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27.26KB ,
资源ID:1033184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3318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剖析.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剖析.docx

1、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剖析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2-4单元)(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2-4单元)(2)第二单元变化的天气1.多姿多彩的天气教学目标科学探究会描述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能用游戏等方式来表现天气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美丽的天气。知道我国古代就有了天气现象的各种记录。科学知识知道各种不同的天气现象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体验到天气对人类工作、生活的影响。教学准备:各种天气现象的图像资料;有关天气现象的诗歌、成语(课件);各种天气现象的卡片与之相适应的人们生活、生产活动的卡片。一.教学导入:1.课件出示:古代有关天气现象的记录

2、。2.提问:我们知道有哪些天气现象?二.活动欣赏天气现象1.认识各种天气现象并描述其特点。(1、)课件出示:教材第16的插图。要求:仔细观察,认识各种天气现象。(2.)提问: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天气的特点。(3.)组内同学互述。(4.)指名全班描述。(5.)教师总结概括不同天气的特点。2.收集有关天气现象的诗歌与成语。(1.)课件出示教师搜集的有关天气现象的诗歌、成语。(2.)学生欣赏,教师针对资料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此环节能实现科学与语文、美术等学科的整合。)(3.)布置学生课后收集资料并编成小报进行传阅与展示。三.活动我们与天气1.布置任务:设计用游戏来表现天气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关系。2.指

3、导学生看教材的两幅图,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什么启示?3.交待游戏规则与注意事项。4.学生游戏。四.小结1.总结不同的天气现象及其特点。2.评价在每一环节中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2.测量气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定时观察、测量并记录校园里不同地点一天的气温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团结合作地开展气温的观测活动。科学知识1.知道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2.学习测量气温的方法。教学准备:红水温度计、气温记录表、百叶箱的课件等。一.教学导入:1.复习:我们知道哪一些天气现象?2.讲述:每一种天气现象有它的气温-空气的温度。3.过渡:今天让我们来测量气温。二.活动测气温1.猜一猜:校园里什么地点、什么时候

4、气温最高?说一说你猜测的依据。2.交流。3.我们的猜想正确吗?还是让我们的行动来说话吧。4.教师交待活动要求:(1.)活动地点:操场、教室、花园、宿舍四处。(2.)分组:全班分4组,每组负责一处地点。(3.)人员分工:拿温度计的、读数的、记录的都安排到人。(4.)时间安排:每一节课后以及中午午休、放学后。(完整的一天)5.布置任务,交待下一节课进行汇报。6.认识百叶箱:(1.)出示百叶箱课件,学生观察。(2.)教师讲解:气象站测气温用的是百叶箱,百叶箱箱门朝北安置。三.指南车信箱(1.)介绍竺可桢。(2.)学生自由阅读指南车信箱的资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学习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分析数据

5、得出某些结论,交流有关发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团结合作地绘制一天的气温变化曲线图。科学知识1.知道一天里气温变化的规律。教学准备:记录表、气温曲线图等。一.教学导入:1.课前我们测了一天中几个时间点的气温,每一小组能将所测得的数据告诉大家吗?2.各小组汇报数据。3.过渡:从数据中我们能获得一些东西,这节课老师想和大家用一种直观、形象的方法来分析数据,看一看我们有什么新的发现。二.活动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1.出示一张气温变化曲线图,学生认识其要素。2.指导学生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1.)在最下面一行中填好测得的时间。(2.)在最上面一行标记好相对应时间测得的温度。(3.)在相对应的温度计刻度上

6、标记好当时的温度。(在对应位置标小圆点)(4.)用线连接每支温度计上的小圆点。3.学生绘制自己所在小组的气温变化曲线图。4.评价:哪张图绘制得最好。三.分析曲线图1.学生观察气温变化曲线图。2.讨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情况是怎样的?3.交流。4.了解:一天中14点之前气温逐渐升高,14点之后逐渐降低。5.比较各组的数据,校园里不同地点的气温一样吗?四.作业你能在假日测出家里某个地点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并制成曲线图吗?第二单元变化的天气3.观测风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会用简易风向标和其他的简易方法来观测风向。2.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风力的大小。3.会制作简易的风向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辩证地看待自

