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4.31KB ,
资源ID:1035762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3576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读书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读书报告.docx

1、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读书报告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读书报告题目:地貌景观与旅游地质 院 系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任课教师 2013年 5月4日 1 地貌景观与旅游地质 摘要:自然地貌景观的美是一种自然美,是大自然塑造的一种”形体”语言,人们不仅可以从中欣赏到自然界的风韵,陶冶情操,而且认识了自然界的神奇。我国复员辽阔,地貌景观多样,有风姿不同的山岳地貌景观;有银埂玉盘似的流水地貌景观;有宛如旧堡古刹的风城地貌景观;有礁石累累的海岸地貌景观;更有色彩斑斓、独具一格的丹霞地貌景观。种种自然地貌景观多姿多彩,神秘奇特,令人向往,给人以美的享受,也由此带动了旅游地学的诞生和发展。 关键词:地貌景观

2、旅游地质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 近年来地质旅游资源迅速发展,成为了自然旅游的主体,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介绍我的家乡云南的旅游地质资源。 2 一 旅游地质资源 旅游地质是地质学分支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介于旅游学与地质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主要任务是运用地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分析、解释名胜区、风景点、地质景观等旅游资源的成因、演变及发展,并着重于对自然景观作科学性的描述与探讨,研究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规划、利用和保护,以推动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研究对象为旅游地质资源。 在中国旅游地质资源说明书中对旅游地质资源的定义是:“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

3、动遗迹”。它包括自然遗迹、人类文化遗迹(遗址及各种遗存等)、人类与地质体相互作用的遗迹(即人类开发了利用地质环境、地质资源以及人类遭受的地质灾害等各种遗迹),前者又可称为地质旅游资源,后两者可合称人文地质旅游资源。 中国旅游地质资源说明书将地质旅游资源分为35种,给旅游地质提供了一份较完全的分类参考:重要地质剖面;重要化石产地;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岩石、矿床产地;重要地质构造遗迹;古人类遗址;溶洞;碳酸盐岩峰丛、峰林地质景观;碳酸盐山岳丘陵地质景观;高山钙化地质景观;砂岩峰林地质景观;土林地质景观;丹霞地质景观;雅丹地质景观;沙漠地质景观;花岗岩山岳丘陵地质景观;火山及熔岩地质景观;变质岩山岳丘

4、陵地质景观;海岸地质景观;现代山岳冰川地质景观及登山地;古冰川遗迹;冻融地质景观;峡谷;瀑布;河流地质景观;温泉及地热地质景观;具有特殊意义的泉;地震遗迹;崩坡、滑坡、泥石流遗迹;陨石坠落遗迹;重要古代水利工程;古采矿、古冶炼遗址;古烧瓷遗址;石窟、岩画及摩崖题刻;其他地质景观;多种地质景观。 地质旅游资源是自然旅游资源的主体,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在第三产业中已占绝大部分比例,地质旅游的蓬勃兴起,成为推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

5、、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归纳为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可归纳为人文景物、文化3 传统、民情风俗、体育娱乐四大类。旅游资源的概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要对游客具有吸引力,无论是自然的、文化的;现代的那些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因素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从需求的角度去认识和解释,认为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对象物,如: “旅游资源就是吸引人们前往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 “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

6、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从供给的角度去认识和解释,认为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能够借以开展经营活动的凭借物。 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成了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的休闲方式。求知、求新、求奇成为人们在旅游中竞相追逐的目标,而地质旅游正满足人们这一“求知”的心理,它通过研究旅游资源的地学成因,揭示了旅游资源在观赏、科学及历史等方面的功能与价值,因此,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内涵,而且为旅游业发展注入的生机与活力。例如,岩溶地貌是一种重要的旅游景观,岩溶峰林、溶洞、泉华都能形成美丽风景,但是导游词老是象形的神话,就难免使人乏味。然而从地质学的角度看,岩溶却是一部读不完的书。不但能追溯溶洞的形

