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1 ,大小:840.83KB ,
资源ID:102714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2714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六章农村文化生活信息化技术.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六章农村文化生活信息化技术.docx

1、第六章 农村文化生活信息化技术第六章 农村文化生活信息化技术第一节 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技术 一、农村数字图书馆概念和定位 (一)数字图书馆 1概念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也称电子图书馆、网络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的文献,并对有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和规范再加工,通过网络提供高速横向跨库连接的多媒体信息存取服务的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的含义很广,它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上的图书馆主页,而是一整套面向对象的、分布式的、平台无关的数字化资源的集合。广义而言,数字图书馆包括所有数字形式的图书馆资源:经过数字

2、化转换的资料或本来就是以电子形式出版的资料,新出版的或经过回溯性加工的资料;各类资源类型,包括期刊、参考工具书、专著、视频声频资料等;各种文件的数字化格式(digital format),从位图形式的页面到经SGML编码的特殊文本文件等。 数字图书馆实质上足一种采用多媒体技术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储,以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的分布式信息系统。相对传统图书馆而言,它管理和珍藏的不是纸质的图书,而是数字化的“电子图书”,并让人们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检索和获得这些数字图书,是存储和管理大量数字图书,并为人们提供网络检索和阅读服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同时,数字图书馆是

3、一种分布式的信息组织形式,其信息对象可能并不存储在同一个地方,而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数据服务器上,从而借助于分布式计算机介绍,使信息组织跨越了空间位置的限制。 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发展,它不但包含了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向社会公众提供相应的服务,还融合了其他信息资源(如博物馆、档案馆等)的一些功能,提供综合的公共信息访问服务。可以这样说,数字图书馆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公共信息中心和枢纽。 目前数字图书馆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传统图书馆为依托建设而成的数字图书馆,主要有公共数字图书馆和大学、科研院所数字图书馆,如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就是在原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基础上建成;另一类是直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4、建立的各类专业数字图书馆,如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等。 2,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数字图书馆实现了图书的数字化、服务的网络化、信息的共享化、资源的高效化、投资的低廉化。 (1)资源数字化。文献内容的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的最基本特征。通过将馆藏文献内容的数字化、电子出版物的加工处理和网上下载的数字化全文处理,为图书的浏览、查询、检索和下载提供厂基础条件。其次,多媒体文献的数字化存储、加工、处理、图像检索,数字化信息标志、数据管理,实现了管理的数字化。 (2)存取网络化。数字图书馆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实现了多用户、多线程、异地远程访问文献资源。网络化也为资源的高效利用、信息的共享提供了条件,通过网络可

5、以把各地的网上资源有效的链接起来。 (3)信息共享化。数字图书馆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借助网络,各个图书馆可以相互交换数字化的馆藏,也可以使用户自由交换各自的数字化馆藏,补充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同时,在不改变文献信息的物理存储位置、所有权形式情况下,建立数字图书共享联盟。 (4)服务高效化。数字图书馆可以提供传统图书馆无法实现的优质和高效的服务。首先,数字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能够最大范围内被用户使用;其次,可实现3657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第三,“即查即看”,在数字图书馆读者查到的任何一本书,马上就可以阅读,根本不需要亲自到图书馆去办理烦琐的借阅手续。 (5)建设低廉化。数字图书馆具有投资低、维护

6、成本低的特点。数字图书馆不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也不会因为物质的变质给图书带来损失,而且通过资源共享,减少了采购文献的投入。 3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都投人了大量的资源,加紧建设数字图书馆。例如,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投资1亿美元建设的 NSFA8PANASA数字图书馆将涵盖大规模的文献库、空间影院库、地理图源、声像资源库,美国还投资3000万美元建设美国数字图书馆联盟项目,重点是美国历史与文化成就信息。日本要在2002年完成日本国图书馆关西馆工程,计划成为日本最大的数字图书馆及亚洲地区的文献中心。这些情况都表明,发达国家都把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作为未来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加以高度重视

7、。 我国有关方面也正在积极筹备和启动数字图书馆工作,一些科研院所和高校正在抓紧进行数字图书馆有关关键技术的研究,同时,一些图书馆也开始进行试验。由IBM公司倡议的亚太地区第一个数字图书馆论坛已经在京成立,包括北大、清华、北京图书馆在内的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17所大学、图书馆和博物馆成为论坛的发起成员。亚太数字图书馆论坛是一个非赢利的机构,其宗旨是推动和促进数字图书馆的技术和标准在亚太地区的大学、博物馆和其他文化收藏机构中的应用。论坛将与有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一道联合制定与数字化、存储和通过Internet获取多媒体信息等相关的统一标准。论坛还将致力于会员间以及它们与世纪其他

