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政治高频考点解密01生活与消费高考政治高频考点解密01 生活与消费【高考解密】考试大纲要求课标全国卷地区考题考查点货币2017课标全国卷12结合生活常识,考查货币的职能2017课标全国卷13结合汇率变动,考查对我国对外经济的影响2016课标全国卷13结合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考查货币的职能2015课标全国卷I15结合美元持续升值,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价格2017课标全国卷I12结合需求弹性,考查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2017课标全国卷38(1)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2016课标全国卷I12结合互补品战略,考查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2016课标全国卷I14结合制药
2、企业陷入经营困境,考查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2016课标全国卷12结合成语“洛阳纸贵”,考查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2016课标全国卷38(2)结合“互联网+停车”智慧系统的应用,考查供求影响价格等2015课标全国卷I12以甲、乙两种复印机的成本比较为素材,考查价格对相关商品需求的影响2015课标全国卷I13结合价格改革,考查价值规律的作用2015课标全国卷15结合煤价、电价的变动,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互补商品消费2017课标全国卷I38结合我国生产和消费领域的问题,考查学生对我国经济现状的了解2016课标全国卷13结合试客的购买行为,考查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考点解密】考点1 货币的本质考法1 商品的
3、基本属性的分析和判断【考法点评】通常是提供消费者关注商品的各种属性、国家或企业重视商品质量等素材,设置选择题考查对商品概念的判断、商品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等。1.分析判断商品两个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既包括物质层面的满足,又包括精神层面的满足)。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即商品对人的有用性。一切商品都必须具有使用价值。(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一般)的人类劳动。从经济角度讲,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的是不同商品所有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不同商品进
4、行交换,必然存在一定比例。双方按这一比例交换,是因为存在着共同的东西,这一共同的东西不是使用价值相等。因为不同质的东西,不能进行数量的比较。这一共同的东西是双方都是劳动产品,都消耗了一般人类劳动(无差别),都有价值。(3)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4)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对立的,某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能被同一商品所有者占有。生产者为获得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消费者为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价值。2.分析判断一种物品是否是商品的方法(1)定义法: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两者缺
5、一不可。自然状态的空气,不是劳动产品,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没有用于交换,都不是商品。(2)属性法: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变质的食品,失去了相应的使用价值,不是商品;假冒伪劣产品,不具有应有的使用价值,不应作为商品出售。(3)领域法:看是否已离开流通领域,离开流通领域就不再是商品。学生正在使用的学习用品,已经离开了流通领域,不是商品。【易混提示】质量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品属于商品。使用价值不决定价格,价值决定价格。【典例1】某公司向计算机个人用户提供免费的安全和杀毒服务、占据了国内网络安全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免费提供,是因为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6、A.属于公共物品 B.价值通过其他形式实现C.使用价值不大 D.未用于交换而没有价值【答案】B考法2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的分析和判断【考法点评】角度1:分析判断某材料中体现的货币的本质或经济生活道理,判断其涉及的货币职能。角度2:分析某一现象的经济生活依据。如: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网络购物涉及的货币的职能是此知识点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通常是提供某种商品交换活动或描述某种经济现象的素材,分析体现的道理或涉及的货币职能,或分析某一活动、现象的经济生活依据。1.货币的产生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表面上看,商品和货币好像一对挛生兄弟,实际上商品要比货币出
7、现得早。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2.掌握货币的本质的基本知识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成为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3.掌握货币的职能职能作用关键词语基本职能价值尺度表现商品的价值“标价”“价格”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购买”“买卖”“现场交易”其他职能贮藏手段贮藏财富“保存”“退出流通领域”支付手段清偿或支付债务、赋税、利息、工资等“赊销赊购”“还债”“地租”“税款”“工资”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考法提示】在分析和判断中,可以用标志词来判断货币的职能。如,价值尺度:常用“标价”“价格”等标志词。流通手段:常用“购
8、买”“买卖”“现场交易”等标志词。支付手段:常用“赊销赊购、还债”“支付利息、税款、工资、地租”等标志词。世界货币:常用“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国际支付”等标志词。【易混提示】一切商品都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是货币与商品同时交付的交换;支付手段是货币的交付和商品的交付有时间差的交换(预付款或延期付款);严格意义上讲,只有金银货币才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但某些国家的纸币(美元、欧元、日元)具有部分世界货币职能。国家进行必要的外汇储备,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9、典例2】2017年“五一”长假期间,黎明领取了存在银行里的2万元工资款,带领全家5口人到云南进行了“大理丽江三日游”。在风景秀丽的丽江,黎明花3000元买了几件富有云南民族特色的纪念品,带回来赠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材料中的“纸币”依次发挥的职能是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A B C D【答案】B 考法3 纸币发行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分析【考法点评】通常是提供某国货币流通的基本情况,或是某国纸币的发行情况,或是某国经济运行总体形势,考查纸币的发行、流通情况对物价的影响、纸币的相关知识、通货膨胀的影响及治理措施。通常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涉及计算类、图表类、措施类、意义类、依据类等题
