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8 ,大小:75.82KB ,
资源ID:1026066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2606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冀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冀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docx

1、冀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冀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走进大自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9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2)有感情地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融入大自然的心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1深山小溪,红花绿草,飞禽走兽,蓝天白云这一切多美啊!想去看看吗?来

2、!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神奇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调皮可爱的鸟兽虫鱼给学生以整体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3看过之后,你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4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吧!5完成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句子引入课文,使学生更能对课文感兴趣。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学生自由读诗,做到不多字,不少字,正确流利。2出示文中的生词,先指名认读,后齐读。3理解词语。4分自然段读课文,听者给予评价。设计意图:自由读诗,能够学习课文的生字和理解课文的词语。分段阅读,更加理解课文。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3、读完课文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感觉。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与情感。(1)第一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怎样走进大自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在走进自然的过程中,孩子们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摸到什么?闻到什么?体会他们欢快愉悦的心情。抓住“追着追着追着”进行品味,体会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急迫而热切的心情。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欢快、愉悦、急迫、热切的心情。(2)第二小节讲的是孩子们置身于大自然中做了哪些事情?引导学生抓住“叩醒山石”、“访问花瓣”、“网住斑斓的秋天”等词语体会在孩子们眼中,山石、花瓣、秋天都是具有生命的,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对这些大自然中的朋友充满了向往

4、与追求。(3)第三小节讲的是孩子们融入自然。在前两小节的感情基础上直接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深切的爱。4回顾全文,美读中品味,达到背诵。设计意图:分步解读、品悟诗情,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直接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深切的爱。四、课文总结。这首诗歌生动地描绘了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愉快地进行各种活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融入大自然的心境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设计意图:总结全文,点明课文的主题。五、拓展作业。你眼中的大自然是什么样的呢?拿起你手中的画笔,画出你心目中的大自然,比一比谁画得好。火烧云【教学目标】

5、知识与能力目标:1会写本课8个生字及会认11个生字;2想象火烧云的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观字形,找方法,识记生字。【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地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及形态的变化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相信大家都看到过云。说说你们所看见过的云是怎么样的?天空中的云来去匆匆,我们只觉得它美,但很难把这种美景写下来。六七十年前,作家肖红却以优美的文字为我

6、们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火烧云图景。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纷繁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吧。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问学生所见到的云是什么样的、变化是怎样的,让学生了解作家肖红如何运用文字来描绘一幅栩栩如生的火烧云。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检查、反馈、交流。(1)通过自学,你已经会读哪些生字和词语了?(指名中下生读一读)根据朗读情况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檀”读tn,不读ti;“寿”读shu,不读su;“彤”读tng,不读dn。(2)会读还要会写,把这些生字工工整整地在旁边写一写。(3)同学们学得不错,想不想跟着录音轻声读一读课文呀

7、?(播放课文录音)(4)火烧云很美,课文写得也很美,请你再读一读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完后指名几位同学读。3理清作者写作思路。(1)作者观察火烧云的顺序是怎样的?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吗?快速默读课文。结合回答板书:上来、变化、下去。(2)你对火烧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颜色、形状,找出课文中相应的自然段。设计意图: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更好的了解火烧云。三、理清顺序,引导理解。1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1)你从天空中找到哪些颜色呢,用“”划出来。你有什么感觉?(颜色真多呀)(2)这么多的颜色,怎样把他印在脑海中呢?试着把这些颜色分分类,说说

8、为什么这样分。(红彤彤、金灿灿 ;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引导:“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三种颜色,能不能分别用“像( )一样的( )色。”这句话描述一下。(3)天空中是不是只有这些颜色?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4)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五颜六色、色彩斑斓、五光十色、五彩缤纷)(5)真会用词。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名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同学闭眼,听读,回忆,欣赏)过渡:火烧云色彩如此缤纷,那它的形

