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4KB ,
资源ID:1027217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2721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黄莹毛猿语用.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黄莹毛猿语用.docx

1、黄莹毛猿语用试析语用预设在戏剧毛猿中的语篇功能 黄莹摘要毛猿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全剧主要围绕着邮船司炉工扬克的命运而展开。尤金奥尼尔通过在毛猿中灵活运用不同的语用预设,成功构造了一个跌宕起伏,耐人寻味的虚拟文学世界。本文主要从文学语篇的角度,分析语用预设在文学语篇中所发挥的构建虚拟世界、蕴含象征意义、塑造戏剧文本中角色关系的语篇功能。关键词语用预设,尤金奥尼尔,毛猿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一生共获得4次获普利策奖(1920,1922,1928,1957),并于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所涉及的戏剧主题非常广泛,例如异化,种族冲

2、突,家庭破裂,宗教信仰丧失,吸毒和暴力等等。他的戏剧主要挖掘人们的内心世界,诊断社会的各种弊端,并且揭露各种病因。奥尼尔曾说:“大多数现代剧关心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我对这个不感兴趣,我所关心的只是人与上帝的关系。”评论界曾指出:“在奥尼尔之前,美国只有剧场;在奥尼尔之后,美国才有戏剧。” 奥尼尔感知到了他所处时代的“不和谐的、令人失望的、 不可信的音律”, 因此努力找寻人类欲求及挫败感的本源。奥尼尔悲观地认为现代人是脆弱和无助的, 这一点一直贯穿着他的整个创作生涯。毛猿就很好地反映出这一点。这部作品探讨了现代人“归属”的问题。主人公扬克是远洋油轮上的司炉,在非人的条件下为老板干活,却遭受侮辱被视

3、为人猿,最终命丧于黑猩猩的拥抱里。 本文拟从文学语篇的角度,探讨语用预设在毛猿中发挥的三种语篇功能。 一、预设理论概述 预设(presupposition) 又译为“前提”、“先设”、“前设”。预设最早由德国哲学家费雷格(Gottlob Frege)首先提出来的,并在哲学以及近年来在语言学范围内比较广泛地触及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有较大的可塑性,因人而异。 历史上对预设的研究大致上是在逻辑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理论框架内展开的,其中预设的逻辑研究主要在命题层面上进行,语义学对预设的研究主要在句子层面上进行,语用学对预设的研究则是在语境层面上结合对说话人意图及有效实施言语行为的条件展开的。对预设的理

4、解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语义预设(Semantic presupposition)和语用预设(Pragmatic presupposition)语义预设的基本理解源出于哲学家对自然语言中的照影现象和照应词语的本质的探讨。语义预设主要集中在句子语义结构层面上展开的,不考虑语境因素的影响。Frege认为现代逻辑学在对待命题问题上,应该有命题的真假值之分。命题是对一个事态所做的陈述,要对该陈述的真假值作出判断,就必须参照世界的情形,即命题所陈述的事态。在整个命题结构中,最能反映命题与世界情形之间关系的是指称(reference), 命题对事态作出断言或陈述时,有关的指称表达必须有所指。他认为命题所作出

5、的断言或陈述是肯定还是否定,其预设都必然为真。例如:a. Kepler died in misery. b. Kepler did not die in misery.c. Kepler exists.无论命题作出的陈述是a还是b,预设c都为真。语义预设是隐含于句中某些词汇或结构中的背景意义,是句义得以建构和理解的基础,表述得以进行的出发点。12无论句子是肯定还是否定,语义预设仍然一致。 在何自然和陈新仁共同编著的当代语用学一书中,指出语用预设的研究则是在语境层面上结合对说话人意图及有效实施言语行为的条件展开的。语用预设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其一是预设对语境的敏感性,其二是语用预设的本质问

6、题。关于这个问题,目前语用学界大致有三种看法。第一张看法认为,语用预设是一种语用推理,它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还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何自然,1997:68)。简言之,预设是说话人在传递交际意图时对其意图的传递所做的设定。第二种看法认为,语用预设是有效实施言语行为必须满足的恰当性条件。这种看法又包括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语用预设指话语成功实施一个言语行为时必须满足的语境式物质条件3 11 。第二种观点认为,语用预设指有效实施一个言语行为必须满足的社会文化适切条件5关于语用预设的第三种看法认为,语用预设指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11这种知识包括:1)交际双