10、型。1.掌握规律,运用公式计算熟练掌握并运用纸币的流通规律,运用已有条件计算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纸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等。公式如下:2.纸币流通的条件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由国家强制力作保证。如;比特币由于缺乏上述两个条件,因而不能成为法定货币。假币不能在市场上流通,制造假币的行为在每个国家都是犯罪行为。3.纸币职能的分析判断纸币作为现行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某些国家的纸币可执行世界货币职能。4.纸币的发行量与经济形势(1)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而应遵循货币流通规律;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值。(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的发
11、行不是越多越好。5.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根本上是扩大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同时也要采取措施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或降低货币流通速度。主要措施是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多收少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实施正回购政策回收流通资金等)。【考法提示】(1)要明确市场流通中所需要货币的计算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一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即(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2)要明确纸币贬值率和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一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通货膨胀率=(纸币发行量一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3)要明确纸币
12、贬值和升值后,商品价格的变动。假设纸币贬值x%,那么商品的价格=原价格(1一x%)。如果纸币升值x%,那么商品价格=原价格(1+x%)。【易混提示】(1)通货膨胀一定带来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时容易出现抢购现象,但有抢购现象不一定是通货膨胀。(2)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有:价值(决定性因素);供应紧张;国家宏观调控;通货膨胀;商家囤积居奇,恶意炒作;等等。(3)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PPI是生产者物价指数,反映生产环节的价格水平。CPI上涨和PPI上涨,意味着物价上涨,经济增速加快,如果上涨幅度过大,会导致高通胀,进而使经济衰退。CPI下跌和PPI
13、下跌,意味着经济发展放缓,如果下跌幅度过大,会导致通货紧缩,经济陷入衰退。【典例3】在下列选项中,对于增加纸币发行量、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三者关系的正确说法是A只要增加纸币量,必然引起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B物价上涨总是因为增加纸币发行量引起的,其本质是通货膨胀C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必然会引起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D物价上涨必然导致增加纸币发行量和通货膨胀【答案】C 考点2 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考法1 结算和信用工具的分析与判断【考法点评】通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结算和信用工具,往往以信用卡消费为索材,考查角度涉及信用卡的功能,优点和续点、申请的条件等。1.结算(1)含义;把一定时期内的
14、经济收支核算清楚。(2)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转账结算是双方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非现金结算,指的是转账结算。(3)常见结算工具:信用卡和支票、汇票。信用卡一般用于小额结算。支票、汇票一般用于大额结算。支票一般用于本地结算,汇票一般用于外地结算。2.信用卡(1)含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2)功能:持卡人可在发卡银行指定消费场所消费,可以存取现金和转账。信用卡可以履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3)优点: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
15、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增加消费安全。(4)缺点:若个人信息保管不善,会带来相关损失。要重视信用卡安全。【易混提示】(1)发放条件:银行信用卡只给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放,个人资信状况不好,则不符合发放条件。注意与此相关的错误说法,如:银行信用卡是给银行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2)信用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一种载体,其本质不是一般等价物,自身没有价值;信用卡不是绝对安全、绝对方便的,存在被盗刷的可能。3.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支票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两种。【特别提示】使用银行信用卡进行结账、消费等,可以减少现
16、金的使用,但不会减少货币流通量。因为货币流通量包括现金流通量和电子货币流通量,而通过信用卡消费,增加了电子货币流通量,故不会减少货币流通量。【典例1】社会保障卡是记录个人社会保障的信息卡。很多地方政府将社会保险费的缴纳与返还、医疗保险费的缴纳与支付等事务,委托银行代理,并加载到社会保障卡上。社会保障卡加载资金往来功能后A方便用户存取款、结算、查询 B成为一般等价物C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量 D成为现金支票【答案】A考法2 外汇和汇率的分析【考法点评】角度1:人民币币值变动的计算角度2:人民币升值、贬值的影响角度3: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角度4:影响人民币币值变动的因素以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国际化等热点为