7、然现象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与好处。科学知识1.知道风有方向与大小的不同。2.知道气象站用风向标与风速计来观测风。3.知道风力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与灾难。教学准备:自制简易风向标的材料、风向标、风速计的实物或图像资料。一.教学导入1.(教师打开电风扇)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感受到什么?2.说说你对风的认识。3.过渡:今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学习有关风的知识。二.活动观测风1.明确:风有方向、大小的不同。2.提问:平日里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判断风向?3.学生回答问题并演示其方法。4.出示方向图,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八个方向。5.明确风向:丝巾飘向什么方向?、说明风是从什么方向吹过来的?、

8、说一说此时的风向?。总结:风向与丝巾飘扬的方向相反。6.根据风级图目测风力。(1.)观察风级图,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一级风的特点。(2.)阅读指南车信箱。(3.)教师将风级图编成风级歌,帮助学生记忆。(4.)用目测的方法来判断风力的大小,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教材第21页的表格中。7.认识风向标、风速计。三.活动自制简易风向标1.指导看教材的制作步骤。2.检查材料是否齐全。3.学生动手制作风向标。4.学生展开交流,说一说自己制作的风向标的结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自制的风向标进行评价。5.将自制简易风向标带到校园内进行观测。四.拓展你还知道关于风的哪些事情?第二单元变化的

9、天气4.雨下得有多大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会用简易雨量筒来测量雨量。2.会制作简易的雨量筒。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科学知识1.知道雨量筒的结构和用途。2.知道雨的大小是根据雨量来判断的。教学准备:雨量筒的实物或模型、自制简易雨量筒的材料。一.教学导入1.猜谜: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2.指导学生看教材第23页导入部分的三幅图,提问:怎样判断雨的大小呢?二.活动测量雨量1.出示实物或模型让学生观察,使他们了解其构造。2.明确:雨量筒是测量雨量的仪器。3.指导制作雨量筒。(1.)看图。(2.)所需材料:大可乐瓶、剪刀、刻度尺等。(3.)讲解制作步骤。4.自制雨量筒。5.交

10、流、评价。6.教师教给学生测量雨量的方法。7.雨量等级表(1.)明确:人们根据雨量的大小,制定了雨量等级表。(2.)学生熟悉雨量等级表的划分。(3.)对照雨量等级表,确定所测雨量的等级。8.布置作业:下雨天用自制雨量筒测量雨量并填写教材第24页的记录表。三.指南车信箱1.学生自由阅读。2.教师补充介绍。5.怎样预报天气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依据天气谚语来预报天气。2.会收集天气谚语等有关天气预报的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想知道人们是怎样预报天气的,有学习的兴趣。2.知道科学探究需要众多的人合作、需要各部门协同作战才能完成。科学知识1.能列举天气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2.知道天气谚语是人们长

11、期观察天气现象的经验总结。3.知道气象台预报天气的过程。教学准备:天气谚语与其他有关天气预报的资料。一.教学导入1.讲述:天气谚语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观察天气现象的经验总结。2.过渡:让我们来搜集古代劳动人民的这种文化遗产吧。二.活动搜集天气谚语1.指导看教材第25页的图,对照图,了解有关天气谚语。2.你还知道哪些天气谚语?3.交流,教师补充适量的天气谚语。4.阅读指南车信箱:了解天气谚语的分类。5.布置任务:课后搜集天气谚语。三.阅读气象台是怎样预报天气的1.阅读资料。主要目的是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过程和大概面貌。2.教师讲解。讲解的过程应该是丰富和解释过于简单的图示化的教材。3.

12、议一议:通过阅读和讲解,对天气预报有什么认识,还有哪些问题。四拓展活动小小气象站利用我们自制的气象仪器,建立小小气象站,像竺可桢爷爷那样长期观测、记录天气现象。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1.蚕宝宝出生了第一课时布置养蚕任务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通过查资料或询问他人,了解养蚕的有关知识。2.能制订计划,做有计划的观察研究。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2-4单元)(3)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2-4单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善思考与爱提问,能围绕养蚕的话题,提出一些科学问题。科学知识1.知道养蚕的有关知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意识到人类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物资源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准

13、备蚕卵、以及用来孵化蚕卵的丝绵纸,小纸盒等。养蚕史及养蚕过程的有关课件。课前布置查阅资料或向他人请教怎样养蚕。一.教学导入1.出示课件:学生了解我国养蚕的历史。2.提问:我国有这悠久的蚕文化和如此发达的丝绸业,你有什么想说的?3.过渡:想不想我们动手来养蚕?二.活动了解怎样养蚕1.提问:怎样养蚕?2.学生根据所查资料或向他人请教的汇报。3.交流后明确:蚕宝宝的家的安排:温暖、通风、清洁、舒适的环境。(准备丝绵纸,小纸盒等。)蚕的食物:新鲜、干净的桑叶。4.为了能把蚕养得更好,根据自己的设想,制定一个养蚕计划。三.布置养蚕任务1.分组,按家庭住址就近为原则。2.分发蚕卵,课后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