8、数字化文化收藏机构的相互连接。 为了推进基层文化建设,2002年4月,我国启动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始数字图书馆建设,该工程是由文化部、财政部发起的利用先进科技手段传播先进文化的惠民工程,是全国重点文化工程之一。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缩小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文化差距,解决农民文化生活匮乏的问题。 同时我国也加快了网络信息传播的立法工作,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和图书馆法的出台将为图书馆对网络信息的传播和使用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数字图书馆的技术研发和标准规范取得了很大进展,专门从事数字化信息生产的企业越来越多。 与正在做“变藏为用”转型的传统图书馆不同,数字图书馆从

9、一开始就将“应用为主”作为自身的发展指向。“数字图书馆毫无疑问将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无论是拥有雄厚实力的国家图书馆,还是仅有电子阅览室的小图书馆,在这一点上可谓异口同声。不仅如此,越是在最基层,对数字化图书馆的要求越是迫切,从中受益的感受也越深。 (二)农村数字图书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使农民在物质上富裕起来,更重要的是要充实农民的精神文化,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然而,现阶段基层图书馆由于各种原因,自身生存都成了问题,更是无法满足乡村农民对于读书的渴望,同时新书高昂的书价又让农民望而生畏,如何建立廉价、实用和适用的知识传播系统,是加快农民两个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我国的图书资源绝大

10、多数集中在城市,在城市图书馆逐渐向网络化、数字化发展的同时,农村仅有少量的图书资源,远远不能满足亿万农民的知识需求。数字图书馆建设为农民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因此,在我国加大城市图书馆建设的同时,依托现有的图书资源,开展了面向“三农”的数字图书馆建设。 2002年4月,由文化部、财政部发起的数字图书馆工程就把向农村传播先进文化和推动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作为重要工作之一,其重要目的就是缩小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解决农民文化生活匮乏的问题。 2005年9月,清华大学建成面向“三农”的数字图书馆,该图书馆由l000多种杂志、300多种报纸和国内所有涉农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图书、年

11、鉴、多媒体课件等组成,囊括近500万条,并每日追加2000多条涉农全文信息的“CNKI农业数字图书馆”,并通过互联网、镜像服务器、光盘等载体,向全国各类涉农机构、农业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提供服务。 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建设的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开设了“三农”专栏,为农民提供专题导航、农产品信息、实用技术、标准专利、法律法规、农业企业信息、农业信息站点和文化娱乐等相关内容的信息检索服务。 2006年8月,河北省廊坊市图书馆向该市所属10个县 (市、区)图书馆移交共享工程网络设备及后台管理账号、密码,全市县级数字图书馆(文化信息共享分中心)全部实现并网运行。廊坊市成为河北省第一家县级数字图书馆全部开通的

12、 城市,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 农村数字图书馆通过建立网络化的虚拟图书馆,为农民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音视频资料。农民在基层图书馆中通过互联网登录到数字图书馆或在家中利用电脑实现网上借阅,在网络上博览群书,在一定程度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同时,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为提高农民知识和技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和科技素质、提高农村劳动者技能水平,增加就业的竞争力。而且,农村数字图书馆在保证农民方便快捷阅读图书的同时,还向农民提供科技、商务等专题信息,开阔眼界,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二、数字图书馆建设关键技术 数字图书馆是

13、高技术的产物,信息技术的集成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数字图书馆涉及数字化技术、超大规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压缩与传送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安全保密技术、可靠性技术、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处理技术、信息抽取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等。 1数字信息采集技术 非数字文献数字化技术。将大量现存的以不同形式和载体的信息资料数字化,包括纸质文献的数字化、音视频资料的数字化。 异构数字信息的格式转换技术。实现不同计算机体系结构、不同基础操作系统、不同DMBS的数据格式的转换。 数字信息的保存技术。根据用户或系统要求不同,采取不同的存储方

