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154.07KB ,
资源ID:1029879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2987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单科生物.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单科生物.docx

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单科生物生物江苏单科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013江苏,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B.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C.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答案:C解析:脂质中的性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A项错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B项错误;核酸包括DNA和R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C项正确;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能参与细胞识别及免疫调节中的信息传递,D项错误。2.(2013江苏

2、,2)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与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标志重捕法解决了活动性不强的动物取样方法上的难题C.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按孟德尔方法做杂交实验得到的不同结果证明孟德尔定律不具有普遍性答案:A解析:细胞学说通过细胞这一结构将动物界和植物界统一起来,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A项正确;活动性不强的动物可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标志重捕法解决了活动能力强的动物在取样方法上的难题,B项错误;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只是证明了S型菌中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并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

3、项错误;由于生物性状由基因控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许多杂交实验结果与孟德尔杂交实验结果并不相符,但这些结果都是孟德尔杂交实验结果的变式,所以孟德尔定律具有普遍性,D项错误。3.(2013江苏,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答案:A解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同时也进行中心体的复制,A项正确;分裂间期DNA复制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染色体组数不变,B项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C项

4、错误;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在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消失,D项错误。4.(2013江苏,4)某同学用洋葱进行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加入洗涤剂后用力进行快速、充分的研磨B.用蛋白酶纯化过滤后的研磨液中的DNAC.加入酒精后用玻璃棒轻缓搅拌D.加二苯胺试剂摇匀后沸水浴加热答案:A解析:提取洋葱的DNA时,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A项错误;蛋白酶能够分解研磨液中的蛋白质以纯化DNA,B项正确;加入酒精后用玻璃棒轻缓搅拌以防止因DNA断裂而不能形成絮状沉淀,C项正确;加入二苯胺试剂摇匀后水浴加热5 min,以观察颜色是否变蓝,D项正确。5.(2013江苏,5)

5、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B.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次D.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答案:B解析: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应用尼龙布过滤研磨液,A项错误;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剪成滤纸条用于层析,B项正确;划滤液细线后,待滤液干后,再划第二次,重复23次,C项错误;研磨叶片时,用无水乙醇溶解色素,D项错误。6.(2013江苏,6)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B.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C.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前

6、后专一性不同D.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各种反应底物的一系列反应答案:A解析:酶的固定化适合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酵母细胞适合用包埋法固定化,A项正确;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有影响,能使酶“钝化”,B项错误;酶具有专一性,与固定化与否没有关系,C项错误;固定化细胞只能催化该细胞内所能进行的生化反应,D项错误。7.(2013江苏,7)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

7、衰老答案:D解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并没有改变遗传物质,A项错误;细胞的衰老和凋亡都是生物体正常的生理过程,B项错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但此过程没有把突变的基因传递给后代,C项错误;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调节功能,有利于延缓衰老和规避癌症等,D项正确。8.(2013江苏,8)右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1、2、3、4各表示一条染色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B.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C.染色体1与2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D.染色体1与3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答案:C解析

8、:据图中信息,图中大多数染色体进行联会,所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和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后续的分裂是同源染色体分开,即1与2分离,3与4分离,染色体1和染色体3是非同源染色体,可能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也可能不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9.(2013江苏,9)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A.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B.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小,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C.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D.一个视野中,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用40物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答案:A解析:由于高倍物镜的镜头较长,换

9、高倍镜时,应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小,染色较浅,应将视野适当调暗,否则无法观察到清晰的染色体或细胞;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应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一个视野中,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越少。10.(2013江苏,10)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边坡处理方式小型土壤动物物种数个体数甲种植植物973726019.8乙不干预892811.9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B.小型土壤

10、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答案:B解析:表中数据说明移栽植物后,动植物种类、数量增加,会增大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移栽植物后,土壤有机质增多,小型土壤动物会增多;如果条件适宜,边坡甲上可能发生演替,自然长出乔木;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随时间延长而逐渐稳定、成熟,而不是逐渐加剧。11.(2013江苏,11)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为尽快推广种植,可应用多种技术获得大量优质苗,下列技术中不能选用的是()A.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B.采用花粉粒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苗C.采集幼芽嫁接

11、到合适的其他种类植物体上D.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答案:B解析:A、C、D三项均属于无性繁殖,可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而利用花粉粒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苗的染色体数目减半,故不能采用。12.(2013江苏,12)右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相似度)。DNA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A.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D.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答案:C解析:四个物种是由共同的祖先产生可遗

