4、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推进,新课程标准对乡土地理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2001年,在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曾明确指出:“通过7-9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2011年,在教育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继续提出:“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应纳入地方课程开发计划,并切实加以落实”,可见乡土地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2、实施乡土地理教学的优越性。基于对现行教材的研究(以人教版为例),教材的编制越来越倾向联系实际的“案例”及“活动”,而实施乡土地理能够实现统编教材与乡土地理内容的互补整合

5、,使中学地理教学抽象的地理内容更加直观、具体,有帮助于成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更好地实现中学地理教学任务和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生活中有用的地理”。3、目前地理教学的现状。在实际过程中,大部分初中地理教学的理念与教学模式还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少教师习惯于就教材讲教材,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较为缺乏,导致课本知识难以和社会形态实践相联系,不利于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的实际。(二)问题的归因1、乡土地理培训机会少。对于乡土地理,目前大部分地理教师还不够了解,且较少参与省市级新课程培训。当前,参与此类新课程培训工作主要面向县级以上进修学校的地理教研员

6、,一线教师参与机会少。这是导致乡土地理教学在开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2、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匮乏。由于地方性学校的教育经费普遍短缺,造成了乡土地理教学所需的相关教学工作开展受限。同时,关于乡土地理的师资力量也较为薄弱,导致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不强,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能力有限。3、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不系统。教师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仅限于课堂,且实施乡土地理教学的随机性较强,利用率也不高,这反映出当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够充分,甚至根本没有得到开发。4、中考制度不完善。由于地理不纳入巴中市中考范围,使得地理这们学科在学科课程中的地位较低,得不到学生、学校、家长及社会的广泛认可与支持。导

7、致了大部分初中地理教师无心参与乡土地理课题研究。三、研究过程(一)研究对象:通江中学初一全体学生(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有文献法、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实践法。(1)文献法。在课题的准备阶段和前期阶段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互联网和书籍等查阅,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其他课题等资料,综合分析,寻求突破创新,并整理有关文献。(2)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的中期阶段主要是采用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通过调查问卷、访问、座谈、测验等方式,了解乡土地理的掌握情况,并调查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出问题并积极寻求对策。寻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通江地区典型的乡土地理资源,让学生融入社会亲身体验,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8、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知识的能力,针对研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研究的方法。(3)实践法。在课题的后期阶段主要采用课堂教学实践法。在课堂教学中,改变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初中地理课本内容与通江乡土地理相结合,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了解通江地理与其他地区的异同,培养学生爱家乡的高尚情操。(三)研究过程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2014.3-2014.5)通过有关的课程标准、书籍、论文及网络资料等开发、富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并对部分中学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尝试对乡土地理的利用。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反馈和论证乡土地理的有关问题。201

9、6.7)基于资料查阅和问卷调查,逐步整合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同时,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找出初中地理教材中适合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的知识点。其次,注意找出某一区域内的可以综合开发的各地理要素,这里的“区域”范围可以宏观至巴中市,也可以中观至巴中市各县,甚至微观至各县内的某一乡镇。再次,对所有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汇总与筛选,以提高课程资源的质量。最后,将已收集的资源融入初中地理课堂上,以便开展实证研究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展教学的目的。(3)第三阶段:(2017.8-2017.8)总结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利弊,深入反思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进一步做好的课题研究的调试工作。最后,整理

10、实证过程中的资料,撰写案例、论文及课题总结报告。四、研究成果(一)认识成果我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竺可桢教授,1929年在他所发表的地理教学法一文中指出:“凡教学地理,必须自己知至未知,自儿童日常所惯于见闻之物,而推至于未睹未闻,自个人所受环境之影响,而推广及于社会全体,是故教学地理,开始必自本土地理着手。”这是符合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的。如果没有对周围环境中山川、村镇、农田、道路、天气变化等感觉经验,就难以形成抽象的地理概念。如果能够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巧妙利用乡土地理资料会有利于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爱

11、乡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爱家乡,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使我们感到非常亲切,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建设成就来之不易,感受先人们的拼搏奋斗精神,珍惜前辈的劳动成果,并看到家乡社会主义建设美好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今后自己应如何为家乡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对学生来讲,如何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也需要通过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来培养、锻炼。在初中地理新教材的教学中,个人认为:应充分发挥本地教学资源优势,将乡土案例渗透在地理教学中可以使初中地理教学更加的贴近社会实际,贴近现实生活,切实提高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教师紧