7、方与一般人都共有的、和一定的语境相联系的知识;2)在某些特殊语境中只为交际双方共有的知识;3)和一定事理相联系的知识。 Lakoff6认为3)是关于事理逻辑联系的知识,Grice4认为这是一种无可争议的信息(non-controversial information). 这种知识虽然不一定都为听话人预先知道,但只要说话人用话语暗示出来,听话人就可以理解。上述三种看法从不同的角度表明,语用预设是说话人假定听话人他知道的、能促成言语行为顺利实施的适切条件或知识。同时也表明,前提是存在于语言不同层面上的一种隐含意义,对其界定也需要在不同层面上并根据不同层面的特点来进行。12 二、语用预设的语篇视角随

8、着预设研究的逐步深入,语言学家开始关注到预设研究在语篇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Caffi 1指出,在预设研究中,有必要将对单个句子中的谓词的分析转向对语篇结构的分析。法国语言学家Ducrot2早已指出,预设的基本功能就是为语篇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一个框架。Van Dijk7认为, 将预设概念引入哲学、逻辑学和语言学的目的在于解释传统的句子语法所难以解决的语篇和语境特征。正如Vennemann8所说的那样,语篇中的预设限定这语篇的后续语句的范围。我国学者朱永生和苗兴伟认为,语用预设在语言交际的信息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发话者在发出一个语段时往往同时表达了预设信息和断言信息。断言信息构成了信息流中的新

9、信息,预设信息则是信息结构的起点。从动态的角度看,语言交际是发话者和受话者为进行信息的传递而磋商共有场(common ground)的互动过程。在这一动态过程中,交际双方共同构建一个语篇世界,而语篇则是语篇世界的语言表征。在语篇的发展过程中,发话者根据自己的假设将共有场中的信息以隐含的方式表述为预设命题, 并以此作为信息传递的背景信息,从而保证语篇信息流的畅通。16三 语用预设在戏剧毛猿中的语篇功能(一)语用预设构建虚拟世界的语篇功能文学语篇既可以表征现实世界,也可以表征虚拟世界。当文学语篇表征现实时,读者在解读语篇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建立起语篇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当文学语篇表征虚拟世界时,

10、作者往往运用预设来表征虚拟事物的存在,并以此来确立一个虚拟世界,读者在解读语篇时也是通过语篇中的预设来假设虚拟世界的存在,并把自己置于虚拟世界中,从而对语篇作出理解。15在文学的开头部分,语用预设构建虚拟世界的功能表现得尤为突出。 例如,毛猿的开头句:“一艘远洋邮船上烧火工人们的前舱从纽约启航一个钟头之后。”文本中简短的开头句,很容易就拉近读者与戏剧虚拟世界的距离,使读者很快就能投入到剧情中。其原因就在于,作者运用了语用预设传递了丰富的信息。这个句子至少包含一个时间预设,一个人物预设,3个事件预设,三个地点预设时间预设:从纽约启航一个钟头之后人物预设:烧火工人们事件预设1: 邮船要横渡大西洋事

11、件预设2:邮船离开了纽约事件预设3:烧火工人们在邮船上工作地点预设1:在海上,地点预设2:邮船 地点预设3:邮船的前舱 文学作品是一种虚构的文学世界,与现实生活不同,。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就准备好进入到虚构的人物和事件中。作者也非常了解读者的心理,于是以背景知识的形式,利用语用预设向读者传递新信息,以此达到言简意赅和拉近读者的效果。(二)语用预设具有象征意义的语篇功能语用预设具有隐蔽性,暗含于原句之外的潜在信息,如同言有尽而意无穷。语用预设作为一种隐含于话语中的意义,其深层来源是说话人的主观设定,其表层来源则是话语中的特定词或特定结构。这种潜在信息可以用作话语交际双方共享的背景知识,其蕴含的

12、丰富意义隐含在话语表层。如果听话人不去注意体会“话中话”的深层意义,就很可能将说话人预设的“断言”误认为是真的。这种潜在的信息需要交际双方根据具体语境、背景知识、社会文化,心理状态等等推断出来。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象征就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要解读毛猿中的象征意义就需要深刻领会戏剧文本中出现的语用预设, 毛猿中多出次“牢笼”的意象,“牢笼”也多次成为了场景的中心,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戏剧文本的开头部分这样描写到:“一排排窄窄的铁架子床,上下三层,四面都有。入口在后面。铁床前面地板上有一些长凳子。屋里挤满了人,他们喊呀、骂呀、笑呀、唱呀一种混乱