9、状变化又怎样呢?2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1)默读描写形状变化的部分,形状变化又有什么特点?(多:马、大狗、大狮子;快:一会儿、忽然、接着)(2)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这马的样子是怎样的?(板书:样子)它是怎样变化的?(板书:变化)它又是怎样消失的?(板书:消失)教师引读。(3)你觉得这里什么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想象,表达的形象,情景的有趣。如:火烧云出现时“马头向南,马尾向西,跪着”的静态形态美;“马腿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的动态变化美等)(4)指导朗读:谁能把这种有趣的情景用朗读表达出来。(5)自己读读“大狗”、“大狮子”的部分,你觉得哪里描写得也很有趣?重点让学生体

10、会:“那条狗十分凶猛大狗也不见了。”的生动情景美;“跟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一模一样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的形态美。(6)把自己觉得最有趣的情景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听。(7)质疑:是否发现这三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小结: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的顺序来组段。过渡:火烧云还有可能会变成什么?(动物、静物、植物、人类等)请你学着作者的写法,把你的想象说出来?(8)同学们想象得真美!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形态万千、瞬息万变)(9)火烧云的形状如此有趣,谁想用朗读带着同学们再去享受一番。指名读。设计意图:着重引导学生抓住颜色以及颜色的变化感受

11、火烧云颜色的多、美、变化快等特点。在渲染了色彩之后,又描写了火烧云各种奇妙的形态,向我们勾勒出三幅动态的画面: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而且十分传神地写出瞬息之间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的变幻过程。火烧云上来时色彩绚丽,形态多变,下去时则恍恍惚惚,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这部分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观云的实际,展开想象,感受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四、触类旁通。1默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生:火烧云持续时间很短)2交流反馈:“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孩子们看累了,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想沉静一会儿再看,火烧云却下去了,这时他们

12、的心情怎样?(留恋、惋惜)谁能把孩子们那种留恋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3导:是呀,这么美的景象,一转眼就消失了,怎能不使人留恋呢?让我们随着录音再一次去领略一下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吧。(学生闭眼,播放课文录音)设计意图: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感觉到身临其境,想象着火烧云是一个怎样的现象。五、课文总结。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一起领略了火烧云绚丽缤纷的色彩和千姿百态的形状,相信火烧云那美丽的景色,作者那优美的文字都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你们的脑海中了。是呀,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奇丽景象,就会发觉我们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美丽,我们

13、的生活是那样的幸福和多彩呀!愿你们用明亮的眼睛、美好的心灵不断地去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家乡火烧云美景的小作文。金色的草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思考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和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

14、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你见过的草地是绿色的还是金色的?为什么?和同学一起谈一谈你的观点。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金色的草地。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本文感兴趣。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1自学课文:划要求轻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标表出自然段的序号;读不认识的生字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读一读,也可请教同桌。荐小组内组长组织读一读课文,互相正音,并做好推荐每一位组员的工作。2学习字词。掐 惹 擦 拢 隐 蔽 徐3用下面的词语造句:盛开 惹人 称赞隐蔽 兴趣 手掌4提出问题。有一天,“我”有了什么新的发现?“我”家窗下是一片草地,数不清的蒲公英一开

15、起花来,整块草地就成了一片金黄。绿草地成了金草地。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同桌互读正字音,让学生把认为难写的字提出来,讨论如何记忆理解。三、图片欣赏。放映课件指定学生描述看到的图片。四、再读课文思考问题。1课文写了哪两件事?2、“我”有两次“发现”,第一次发现了什么?第二次又发现了什么?3、朗读下面两段话。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设计意图:让学生更能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大意。五、小组问题

16、交流。1草地的颜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蒲公英的花瓣像人的手掌,晚上它的花瓣紧紧地收拢了,就把黄金色隐蔽起来了。早晨,当太阳升起时,蒲公英徐徐地把“巴掌”张开,草地又变成金灿灿的了。2一天中草地的颜色有哪些变化清晨:一片碧绿。中午:一片金黄。傍晚:草地又变绿了。4、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在课文中找出来,和同学们讨论一下,并回答。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它可以使自己有更多新的认识,新的想法,新的收获,新的提高。六、完成课堂作业。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 )( )。花朵张开时,它是( ),草地也是( );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

