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3 ,大小:457.49KB ,
资源ID:1024665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2466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段专业知识精华.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段专业知识精华.docx

1、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段专业知识精华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一)考核知识点教育的概念;学校教育及其发展;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教师职业与教师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反思和教学研究。二)考核要求1.识记与理解(1)教育本质的含义、义务教育的含义、终身教育的含义1教育本质的含义 教育本质指教育本身所固有的特性或特殊本质, 是教育现象之间必然的、普遍的、内在的和稳定的联系。目前教育学界在教育本质问题上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过程;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2义务教育的含义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

2、的所有适龄儿童、少 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 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3终身教育的含义 终身教育是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 持续发展要求而 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在教育观念上, 要求树立大教育观,同等重视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在教育体系上,要求建构终身教育体系,使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在教育目标上,要求培养和提升人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教育方式上,要求实施多样化的教育,促进学习者更加主动地学习。(2)学校教育的特点、 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 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近代学校教育的特点、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学校教育的特点 职能的专门性; 组织的严密性; 作用的全面性; 内容的系统性;

3、手段的有效性;形式的稳定性。2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 四个方面。3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 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公民。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我国现阶段学校德育的任务是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 育引导学生形成社会主义公民的政治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世界观,培养自我提高道德和政治修养的能力;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是对学生的智力和认识能力的培育及提高;另外,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任务4近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以法治教,普及义务教育;建立了完善的 学校教育系统 学制;创立 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教育 内容

4、结构日益丰富, 大量增 加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 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5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重视早期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普及义 务教育和延长教育年 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规并行, 且相互渗透; 高等教育大众化和 多元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 教育向终身化发展; 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3)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学校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1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 学校教育活动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 其 承担着传递人类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的主渠道的任务; 现代学校教育 不仅担负着普及文化文明的 重任,另一方面则扮演着更新创造文化的 角色。2学校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促进人

5、的身心发展进程;加速个体发 展的社会化进程;发展人的 主体性、个性化功能。(4)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小学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学校教育制 度1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 2010 年 7 月 29 日,党中央、国务院正 式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 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 称纲要)。纲 要指出: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 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我当前的 教育方针。2小学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德育方面: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 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 德育方面 会主义和爱中国

6、共产党的思 想感情,初步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 诚实、勤俭、不怕困难等良 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 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 行为习惯。 智育方面: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 智育方面 能,掌握一些自然、 社会和生活常识, 培养观察、 思维、动手操作和 自学能力,以及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 体育方面: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 康的体魄 .美育方面: 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劳动 技术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 劳动 技术教育方面 动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3学校教育制度

7、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 校的总体系,具 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 修业年限及它 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 心与主体,体 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5)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学校侵权责任的 构成要件、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1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学生的权利:接受、享用教育的权利,即参 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 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 料;获取物质保障的 权利,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 助学金;获得公正 评价与学业证书的权利,即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 得公正评价, 完成 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

8、应的学业证书、 学位证书; 维 护自身权益的权利, 即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对学校、教师侵犯其 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 提起诉讼;法定的其 他权利,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学生的义 务: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即 “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遵规尊师养 德修行的义务,即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 德和行为习惯 ”;努力完成学业的义务,即 “努力 学习,完成规定的学 习任务 ”;遵守管理制度的义务,即 “遵守所在 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 的管理制度 ”。2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教师的权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 教学改革试验;从事 科

9、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3过错。4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 诉讼方式(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 事诉讼);行政方式(行政 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赔偿) ;仲裁和调节 等方式。(6)教师职业的意义、教师角色定位、教师的情感智力和品质、教 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机智的内涵1教师职业的意义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 在社会的发展和 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 带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 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 键性作用;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 体发展起促进作用。2教师角色定位 教师应是一个引导者和设计者; 教师应视自己 为一个诚恳的合作 者和学习者;教师应是一名优

10、秀的管理者。3教师的情感智力和品质 赋予职业神圣的意义;心中要有爱;做 自律的榜样;有热心和幽 默感;有可信任感。4教师的知识结构 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其知识结构可分为三个方 面:本体性知识、条件 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本体性知识:教师具有 的特定的专业知识。 条件性知识:主要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实践 性知识: 是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 境知 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也就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5教师的教学能力。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课堂教学的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课堂教学的研究能力。6教育机智的内涵。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 殊定 向能力,是

11、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 确地 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 题的 能力。教育机智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 ,是教师 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7)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1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教师专业发展能够帮助教师认识教师专 业自我; 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 学生的学业进步。2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 非“关注 ”阶段; “虚拟关注 ”阶段; 生存关注”阶段; “任务关注”阶段; “自我更新关注 ”阶段。(8)教师反思的含义、教师反思的意义、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意义1教师反思的含义 教师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

12、 考对象, 对自己所做 出的行为、 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 分析的过程,是一种 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 的途径。2教师反思的意义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沟通教学理论与实践; 提升教师自身的成 熟度;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3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意义 有利于教育改革;促进自身专业化发 展;有利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1)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趋势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 育的衔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 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 大众化;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2)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1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学习:实