14、状。3.密切注视蚕卵的孵化,结合教材第30页的提示探究怎样的环境更适宜蚕卵孵化。4.做好观察记录(写好观察日记)。记录孵化出来的蚁蚕(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子的。5.待大多数小组都开始孵化的时机组织课上观察和讨论。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1.蚕宝宝出生了第二课时养蚕第一次集体展示、交流和评价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细致观察蚕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以及蚕卵孵化的过程,并用合适的方式做好记录。2.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什么样的环境比较适宜蚕卵孵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爱生命,善待蚕卵、蚁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知识1.知道蚕卵孵化与气温等条件有密切关系。2.观察蚕卵和蚕蚁的特征,以及从蚕卵到蚁蚕

15、发生的变化。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意识到人类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物资源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意识到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体和人类是有密切关系的。教学准备(学生在平时的养蚕活动中需要:蚕卵、以及用来孵化蚕卵的丝绵纸,小纸盒、放大镜、气温计、记录纸等,教案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养蚕记录表、养出的蚁蚕。一.教学导入1.提问:同学们,老师发给你们的蚕卵孵出蚁蚕了吗?2.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交流其中的发现吧!二.交流蚕宝宝出生记1.指导交流:围绕中心、语言简洁、如实描述。2.交流:通过观察蚕卵,你能描述蚕卵的形状、大小、颜色吗?学生描述。教师讲解。评价观察得好的小组和个人。3.交流:

16、怎样的环境更适宜蚕卵孵化学生汇报探究的过程和其发现?教师评价。明确:蚕卵的孵化与温度和湿度有关。交流:孵化出来的蚁蚕(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如实描述。明确:体呈褐色或赤褐色,细小。蚁蚕体长约2.5mm,体幅约0.5mm。三.展示1.出示:各小组孵出的蚁蚕。2.集体评价:哪一组的蚕长的最好?3.优秀小组进行经验介绍。4.教师补充在后续养蚕活动中要注意的问题。四.作业1.继续观察蚕的生长情况,及时写好观察日记。2.两周后进行交流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2.蚕宝宝在长大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耐心细致的饲养蚕宝宝,关心蚕宝宝的生长。2.能坚持长期的细致观察,能设计一些表格,比较细致

17、的记录养蚕过程中的各种信息。3.能设计一些可行的小实验来探讨自己提出来的一些问题。4.能及时做好观察记录,并提出一些新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爱生命,能精心照顾好蚕宝宝。2.爱护蚕宝宝,设计和进行实验时,不伤害蚕宝宝。3.乐于交流与合作,能及时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养蚕的心得。科学知识1.知道蚕幼虫生长的大体过程和发生的变化。2.知道蚕宝宝生长过程中的一些正常生理现象。3.积累一些养蚕经验,能认识到蚕的生长和周围的环境有密切关系。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体验到人类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教学准备放大镜、温度计、新鲜桑叶、纸盒或其他养蚕器具、尺子、观察记录本等。一.教学导入蚕宝

18、宝顺利出生了,怎样才能把它们养得又大又壮,它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关注蚕宝宝的成长吧!二.活动观察蚕体生长与变化1.蚕宝宝出生有两周了,在这两周里,大家发现蚕宝宝的哪些变化?2.交流蚕的新变化:(1.)描述蚕宝宝身体大小、颜色等方面的变化。(2.)描述蚕宝宝吃桑叶的情形及蚕宝宝食量的变化。(3.)描述其他新发现。3.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可以用放大镜、温度计、直尺辅助观察)4.鼓励提出新问题进行探讨,并指导学生制定相应的观察记录表。5.阅读指南车信箱,了解蚕宝宝的饲养与护理。三.活动蚕宝宝还喜欢吃什么1.过渡:在不伤害蚕宝宝的前提下,我们在饲养过程中还可以针对自己的问题做一些小实验