7、成发展史,而且可以据此推断当地地壳升降变动史。钟乳石、石笋都有年轮,仔细比较轮层间的差别,可以推断地球温度的变迁和全球碳循环的规律。地质学也能说清楚为什么在云南石林以剥蚀作用为主形成奇秀峰林,而四川黄龙却以沉积为主形成瑰丽泉华。又例如,庐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名胜区,奇峰异石、碧水飞瀑,加上丰富的人文景观,可时间久了,游客就希望出新。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在庐山研究第四纪冰川,发现大量冰川遗迹,并引发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争论。把这些内容整理推出,将给庐山增加几分幽雅和新奇。又如河南登封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少林寺、中岳庙、嵩山书院,殊不知嵩山保存有五代同堂的地层和三次造山运动的记录,有地学百科全书之

8、称。还有,云南石林阿诗玛的故事优美动听,一线天等奇观及山峰的险、幽、峻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导游也赋予了中国山山水水很多的神话故事,但神话故事可以编千千万,而科学的解释却只有一个,所以,人们在听一些神话故事或观赏奇4 特景观的同时,也希望知道它们是怎么形成的。云南石林成为地质公园以后,大力发展地学旅游,地学旅游极大丰富了旅游的内涵,并使之成为当地经济的增长点。总之,旅游地质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内涵,而且为旅游业发展注入的生机与活力。 二、云南地貌景观 云南的地貌,以云南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云南全省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云南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属云贵高原的西

9、部,云南平均海拔在2000米上下。云南这里主要是波状起伏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其中有著名的云南石林、丘北普者黑、罗平多依河、宜良九乡溶洞、建水燕子洞、泸西阿庐古洞等风景旅游区。云南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与峡谷相间,云南地势雄奇险峻,其中以三江并流最为壮观。 云南简称滇,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 21?832 , 29?158 ,东经 97?3139 , 106?1147 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全省东西最大横距 864.9 公里 ,南北最大纵距 990 公里 ,总面积 39.4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 4.1 ,,居全国第 8 位。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与缅甸接壤

10、,南部与越南、老挝毗邻,东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相连,北部同四川省为邻,西北部紧倚西藏自治区。国境线长 4061 公里 ,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区之一。云南有 8 个边境地州, 26 个边境县,已开通 11 个国家级口岸、 9 个省级口岸和近百条边境通道,与周边国家乃至东南亚、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交往便捷,是中国沟通东南亚、南亚地区的主要陆上通道,沿边开放条件极其优越。 云南的地貌,以云南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云南全省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云南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属云贵高原的西部,云南平均海拔在2000米上下。云南这里主要是波状起伏的低山和浑圆

11、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其中有著名的云南石林、丘北普者黑、罗平多依河、宜良九乡溶洞、建水燕子洞、泸西阿庐古洞等风景旅游区。云南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与峡谷相间,云南地势雄奇险峻,其中以三江并流最为壮5 观。一般来说,云南西北部海拔在3000米4000米;云南西南部海拔在1500米2200米;云南靠边境地区地势渐趋和缓,海拔只在800米1000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是云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之所在。在全云南省起伏纵横的高原山地之中,断陷盆地星罗棋布。云南这些盆地又称“坝子”,地势较为平坦,有河流通过,土壤层较厚,多为经济发达区。云南全省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共有1445个,

12、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49个,云南最大的坝子在云南陆良县,面积为771(99平方公里。云南名列前10位的坝子还有:昆明坝(763(6平方公里)、洱海坝(601平方公里)、昭鲁坝(524(76平方公里)、曲沾坝(435(82平方公里)、固东坝(432(79平方公里)、嵩明坝(414(6平方公里)、平远街坝(406(88平方公里)、盈江坝(339(99平方公里)、蒙自坝(217平方公里)。云南也是一个很大的地质博物馆。禄丰县的早期侏罗纪地层中曾出土大量蜥脚类恐龙化石,留存较为完整,现已在县城建成恐龙博物馆供游人参观。另外,澄江县的帽天山更是地质界中的“明星”,因为这里出土了数量多、种类丰