17、),草地就变成( )。七、拓展作业。生活中什么地方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把你快乐的心情及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写下来,比一比谁写得好。会说话的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教学难点】品析课文生动活泼的语言。【教学过程】一、设疑,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提问:看课

18、题,你想知道些什么?2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狗尾草)。这株小草太平凡了,我们随处可见,但你们见过会说话的草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株会说话的小草吧。设计意图:通过课题引入,使学生对本课更感兴趣,更喜欢课文。二、初读,自主识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生字词在文中画出来。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2课件出示生词。看同学们讨论的很认真,看看大屏幕上的词语全都会吗?自己先读一读。仰卧 草坪 摇曳 土壤 矢车菊嬉笑 喧嚷 葵花 肩上 狗尾草(1)指名读,教师更正读音。(2)去拼音男女生赛读。3指名按小节读课文,互相评议。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教学,使学

19、生能够学习本课的生字和词语。三、细读,品悟诗情。1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些诗句?请你画下来,和伙伴说说自己的想法,再读一读。2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画自己喜欢的诗句。3小组交流,和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4全班交流,相机进行朗读指导。(1)第一小节欣赏画面想象读。边读边想,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句所展现的画面,体会舒适、惬意、令人神往、让人陶醉的自然环境。(2)第二小节透过文字想象读。读完这小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情朗读,体会拟人句表达作用,感受大自然带给作者的喜悦、快乐。拓展想象:“我”除了听见小鸟在喧嚷,花在嬉笑,叶子在歌唱,还感觉到了大自然的什么声音?(3)第三、四小节教师引

20、读。教师引读。学生自由读,体会感情和语气。指名读,师生评价。(4)第五小节。大自然的景象神奇壮观,大自然的语言妙不可言,想到这些,这株小草忍不住要说话了,它说了什么话呢?学生自主读诗歌,找一找,画出来。指名反馈,有感情地朗读此小节。设计意图:分段学习,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大意和升华情感。四、画背,升华情感。1师启发: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拿起手中五彩的画笔,把自己最喜欢的那部分画出来吧。2展示绘画作品,交流体会。五、课堂小结。这是一首儿童诗歌。诗人将花草比拟成人,又将自己想象成一棵草,融进了大自然。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和无限热爱。六、拓展,对比感悟。1齐诵学过的诗歌我想,体会两者表达情

21、感的相似之处。2美文欣赏:雨在唱歌。七、作业布置。1把本课优美词句摘抄到自己的小本上。2课下,找一些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短文,美美的读一读。 5.古诗四首回乡偶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鬓、衰2个生字。2了解古诗大意,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诵古诗,从而理解领悟诗意;组织学生自主合作细品古诗,了解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流露出的浓浓的乡情;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忧伤之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流露出的浓浓的乡情,体会诗的韵律美,感受中国古代诗词的意境美,情感美。【教学重点】掌握诗中的生字新词,体会作者的感情

22、。【教学难点】1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2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1介绍背景。(出示课件插图)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老爷爷,他的名字叫贺知章,这位老爷爷活了85岁,相传在他十岁的时候,就和父亲离开了家乡去求学,离开家乡后,和父亲两人生活十分艰苦,有的时候吃不上一口饭,有的时候穿不上一件完整的衣服,但是贺知章克服困难坚持读书,因此他的书读得非常好。他和爱喝酒的李白是好朋友,两人常常在一起喝酒、作诗,相处得十分融洽。八十二岁那年,贺知章迈着蹒跚的步子,回到了家乡。瞧。这就是他回到村口遇到孩子们时的情景。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些什么

