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503.83KB ,
资源ID:1032022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3202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一人教版必修一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一人教版必修一复习.docx

1、高一人教版必修一复习必修一复习知识点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早期阶段:夏商周时期: 分封制、宗法制 (BC2070年BC221年)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2、发展阶段:秦朝到清末: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BC221AD1840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围绕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条线索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条线索是专制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西周统治。 2、对象:王族、功臣、先代帝王后代 3、义务: 4、作用:前期 后期.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2、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

2、宗法等级。3、作用影响:完善和巩固分封制,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C、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含义:2.基本特征:皇权至高无上、实行终身世袭、决策的独断性、随意性、封闭型3.基本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4.发展总趋势: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容:皇帝制、 (中央)三公九卿制、 (地方)郡县

3、制2、皇帝制度的内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3、影响:积极 :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2、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消极:容易引起暴政,激化阶级矛盾附加: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最主要区别: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而分封制中受分封诸侯国君主可以世袭,且在封国内有官吏任免权。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主要标志、专制主义政体的演进与强化1、皇权与相权是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对矛盾 A、汉武帝:中外朝 (加强)B、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 (加强)C、宋代:二府三司 ( 加强)D、元:设中书省代替三省(削弱)E

4、、明:废宰相(明太祖),权分六部,设内阁(明成祖)F、清:设军机处(顶峰)2、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第二对矛盾)A、秦:郡县制 (加强) B、汉初:郡国并存(七国之乱的祸根)汉武帝:推恩令 (加强),刺史制C、唐:节度使(藩镇制) (削弱)D、宋:收兵权,收政权,收财权 ( 加强)E、元:行省制 (加强)、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特点: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主要表现:明朝废除丞相,权归六部,设立内阁制,使君主权力大大加强。清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影响: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消极作用: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是造

5、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19世纪上半期列强侵华的根本原因:为了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场地2、1840年1945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反侵略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反抗鸦片战争 ( 1840-1842 )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义和团运动抗日战争(1937-1945)全民族统一战线的抗战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年以来的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近代第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天朝田

6、亩制度和资政新编 资产阶级:辛亥革命: 近代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同盟会,武昌起义,南京政府和临时约法 无产阶级 : 1、五四运动: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 2、新民主主义革命、天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评价: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符合时代要求). 辛亥革命1、 背景:时代背景: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主要原因);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根本原因);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组

7、织基础: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实践基础:黄花岗起义等武装起义;导火线: 四川保路运动。2、 过程中国同盟会的成立(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内容:主权在民;人民权利;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1912年2月12日清朝结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3、 辛亥革命的功绩: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

8、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4.辛亥革命失败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和妥协4、 经验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的革命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自发性)、背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加深了阶级和民族矛盾。(根本原因)导火线: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过程时间:1919和5月4日;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中心:第一阶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第二阶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工人

9、、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历史条件: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思想基础;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陈独秀、李大钊开展早期建党活动组织基础标志: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中共会议中共一大:党的名称,党的奋斗目标,党的中心工作意义:中共诞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共二大: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三、第一次国共合作.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

10、志着国共合作形成。(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是什么关系?1.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此目标的方法和手段.2.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和必然要求附加: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有若干原则的一致的,如有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反帝反封建、过程1.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开始时间:1926年2.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失败标志: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陈独秀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大革命失败经验教训: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四、国共的十年对峙(土

11、地革命时期)1、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2、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指明方向)3、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4、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根本原因:“左”倾错误5、遵义会议:1935年召开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

12、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五、抗日战争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2、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开始3、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5、(敌后战场)1940年,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6、(国外战场)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7、日军的滔天罪行1、潘家峪惨案2、“七三一部队”在东北研究细菌战3、南京大屠杀8、抗战胜利原因:(1)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

13、义的法西斯战争;(2)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根本原因);(3)中共正确领导;(4)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支持。9、抗战胜利的意义:(1)、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2)、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六、解放战争1、背景:重庆谈判,政协会议;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2、过程:(1)、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2)、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3)、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4)、1949年4

1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3.意义对中国: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对世界: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理论上)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新中国前期(1949-1965)三个基本制度 三个阶段 2.文革时期:民主法制被破坏 3.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建设(1978年后)民主政治建设 1.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开始) 2、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五个内容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改革开放后法制建设成就:平反冤假错案;建立健全一系列法;律制度;1982年的新宪法;十六字的法制

15、建设方针等 5.民主政治建设:基层民主选举;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和法律化等一.新中国的民主建设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根两基”: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政策: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二、政治建设的曲

16、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2、根本原因:“左”倾错误3、“文革”经验教训:实事求是,健全民主和法制三、改革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1.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2.首要环节:平反冤假错案 重开两会 完善人大制度和政协制度 1982年十六字民主政治方针 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3.完善民主制度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提出十六字法制建设方针 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1982年宪法4.健全法制 1999年“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 成就: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祖国统一大业一、方针:和平统一、一国

