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7.27KB ,
资源ID:1029077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2907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走完长征的婴儿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走完长征的婴儿教学设计.docx

1、走完长征的婴儿教学设计12“走”完长征的婴儿(第七册) 虹口区第四中心小学 陆莉莉 关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围剿”、“奄奄一息”、“衣衫褴褛”等词语的意思。2、默读课文,能根据提示概括课文中记叙的长征途中四个事例。3、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定的革命信念。教学重点和难点1、归纳课文中记叙的长征途中四个事例,注意人称的变化。2、理解课文最后一节,知道“走”、“精神财富”在文中的含义。教学时间1.5-2课时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了解长征1、出示课题,指名读。2、对课题质疑:什么是长征? 这里的“婴儿”指谁? 婴儿怎么能“走”?说

2、明: 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语往往是学生学习课文的最佳途径。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又直接通过关键词的理解进入课文学习。3、初读课文,解决部分问题。(1)了解长征。 读课文,说说你对长征有了哪些了解。(引导学生重点从课文的第一、二节中找到相关的内容,说说红军为什么要长征,什么时候开始长征,从哪里出发等。) 交流,出示:1935年11月19日 反击“围剿”、保存实力、北上抗日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陕北 学习“剿”,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理解“围剿”。 看地图,知道湘鄂川黔的地理位置。 根据提示说几句话,介绍一下贺龙率领的这支红军部队的长征。说明:长征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遥远、陌生。如何来了解长

3、征呢?课文中为我们提供了相关的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读,去找,然后把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归纳。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这样既了解了长征,又训练了语言,不失为一个好方法。(2)文中的婴儿就是贺捷生,贺龙元帅的女儿。当时她还只是个襁褓中的婴儿。 理解“襁褓”。4、一个不满一岁的婴儿竟然也“走”完了漫漫长征路,最后到达了陕北,这真是一个奇迹。那么她是怎么“走”完长征路的呢?我们来读读她说的话。二、整体感知,了解写作方法1、指名分节读第26节,读准:一步不落、着落、衣衫褴褛。2、说说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1)用第一人称“我”来写,这是自述。(2)第26节每一节都有前引号,第6节后有后

4、引号,这是引用主人公的话来写。说明: 这是一篇采访稿,因此写作方法与平时学习的课文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读文中了解不一样的写作方法,知道因为主人公讲述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所以用第一人称来写显得亲切、真实、动人。三、深入学习,概括长征途中的事件 1、默读第26节,思考:贺捷生讲述了几件事,分别是哪几小节写的。2、学习第2、3节,指导概括。(1)自由轻声读这两小节,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当时的情况和结果。(2)交流。 1935年11月19日,刚刚出生18天的“我”被母亲背在身上,随部队开始长征。 (因为主要是讲“我”的事,所以引导学生用被字句来讲。“我”指贺捷生,要加引号,概括时也可以用第三人称。

5、)说明: 学生刚开始学习概括,教师要从方法上进行指导,循序渐进,让学生一步一步学会归纳。在学习过程中,以鼓励为主,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只要基本内容包括即可。3、学习第4节,组内概括。(1)读第4节,根据提示,小组内概括第二件事。过封锁线时, 。(2)交流。(3)比较:过封锁线时,为了不暴露部队,“我”被妈妈捂住头,险些丢了命。 过封锁线时,“我”被妈妈捂住头,险些丢了命。 哪一句话意思概括更清楚?为什么?(指导学生概括时要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明: 通过比较,再一次从归纳的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提出明确的要求。4、读第5、6节,根据提示,选择其中一件事概括。 突围时, 。

6、过草地时,_。5、交流。(1)突围时,“我”被父亲颠落在路边,幸亏被老乡捡到,才回到父母的怀抱。 比较“丢”和“颠落”。(结合“一路冲杀”体会用“颠落”一词的准确性。)(2)过草地时,“我”奄奄一息,大人为“我”准备了棺材一块白布,但“我”的生命力强得出奇,终于走出了草地。 联系上下文理解“奄奄一息”。 说明:词语训练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不脱离语言环境。在概括事件的过程中进行词语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正确地领悟其中的含义,更能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6、现在你就是贺捷生,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把四件事连起来说一说。四、再读课文,理解最后一节1、再读课文,感受长征的艰难。(1)引读第3节。长征途中,红军经

7、历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天上有敌机侦察轰炸,地上有敌军围追堵截。然而阻碍红军的不只是敌人,还有更恶劣的自然环境。当时正值寒冬季节,风雪交加,红军面对的困难无法想象。(2)看录像,了解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辛。师:凭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红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了陕北,长征取得了胜利。2、说说长征精神是怎样的精神。 学生交流。师小结:贺捷生奶奶认为这些精神就是她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板书: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说明:通过朗读和观看录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感受长征精神,体会红军坚定的革命信念,渗透民族精神教育。3、读最后一节,说说“走”的含义。长征时的贺捷生只是一个未满周岁的婴儿,