14、式。 2数字信息组织技术 对海量数字信息的组织管理技术。采用文件组织法、信息聚类组织法、信息关联组织法、数据库组织法等实现数字信息有效组织和管理。以数据仓库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应用最为广泛,数据仓库技术既实现了对数字图书馆中海量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管理和利用,也可进行知识发现、数据挖掘、组织和分析。 在数据的组织上,一般采用将数据分为元数据和对象数据的方法,分别进行加工、处理和存储;元数据作为共享检索的资源,设置在国家中心和地区分中心;对象数据分散存储在各地资源中心,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3数字信息服务技术 智能信息检索技术。通过输入关键词或语音实现对信息的智能化、高效检索。包括基于文本的信息

15、检索技术、基于图像的信息检索技术、基于音频的信息检索技术、基于视频的信息检索技术、基于语音的信息检索技术等。 数据挖掘技术。利用统汁、分析、归纳等数理方法和模型对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进行检索,从而得到一些重要的、具有潜在价值的、传统检索方法不容易检索处理的信息。 智能信息推送技术。通过根据一定的技术标准、协议或用户白定信息,网络主动将相关信息向用户传送到桌面,减少用户在网络上搜索的时间。通过融人人工智能、知识方向技术形成智能化的信息推送技术,主动适应用户的信息需求。 在线信息咨询技术。通过互联网实时为用户提供帮助的技术手段。如通过留言板、BBS、Email交流等。 4数字信息发布技术 数字信息传播

16、技术。包括信息打包技术、高效的网络通讯技术、网络系统设备的共享技术等。 数字信息安全技术。确保数据安全传输、安全储存、数据安全技术手段。包括密码学金丝猴、身份认证技术、安全审核技术、安全监控技术、安全漏洞检测技术、网络冗余技术、数据备份技术等。 三、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 (一)主要组成 数字图书馆主要包括数字化资源和支撑系统,后者又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两部分。数字图书馆系统中的对象数据库 (包括文本、视频、音频等)使用XML格式描述,并通过软件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 数字化资源主要指数字图书、视频、音频、图像等从内容或主题上相对独立,以数据库或其他存储介质(如光盘)的资源。与其他数字资源库共享并

17、可以直接进行检索、阅读、查看等数字化资源也应纳入该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 软件支撑系统指支撑数字图书馆管理、运行的符合标准规范的一整套软件系统,包括信息的获取与创建、存储与管理、访问与查询、动态发布以及权限管理五大模块。 硬件支撑系统指支撑数字图书馆管理和运行所需的网络通讯设备、网络环境、数字化设备、存储设备、数据安全等设备和条件。 (二)农村数字图书建设特点 农村数字图书馆和一般的数字图书馆一样,包括数字图书资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采用以网络为中心的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和以Web为中心的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 (BSD)模式。但农村数字图书馆更注重“三农”的特点和实际需求,从低成本、公

18、益性、方便、快捷、易用的角度进行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应注重以下4个方面内容: (1)在内容上应突出与农业生产、农村管理和农民生活相关技术、知识、教育等内容。 (2)在功能上主要包括图书查询、资料管理、在线阅读观看、文献下载、电子图书管理、图书在线更新等内容。 (3)在形式上应拥有一定量的多媒体信息,图形、图像信息可能更适应农民的知识需求。 (4)在使用上采用图形化操作,突出其易用、操作简单的特点。 (三)数字图书资源 1内容 包括生产(农业生产技术、生态环境、农产品市场信息、农村管理)、生活(衣食住行、文明礼仪、消费)、教育培训 (家庭教育、学生教育、素质教育、技能培训、就业

19、培训)、时政新闻、政策法规及其他等六大部分。 2种类 按原始形态分为图书类(正式出版图书电子版或扫描版、电子图书)、期刊类(正式出版期刊电子版或扫描版、电子期刊、期刊全文)、报纸类、互联网类(从互联网搜集、整理、加工的资源)及其他(自加工、整理、制作的资源)等五大种类。 3类型 按存储类型分为视频类、音频类、图像类、文本类及其他五大类型。 4来源 可采用购买(自购已有的数字化图书资源或购买一定范围和时间的资源)、共享(与其他数字资源库共享各自的资源)、免费提供(由社会或国家赠送的数据资源)、自加工资源(自加工、整理和制作的数字图书资源)等方式补充、完善数字图书资源库。 (四)软硬件系统 1软件