12、传的变异,经过自然选择,最终产生生殖隔离形成的;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因素是自然选择;大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从DNA相似度上看差别是1.1%,与非洲猴的差别是1.24%,所以亲缘关系不同;人类与黑猩猩DNA相似度差别是0.99%,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13.(2013江苏,13)软骨发育不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型为HH的个体早期死亡。一对夫妻均为该病患者,希望通过胚胎工程技术辅助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首先经超数排卵处理后进行体外受精B.从囊胚中分离细胞,培养后检测基因型C.根据检测结果筛选基因型为hh的胚胎

13、D.将胚胎培养至原肠胚期后移植到子宫答案:D解析:试管婴儿技术中,可通过超数排卵后进行体外受精;检测基因型应取囊胚滋养层细胞进行DNA鉴定;胚胎为H-的均为软骨发育不全患者,所以体外受精后,应筛选出基因型为hh的胚胎;人的体外受精胚胎可在816个细胞阶段移植,D项错误。14.(2013江苏,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C.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D.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答案:D解析:酵母菌

14、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 左右,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A项错误;应先隔绝空气进行酒精发酵,再供氧进行果醋发酵,B项错误;自然发酵过程有很多杂菌影响,产品品质比人工接种的产品品质差,C项错误;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发酵产物能抑制杂菌生长。15.(2013江苏,15)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B.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C.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D.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上答案:B解析:为了维

15、护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我国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实行了标识制度,A项正确;只有经确定是安全的转基因食品才能向消费者出售,可能存在危害的转基因产品不允许出售,B项错误;为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可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等措施,C项正确;转基因生物是否安全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它是否能保证食用安全及环境安全上,D项正确。16.(2013江苏,16)下列关于生物体与水分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贮藏中的种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状态B.水从根系向地上部分的运输与细胞壁无关C.适应高渗环境的动物可排出体内多余的盐D.缺水时,动物体的正反馈调节能促使机体减少水的散失答案:C解析:贮藏

16、中的种子中含结合水,并不是不含水分,A项错误;细胞壁可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使细胞的渗透压在一定的范围内,B项错误;在高渗环境中生活的动物可排出多余的盐降低渗透压,C项正确;缺水时,动物体通过负反馈调节使机体减少对水的散失。17.(2013江苏,17)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A.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B.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2的产生情况C.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D.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答案:B解析: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需要提供氧气,应打开阀a,A项正确;从管口3取样可检

17、测酒精的产生情况,不能检测CO2的产生情况,B项错误;实验开始前应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不漏气,以防O2进入影响发酵,C项正确;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既可检测CO2产生的情况,又可防止O2进入装置内,D项正确。18.(2013江苏,18)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答案:B解析:培养基灭菌应在分装到培养皿之前进行,A项错误。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菌种,必须灼烧接种环,使下一次划线时,接

18、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B项正确。从有机废水中分离的微生物是异养型生物,其培养不需要光照,C项错误。培养过程中应每隔12 h或24 h观察一次,D项错误。19.(2013江苏,19)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B.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C.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都是记忆细胞D.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答案:D解析:激素和酶的作用都有高效性,但激素作用于细胞表面或内部的受体,离开细胞不能发挥作用,A项错误;激素只能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抗体作用的可能是病原体,也可能是一些

19、大分子物质,B项错误;记忆细胞是在免疫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并不是未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C项错误;在一个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是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D项正确。20.(2013江苏,20)下面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量不尽相同B.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答案:D解析:蛋白质分子的不同是由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及肽链盘曲折叠形成不同空间结构引起的,但氨基酸之间经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方式是相同的,A、B、C三项正确,D

20、项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得分。21.(2013江苏,21)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1、3、5号试管内都呈蓝色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C.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D.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答案:AD解析:1、3、5号试管中只有蒸馏水,1、3号滴加斐林试剂,5号滴加双缩脲试剂,无论

21、加热与否显示的都是试剂本身的蓝色,A项正确;乙组实验中3号显示蓝色,4号因含有麦芽糖(小麦种子匀浆)加入斐林试剂60 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丙组中5号显示蓝色,6号含有蛋白质(小麦种子匀浆),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呈紫色反应,D项正确。22.(2013江苏,22)小鼠杂交瘤细胞表达的单克隆抗体用于人体试验时易引起过敏反应,为了克服这个缺陷,可选择性扩增抗体的可变区基因(目的基因)后再重组表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设计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时不必考虑表达载体的序列B.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时不必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C.PCR体系中一定要添加从受体细胞中提取的DNA聚合酶D.一定要根据目的基因编