13、的、刚开始的吵闹逐渐高涨为一种统一体、一种意义关在笼子里一个野兽的疯狂而愤怒的挣扎与反抗。几乎所有的人都喝醉了。”运用语用预设,领会这段描述中的潜在信息后,我们可以感知到尤金奥尼尔笔下的主人公扬克的命运似乎自诞生之时就注定抹上了浓厚的悲剧色彩。语用预设具有多维性,仅仅这段描述中,“牢笼”的意象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基于当时的社会历史知识及文中的背景知识,我们可以预设出资本主义是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牢笼”象征着底层劳动人民在非人的环境中生存,处于受剥削、受支配的境遇。牢笼成为了剥削人,压榨人的场所;笼中的人成为了可供观赏和利用的“宠物”。同时“牢笼”也象征笼中人的困惑和不解。 不过,如果我们把背景

14、意象与杨克的身份联系起来看的话,背景还承载着另外一层涵义:笼子似的背景又可象征是女人的子宫,扬克从酷似女人子宫的锅炉房里走出来,在迷宫般的城市里寻求重生。因此,离开酷似女人子宫的“牢笼”,标志着他离开自己熟悉的领地,寻求自我的起点,加速悲剧命运的开端。13 扬克原本是在街上想挑衅绅士阔佬们,伺机寻求报复,但却结果鎯铛入狱。剧中的监狱也被赋予“牢笼”的意象。“第二天晚上。黑井岛上监狱,一排牢房。牢房从右前方朝左后方斜伸过去,无穷无尽的伸展,而是消失在阴暗的背景里,好像永无止境。一盏电灯吊在极其低矮狭窄的过道的天花板上,灯光照过最前面那间牢房笨重的铁栅栏”铁栅栏的监狱如同一个没有生机的铁笼子,扬克

15、醒后还以为置身于动物园。作者以预设的形式内嵌在 “牢笼”式的监狱中,暗含丰富的潜藏信息。依据文本的背景知识以及资本主义的社会的性质,“牢笼”式的监狱象征着文明和法制,而扬克则象征着野蛮和枉法;另外“牢笼”式的监狱象征着上层社会的统治权力和支配力量,而扬克则代表着下层人民受压迫和被支配的低位。 毛猿以牢笼为开端,并以牢笼而结束。剧中最后一幕描写到“只不过是在笼子外面,可以冲出笼去的可以随随便便去杀死她,懂吗?千真万确!她的想法就是这样的。她并不知道,我也是在笼子里甚至比你更糟真的副可怜相因为你还有冲出去的机会可是我呢” “而不要让他们用钢铁把你杀死为止!对极了!你是个把戏吧?你被关在笼子里,他们

16、都跑来看是不是?想报仇吗?想落得一条好汉的结局,而不要慢慢憋死在那里吗?”寻求自我过程中四处碰壁后,扬克最后心灰意冷地来到动物园。根据拉康提出的镜像阶段理论,当扬克看见动物们都被囚禁在一个一个的铁笼中,扬克仿佛看到了他自己也被关在了铁笼中,无论他如何努力,也永远逃脱不了这个牢笼。语用预设是一种动态的、不稳定的、复杂的语言现象。语用预设具有语境多维性的特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话语可能有多个预设,一个预设也可能有多重含义,语用预设是认知关联的结果。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常运用语用预设的该特征实现其用途。14作者虽然在剧中,着墨不多,但留下了很多空白,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根据语用预设的多维性的

17、特征,结合具体语境,笔者认为囚禁动物们的“牢笼”,有如下6个象征意义。象征意义1:“牢笼”象征着整个文明社会陷入到一个死胡同,人类的生存空间在不断压缩。我国生态理论专家鲁枢元曾指出;“人类在向大自然进军的节节胜利中,突然面临全军崩溃的失败;人类在对大自然包括对自身的物质性存在攫取了至高至上的权力时,人类反倒在一片庆功声中面临灭顶之灾;当人类毫无愧色地宣布已经树立起人类发展史上最伟大的里程碑时,人类有颓然无奈的惊叹自己给自己挖好了墓穴。”象征意义:2:“牢笼”象征着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中人的异化,人逐渐丧失自我归属感,人们无形当中背负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奥尼尔曾说:“毛猿一剧在这样的一种意义上说是宣传

18、,即:它是人已经失去原先与大自然和谐的象征吗,当人作为动物时,本来存在这种和谐,但迄今还未能在精神上获得它。由于既不能再地上又不能从天上找到这种和谐,于是他就停留在中间,想和双方都相安无事,却从两方面受尽了夹板罪。” 9 象征意义3:“牢笼”象征着人与人之间心理鸿沟的不断拉大,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陌生,越来越冷漠。现实生活中甚至出现把人当作动物对待,把动物当作人对待的现象。象征意义4“牢笼”象征着自然界有限的生存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加剧了生态平衡的破坏,自然界面临着人类文明社会带来的严重威胁和迫害象征意义5:“牢笼”象征着资本主义社会所确立的绝对统治权力和专制统治。象征意义6:“牢笼”象