19、。2.提问:你打算针对哪些问题做一些小实验?3.学生罗列问题。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以蚕宝宝还喜欢吃什么?为例:(1.)设计方案:把几种食物放在大容器的边上,再把蚕放在中间,看他到底喜欢食用那种食物。当蚕爬向某种食物并开始进食时,我们还只能肯定蚕喜欢这种食物,而不能完全肯定它不喜欢其他食物。此后还需进一步研究和证实。比如,把蚕直接放到某种食物上,观察它到底是否食用。(2.)学生实验、做好实验记录。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2.蚕宝宝在长大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耐心细致的饲养蚕宝宝,关心蚕宝宝的生长。2.能及时做好观察记录,并提出一些新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爱生命,能精心照顾好蚕宝宝

20、。2.乐于交流与合作,能及时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养蚕的心得。科学知识1.知道蚕幼虫生长的大体过程和发生的变化。2.知道蚕宝宝生长过程中的一些正常生理现象。3.积累一些养蚕经验,能认识到蚕的生长和周围的环境有密切关系。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体验到人类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教学准备蚕宝宝睡眠和蜕皮时的录象。处于眠前、眠中和眠后的蚕。一.教学导入1.观看蚕宝宝睡眠和蜕皮时的录象。提问:它们怎么了?2.明确:这是蚕幼虫期最重要的生理变化现象:睡眠和蜕皮。3.过渡:让我们来仔细观察吧。二.活动观察蚕宝宝换新衣1.出示:处于眠前、眠中和眠后的蚕。2.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蚕宝宝蜕皮前、蜕皮中

21、、蜕皮后的情形。3.汇报观察结果。4.把观察结果记到养蚕日记上。填好教材第33页的记录图。三.拓展蚕宝宝为什么要蜕皮?四.布置任务课后观察自己所在小组养的蚕,统计其一生中要蜕多少次皮。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3.蚕宝宝大变样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继续做好观察日记,培养长期观察并记录的能力和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将自己的进行探究活动与历史与社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科学的情感。科学知识观察了解蚕的生长过程。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理解科学、技术、社会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教学准备硬纸板或稻草等制作蚕山的工具和材料。蚕宝宝吐丝结茧过程的录象。

22、一.教学导入1.汇报:蚕一生中要蜕多少次皮。2.明确:一般蚕一生中要进行4次这样的睡眠和蜕皮。3.过渡:当蚕进行完第4次这样的睡眠和蜕皮后,再过一段时间,蚕宝宝又不吃桑叶了,浑身通明透亮这时,它要吐茧结丝了。二.活动蚕宝宝作茧自缚1.观察熟蚕:(1.)学生欣赏熟蚕那晶莹透亮的美丽身体。(2.)观察蚕成熟了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体色、体形、大小等各方面的变化等(3.)学生总结出熟蚕的形态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去辨别自己养的蚕是否成熟。(4.)做好观察记录。2.阅读指南车信箱明白:蚕熟之后,它们会本能的向上攀爬,以寻找一个适合它们结茧的立体空间,这种现象就叫做上山。我国古代人们用干草扎在一起给蚕制作了一

23、个可以依托的空间。现代,人们又用硬纸板做成了一个个小格子来给蚕做茧。3.过渡:我们也来做一个蚕山,帮助蚕宝宝结茧吧!4.指导做蚕山。5.观看蚕宝宝吐丝结茧过程的录象,说一说,蚕山为什么能帮助蚕宝宝吐丝结茧?6.阅读指南车信箱了解:新型的蚕品种和蚕丝。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3.蚕宝宝大变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在观察中对观察对象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帮助更好的观察。2.继续做好观察日记,培养长期观察并记录的能力和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欣赏生命、珍爱生命的科学情感。2.能将自己的进行探究活动与历史与社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科学的情感。科学知识3.观察了解蚕的生长过程。科学、

24、技术、社会、环境理解科学、技术、社会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教学准备剪刀、刀片、放大镜等一.教学导入1.设疑:蚕结茧后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呢?2.学生口头猜测。3.过渡:到底是怎样的情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二.活动蚕茧里的秘密1.把先结成的茧和刚结的茧轻轻摇动(注意:要提醒学生只能轻轻摇动,否则会撞伤蚕蛹),比较发出的不同声音让他们猜想蚕在里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指导他们剖开蚕茧,取出蚕蛹。3.观察蚕蛹,描述蚕蛹是什么样的。做好观察记录。4.比较蚕蛹与熟蚕有什么不同?5.辨别蚕蛹,区分雌蛹和雄蛹:雌蛹一般肥大,大腹便便。雄蛹个体比较瘦小,但显得很结实。6.观察结束,还将蚕蛹装进蚕茧,并把剪下的蚕