8、父母亲抱着她走完长征路。她同样经受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父辈们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革命意志一直激励着贺捷生。五、拓展练习 贺捷生奶奶的“长征”经历,充满了传奇,更充满了艰辛,选你印象最深的内容说给你的伙伴或家人听,注意人称的变化。板书设计12“走”完长征的婴儿(经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关于说课一、教材分析 “走”完长征的婴儿是一篇采访稿,采访的对象是贺龙元帅的女儿女将军贺捷生。文中贺捷生回忆了长征过程中,自己从出生到“走”完长征路的四件事,反映了长征途中艰难困苦以及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革命信念。二、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进入自主识字阶段。对于文中出现的生字和新词,学生大多能够运

9、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学习。在阅读方面,他们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概括归纳能力较欠缺。概括时不能抓住重点,说话时往往语句不连贯,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着重是教给学生归纳的方法,训练概括能力。三、教学目标 目标一: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围剿”、“奄奄一息”、“衣衫褴褛”等词语的意思。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每个学生可以自己找生字、学新词。但是对于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生字新词,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例如本课中的“剿”,既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还要帮助学生分清字形,理解字义。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是最基本、最主要、最经常的训练,它需要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进行。因

10、此在理解“围剿”、“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时,要结合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进行。这样既有利于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也能帮助学生体会长征途中红军所面临的难以想象的困难。目标二:默读课文,能根据提示概括课文中记叙的长征途中四个事例。学习归纳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也是难点。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归纳文中记叙的长征途中的四个事例。在概括时,先指导学生找到每个事例相对应的小节,然后对每小节的内容进行归纳。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归纳,所以教师要手把手地教给方法。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边读边想,怎样联系上下文来分析概括。教学时,既要有教师的示范引导,又要有学生的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就能逐步地掌握方

11、法,形成习惯,概括能力就会大大提高。目标三: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定的革命信念。虽然课文记叙的是贺捷生奶奶长征途中的故事,但折射出来的是红军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学生充分了解课文的内容后,让学生重点学习课文最后一节,领会其中的含义。四、教学设计(一)从课题入手,了解长征课文的题目一般都提示了课文内容的重点,或者是主要人物,或者是主要事件,它是文章的精华所在。课题是学生阅读文章的开始,只要抓住了题眼,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再进行解疑既是适时向学生传授一些知识,也是在为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二)循序渐进,学习归纳 学习归纳

12、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提高概括能力呢?教师需要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本课先着重指导学生学习归纳节意。在概括第一件事例时,教师引导学生说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当时的情况和结果。这些信息能帮助学生正确的概括这部分内容。但找出关键的信息后并不等于就会归纳了,还需要把这些内容组成通顺、连贯的语句。学生往往能找到关键词句,但却不能把话说清楚、说连贯。因此,教师又提供给学生相应的句式,例如“什么时候,谁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如何”。这些指导就像是给了学生前行的依靠,学生借助它们便能前进。在归纳第二件事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通过合作来巩固所学的方法。这样,学生前行的步伐又迈大了。

13、第三、第四件事例则让学生自己归纳,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手,而是通过反复的训练、指导、再训练来帮助学生逐步地掌握方法,形成习惯,有效地提高概括能力。 (三)再读课文,领悟长征精神 红军长征的故事,很多学生不知道,更无从谈起长征精神。因此在归纳长征途中的四个事例后,教师再次让学生回到课文中去读一读描写当时困难的语句,再一次体会红军遇到的艰难困苦。同时,结合录像资料,利用听觉、视觉触发学生的情感,感受长征战士的英勇无敌,感受红军不怕艰辛,排除万难的精神,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渗透民族精神教育。课后反思概括能力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能力。阅读教学中的概括,指的是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主

14、要内容,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通过概括能力的训练,学生能深入理解课文、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达到提高语文整体素质的目的。概括不同于复述,它要求学生用关键词句来提炼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刚开始进行概括训练时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态度显得非常重要。 课堂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每当提出复述或概括的要求时,主动发言的学生总是很少。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学生有畏难的情绪;教师的要求不明确,方法不恰当;教师态度不亲切,学生怕讲错等等。究其进一步的原因,可以发现主要还是教师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训练学生语言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这样几点: 1、教师要避免急于求成的心态。学生的归纳能力不是凭教师的讲解

15、便能获得的,而是要求学生不断从阅读实践和积累中,从阅读习惯的养成中逐渐形成的。教师不能指望在短期内甚至几节课里完成,它是一个长期训练和体验的过程。 2、要善于分析学情,研究并发现学生的薄弱之处,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概括时,学生的困难一方面表现在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上,另一方面表现在方法的掌握上。教师应善于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点,教给学生有效的概括方法,把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 3教师应避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案 例(引读课文第3节)师: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生与死,血与火