23、?2揭示题目:此时贺知章十分激动,于是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回乡偶书。读题回乡偶书。3据题质疑:(1)读了题目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重点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2)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设计意图:通过介绍背景和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古诗。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1师:自由读诗,读准生字新词,并边读边观察,想想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2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3检查反馈:(课件)(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再齐读生字新词。(2)指名读诗;分组读诗;齐读古诗。设计意图:读准生字新词,并边读边观察,想想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1师:小朋友,

24、刚才在老师的介绍中已经了解到贺知章在10岁那年就离开了家乡,直到82岁才回到家乡,古诗中哪个诗句向我们介绍了这个内容?2引出并学习诗句一:(课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思吗?师: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就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思。那么,第一个诗句的后半句“乡音无改鬓毛衰”你又是怎么理解的?或者你有什么疑问吗?引导理解:鬓毛:头发 衰:白了指名说说诗句一的意思: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时,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3引出并学习诗句二:(课件图片)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

25、这是贺知章牵着马儿回到家乡来到村口时的情景。请你读读诗句二(出示句子二)并联系图片,猜猜他们在干什么?交流并小结:孩子们看见贺知章却都不认识,于是笑着问贺知章:“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的?”设计意图:有感情朗读诗句,学会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四、发挥想象。小朋友们,82岁的贺知章老爷爷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离开了那么多年,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激动)孩子们遇到这位老爷爷,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高兴),孩子们和诗人贺知章还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五、小结。小朋友们,你听说过“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这句诗句吗?我们的贺知章老爷爷在回到家乡时就有着这样深切的感受,离开家乡多年,又

26、重新回到家乡,这种心情是激动的,又是喜悦的。让我们带着贺知章老爷爷的那种心情把古诗背一遍吧。六、作业布置。把回乡偶书编成一个故事讲给爸爸和妈妈听。泊船瓜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本课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理解诗句的意思。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思想之情。【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

27、洲古镇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B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之地。许多诗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2板书诗题,读题。3过渡:为什么人们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设计意图:通过出示京口和瓜州的位置,引出古诗。二、整体感知,直奔重点。1感悟诗词,了解一下本诗创作背景。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任宰相期间,积极推行变法,但是守旧

28、派反对改革,王安石被逼辞去宰相之职。一年后宋神宗深感变法少不了王安石,于是王安石又被恢复了相位,但仕途的坎坷,官场的黑暗,让王安石很不情愿去复职,他两次请求辞去宰相之职,但宋神宗都不准。1075年春,迫于无奈,王安石只好勉强上任。北上京城途经瓜洲时,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泊船瓜洲。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3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4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5指名交流。6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设计意图:从王安石介绍开始,使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三、整体感悟,赏析诗句。1解释题意泊船:停船靠岸。瓜洲:在长江北岸,和镇江隔江

29、相对。2诗歌注释。(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数重:几层。(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吹绿了。还:归、回。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3诗歌译文。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啊,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设计意图:通过解释题意,诗歌注释和十个译文,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本诗的内容。四、品评诗句,升华情感。1比较下面几句,说说哪一句更好,好在哪里。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又到江南岸春风又过江南岸春风又满江南岸“绿”字,写出了春风的动态,形象

30、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拂面。2将“明月”换成“月亮”可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因为“明月”是圆圆的,代表团圆,“明”字更能突出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设计意图:比较诗句,抓住“绿”字的好处。五、学习总结。我们了解了诗人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理解了诗题的意思:知诗人,解诗题通过抓住关键的字,理解了诗歌的内容;抓字眼,明诗意通过体会作者的情境,领悟了诗人的感情;入诗境,悟诗情这就是欣赏诗歌的方法。六、作业布置。1默写古诗。2小练笔:把你想象到的江南春天的美景用一段话描写出来。(如果能用上我们平时积累的写景的好词佳句会更好。)【教学反思】泊船瓜洲一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是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通篇立意含蓄悠远。此诗对字的锤炼被人称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抓住诗眼悟诗情。泊船瓜洲这首诗字面意思相对比较简单,诗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