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33.92KB ,
资源ID:1029082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2908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docx

1、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 第三单元 乘法教学内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体育场(估算),神奇的计算器,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数学阅读 计算工具的演变,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运算定律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简便条件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3、通过对乘法以及有趣算式规律的探索,经历数学

2、问题探索的过程,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课时安排:内容课时数卫星运行时间2体 育 场2练 习 三2神奇的计算器1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1数学阅读 计算工具的演变1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2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2练 习 四2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内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课文第33页的内容,第34页的“试一试”,“练一练”等)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因数末尾有0的竖式的格式和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2、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

3、正确计算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呈现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情景。 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二号,标志着我国的航天科技又上一层,谁给大家介绍一下嫦娥二号的知识。今天我们看看我国的第一颗卫星的知识。出示一下内容:“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时间。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圈、10圈所需要的时间,你会计算出来吗?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1、旧知铺垫(1)提出问题:请你算一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圈、10圈需要多少时间?(2)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板书 1142=228分 1145=570(分) 11410=1140(分)

4、说一说:“11410“你是怎么算的?2、 探索新知(1) 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2) 列出算式表示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很容易列出算式:11421= 3、 估算结果(1) 要求,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并说出你估算的理由。(2) 学生可以把114看作100来估算,也可以把21看作20来估算,学生可能回答:比2200分多、大约2400分等等4、计算:正确的结果是多少,你能算出来吗?学生试练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说出他计算的理由解决方法1:11420=2280(利用

5、旧知,先算20圈的时间)1141=1142280+114=2394 谁还有别的计算方法(谁的方法和他的不一样?)解决方法2:11421= 11473(用21看成“73”)= 7983(利用旧知,多位数乘一位数)= 2394 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解决方法3:1 1 4 (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2 11 1 411412 2 8 114202 3 9 4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三、尝试练习 1、试一试 课文第34页的试一试 (1)54312 (2)40825强调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3)47210强调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2、课本第32页“练一练“的第2题 “森

6、林医生“先认真观察算式的每一步计算,找出错误的地方,并说明错误的原因,然后再写出正确的竖式计算过程和结果.四、巩固练习: 课文第32页“练一练“的第1、3、4题五、全课总结反思:体育场教学内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课本第35页-37页的内容)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方法教学难点: 能正确、合理地对数据进行估算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估计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品格,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学具准备: 同桌准备一张报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建筑物吗?你想提

7、出什么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你能数出这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吗?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让学生认真观察体育场座位排列情况,估一估这个体育场有多少名观众?。 独立思考,估算整个体育场座位数; 小组交流,让每个同学都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估算的方法,估算的结果数据。 由小组派代表反馈交流结果。 由于图中没有具体数据信息,也没有呈现体育场的四周看台,所以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得到较准确的数据结果,只要有合理的估算方法,教师就应该予以肯定。学生1、体育场的每一排座位数大约是多少人,估计这个体育场有多少排,大约共多少个座位。学生2:把体育场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每个方位大约坐多少人人,4个方位,大约坐多少人:学

8、生3:先数出一格有多少个座位,再看一共有多少了座位。以上估算的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 2、出示一个看台,大约有多少名观众? (1)将1个看台平均分成6份,数一数其中一份有多少人,估计这个看台有多少人? (2)数一数这个看台共有 人,差别大吗? (3)还有其他的估计方法么? 3、出示具体看台数据,进行估算。这个体育场共有28个看台,如果每个看台的座位数相同,你能估计出这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吗?3、引导提问: 这个体育场一共有多少个看台? 每个看台有多少个座位(根据课文插图,说出准确数) 整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从而板书:47628或246

9、28 估计算式结果。 小结:一般情况,估算时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据估算成整十、整百的数,方便计算。三、巩固练习1、课本第36页“练一练“的第1题。要求估计一张报纸一个版面的字数,学生有多种方法,可以将报纸折一折或圈出一块,在知道这一块的字数的基础上再得到整版的字数“也可以数一数某一行的字数与总行数,然后相乘得到整版的字数。2 课本第36页“练一练”的第2、3、4题四、全课总结反思: 练习三教学内容: 练习三,教材第38、39页。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及笔算方法。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算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