17、两制二、“一国两制” 1、历史原因: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从此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隔绝状态。2、最初提出:针对台湾问题3、酝酿: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4、形成:80年代初,邓小平全面阐述“一国两制”5、确立: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6、实践:香港、澳门回归7、意义: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三、香港、澳门回归1、原因:根本原因:国力增强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构想2、意义洗雪国耻,进一步提高中国地位,提供成功范例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1979年元旦,实现两岸停火,倡议“三通”;2、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3、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

18、则4、1993年“汪辜会谈”5、2005年,连战的“和平之旅”6、2008年实现“三通”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20世纪50年代奠基: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方针、原则、外交成就 2、20世纪70年代新局面:外交关系的突破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3、改革开放后重大调整,日趋灵活 (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一.新中国的外交1、方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三个内容: “另起炉灶”针对国民党、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针对帝国主义、 “一边倒” 2、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中国外交政策成熟。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949-19

19、56)同苏联等17国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等二、外交新局面(70年代)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第三世界国家的要求;美国孤立政策破产。事件:1971年,第26届联2、中美关系正常化: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苏联的威胁;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美国:美苏争霸处于劣势;遏制中国政策失败。3、中日关系正常化: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经过: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意义:翻开中日睦邻友好新篇章三、新时期的外交1、外交政策的调整不结盟政策;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坚持对外开放2、建树:、以

20、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如亚太经合组织)、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领友好关系(上海合作组织)专题五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1、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2)城邦制度形成;(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主)(3)公民制度形成(条件:本邦人、一定财产、成年男子)(4)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二、 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1、背景: 贵族垄断了一切大权。 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不满贵族专权 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2、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 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

21、主政治推向顶峰。、梭伦改革奠基(1).内容: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奴制; 按财产多寡把划分公民等级;设立“四百人会议”、“陪审法庭”;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2)、意义: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1).内容设五百人议事会;设十将军委员会;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陶片放逐法(2)意义: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伯利克里改革顶峰(1)内容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和参加公民大会; 五百人议事会职能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发放工资和津贴制度(2)意义: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四、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积极:为近现

22、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荣。消极: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五、罗马法平民和贵族斗争的产物 形式 习惯法 成文法 基本内容 公民法 结构 万民法罗 马 法 核心内容: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1、成文法诞生标志十二铜表法评价:审判、量刑有法可依,贵族权力受到限制,平民利益一定程度得到保护,但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2、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3、万民法(罗马帝国时期)原因:古罗马对外扩张,版图扩大。适用范围: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PS.公民法与万民法最主要不同

23、是: 适用范围不同4、公元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5、罗马法的评价积极方面: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产生重要影响;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专题六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1.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斯图亚特王朝出现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3、英国的君主立宪制: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特点:议会权力至上(权力中心)国王是名义上元首,统而不治

24、责任内阁是君主立宪制核心,内阁对议会负责政府(行政)首脑是首相,由议会多数席位政党领袖组阁4、君主立宪制发展: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1832年议会改革(背景:工业革命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两党制的发展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有利于社会稳定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1、背景: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邦联政体,无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秩序稳定启蒙思想的影响华盛顿、麦迪逊等人的努力2、总统制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内容:(1)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思想。(2)确立了联邦制原则;(3)民主原则评价:(1)建立了总统共和制,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发

25、展。(2)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3)不足:承认黑人奴隶制,不承认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等3、美国共和制的发展(1)两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本质:资产阶级政党)(2) 民主改革(3) 西进运动(4)美国内战(5) 黑人民权斗争三、法国议会共和制确立1、法国大革命(1)背景: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启蒙思想的传播 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外部原因) 路易十六的财政危机(直接原因)2、大革命进程(1)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2)1791年,确立君主立宪制(3)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4)1804-1815年,法兰

26、西第一帝国3、艰难的共和路程(1)1815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 (2)18301848年,君主立宪制的七月王朝(3)1848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4)1852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5)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4、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1875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背景:法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2)构成:总统(行政);议会(立法)(3)影响:a、共和政体最终确立b、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四、德国君主立宪制确立1.背景:四分五裂状态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三次王朝战争实现德国统一2.确立标志:德意志帝国宪法3、特点:君主是实,立宪为虚,保留浓厚的封建残余

27、和军国主义专题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线索: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历史条件:(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逐渐暴露(2)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3)理论来源: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4)实践基础:马、恩的革命实践2、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共产党宣言内容: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4、意义: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用科学理论指导无产阶级的斗争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

28、展5、实践:巴黎公社(1871年)(具有偶然性和自发性)背景: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2)性质: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3)意义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经验和教训(4)失败根本原因:无产阶级尚不成熟,无法打败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二、俄国十月革命(实现)1、背景经济因素:俄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仍落后国家;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最薄弱的一环);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方向;(转变、口号)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2、经过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召开苏维埃代表大会: 退出一战(最迫切

29、); 土地法令等3、意义:世界上: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为俄国的发展开辟新道路专题八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 两极格局1、背景(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根本原因)2、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 “冷战”序幕;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两极格局形成4、“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影响消极:两强相争使世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