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343.76KB ,
资源ID:1033948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3394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辽宁省葫芦岛三中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辽宁省葫芦岛三中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1、辽宁省葫芦岛三中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辽宁省葫芦岛三中【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主要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量体裁衣 B铁杵成针 C木已成舟 D火上浇油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C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和体积大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少,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少3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 塞紧橡皮塞B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C稀释

2、浓硫酸D 测定溶液的pH4建造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美丽毕节,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列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大力开发使用化石能源 B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C大力植树造林,保固水土 D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标准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5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D该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6某学生将燃着的镁条迅速伸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反应结束后发现瓶内壁附着黑色颗粒,瓶底有白色物质对此现象他

3、作如下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提示:氧化镁、氢氧化镁均为白色固体)( )ACO2一定不能支持燃烧 B黑色颗粒可能是碳C白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镁 D白色物质不可能是氢氧化镁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污染以后一定要治理B空气质量日报中污染指数越低表示空气质量越好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是一种大气污染物D对着一块干冷的玻璃片吹气,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可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8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用甲醛溶液浸泡鱿鱼,以保质保鲜B有人称自己有特异功能,能“化水为油”C家中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D食用加碘盐,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硝酸铵

4、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B灼烧羊毛线,闻到一股烧焦羽毛的气味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1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铁丝 B硫粉 C蜡烛 D红磷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液氮用作制冷剂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氧气用于气焊 D氢气用作清洁能源12有关生活中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用洗洁精溶解油污B食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鲜C家中天然气泄漏时立即在房间内拨打 119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维13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

5、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A BC D14有X、Y、Z三种金属,把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减少并放出气体,X、Z无变化;把X、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Z无变化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Y、Z BY、X、Z CY、Z、X DZ、Y、X15向AgNO3、NaNO3、Cu(NO3)2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滤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一定有()AAg+、Cu、2+ BCu2+、Zn2+ CZn2+、Na+ DZn2+、Ag+二、填空题16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

6、氢气分子_;(2)三个亚铁离子_;(3)锰酸钾的化学式_;(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17下面图画记录了中国消防博物馆古代厅徽派防火墙近现代厅灭火器防火防灾体验馆常见的防火安全标志火灾时,穿过浓烟请结合图画回答问题(1)古代厅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相比,人类用火、防火的历史则更为久远依据灭火原理,徽派防火墙(又叫马头墙,能阻止火灾蔓延)的主要作用是_(2)近现代厅明国时期,化学灭火剂由外埠引入使用,消防工业兴起并逐步兴盛气体灭火剂七氟丙烷化学式为CF3CFHCF3,所含元素种类有_种固体灭火剂BC干粉灭火剂,它的主要原料是NaHCO3,灭火过程中生成的CO2能起到灭火作用,这是由于CO2具有_的性质

7、(3)防火防灾体验馆通过场景模拟,使我们了解并掌握基础的消防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技能常见的防火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_(填字母序号)火灾时,穿过浓烟的正确做法是_(4)防火灭火大讲堂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2O3)生产X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H2O2X+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_固体Al(OH)3高温分解生成固体Al2O3和H2O,请依据反应原理分析选择Al(OH)3作为阻燃剂的原因是_依据化学式Al(OH)3计算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18合理应用能源,保护环境(1)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_。(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8、_。(3)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看,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_。A乙醇 B天然气 C汽油 D氢气19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_。A 只有固体 B 只有液体 C 只有气体 D 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2)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水的体积为_mL (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t2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填“甲”或“乙”)物质的饱和溶液。(4)按图2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

9、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则可能的组合是_。选项xyA水氧化钙B水硝酸铵C浓硫酸水D稀盐酸镁20中考前,小明的妈妈为了给他补充营养,准备的午餐食谱如图所示,请回答:(1)菜谱中含糖类的是_;(2)食堂使用加铁酱油,酱油中加铁强化剂是为了防止_;(3)从合理膳食的角度分析,他的午餐食谱中应增加_。(填一种食物名称)21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1)写出铁和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滤液M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滤渣N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3)如果滤渣N的质量恰好等于加入铁粉的质量,则混合溶液中H2