13、富、留存完好的寒武纪多细胞生物的化石,有力地证明了“寒武纪生物大爆炸”的存在。昆明市东川区也是全国闻名的“泥石流博物馆”,早期这里因为大规模不科学地开采铜矿,再加上气候、地形等原因影响,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泥石流频发地段,泥石流现象比较典型。 云南地质地貌的五大特征: 一、位置和面积 云南简称滇,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 21?832 , 29?158 ,东经 97?3139 , 106?1147 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全省东西最大横距 864.9 公里 ,南北最大纵距 990 公里 ,总面积 39.4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 4.1 ,,居全国第 8 位。 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与缅甸接壤

14、,南部与越南、老挝毗邻,东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相连,北部同四川省为邻,西北部紧倚西藏自治区。国境线长 4061 公里 ,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区之一。云南有 8 个边境地州, 26 个边境县,已开通 11 个国家级口岸、 9 个省级口岸和近百条6 边境通道,与周边国家乃至东南亚、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交往便捷,是中国沟通东南亚、南亚地区的主要陆上通道,沿边开放条件极其优越。 二、人口、民族及行政区划 2001 年末,云南省总人口 4287.4 万人。除汉族外,人口在 5000 万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 25 种,其中 15 个为云南独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 1/3 。云

15、南不但少数民族人口众多,而且少数民族种类在全国最多。此外,云南还是国内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 25 个少数民族中,有 13 个民族分别跨越中越、中老、中缅边境,境外分布在越南北部、老挝北部和缅甸北部的广大地区,有些民族还延伸到泰国、柬埔寨和印度。跨境民族多,与周边国家的人民增添了一种亲戚关系,对云南扩大对外开放很有好处。云南省辖 16 个地、州、市,其中 8 个民族自治州, 5 个省辖市, 3 个地区,共有县级行政单位 128 个,其中 29 个民族自治县。省会昆明市,其他主要城市有玉溪、曲靖、个旧、大理、楚雄、 保山、丽江、思茅、景洪、瑞丽等。 三、地质和地貌 云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差异

16、常悬殊。最高点为滇藏交界的德钦县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 6740 米 ;最低点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交汇处,海拔仅 76.4 米 。两地直线距离为 900 公里 ,高低相差 6000 多米。云南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地形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部。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地形小波状起伏,平均海拔 2000 米 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形。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西南部海拔一般在 1500 2200 米 ,西北部一般在 3000 4000 米 。西南部只是到了边境地区,地势才渐趋和缓,这里河

17、谷开阔,一般海拔在 800 1000 米 ,个别地区下降至 500 米 以下,形成云南的主要热带、亚热带地区。 四、云南地貌有五个特征 一是高原波状起伏。相对平缓的山区只占总面积 10% ,大面积土地高低差参,纵横起伏,一定范围又有和缓的高原面。二是高山峡谷相间。滇西北有著名的滇西纵谷区,高黎贡山为伊洛瓦底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为怒江与澜沧江的分水岭,云岭为澜沧江与金沙江的分水岭,各江强烈下切,形成极其雄伟壮观的地貌形态。怒江峡谷、澜沧江峡谷和金沙江峡谷,气势磅礴,山岭和峡谷相对高7 差超过 1000 米 ,其中怒江峡谷南北长 300 余公里,人称“东方大峡谷”。在 5000 米 以上的高山顶

18、部,常有永久积雪,形成奇异、雄伟的山岳冰川地貌。金沙江“虎跳涧”峡谷,与两侧山岭相对高差达 3000 余米,为世界著名峡谷之一。澜沧江的西当铁索至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顶,直线距离约 12 公里 ,高差竟然达到 4760 米 ,在 10 余公里的狭小范围内,呈现出亚热带干热河谷和高山冰雪世界的奇异景观,自然景色相当于广东至黑龙江跨过的纬度,这全国所罕见。三是地势 阶梯递降。全省分三个梯层,滇西北徳钦、香格里拉县一带为第一梯层,滇中高原为第二梯层,南部、东南和西南部为第三梯层,平均没公里递降 6 米 。四是断陷盆地错落。盆地和高原台地,西南地区俗称“坝子”,这种地貌云南随处可见。云南有面积在 1 平