12、密地运用学生身边活生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进行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二)操作成果1、 课前五分钟突出乡土内容的位置每次地理课前5分钟的安排,我让学生按学号顺序发布他们在平时搜集到的本地地理新闻。这些新闻可以是自然现象,也可以是社会现实生活中涉及地理知识的消息。从学生们发布的新闻中选取一些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信息、问题进行探讨。如果能够充分的利用这五分钟,那么必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师生一起可以尽可能地挖掘生活中的乡土内容,并把这些内容运用到学习中去,促使学生更加关心身边事,关心社会、关心生存环境。 促使每一个学生都会积极寻找好

13、的资料并与同学们共享,无形之间查阅了许多地理书籍、期刊等资料,这能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为后面的教学创造了和谐、宽松和平等的氛围,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2、让乡土内容走进课堂教学 借乡土内容导入新课一堂成功的地理课,好的导入往往至关重要。有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能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兴趣,使之快速步入课堂教学的轨道。如讲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之前,笔者并没有急于让学生打开课本,而是让学生先用简洁的语句介绍自己的家乡。对于自己熟悉的事物,学生们发言十分踊跃,有的谈家乡的旅游景区,有的谈家乡农业,也有同学提到本地区

14、的经济发展,还有的从本地的地形、河流、气候等内容说起。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刚才的发言中,哪些是从自然角度,哪些是从经济角度或其他角度进行描述的。这样顺理成章地就把学生引到“不同的地理区域”,从而自然地引到本课所要讲述的内容。 融乡土内容发挥学生主体性根据每章节的重点、难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尽可能的与乡土内容相联系。如地形图的判读,学习五种基本地形时,问学生去过哪些地方旅游?看见过哪些地形?它们彼此之间的形态有什么不同?咱们巴中有哪些地形?点出五种基本地形后,我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接下来全班讨论:比较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区别有什么不同?紧扣乡土内容这一切入点,发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主体

15、性,讨论过程中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就被学生归纳出来了。地形类型海拔高低起伏特征山地高起伏大,坡度陡丘陵低起伏大,坡度缓高原高起伏不大,边缘陡平原很低平坦广阔盆地不定四周高,中间低 引乡土内容化难变简地理教学中有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显得有些陌生,恰当地以乡土内容为引线,往往能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达到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如讲到气候复杂多样,先让学生分析通江县冬夏气温差异、年降水变化,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南北气温差异”、“东西干湿的差异”有关内容,思考全国其他地区与家乡所在地气候类型的差异。这时出示“海口、漠河、吐鲁番、五道梁”四地气温降水图,学生就对不同地区不同的气候特征有了感性认识。在分析、比较之

16、中,学生不仅对前面所学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其进一步探究气候成因的兴趣。 用乡土内容帮学生释疑解惑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中关于锋面雨及雨带的推移等知识比较抽象,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候我就结合巴中气候,问学生家乡冬季和夏季分别刮什么风?我接着引用“清明时节雨纷纷”和“秋雨连绵”来联系雨带的推移,学生的求知欲望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在此基础上,画图讲解“锋面雨”概念,并通过多媒体展示雨带推移过程。由于讲解时,紧密联系生活经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所以很快扫除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讲授降水量季节变化时,我引导学生回忆一年中季节降水的情况,加深学生对降水量季节分配规律的印象。同样,讲到“夏季北半球昼

17、长夜短,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这个结论时,我引导学生回忆通江县夏天和冬天天黑时间的变化情况,使学生加深对这个结论的印象。3、布置作业尽可能结合乡土内容 在布置课堂练习和作业时,根据各章内容尽可能与乡土内容挂上号,要求学生无论学到哪一节内容,都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想一想。我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和良好习惯,要靠教师培养。以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1节在四川省地形图上查找巴中市的经纬度;第2节巴中市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第3节在通江县地图上找到自己家所在位置,并说明位于学校什么方向;画出从家到学校的路线,根据比例尺算出其长度等。4、把乡土教学延伸到课堂内外把乡土内容引进课堂,其教学效