25、茧盖子还盖上。三.布置任务继续观察:蚕蛹还会怎样变化?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3.蚕宝宝大变样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培养学生主动运用观察工具进行观察。2.做好观察日记,培养长期观察并记录的能力和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昆虫一生中形态发生的重大变化,培养学生欣赏生命,为生命而赞叹的科学情感。2.能将自己的进行探究活动与历史与社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科学的情感。科学知识3.观察了解蚕由幼虫变为成虫的形态变化过程。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理解科学、技术、社会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教学准备蚕蛾破茧而出时的录象、破茧而出的蚕蛾。一.教学导入1.提问:蚕蛹还会怎样变化?2.学生描述这段时间

26、所观察到的。3.学生观看蚕蛾破茧而出时的录象,教师讲述:把蚕蛾放在通风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蚕蛹就会变成蚕蛾,破茧而出。4.过渡:老师这里有破茧而出的蚕蛾,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它吧。二.活动破茧而出学生自主观察蚕蛾。1.提问:蚕蛾是什么样子?观察它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头、胸、腹三部分)2.观察蚕蛾,结合蚕宝宝的观察记录提问:蚕蛾和蚕宝宝的外形、生活习性有何不同?3.观察蚕蛾,提问:你能发现雌蛾和雄蛾有什么区别吗?明白:,雌蛾肥大,大腹便便,行动缓慢;雄蛾瘦小精神,比较好动,行动较快。1.讲述:当雄蛾嗅到雌蛾的气味后,会更加好动,主动歪着尾部向其靠近并与其交配。讨论:蚕蛾要产卵了,我们要做哪些

27、准备?2.布置任务:观察蚕蛾交配是一件非常有趣的活动,观察雌蛾产卵的情景,看一看产了多少卵,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色?6.交待:蚕蛾死后,教师教育学生很好的处理蚕蛾的尸体,切不要随意乱丢,以此渗透珍爱小生物的教育。三.阅读指南车信箱了解我国的蚕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之情。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4.昆虫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通过分析自己的养蚕日记,能够取得新发现。2.能够学习观察-比较、概括、总结-概念这种认知方法。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与他人交流在养蚕活动中的新发现。科学知识1.通过对养蚕经验、观察记录的交流,构建新的养蚕经验,对蚕的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2.了解昆

28、虫的变态,掌握昆虫的特征。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前搜集蝴蝶、蜜蜂等动物的一生的资料。一些昆虫实物。一.教学导入1.交流:雌蛾产卵的情景-产了多少卵,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色?2.讨论:养蚕活动中,我们还有哪些疑问?在下次养蚕中继续研究。3.过渡:让我们一起来整理养蚕活动中的资料,看有什么新发现。二.活动整理养蚕日记1.出示所有养蚕日记。2.整理养蚕日记,看有什么新发现。学生汇报。3.分析养蚕日记,思考:蚕宝宝一生要经历哪几次大的变化?学生汇报,填写好教材第38页的表格。整理: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4.学生汇报课前搜集蝴蝶、蜜蜂等动物的一生的资料。5.比较这几种动物的一生有什么相同之处

29、。6.教师归纳:变态。三.活动比较它们的身体1.出示蚕蛾、蜻蜓、蝗虫、蚂蚁等实物。2.观察它们的身体由几部分组成?每部分是什么样子?它们的身体有什么相似之处?3.记录观察结果并汇报。4.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5.阅读指南车信箱,加深了解。四.拓展它们是昆虫吗1.学生看教材第40页的图,指出这些动物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2.到你住宅的周围去找一找,看能找到哪些昆虫,把它们画下来,装订成一本昆虫图册。第四单元磁铁的奥秘1.神奇的磁力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进行实地观察、实验并取得数据。2.经历一次完整探究活动的大体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注重事实的科学素养科学知识1.认识磁力。2.知道磁极。教学准备:透明塑料杯、图钉、条形磁铁、各种形状的磁铁、回形针。教师教学前,有意地在教室里放置一些不同材料的物品或设备,如:仪器小车、地球仪、盆养植物等,。一.教学导入:1.指导阅读单元页,初步了解磁铁的应用。2.演示实验:神奇的魔钓。(用带磁铁的鱼钩钓上带磁铁的鱼)3.提问:聪明的同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4.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因为鱼钩和鱼里面都有磁铁,所以吸到一起了。5.揭题:今天,让我们来了解磁铁的奥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