20、系统 可以采用已有的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或开发面向农村的数字图书馆管理平台。 服务器端应配备相关的采集系统、处理系统、发布系统、计费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等软件。 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实现图书资料的查询、浏览和下载。 2硬件系统 (1)网络设备。包括网络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 (2)采集设备。包括扫描仪、摄像机、照相机、数字化仪等设备。 (3)存储设备。包括数据服务器、硬盘、光盘等设备。 四、中国农业数字图书馆(wwwcakdcnkicn)操作指南 中国农业数字图书馆(以下简称网站)是由清华大学依托中国期刊网建立的面向三农的综合性图书网站,以期刊为主,兼有图书、报纸、年鉴、会议论文、多媒体课件等

21、。其中农业专业期刊500多种,相关专业期刊3000多种,收录1994年以来发表的农业及相关专业文献200多万篇。为用户提供了免费搜索、免费题录。由于该网站以期刊论文为主,因此其他技术类、视频类、图书类等信息资源内容较少,正在完善中。 (一)栏目设置 网站没有名家专栏、多媒体课件库、图片热点、农业要闻、政策解读、科技看台、市场看台、厅(局)长视点、热点追踪、科技期刊、经济期刊、博士论文、会议论文等栏目。可从不同侧面为用户提供相关的知识信息。网站还为用户提供了直接的分类目录,用户可以直接查询或检索相关的分类信息,见图6-l。 (二)文章检索 如何在浩瀚的农业信息资源库中搜索到用户需要的信息呢? 下

22、面以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比较关注的信息化建设问题,以“信息化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例介绍网站系统的使用。 用户也可以通过主页的“政府版知识库列表栏目”进行检索,见图6-2。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库和检索方式进行检索。 用户也可通过主页上CNKI搜索栏,进行搜索。为了方便起见,我们以“免费搜索”为例说明。第一步 在搜索栏中键人“新农村”关键词,单击“免费搜索”按钮。搜索结果见图6-3。共有9 305条记录。搜索到的为综合信息,包括期刊、博硕论文、报纸等的相关信息,用户也可根据需要直接选择其中的一种进行搜索或在搜索结果中点击期刊、会议论文、报纸等标题选择搜索到的其中文章。搜索结果列出了相关文章的提要。用户

23、也可进入“高级搜索”进行更详细的搜索设置。见图6-4。第二步 选择在“结果中搜索”,在搜索框中输入“信息化建设”关键词,单击“搜索”按钮。搜索结果见图6-5,共有相关记录194条。通过二次搜索,检索出的数量大大减少,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文章。第三步 点击需要查看的文章,如“农业信息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看到相关的详细信息。见图6-6。 第四步 文章下载或在线阅读。 可下载相关文章。但下载时需要用户凭账号登录或包库用户账号登录。 用CAJ下载的文档用CAJ浏览器(CajViewer)进行阅读,网站上有下载地址。 用PDF下载的文档用PDF阅读器(AdobeReader)进行阅读,网

24、站上也有下载地址。第二节 农村数字家园建设 一、农村数字家园现状 (一)数字家园 1概念和内涵 数字家园(即e-Home或Intelligent-Building,又称智能化住宅、信息化住宅或数码住宅)是利用计算机、通讯与网络、自控、IC卡等技术,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将多元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系统集成,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数字家园的概念发端于智能化住宅,伴随着数字化生存理念的传播,以及数字城市、数字政府、数字商务的发展而凸现出来。数字家园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称谓,如在美国称为智慧屋(Wis

25、e House),欧洲称时髦家(Smart Home)。 数字化家园主要是由数字化家庭、数字化住宅和数字化社区这3个层面组成的,因此,数字化家园的功能就是在这3个层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满足人们安全、高效、便利、优雅的居住环境为主要目标。数字化家园的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自动化安全防范、自动化控制与信息管理、交互式信息传递等3个方面。其中,自动化安全防范功能由防盗报警系统、电视对讲门禁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周界防范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泄露报警系统、紧急求助系统等组成;自动化控制与信息管理功能由中央空调控制系统、门禁控制系统、门禁控制系统、水电气电磁阀控制系统、家用电器自动控制系统、三表

26、(水表、电表、煤气表)远程抄送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社区设备管理系统等组成;交互式信息传递功能体现在通过小区网络中心的代理服务器宽带上网,从而实现了家庭办公、网上购物、语音与传真(电子邮件)服务、网上教育、股票操作、VCD视频点播、电视电话以及享受社会信息平台提供的丰富多彩、贴切详实的社区信息等。今后,随着社会经济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数字化家园将会提出更高层次的需求,那时,数字化家园的功能将更加丰富,系统配置也趋于复杂化。 2国内外发展 1984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市将一幢旧金融大厦进行了改造,楼内的空调、电梯、照明、防盗等设备采用计算机控制,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客户提供文字处理