19、方公里的大小坝子 1442 个,面积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 49 个,最大的坝子是陆良坝子,其次是昆明坝子。五是江河纵横、湖泊棋布。云南不仅山多,河流湖泊也多,构成了山岭纵横、水系交织、湖泊棋布的特色、山系主要有乌蒙山、横断山、哀牢山、无量山等。云南有大小河流 600 多条,分别属于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长江)、元江(红河)和南盘江(珠江)六大水系。这些河流分别注入南中国海和印度洋,多数具有落差大、水流急的特点,水能资源极其丰富。其中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元江为国际河流。云南有 40 多个高原湖泊,较著名的湖泊有滇池、洱海、抚仙湖、星云湖、阳宗海、程海、泸沽湖等。天然湖

20、泊像颗颗明珠,点缀在群山之间,显得格外瑰丽晶莹。 云南众多地貌之中,要数出名的就是石林的喀斯特地貌。天造奇观的云南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500m1900m之间,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约16度,距省会昆明78公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世界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是首批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桂林山水齐名,成为中国四大旅游胜地之一。 要了解石林,还得先从“喀斯特”一词说起,因为石林也被称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是德语“ka

21、rst”一词的译音。喀斯特原是前南斯拉夫西北部石灰岩高原的地区名称。十九世纪末,南斯拉夫学者斯威奇(cvijic)对那里奇形怪状的石灰岩地形进行了研究,并在其 代表作喀斯特现象一文中将该地貌命名为“喀斯特”。此后“喀斯特”一词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地学专门术语。在中国,“喀斯特”的同义词是“岩溶”。因此,石林也同时被称为岩溶地貌。 形成石林的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属于碳酸盐岩。而碳酸盐岩又属于沉积岩,既岩8 石是在水体中沉积形成的。石灰岩最大的特点是容易被水溶解,尤其是当水中富含二氧化碳时,因此石灰岩又被称为可溶性岩石。在中国,碳酸盐岩分布的面积约为130万平方公里,其中60%也就是约80万平方公

22、里分布在贵州、广西、四川西部和云南东部,形成了世界上一块最大的岩溶区。由于面积巨大,跨越不同的纬度和海拔,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块区域被称为世界上研究喀斯特的理想之地。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在这块区域内发育丰富多彩的喀斯特地貌,包括象石林、桂林山水这样奇特的景观。有了石灰岩,并非就能形成石林,否则石林就成了随处可见的一般景观了。实际情况是石林的面积只占喀斯特面积中极小极小的部分,在中国西南这片最大的喀斯特区域,石林的面积连万分之一都不到。由此可见石林景观的独特和珍贵,它的形成可以说是一部真正的地质传奇。石林的形成是由地质、气候、水文等许多因素有利的结合,甚至是巧合的结果,缺少了任何

23、一方面都不可能形成石林。 在地质方面,首先是区域大地构造条件,或者说要有地壳的抬升作用。发育石林的石灰岩最初形成于海底,而今的石林已伫立在近2000米的高原之上。这其中经历了间歇性的持续抬升过程,因为只有不断的抬升,才能使水有较大的向下侵蚀的动能,才能发育像石林这样的垂向立体景观。否则一个地区如果长期处在稳定状态,久而久之,自然风化,削高填低,地形就会形成越来越平缓,最终向平原演化。其次地壳在抬升过程中,岩层要大致保持水平,不能发生明显的倾斜;或者有过倾斜,但随后又恢复水平。这对石林的发育和保存至关重要,否则那竹节状高大的石柱就会站立不稳,顺“节”滑塌。石林是因高大的石灰岩溶柱呈树林状分布而得

24、名。而这些石柱又是怎样从当初完整的石灰岩中分离出来的呢,那是因为岩石受到力的作用后,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了两组石柱。可见,如果岩石中只发育一组裂隙,那么溶蚀后,形成的就不是石林,而是一道道石墙了。另外,两组裂隙的密度要适宜,不能太密集也不能太稀疏。太密集则岩石容易被全部溶蚀,太稀疏则只形成一些石丘。 发育石林地貌,往往还要有盖层条件的配合,就是石灰岩顶部要有一层其他岩石的覆盖。此盖层的存在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盖层可以改9 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方式,造成局部水的集中,有利于盖层下面石林的发育。二是盖层的存在可以保护早期形成的石林。石林地区在地质历史上就曾被厚厚的玄武岩覆盖,历经了上亿年剥蚀,如