17、背景,利用文字、表格、图像呈现相关信息,从以上四个角度设置选择题。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外汇和汇率时,往往涉及意义、原因等角度。1.关于外汇与汇率的基本概念(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可以理解为支付工具、支付方法,不同于货币职能中的支付手段)。外汇储备多,国际支付能力强,本国抗金融风险的能力强。一国持有外汇过多,会承担外汇贬值带来的风险,会加大本币升值的压力。(2)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2.关于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的相关知识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影响汇率变动的根本因素;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的差异、政府的货币和汇率政策、突发事件、国际投机的冲击、经济数据的
18、公布甚至政府要员的言论等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3.关于汇率变动的规律的相关知识(1)同种货币币值的升贬与汇率的升降一致,二者呈同方向升降变化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哪国货币升值哪国汇率就升高;反之,则降低。要注意,外汇包括外币,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外汇执行的主要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不同货币币值的升贬与汇率的升降相反。简单地说,例如人民币升值意味着美元汇率下跌,反之,则上涨。(2)应付标价法,又叫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或1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货币都采用应付标价法。在应付标价法下,人民币汇率走势和图的走势呈负相关。(3)应收标价
19、法又称间接标价法,它是以一定单位(1或100)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该收回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等均为间接标价法。在应收标价法下,美元汇率走势和图的走势呈正相关。【特别注意】汇率与币值的变化外币不变不变更多更少本币更多更少不变不变外币币值升值贬值贬值升值本币币值贬值升值升值贬值外币汇率升高跌落跌落升高本币汇率跌落升高升高跌落4.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的相关知识(1)利:有利于减少贸易争端,解决对外贸易不平衡问题,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有利于进口,降低以进口原料为主的企业的生产成本;有利于降低出境旅游、留学的成本;有利于促进国内企业遇蔓优化升级,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减轻处债压
20、力;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2)弊:出口产品价格升高,不利于出口;竞争加剧,导致出口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工人失业;外币贬值,导致外汇储备缩水;外币兑换人民币减少,增加外商在我国投资成本,不利于外商直接投资。(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国进出口贸易平衡,稳定就业,对世界经济发展和金融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典例2】下图是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图,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A点到B点,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A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B人民币贬值,不利于我国对
21、美投资的增加C美元升值,我国出口美国的商品竞争力下降D美元贬值,我国进口美国商品的竞争力上升【答案】B 考点3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考法1 影响价格的因素的分析与判断【考法点评】此考点为高考命题的高频考点。通常以生活中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的价格变动现象为载体,采用数据、图、表格、漫画、常见经济俗语等形式设置问题情境考查价格变动的原因、影响因素或依据,区分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与非主要因素,调控物价的措施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会涉及。1.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1)商品的价值量。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来说,价格高低与价值大小成正比,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2)供求关系。同种商品供不应
22、求时,买方竞争,推动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卖方竞争,促使价格下跌。(3)纸币发行量。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4)货币自身的价值。当商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与货币自身的价值成反比,即货币价值上升,则商品价格下降;货币价值下降,则商品价格上升。(5)国家政策的影响。如国家为控制房地产价格,要求提高土地出让金,则土地价格上涨。(6)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围积,哄抬物价。2.价值决定价格和市场形成价格(1)商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所以“价值决定价格”。(2)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会
23、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市场形成价格”,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3)“市场形成价格”会使商品的价格既反映商品的价值,又反映商品的供求关系。3.质量与价格(1)优质优价并不意味着商品质量决定价格。从根本上说,优质优价是因为优质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普通商品多,所以其价格较高。(2)优质优价与质优价廉并不矛盾。因为就生产同类商品而言,优质优价主要是因为优质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较多。就优质商品的生产而言,质优价廉主要有以下原因: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值量变小;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的降价竞争;薄利多销的促销方法等。【特别提示】要注意结合影响价格
24、的因素来回答降低物价的措施,如降低成本、扩大供求、抑制不合理需求等;价值对价格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供求关系只是影响价格;使用价值与价格并无直接影响,使用价值决定价格的说法是错误的。【典例1】经济学中著名的“丰收悖论”是这样表述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如果某一农场主获得丰收,他的农场的收入会增加;如果所有农场主的收成都破丰收记录的话,则他们的农场收入都会下降。”“丰收悖论”反映了A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劳动效益和劳动收益成反比B如不调整经营方向,将很难获得可观的利润C总收入和总产量成正相关关系D农产品供过于求,会使农产品价格下降【答案】D 考法2 价值规律的分析【考法点评】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时,通