10、题的能力。 3、进一步渗透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教育。重点难点: 1、正确笔算,提高一次计算的正确率。 2、能够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 口算。 156= 1403= 292=5610= 1730= 805=1406= 2402= 524=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三人板演,全班齐练)62953= 40875= 120040=注意:为防止丢进位数,在没有达到熟练之前可以标出进位数的方法,也可用左手帮助进位,但必须在练习中逐渐锻炼用自己的脑子记住进位数。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在学习中更容易出错,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在订正时可以增加对比。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要问清学生,为

11、什么可以把0甩出去进行简便运算。以120040为例,可以这样理解:1200=12100 40=410 所以120040=12410010这就是“因数末尾有0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的道理。二、巩固练习。 1、38页第1题。 306 167 1230 5060 3006 1670 12300 50060 观察上面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1000倍呢?(积也扩大100倍,1000倍) 2、比一比谁算得快。4823 10215 25112 46

12、018 3、不计算,判断对错。(试说自己的理由)5818=4534 ( ) 8834=318 ( )15040=600 ( ) 35070=2450 ( )三、综合练习 4、让学生观察图上信息特别是两只挂钟上的时间,鼓励学生估计结果。 5、估计结果,填在书上,全班交流,并说明理由。 6、布置作业:38页第二题4、全课总结反思:神奇的计算器教学内容: 课本第40-4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介绍电子计算器,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计算规律。 2、使学生认识阈学会使用计算器。 3、会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四则运算,并探索一些数学规律。教学重点: 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教学难点: 对计算

13、器一些功能键了解。教学关键: 利用实物加强练习、应用教学具准备: 电子计算器(最好每人一个)。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 1、教师取出电子计算器,让学生也拿出自己的计算器。教师:计算器我们大家可能都会用,说一说你会用计算器干什么?(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在计算器上理解的知识)计算器上还有许多按键,你知道都有什么用处吗?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认识计算器。 板书呈现:神奇的计算器。 2、教师:你知道如何使用计算器吗?二、引导探索 1、让学生说一说他自己所掌握的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2、认识一些功能键。 (1)由学生来说明。随着计处器的普及,大多数学生在教师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前,已经懂得了一些操作计算器的方法

14、以,所以本活动可以先让一部分学生做小才师,来介绍计算器各功能键的作用,然后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再作适当的补充。 (2)集中说明一些功能键的作用。 开关及清除键:按一下此键,打开计算器,再按一下就关闭计算器。 运算符号键:只要介绍“+、-、/“键的使用方法 。 数学键:如按1 2 。显示屏就显示“1 2”。 等号键:按下数字键及运算符号键后,按下此键,显示屏就显示出输入算式的计算结果。 小数点键:按下此键,就呈现一个小数点 因为学生所准备的计算器的型号不同,所以各计算器中配置的功能键也不一样,以上5种功能键是比较普遍的存在。如果学生有兴趣,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计算器,介绍一些其他的功能键。如:时间

15、键、日期键、括号键、存储运算键等。三、尝试练习。 1、计算254 输入254=,屏幕上呈现100,就是计算的结果。 2、课文第39页的“试一试“。 反思:有趣的算式教学内容: 课本第42、43页的“探索发现(一)”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 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教学难点: 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教学关键: 借助计算器计算,对比算式结果。学具准备: 电子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提示课题教师:同学们,在数学运算中,有很多有趣的算式。,这一节课教师要