25、今玄武岩已大部分消失,只剩下零星残余。如果没有这层玄武岩的存在,不要说古老部分的石林保存不下来,恐怕连发育石林的石灰岩都已不复存在了。 云南石林地区地处云南高原之滇东喀斯特南部,往西为滇中红色高原,往东、往南过南盘江进入滇东南峰丛洼地喀斯特区。在中国三大阶梯地势中,云南石林处于第二阶梯面上。此处高原起伏和缓,切割轻微,海拔在1700米到1950米之间,个别山脉、山峰海拔超过2200米。大石林区海拔约在 1750米;乃古石林区海拔在1820米左右。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高西低。路南县境山脉有圭山山脉、九蟠山、打羊山脉、大佛山。石林地区主体位于九蟠山(又称东山)和大佛山(又称西山)之间的喀斯特区

26、。九蟠山是区内重要的地质地质分界线。北起北大村天生关,沿巴江盆地东缘,向南延伸至弥勒县西北部,大致呈北北东南南西延伸,长约60余千米,因地势蜿蜒似龙、九起九伏而得名九蟠山。又因与路南盆地西南俗称西山的大佛山对峙亦称东山。九蟠山凡峰文笔山海拔2203米。九蟠山东北方向为对石林地区地质演化有重要影响的牛首山。路南石林地区东南部为圭山山脉,其主峰老圭山海拔2601米,是路南境内最同点。石林地区西部为北北东南南西延伸的大佛山山脉,山脉长达60千米,北起南江畔的尖山,南至竹山,上段为山神庙峰(巴江源头区),中段为大山坡,下段为竹山。 石林景观特色也是颇为丰富,当地表水沿可溶性岩坡面流动,溶蚀侵蚀的凹槽为

27、溶沟,溶沟之间残 存的石脊突起称石芽,大型的石芽称石林。石林高度较大,呈柱形、锥形、塔状、笋状、剑状、菌状等。美在壮观,美在奇绝。 境内气候具有一定的分带性。海拔1500米1600米的低谷河槽地区,年均温为16?16.6?,相当于中亚热带气候;海拔1600米1800米的坝区、缓丘区,年均温为14.8?15.9?,相当于中亚热带气候;海拔在180010 米2150米的山区、半山区,年均温在12.8?14.7?;相当于温带气候;海拔在2150以上的老圭山主峰,年均气温低于12.7?,相当于中温带气候。云南石林地区气候相当于北亚热带气候至温带气候。 石林境内的太阳辐射因地形地貌而有所差异:缓丘平坦区

28、,太阳辐射年总量在135千卡/平方厘米136.8千卡/平方厘米;其他起伏缓丘地的太阳辐射年总量为134.6千卡/平方厘米135.01千卡/平方厘米。每年3月是太阳辐射最大值月,月平均14.17千卡/平方厘米,最小值月是11月,月平均8.27千卡/平方厘米,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18小时,1994年总日照时数为2089.6小时。日照率53%,无霜期254天。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次主导风向为南风,平均风速为3.13米/秒。自1965年以来,年平均温度15.5?,1994年平均气温16.5?。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0.8?;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8.2?。极端最高温度为33.6?(1996年5月

29、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8.9?(1983年12月29日降大雪后出现)。本区温度随海拔增加而降低,大致每增高100米,平均气温降低0.59?。多年平均无霜期252天,年均初霜期11月20日,终霜期为3月12日。 11 结束语 世界自然遗产是一个地区自然资源及其价值的顶级品牌,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认同。世界遗产委员会在“中国南方喀斯特”项目的决议草案中这样评价:“中国南方喀斯特代表了世界上湿润热带到亚热带喀斯特景观最壮观的范例。石林县的石林被认为是最好的自然现象和世界上该类喀斯特的最好的参照。该片区包括了发育在白云质灰岩中的乃古石林和出现在湖泊之中的蓑衣山石林。较其他发育了剑状喀斯特的地区而言,石林包含了更丰富的剑状喀斯特形态,更丰富的形态与色彩多样性,并随不同天气和光的条件而变化。” 云南有许多地质景观,地质地貌特征独特,欢迎大家来云南游览,相信大家是不会失望的 12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