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9 ,大小:91.98KB ,
资源ID:102797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279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云南专版届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1讲 文言文阅读复习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云南专版届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1讲 文言文阅读复习习题.docx

1、云南专版届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1讲 文言文阅读复习习题第1讲文言文阅读(一)孔子语录论语3精题演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2)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YW:怨恨)(3)不亦君子乎君子(指有才德的人;YW:指道德修养高的人;SJ:道德高尚的人)(4)吾日三省吾身省(自我检查、反省;YW:对自己的言行反省与检查;SJ:反省,检查自己)(5)为人谋而不忠乎谋(谋划)忠(竭尽自己的心力;YW:忠诚,尽心竭力)(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信;YW:诚实不欺,守信用)(2013普洱、2010曲靖)(7)三十而立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YW:

2、有所成就)(8)四十而不惑惑(迷惑,疑惑)(9)不逾矩逾矩(超过法度;SJ:超越规矩)(10)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YW:通“惘”,迷惑;SJ:同“惘”,迷惑而无所得)(11)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SJ:同“怠”,疲倦而无所得)(12)人不堪其忧堪(能忍受)(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喜爱,爱好;YW、SJ:喜爱)(14)饭疏食饮水疏食(粗粮;SJ:疏,粗粮)(15)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好的方面,优点)从(学习)(16)子在川上曰川(河流)(17)逝者如斯夫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18)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19)博学而

3、笃志笃(坚定;YW:专一,心意不改变)(20)切问而近思切(恳切)(21)仁在其中矣仁(仁德;SJ:仁德,高尚的道德)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人不知而不愠择其善者而从之B可以为师矣 何以战C必有我师焉 不可亵玩焉D有朋自远方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解析】A项表转折,但是,却/表顺承,就,接着;C项于此,在其中/助词,无实义;D项从/在;只有B项中“以”均是介词,“凭借”的意思。3下列加点的“之”与“曲肱而枕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公将鼓之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解析】“曲肱而枕之”中的“之”在句中为助词,补充音节,可

4、不译。A项“之”与例句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B项“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C项“之”为代词,代指学问和事业;D项“之”为动词,译为“往,到去”,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013普洱)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疑惑。(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

5、停。(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军队可以改变主帅,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以改变。5(2019云大实验中学名师预测)颜回身处“陋巷”时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颜回虽然身处“陋巷”,但却不曾改变他的兴趣,体现了他安于清贫、坚守志向的高尚品质。6学习与思考是什么关系?请结合自身实际加以分析。学习和思考是辩证关系。如果我们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则会疑惑不解,只注重其中一点,都会学无所获。因此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7(2013普洱)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的益处有: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

6、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宽容对待他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融洽。8(2013普洱)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论语仍然获益匪浅。请结合文中有关学习态度方面的语句,谈谈你获得的启示。【示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提醒人们学习要有虚心好学的态度。我们周围一定存在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也一定存在有缺点、有错误的人。我们要学习前者的长处,避免后者的短处。要培养学习别人的优点,并以别人的缺点作鉴戒的虚心好学精神。4比较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7、(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四)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

8、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注释】善:善于,擅长。还(xun):通“旋”,转身。故:特意,故意。盍:何不。坐:通“座”。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温故而知新新:新的理解和体会(2)学而不思则罔 而:连词,表转折,可译为“但是”(3)王生不说 说:同“悦”,愉快(4)王生惊觉,谢曰 谢:认错,道歉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译文: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取别人的优点来学习,希望听到真理啊!11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围绕“选择他人的优点

9、并向其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回答即可。12【甲】【乙】两文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他们都认为善于思考并能择善而从的人才是“善学者”。启发:在我们求学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果方法不正确,可能事倍功半。像【乙】文中那位好学而不得法的王生那样,即使背了再多的知识,学习方法不正确,也只能是一个两脚书柜而已。附【乙】文参考译文:王生喜爱学习,但没有方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对此感到)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

10、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学习重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却不去思考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凭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火,对李生的话不做任何应答,转身就走了。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取别人的优点来学习,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人于千里之外,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吗?学习最忌讳的事,莫过于满足于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何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这才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

11、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作醒目的警戒。”(二)鱼我所欲也3精题演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二者不可得兼得兼(同时得到)(2)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YW、SJ:苟且取得,意思是为了生而不择手段)(3)死亦我所恶恶(讨厌,憎恨)(4)故患有所不辟也故(所以,因此)患(祸患,灾难)(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假如,假使)(6)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因此)(7)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是故(因此)(8)贤者能勿丧耳丧(丧失)(9)蹴尔而与之蹴(踩踏;SJ:践踏)(1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优厚的俸禄)(11)乞人不屑也不屑(认为

12、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SJ: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12)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有什么益处)(13)妻妾之奉奉(侍奉)(14)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指人固有的羞恶之心;SJ:本来的思想,即“义”)(2015云南)2(2018昆明第三中学名师预测)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舍生而取义者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皆以美于徐公C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D为宫室之美 不足为外人道也【解析】A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C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他;D项为了/向;B项“于”都是介词,比。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

13、义者也。译文:(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译文:生命也是我所追求的,(但我)所追求的还有胜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015云南,2012曲靖)译文:不仅仅是贤德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译文: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踩踏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015云南)译文: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

14、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些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6)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译文: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7)此之谓失其本心。译文:这就叫作丧失了人固有的羞恶之心。4(2015云南)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作者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5(2015云南)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种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示例】作者肯定的是舍生取义的人。现实生活中,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人会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而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则会遭到人们的唾弃。6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

15、有误的一项是(A)A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孟子,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B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D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的表现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解析】A项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7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道理和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并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