16、带你去探索算式背后的规律,你愿意去吗?请带上你的计算器,让我们地起出发。板书: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1、第一关:奇妙的宝塔。 (1)实物投影呈现:11,1111,111111三个算式与答案。 (2)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的答案有什么特点,它们与算式的两个因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3)讨论:11111111的结果。 (4)反馈讨论的结果时,重点是让学生说一说写出结果的依据是什么,教师结合算式说明。 11111111=1234321 (5)依据规律填得数。 1111111111=123454321 111111111111=12345654321 1111111111

17、1111=1234567654321 2、第二关:奇怪的142857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142857分别乘1、2、3、4 (2)反馈计算结果。 1428571=142857 1428573=428571 1428572=285714 1428574=571428 (3)观察积的结果特点及与因数的关系。 (4)根据发现规律,写出“乘以5、6”的得数。 1428575=714285 1428574=857142 3、第三关:神奇的9。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9999=9801 999999=998001 (2)猜一猜:99999999的结果。 学生根据以上两个算式,猜测规律得出: 99

18、999999=99980001 (3)了现规律并归纳: (4)根据规律,直接写出以下算式的得数。 9999999999 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 3、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 (1)板书呈现0-9十个数字。 (2)让学生在这个十个数字中,随意选取4个数字。 教师:请你在这十个数字中,选出4个你喜欢数字。 (3)老师也选取了4个数字:6、1、7、4。 (4)“卖关子”。 教师:你到底是好孩子呢,还是坏孩子,老师可以从你选的4 个数字中,推出来,你相信吗? 学生A:不相信! 学生B:老师怎么讲迷信呢。 学生C:感到迷惑。(5)运算规则。

19、 规则:将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 如:1,2,5,0。 最大四位数:5210 最小四位数:1025 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得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数,再次相减 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如果你得到的最后结果是6174,你就是个好孩子。 5、学生探索。 (1)学生独自按照规则进行计算。 (2)最终发现,计算的结果全部都是“6174”。学生发觉大家都是好孩子,笑了。三、趣味练习 让学生互相提供一些趣味计算题进行练习。1089231-132-231-132=99-990+99=1089反思:计算工具的演变教学内容: 简要介绍一些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课本第4

20、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计算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使学生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 2、使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渗透数学的文化教育。学具准备: 算盘、计算器等。教学过程:一、指导阅读: 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获取书本提供的信息。 2、小组交流,让每一个学生说一说自已所知道计算工具的计算方法。 3、教师巡视,简要回答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作全班讲解。二、简要介绍一些计算工具 1、算筹计算。 (1)算筹的发明时间、发明人。 通过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公创举,增强

21、爱国主义教育。(2)算筹的计算方法。用树枝或竹条来表示数字。如:“1”就用一根枝条来表示,“2”就用两根枝条来表示。“6”就用枝条“ ”来表示等。 2、算盘。(1) 算盘发明的时间、发明人。1 在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又发明了算盘,使计算的速度快多了。2 曾经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还曾传到日本、朝鲜等国。算盘至今还在使用。(2)介绍算盘的结构和记数法。3 出示教具、学具-算盘4 记数法: 上方每颗珠子代表5,下方每颗珠子代表1。5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知识。 教师:关于算盘,你还知道什么? 3、计算机。 (1)计算机发明的时间、发明人。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发明了最早的计算机。 (

22、2)关于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了解。 让学生说一说,他所知道的知识。 (3)提问,关于计算机,你还知道什么? (课前可以让学生通过其他的途径获取更多的有关信息)反思: 乘法结合律教学内容: 课本第45页的内容,及第46页的“试一试”、“练一练”等。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探索乘法的结合律2、理解、掌握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3、学会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同学们,通过探索活动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这一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探索,看看我们又会发现什

23、么规律。板书:探索与发现(二)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一)出示情景一 1、你从图中得到那些数学信息?给大家说说 教师:一共用了多少块正方体?你怎么算?学生练习本上计算,全班交流。 生:一共有:354=60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一共有: 345=60 把你的计算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下 2、组织学生观察这些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同学们通过独立观察,很快的自主发现: 三个算式所有的因数都是3、4、5。 三个算式的积都相等。 三个算式只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不一样。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345= 354=543 既而我引导学生既然这三个连乘的式子的积都相等, 在计算时哪个式子你认为乘起来感觉最快?