19、征着底层劳动人民无法逃脱的悲惨宿命。(三)语用预设塑造戏剧文本中角色关系的语篇功能 在等级社会中,一般来说,权势关系、一致关系是不能混乱的,特别是各社会阶层之间或不同辈分之间的对话。在这种不平等交际的情景下受支配人群需要遵守统治阶层设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准则,并以此评判和约束自身的言语行为。于是,严格按照个人在社会中所扮演角色的低位、等级来说话、行事。人们在不平等交际中已具备的预设信息,对受支配者来说尤其重要。交往中支配着盛气凌人、受支配者的语言(和社会)不安全将尽显于其言语表达特征上。10以下通过分析戏剧角色对称谓的使用,展示在处于不平等地位的角色间的交际中,语用预设共识性和适切性存在的意义。

20、称谓可分为名字(personal names)、头衔(title)、亲属关系( kinship terms)以及人称代词(personal pronouns)。在角色交往中,这些称谓已包含有权势(power)和亲疏(solidarity)等社会关系。在阅读戏剧文本中,读者即使不知道双方关系的情况下,通过其称呼的恰当使用大致可以断定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10例如毛猿第二场剧中的小段对话:机师二副(莫名其妙不安地)是吗?哼,请原谅,小姐,你打算穿身上这件衣服吗?米尔德里德为什么不能穿呢? 机师二副你会蹭上油和脏东西的。免不了的。 当对话中出现了“小姐”这样的尊称时,读者即使不清楚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及

21、社会关系,也有可能猜测出米尔德里德来自上流社会,机师二副的社会地位要低于米尔德里,还可以推断出两人的交际关系非常疏远。 此外,;例如在毛猿第三场剧中,大资本家的女儿米尔德里小姐,为了了解“另一半人是怎样生活的”,特意来到底舱“访问国际贫民窟”。当米尔德里亲眼目睹了如同大猩猩般的扬克及他的工友们,听到了扬克的脏活连篇,她几乎要昏厥过去,随口喊道:“带我走开!噢,这个肮脏的畜生!” “肮脏的畜生”的称谓里,不仅直指扬克甚至还包括他的工友们。“肮脏的畜生”折射出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和阶层,显示出交际一方对另一方的鄙视和厌恶。也反映出资本主义上流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受到非人待遇的熟视无睹,在他们眼中处于底层

22、社会的劳动人民犹如畜牲一般丑恶而且肮脏。米尔德里小姐所谓的了解“另一半人是怎样生活的”,顷刻间就在“肮脏的畜生”的称谓中被完全颠覆了。四、结语本文试图以尤金奥尼尔的毛猿为例,借助语用预设在语用学的研究成果,分析和探讨语用预设在文学语篇中所发挥的构建虚拟世界、蕴含象征意义、塑造戏剧文本中角色关系的语篇功能。此外,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在演讲、新闻、访问、广告、手机短信等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之,语用预设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将进一步推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参考文献1 Caffi C.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Th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

23、inguistics. Oxford: Pergamon, 19942 Ducrot .o. Dire et ne pas dire M. Paris Herman, 19723 Fillmore.C. 1997.Scenes-and- frames semantics. In Z. Antonio (ed.). Linguistic Structures Processing.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Publishing4 Grice, H.P. 1981. Presupposition an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P.C

24、ole(eds.). Radical Pramatic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5 Keenan, E. L 1971. Two kinds of presuppositon in natural language. In C.J. Fillmore & D.T. Langendoen(eds.). Studies in linguistic Semantic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Winston Keenan6 Lakoff, G. 1971. Presupposition and relative well-formednes

25、s. In D. Steinberg& L Jakobovits. (eds.). Semantics: an Interdisciplinary Reader in Philisophy, Linguistics and Psychology. Cambridge: CUP. 7 Van Dijk T A. Studies in the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The Hague: Mouton, 19818 Vennemann T. Topic, sentence accent, and ellipsis: a proposal for their formal

26、treatment. Keenan, E L (eds.). Formal Semantics of Natural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9 托比.柯尔(编). 外国现代剧作家论剧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0 边永卫. 浅谈预设在戏剧语篇中的作用 【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3)11 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12 何自然, 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出版社,2004,(2) 139-140141-14213 李长亭. 论毛猿中的自我分裂【J】 .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7,(8)14 马利,涂靖 . 语用预设对白鲸中多重象征意义的阐释 【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3)15 王守元,苗兴伟. 预设与文学语篇的建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3)16 朱永生,苗兴伟. 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J】 外国语,2000, (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