27、、电子邮件和情报资料等信息服务,这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座智能大厦,这是数字家园最早的原型。后来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也先后提出“智能家园”的概念。从1995年到2000年的5年间,美国数字家园市场平均每年增长8,并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据估测,美国的智能大楼超过万幢,日本新建大厦中的60为智能大厦。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引进“数字化家园”的概念。国内第一个智能小区落成于苏南的无锡蠡湖泰德新城该小区实施了社区多媒体公益网,使小区各机构之间资讯互通、资源共享,并与国内外大型网络相连接;小区住宅之间也由高速网络线路连接,享受多种信息服务,实现了初步的智能化。1997年以来,深圳、上海、北京等

28、地陆续建成一些试点小区,但早期建成的数字化小区的技术水平很低。自1999年开始,我国政府部门密切关注着“数字化家园”的发展趋势,采取了相关的政策,使我国在家庭网络技术领域得以有序而迅速的发展。如今,北京的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智能化已从一个新的卖点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必备的基础设施。在已经实现部分“数字化”的北京望京A5小区样板间内,住户可以通过家庭信息网络和控制网络,获得视频点播、远程教育、远程购物等各种信息,而且能对家庭报警、安全防护、水电计量、紧急呼叫等多种功能实现统一控制;社区管理中心可以通过“社区信息网站”,对区内建筑物实时监控,实现楼宇设备维护、保安监控、收费等基本物业管理功能,并为社区

29、内的家庭提供更为广泛和实用的信息服务,保障社区内部与外界的信息沟通。 在数字家园建设的同时,我国也开始着手数字家园的标准制订工作。2000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和勘察设计司制定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示范工程建设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三个等级,做出了逐级递升的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建设要求。但总体来说,我国数字家园的标准制订:工作相对落后,国外很多国家关于家庭网络都有统一的标准,如美国的XlOl、欧洲的 ENB等,而国内由于没有统一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接口标准和通信协议不兼容已严重阻碍了数字家园市场的发展。对于我国数字家园建设具有指导标准规范文件还有

3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国家信息产业部负责编制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以及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 2000)等。 在IT企业参与下,我国数字家园实现了通讯,控制和网络的有机集成。清华同方e-Home“数字家园”就是一个以家庭为核心、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三层信息平台,包括家庭内部的数字化平台、社区的智能化平台以及城市公众信息平台。在统一的网络结构、统一的控制系统和不同层次的信息平台上,家庭与社区、社区与社会、家庭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通畅。 但现在很多数字家园的数字化工作重心放在了家庭层面上,这方

31、面的需求并非没有,但从现实反映的情况来看并不强烈。相反,用户反映最强烈的社区数字化工作却做得很不够数字化不是仅仅铺上网线,接通网络而已,而是要将各种物业服务以数字化的方式实现,以提高物业服务水平。 (二)农村数字家园 1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在农村各个领域的渗透,信息化已成为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农村还普遍落后,计算机普及率还比较低,网络的应用水平更低,农民知识匮乏,没见过计算机、没上过网的农民大有人在,城乡数字鸿沟进一步拉大。同时,很多人还没认识到信息的巨大价值,而且现阶段让农民出钱购买计算机和家家上网并不现实在信息化上,让农民从被动被武装转变为主动要武装需要很长的

32、过程。建立一个农村公共信息平台,满足农民的信息技术的需求,是当前加快科技信息的传播,特别是信息技术传播的当务之急。 2现状 为了解决农民信息化需求与投入能力矛盾的问题,我国不少地方开展了以普及计算机知识和提高农民信息化素质为主体的行动,如家庭上网工程、信息人村工程。同时通过建设农民网吧、农村计算机培训教室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和自助式信息服务等。其中以农村数字家园建设成为普及信息技术和传播科技知识的重要方式。农村数字家园主要是为农民提供一个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技术培训平台、生活娱乐的平台,满足农民对信息化的需求。 北京是开展数字家园比较早的地区,数字家园起初是建立在城市社区,由政府出资建设,主要是面向中老年人、妇女、儿童、外来务工人员等信息弱势群体开展计算机培训等活动,随着农村信息需求的加大,农民也迫切需要建立信息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的场所,满足对信息化的需求。于是北京市在城市社区开展数字家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