22、码产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受体细胞答案:BD解析: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引物的作用是与目的基因的单链首端结合,然后开始复制,因此设计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时必须考虑表达载体的序列,A项错误;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因此不必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B项正确;PCR技术中需要的是热稳定的DNA聚合酶(Taq酶),C项错误;要获得不易引起过敏反应的单克隆抗体,需选择既能产生抗体,又能大量增殖的杂交瘤细胞为受体细胞,D项正确。23.(2013江苏,23)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实验编号探究课题选用材料与试

23、剂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A.实验B.实验C.实验 D.实验答案:ACD解析:过氧化氢不稳定,在高温下会分解成水和氧气,不能用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材料,A项不合理;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从而不能正确反映酶的活性,淀粉酶的活性越高,淀粉水解越快,淀粉遇碘变蓝色,可根据蓝色褪去的时间来判断酶的活性,B项合理;酶具有专一性,蔗糖酶只能催化蔗糖水解,而对淀粉不起作用,C项不合理;溶液的酸碱性会影响斐

24、林试剂的正常鉴定,D项不合理。24.(2013江苏高考,24)将江苏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月20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3次重复,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见上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应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C.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上移趋势D.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答案:AB解析: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土壤微生物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由题图可知,土埋后秸秆残留量最少,A项正确;土壤中的空气和

25、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B项正确。如果处理时间提前30天,处理时间段内温度高,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速度快,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下降趋势,C项错误。从图中看出,堆放处理的比水泡处理的秸秆残留量多,说明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低于厌氧性微生物,D项错误。25.(2013江苏,25)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高产、感病;低产、抗病;高产、晚熟等品种。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下述育种方法可行的是()A.利用、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B.对品种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bC.a、b和c的培育均可采用诱变育种方法D.用

26、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中获得c答案:CD解析:品种都无抗病性状,因此,和品种间杂交不能得到高产、抗病的品种a,A项错误。品种高产、晚熟,染色体加倍处理后,不能产生早熟品种,B项错误。诱变育种变异频率高、速度快,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因此,a、b、c的培育均可用诱变育种的方法,C项正确。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中可使品种获得干旱性状,因此可得到高产、抗旱的品种c,D项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26.(2013江苏,26)(7分)在江苏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6月5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小区插秧后放养300条小鲫鱼(杂食性),稻田水深810 cm。对照

27、小区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所有处理设置3次重复,实验持续2个月,期间检测浮游植物生物量(干重)。请回答下列问题。(1)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2)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下:放鱼对浮游植物的不利之处是鱼的取食作用;有利之处是鱼粪便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在此期间,有利因素占据优势。(3)实验的第二个月期间,所有小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之间具有关系。(4)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的复杂性,从而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的速率。(5)除了上述因素之外

28、,对该实验研究影响最大的不定因素是(填序号)。鸟土壤质地光照水体肥力稻田杂草答案:(7分)(1)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实验的精确性)(2)浮游动物(3)竞争(4)营养结构(食物网或食物链)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5)解析:(1)做实验难免产生误差,每个处理重复3次,取实验结果的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少实验误差。(2)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鱼大量捕食浮游动物会减少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浮游植物会增加。(3)水稻和浮游植物是竞争关系。(4)放养鱼使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增加,因此,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复杂程度增加,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速率。(5)鸟类活动不容易控制,对生态系统

29、的影响不可预测。因此,对该实验影响最大的不定因素是鸟。27.(2013江苏,27)(8分)右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紫色洋葱。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实验试剂:蒸馏水,0.3 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

30、KNO3溶液。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填代号)。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答案:(8分)(1)S1S2(2)原生质层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3)X标号蒸馏水质壁分离(4)KNO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解析:(1)从图中实验现象看出:漏斗内液面高于漏斗外液面,漏斗内压强大于漏斗外压强,S1S2。(2)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在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时,就相当于一个渗透装置,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半透膜无选择性,小分子能通过,大分子不能通过,而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细胞膜和液泡膜是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可对物质有选择地吸收、排出。(3)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K+、N能通过半透膜,因此渗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