25、常是以计算题或图表题的形式,设置某些商品价格变动情况,分析其变动趋势、原因;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时,通常是设置某些经营活动,考查如何运用价值规律提高经济效益。1.“等价交换”原则(1)“等价交换”中的等价是指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出现以后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合。(2)“等价交换”原则不存在于具体交换的每一个场合,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3)价格终究还是由价值决定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现象,不仅不违背价值规律,而且恰恰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2.价值规律的作用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关系(1)在生产、生活中,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2)市场对
26、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是通过市场上商品价格的波动传递给生产者信息和市场竞争达到的,这正是价值规律在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种表现形式发生作用。因此,价值规律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3.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1)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缩短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会增加,商品生产者就会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有优势。(2)由于竞争机制的形成,会促使其他生产者竞相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3)从一个较长时期来看,最后能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让消费者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4)熟练把握下列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准确解答
27、相关计算题、选择题。(5)价值量的计算方法计算内容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反比,用除法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该商品原来的价值量(1变化了的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使用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正比,用乘法使用价值总量=原来的使用价值总量(1变化了的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格与货币本身价值的关系成反比,用除法单位商品价格=该商品原来的价格(1变化了的货币价值)单位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的关系成正比,用乘法单位商品价格=该商品原来的价格(1通货膨胀率)【典例2】中国商人历来推崇“薄利多销”,而犹太商人则认为:“一种商品既然薄利,何不弃之,选择利厚的产品去生产和销售不
28、是更好?”以上两种观点A都违背价值规律 B都能够自觉面向市场,调整产业结构C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消费观念 D都是正确的,都体现了价值规律的要求【答案】D考点4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考法 价格变动的影响的分析与判断【考法点评】此考点为高考常考点,一般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且常以坐标图的形式命题,也会设置非选择题。往往是提供某种商品价格变动的背景,分析影响,或者是以图表的形式分析价格、供给、需求、政策、相关商品等的相互关系。例如结合CPI涨幅,商品房价格波动等热点材料分析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者、人们生活以及生产分别会产生哪些影响。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一般来说,基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购买、
29、消费)会减少;价格下降,需求(购买、消费)会增加。(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较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3)商品的需求量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某商品的价格与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同方向变化,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反方向变化。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3.常见的图表形式供给曲线:表达了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价格高,获利增加,生产扩大;价格低,获利减少,生产缩减需求曲线:表达了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需求变动曲线:表达了在相同
30、价格水平下,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动,从而导致需求量变化需求弹性曲线:表达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D1)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D2)影响较大【知识拓展】(1)均衡价格:即图中的E点。含义: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变动: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由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因此,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位置移动(图7、图9)都会使均衡价格发生变动。也就是说,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如收入水平变动、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或供给的数量的变动。(2)供求变动法则: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供给(需求)量减少,曲线向左移;供给(需求)量增加,曲线向右移。【典例】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动力的转换使新兴行业释放出新的用工需求,用工的天平进一步向技能型人才倾斜。很多企业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处于饥渴状态,一些企业为了吸引高端人才也是开出了优厚条件,在专为技术人才提供的6千多个职位中,很多企业都开出了80万到150万的年薪,高端人才薪水飙升。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对高端人才需求传导效应的是A B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