10、SO4和CuSO4的质量比为:_2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A 不锈钢炊具 B 橡胶手套 C 纯棉围裙(2)对自行车的支架进行喷漆处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_(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漆剂具有_功能(4)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_(5)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_来止痒(6)当汽车受撞击后,汽车安全气囊中的NH4NO3固体瞬间分解成N2O和一种常温下的无色液体,反应方程式是_2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

11、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M_; (2)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丁途径得到氧气是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以绿色化学的理念,你认为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填“甲”、“乙”或“丙”)途径更能体现化学绿色化追求(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是_(符号表达式),反应基本类型为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代号)(4)制取氧气时可选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其理由是_24(6分)我县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图所示:(1)步骤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 _ 操作;(2)步骤所起的作用是 _ (填序号);A杀死水中的细菌 B加快过滤速度C使泥沙沉积至底部 D分解有毒物质(3)步骤中的消毒

12、剂除氯气以外,还可用一氯胺(NH2Cl)、二氧化氯等物质。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_ 。NH2Cl中氮、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_ (结果以最简整数比表示)。(4)生活中将自来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 _ ,区分软水和硬水的试剂是 _ 。25根据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P点表示在t1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_c(填“”、“”或“=”)。(2)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3)t2时,50 g b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4)b中含有少量的a,若要提纯b,可采用_结晶的方法。三、实验题26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

13、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用上图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2)操作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如图,则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_(水的密度为1 g/mL)。四、科学探究题27如图是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设计的实验。甲中的白磷未燃烧,而乙中的白磷发生了燃烧。(1)该实验主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_;(2)白磷(P4)燃烧的产物与红磷相同,请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3)如仅用该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应做到:白磷_;将锥形瓶B_。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

14、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量体裁衣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铁杵成针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木已成舟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火上浇油是物质燃烧,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故选D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2A【分析】A、根据化合物概念分析;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C、根据分子和原子有不同种类判断;D、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是不发生改变的,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据

15、此分析解答即可。【详解】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故A选项说法正确;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例如氢氧化钙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故B选项说法错误;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不一定比原子的大,如氢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就比氧原子的小,故C选项说法错误;D、当某物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蒸发一部分溶剂后,有晶体析出,因为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就不变,溶液中有晶体,剩下的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睛】掌握化合物的概念、元素化合价的特点、分子和原子的性质、

16、溶解度的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C【解析】塞紧瓶塞时,试管底部不能接触桌面,A不正确。因为氢氧化钠易潮解,且腐蚀性很强,必须要用烧杯或者称量瓶等玻璃器皿称取,不能放在滤纸上称取,B不正确。稀释浓硫酸时,浓硫酸要沿玻璃壁缓慢注入水中,同时玻璃棒不断搅拌,C正确。4A【详解】A、大力开发使用化石能源,会增加空气污染物,加剧温室效应,选项A错误;B、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可以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选项B正确;C、大力植树造林,保固水土,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选项C正确;D、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标准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选项D正确。故选A。5D

17、【解析】A、由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该元素为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2,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该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中子决定,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A【解析】A、将燃着的镁条迅速伸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

18、,说明二氧化碳能支持镁燃烧,故A错误;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参加反应的物质是镁和二氧化碳,含有镁、氧、碳元素,所以瓶内壁附着黑色颗粒可能是碳,故B正确;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参加反应的物质是镁和二氧化碳,含有镁、氧、碳元素,所以白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镁,故C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参加反应的物质是镁和二氧化碳,含有镁、氧、碳元素,不含氢元素,所以不可能生成氢氧化镁,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以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7B【解析】试题分析:绿色化学指的是无污染的化学,A错误;空气

19、质量日报中污染指数越低表示空气质量越好,B正确;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C错误;对着一块干冷的玻璃片吹气,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汽,D错误。故选B。考点:绿色化学、空气污染指数、二氧化碳、呼出气体的成分8D【详解】A甲醛溶液有毒,能破坏人体的蛋白质,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鱿鱼来保质保鲜,选项A不正确;B油中含有碳元素,而水中没有,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水不可能变为油,选项B不正确;C家中发现煤气泄漏,如打开排气扇,产生的电火花可能引起爆炸,选项C不正确; D人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加碘盐中含有碘元素