24、为什么? 根据计算经验,所有同学一致同意喜欢543,因为45=20,20是整十数, 整十数乘法比较简便。 教师接着引导:“如果不改变因数的位置,又想先算45=20,再算203=60,怎么办?”由于学生已有加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的经验,同学们很快知道345= 3(45) 或3(54) 3、你能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 4、引导学生质疑刚才我们的发现是否是一个规律呢? 怎样验证我们的想法呢?谈到验证,大多数学生显得不知所措,此时,我引导学生可以回顾乘法结合率的揭示过程,终于一位学生提议:我们可以再举一些例子看看。 6、若用a和b、c代表这三个数,你能根据上面的规

25、律写出等式吗? (ab)c= a(bc) 让学生试着用语言叙述,教师总结。这就是乘法结合律。(二)出示情境图课本中正面图 1、看过这个图后,你们想提哪些数学问题?这个长方形里有多个个正方形?(等等) 2、生试算 生1:每行5个小正方形,一共有四行,54=20(个). 生2:每列4个小正方形,一共有5列,45-20(个) 3、从这两个算法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54=45 就是二年级学乘法口诀时有五四二十和四五二十是一回事. 4、你们能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5、若老师用a和b代表这两个因数,大家能把上面的等式写出来吗? ab=ba 这就是乘法的交换律,三、用规律,尝试练习 1、你能用乘法结合律使下

26、列的计算简便吗? 38254 421258 应用刚才探索的乘法结合律学生独立尝试,经过学生自己的尝试与交流,概括出简便计算的一些基本方法。 2、填空 3525=35(2_) (6025) 4=60(_4) (1255) 8=(_)5 (34) 56=(_)(_) 3、利用发现的规律,计算。 25174 (25125) (84) 3812583 全体学生独立练习,再讲评。理解乘法交换率,结合律,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板书设计乘法结合律 3(54)=60 15254=1500 (35)4=60 15(254)=1500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反思:乘法分

27、配律教学内容: 课本第48页的内容,及第49页的“试一试”、“练一练”等。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2、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能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探索乘法的分配律。教学难点: 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教学关键: 指导观察分析算式的特征。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教师:同学们,通过探索活动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数学规律,并应用如乘法结合律等解决问题。这一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探索,看看我们又会发现什么规律。 板书:探索与发现(三)二、 探索交流、发现规律1、出示课文插图 教师:一共贴了多少

28、块瓷砖?先估一估再算一算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说一说是怎么想的。3、反馈交流情况。 由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有选择地板书)。学生A:69+49=54+36=90(块)学生B:(6+4)9=109=90(块) 要求学生结合插图说明算式的意义。4、观察上面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和同桌交流你的发现。 5、全班交流,指导学生结合观察算式的特点。6、举例验证。你会根据上面的特征,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吗?如:(40+4)25和4025+425 4264+4236和42(64+36)讨论交流:(1) 交流学生的举例是否符合要求:(2) 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3) 还有

29、什么发现?(计算简便) 7、字母表示。 教师: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你的发现吗?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教师板书。 (a+b)c=ac+bc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课文第48页的“试一试”。 1、(80+4)25 (1) 呈现题目。(2) 指导观察算式特点,看是否符合要求,能否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简便。(3) 鼓励学生独自计算。 2、3472+3428(1) 呈现题目。(2) 指导观察算式特点,看是否符合要求。(3) 简便计算过程,并得出结果。四、 巩固练习 1、课文第48页的“练一练”。 第1题,简单的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第2题,注意指导一些算式的计算方法。2541可以看成25(40+1)39101=39(100+1)3829+38应该把算式看作:3829+381 第3题,这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在计算中可以应用乘法的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第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瓶?”可以直接扳书让学生进行练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