18、果是明显而积极的,同样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周边社会,主动与客观世界对话,不仅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与热情,而且能使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和责任感。 课前开展乡土调查如讲农业的地区分布,虽然有部分学生是来自农村,但由于很多人不关心农事,所以学生一般只知道本地主要的农作物,但对作物熟制不清楚。为此,笔者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向父母或其他人作调查。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几种主要农作物种植和收获时间、适宜的水热条件,而且对本地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耕作经验有了深切的体会,这样为学生课上进一步探究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和主要原因打下了基础。 合作探究现实问题如教完土地

19、资源后,笔者布置学生课后完成一个调查报告,调查家乡人均占有耕地情况,建房、立坟、砖瓦窑厂等挤占挪用、损毁耕地的情况及闲置耕地现象,并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关于“家乡耕地减少”的调查报告,并于课上交流。如此一来,不仅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的现实问题,切实感受到家乡耕地的忧患,懂得“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道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学习的习惯。此外,关于环境问题、工业发展、人口问题等内容通过合作探究往往也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巧妙地把乡土内容融进课堂教学,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0、从而提高地理教学效果。五、研究成效1、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七年级上学期讲到“海陆的变迁”一节时,本节的第一大问题就是:“沧海桑田”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安排教材的。一开头,我用谈话的方式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现在的年龄大约是几岁了?”同学们回答:“1314岁。”我接着问:“你们在地球上生活了十几年了,对于自己周围的各种事物都很熟悉了,你们想想看,在你们的周围或者附近有没有哪座山消失了?或者说哪里突然间又出现了一座新的山呢?”学生齐声回答:“没有。”接着我又问:“许多同学可能去过光雾山,光雾山是我们巴中的一座著名的山,有没有哪位同学听老辈的人说过,光雾山现在和以前有所不同,就是说有没有

21、变高了或者降低了。”学生们齐声回答:“没有。”这时,我紧接着又问:“那么我们课本中为什么说海陆在变迁呢?”这个时候,从学生们那一双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注意力显然是被吸引住了,他们正急切地等待着老师,告诉他们这是“为什么”。所以,当我总结归纳时说,地形要发生巨大的变化,不是一年、二年、一辈子所能观察到的,而是要经过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甚至几亿年的时间。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大家也可以亲眼目睹地形产生巨大的变化,如发生火山喷发、地震时。这样,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便于学生理解抽象复杂的地理概念讲到交通运输中“枢纽”这个概念时,我就引导学生回忆和观察县城汽车站的情况。我问:“

22、我们班上有一部分同学是从乡镇来的,若家在至诚、沙溪等地的同学,要回家,应到哪里去乘车?”学生回答:“县城的汽车站。”我接着问:“若家在广纳、铁佛等地的同学呢?”同学们同样回答:“县城汽车站。”接着,我补充讲解:同样,如果要至诚、沙溪等地去广纳、铁佛也必须到县城的汽车站来转车,这个汽车站联系着我们永年县各乡镇的公路运输。我们县城的汽车站就可以称上是永年县公路运输的一个“枢纽”。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枢纽”这个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具体化、简单化,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交通枢纽及基本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理解。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可能把所要讲的事物和现象都搬到学生眼前,又不可能

23、都前去观察,也不可能都靠实验解决问题。但是,我们知道一切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客观存在于学生周围的,为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地理内容,就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对生活观察的习惯。如讲授“降水量季节变化”时,我就引导学生回忆一年中每个季节降水的情况,从而加深学生对降水量季节分配规律的印象。同样的,在讲到“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这个结论时,我引导学生回忆我们邯郸夏天和冬天天黑时间的变化情况,使学生加深对这个结论的印象,等等。4、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乡土内容,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

24、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学生自己身边生动实在的地理事实,和对家乡特殊感情的心理因素,提供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深思细想。这样,可以唤起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六、问题讨论与建议1.由于个人经验不足,所以在本课题的写作过程中会有很多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由于学生对乡土地理较熟悉,也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初中地理教学每周只有两课时,如何能有效利用乡土地理提高课堂效率,由于个人理论知识的局限,还没有具体的很好措施,因此,笔者还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2. 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将乡土地理素材合适的渗透到地理教学中,是本课题一个重难点内容,而由于笔者教师方面的专业素质不足,还须下工夫长期积累材料,才能取得较好的研究效果。乡土材料的收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