20、,碘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选项D正确。故选D。9A【解析】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降低,错误;B、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故灼烧羊毛线时闻到一股烧焦羽毛的气味,正确;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正确;D、业上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正确;故选A10A【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C、蜡烛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错误;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错误。故

21、选A。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1A【解析】试题分析:A、液氮用作制冷剂是利用液氮汽化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利用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正确,B、天然气用作燃料时候利用其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错误,C、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D、氢气用作清洁能源是利用氢气的可燃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故选A考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判断12D【分析】A、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分析;B、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C、天然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D、羊

22、毛是蛋白质类纤维,灼烧后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据此作出判断。【详解】A、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而不是溶解油污,故A选项说法错误;B、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食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故B选项说法错误;C、天然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在房间内拨打电话会产生电火花,故C选项说法错误;D、区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可用灼烧的方法,羊毛纤维的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合成纤维维没有,故D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溶解与乳化的原理、甲醛的毒性、天然气的可燃性、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

23、题的关键。13D【详解】A、加热高锰酸钾时有氧气生成,故固体的质量减少,故错误;B、加热高锰酸钾刚开始时没有氧气生成,故错误;C、刚开始反应时,固体中含有锰元素,故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是0,故错误;D、由于氧气的生成,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少,当反应停止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故正确。故选D。14B【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置靠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详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X、Y、Z三种金属单质,将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溶液

24、中,只有Y能发生反应产生无色气体,说明Y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X、Z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将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只有X表面有银白色的金属银析出,说明X的活动性比银强,Z的活动性比银弱,即XAgZ。综上所述: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YXZ。故选B。【点睛】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C【分析】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靠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详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由于锌在钠后,不可能把钠

25、离子从溶液中置换出来,锌在银和铜的前面,因此锌可以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由于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有过量的锌,因此在滤液中不可能再有硝酸银和硝酸铜。故选C。【点睛】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2H2 3Fe2+ K2MnO4 CH4 【分析】(1)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书写;(3)根据锰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锰酸根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4)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详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氢气分子可表示为:

26、2H2;(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3Fe2+;(3)锰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锰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K2MnO4;(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点睛】掌握分子和离子的书写方法、物质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封火墙可以起到隔离易燃物的作用 3 不燃烧和不支持燃烧 C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态前行 Sb2O5 Al(OH)3受热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环境温度下降,同时生成的耐高温、稳定性好

27、的Al2O3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阻燃效果更佳 78 【分析】(1)马头墙又叫封火墙,封火墙不能燃烧,可以起到隔离可燃物的作用;(2)根据CF3CFHCF3判断,先找出元素符号,再判断元素种类;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具有不燃烧和不支持燃烧的性质;(3)可以根据图标表示的意思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分析;(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Al(OH)3受热分解的反应热及其氧化物的熔点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详解】(1)马头墙不能燃烧,在邻家发生火灾时,封火墙可以起到隔离可燃物的作用;故答案为封火墙可以起到隔离可燃物的作用;(2)七氟丙烷化学式为CF3C

28、FHCF3,可见,它是由碳、氟、氢共3种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具有不燃烧和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故答案为3;不燃烧和不支持燃烧。(3)是一串鞭炮在燃放,被禁止,是禁止燃放鞭炮的标志;在火灾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态前行,以免有毒气体进入呼吸道发生窒息。故答案为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态前行。(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方程式中的已知条件可得,X的化学式中,S元素的原子个数应为1,b元素的原子个数应为2,O元素的个数应为3+22215,H元素的个数应为22220。故可推断X的化学式为:Sb2O5。Al(OH)3受热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环境温度下降,使环境稳定达到着火点

29、以下,阻止了燃料的燃烧;且同时生成的耐高温、稳定性好的Al2O3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使阻燃效果更佳。Al(O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163+1378。故答案为Sb2O5;Al(OH)3受热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环境温度下降;同时生成的耐高温、稳定性好的Al2O3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阻燃效果更佳;78。【点睛】掌握灭火的原理、火灾中逃生的方法、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8石油使煤与氧气充分接触D【解析】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3)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解:(1)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故填:石油;(2)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故填:使煤与氧气充分接触;(3)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看,氢气燃烧无碳的排放,其他物质燃烧均有碳的排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