16、的考验。天上有,生:敌机侦察轰炸,师:地上有生:敌军围追堵截,师:然而阻碍红军的不只是敌人,还有更恶劣的自然环境。当时正值生:寒冬季节,风雪交加。师:红军面对的困难无法想象。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师解说:红军开始爬雪山似乎很顺利,可是没多久,进入了一个冰雪世界。眼睛突然看不见了。山上没有路,踩在冰上滑倒了,挣扎着往前爬,却没有气力。有的人挣扎着要站起来,结果却永远倒了下去。红军过草地之艰难,更是后人难以感受到的。泥沼一般很深,如果拼命往上挣扎,会越陷越深,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草地上有不少河,有的河宽流急很难过。战士身体虚弱,挨冻受饿,禁不住冰冷的河水刺激。几乎每过一条河,即使是一米深的

17、小河,都有战士倒下。)师:现在,你们知道什么是长征精神吗?谁来说说?生:长征精神就是不怕苦、不怕死。生:长征精神是一种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红军战士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想办法克服。师:你说得真好。生:我觉得长征精神就是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生:红军战士为了革命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也是长征精神。师:长征是我们中国人了不起的壮举!那么多的战士,为了绕开敌人的围剿,为了保存实力以抗击日本人的侵略,冒着枪林弹雨,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面对饥饿、寒冷、疾病,他们毫不畏惧,历经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正是凭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红军终于到达了陕北,取得了革命的

18、胜利。贺捷生奶奶认为这些精神就是她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一直激励着她。(出示课文最后一节,学生齐读。)师:文中的“走”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呢?生:这不是真正的“走”,婴儿是不会走的。这个“走”是指父母亲抱着她走完长征路。生:这个“走”不是指真的走,而是说贺捷生奶奶也经历了长征。师:是啊,尽管当时贺捷生奶奶只是个婴儿,但她同样经受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走”完长征路后,父辈们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革命意志就一直激励着她。这篇课文是向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好教材。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时代比较远,对小学生来说体会长征精神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学习理解课文最后一节时,我先让学生回顾文中描写

19、红军遇到困难的语句,通过朗读再次感受当时的恶劣环境。随后播放一段红军长征的录像,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了解红军在过草地时历尽艰难的情况。当同学们的情绪进一步受到感染时,我有意识地进行点拨,请大家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长征精神的。在彼此的交流讨论中,学生们又一次感受到了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我想,民族精神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关于训练材料一、给多音字注音组词落 ( )( ) 着 ( )( ) 率 ( )( ) ( )( ) ( )( ) ( )(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征”在字典里的解释有:政府召集人

20、民服务;走远路(多指军队);表露出来的迹象;征求。1、不满一岁的婴儿走完漫漫长征路,最终到达陕北。 ( )2、通过努力,芳芳在这次征文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 )3、虽然他们是双胞胎,但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 ( )4、应征入伍的新兵到部队后进行了严格的训练。 ( )三、用上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我刚走到小树旁边,就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往树上爬。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老鼠的故事有一只老鼠告诉父母,他要去海边旅行。他的父母听后大声说道:“真是太可怕了!世界上到处充满了恐怖,你千万去不得!”我决心已定老鼠坚定地说我从未见过大海现在应该去看看了你们阻拦也没用“ (既、即)然我们拦不住你,那么,你千

21、万要多加小心啊!”老鼠的爸爸妈妈忧心忡忡地说。第二天天一亮,这只老鼠就上路了。不到一上午,老鼠就碰到了麻烦和恐惧。一只猫从树后跳了出来。他说:“我要让你填饱我的肚子。”这对老鼠来说,真是性命攸关。他夺路逃命,尽管一截尾巴落到猫嘴里,但总算是幸免一死。到了下午,老鼠又遭到了鸟和狗的袭击,他不止一次被追得晕头转向。他遍体鳞伤,又累又怕。傍晚,老鼠爬上最后一座山,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他 (凝、疑)视着拍打岸边的一个接一个翻滚的浪花。“太美了!”老鼠禁不住喊了起来,“要是爸爸和妈妈现在同我一起共赏这美景该有多好啊!”海洋上空 (惭惭、渐渐)出现了月亮和星星。老鼠静静地坐在山顶上,沉浸在静谧

22、和幸福之中。1、 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写在横线上。2、给第二节加上标点。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幸免一死 忧心忡忡 4、读第4节,概括主要意思。 资源信息表标 题:第十二课“走”完长征的婴儿(教学设计)关键词:革命者 信念 精神财富描 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围剿”、“奄奄一息”、“衣衫褴褛”等词语的意思。2、默读课文,能根据提示概括课文中记叙的长征途中四个事例。3、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定的革命信念。学 科: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册第十二课语 种:汉语媒体格式:.doc学习者:学生资源类型:文本类素材教育类型:小学教育四年级作 者:陆莉莉单 位:虹口区第四中心小学地 址:虹口区第四中心小学Email: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