13、现自我超越; 实践:改善心智模 式; 培训:建立共同愿景; 合作:整合团体智慧; 研究:学会系统 识自己;正确认识教师。 学校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风教 育。(3)教师反思的方法:教学日志、教师学习审计、教育案例、教师 叙事、网络教研、教学课例1教学日志 教学日志记录了教师自己每天都进行了哪些教学活 动, 这些活动实施 的效果、影响课堂教学的关键细节等情况,它有意 识地生动地表达了 教师自己的活动。 教学日志的内容是记录下教师自 己教学生活中的一 些重要事件,自己的反思和阐释,这是帮助教师很 好认识自己的一种 方法。2教师学习审计 学习审计一般以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为单位来 完成, 通过

14、对过去一学 期(年)的总结,帮助教师识别近年来获得的 知识、技能和洞察力。 学习审计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自己已有的学习与 尚缺乏的知识技能, 以及发现自己是如何学习和改变自己的,帮助教 师养成反思的思维习 惯,提供一个生存忠告备忘录与角色模型简介。3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教学情境的故事,就是一个实际 教育情境的描 述,其中有人物、事件、情节等,并含有一个或多个疑 难问题,以及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结果。4教师叙事 教师叙事指教师“叙说” 自己在教育活动中个人化 的教育 “问题解决” 和“经验事实”,或者是“记叙”教育问题的提 出过程以及在解决问 题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5网络教研 网络

15、教研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开发和利用网 上教育资源,建 立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 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教研活动。6教学课例 教学课例的表达形式一般表现为教学设计 +教学实录 +教学反思。 在实 际写作中,教学课例还有许多变式。(4)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观察研究法 观察研究法是研究者借助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 有目的、有计划地 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 连续的观察, 并做出准确、 具体和详细的记录, 获得事实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 : 调查研究法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 通过运用观察、 列表、

16、问卷、 访谈、 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所需要的 资料,从而形成科学认 识的一种方法。3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就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合 理控制、创设一定 条件,对被试施加教育影响,然后观测被试的变化 和教育效果, 从而 验证假设, 推断所施加的教育影响同教育效果之间 是否存在因果联系 的研究方法。4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教育工作者或学校的一线教师针对自 己在教育领域、 学 科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在 专业教育研究者的指 导下,对问题进行科学的定位、诊断、制定解决 的计划及具体的实施 步骤,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研究者自身的 教育水平,改善教学 质量的行动

17、。(5)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和要素、校本教研的过程 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和要素 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学校是校本 教研的主阵地;教师是校本教 研的主体;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是校本 教研的核心。 校本教研的要素:教师的个人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 伴互助; 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2校本教研的过程 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 反思。(6)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集体备课、定向研讨、案例教学1集体备课中,来自不同教研组、不同学科或不同年龄、不同专业 发展 阶段的教师,通过集思广益、扬长避短、信息交流达到共同提高、 发 挥整体智慧才能的目的。2定向研讨包括五个环节,一是集体听课;二是分组讨论;三是会议 交流;四

18、是专家分析;五是总结评估。3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以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案例为载体的。 教学 案例应有这样一 些特征:案例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案例要含有教育两 难问题;案例要 蕴含深刻的教育学或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原则 和原理;案例要 具有新颖新,讲究时效性;案例的背景要清晰。在案 例教学中,应做 好三点:一是教师要学会撰写案例;二是教师要学会 使用案例; 三是 让教师积极参与案例探讨。 二、小学课程与教学 (一) 考核知识点 课程和课程理论;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和评价;我国基础 教育课程改 革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和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 践;课堂教 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模式。(二)考核要求1. 识

19、记与理解(1)课程的概念、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1课程的概念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 课程是指学生在学 校获得的全 部经验。从狭义来说,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 养目标而开 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 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源;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本依据;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课程是评估教 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2)课程理论流派:经验主义课程论、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存在主义课程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论1经验主义

20、课程论 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论流派认为, 学 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是 不足取的, 应代之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 同时强调,课程的组 织应心理学化。 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杜 威认为,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沟 通,应该以儿童为出发点、为中 心、为目的。理想的课程应该促进儿 童的生长和发展,这也是衡量课 程价值的标准。 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杜威认为,课程的组织之所 以要心理学化, 是因为传统学科课程的逻辑组织对于成人可能是适用 的, 而对于儿童 来说,情况就不一样。因为儿童是初学者,还没有能 力接受成人完整 的经验, 所以课程的组织应该考虑到心理发展的次序, 以利用儿童现 有的经验和

21、能力。2学科中心课程论 这一课程流派是以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为契机而 出现的, 主要有要素主 义和永恒主义。要素主义强调,课程的内容应 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 要素”,它提出课程设置原则中首先要考虑的 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永恒主义认为,教育内容或课程涉及的第一个 根本问题,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或如何选择学科。 永恒主义对此的回 答是明确而肯定的,那就是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 统的“永恒学科” 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 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 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 活动计划等方面。 这种理论 不太关注学科

22、的知识体系, 而是强调课 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社会问 题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 展。这种课程理论的核心观点 是: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 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 和社会文化。存在主义课程论存在主义认为,在确定课程的时候, 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承认学生本人为他 ( 她)自己的存在负责。换言之,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为学生规定一种固定不变的课程是不适当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态度。5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一些学者从后现代主义理论出发, 尤其借助 于后现代主义的新视角和 方法考查一系列的课程问题,提出了后现代 主义课程论。 在这方面最 为著名的是美国

23、学者多尔。 多尔在分析和批 判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把他 设想的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 4R ,即丰 富性()、循 环性()、关联性()、严密性()。3)课程设计的两种模式、课程目标的内涵和特征、课程计划的含 义、课程标准的内容、教材和教科书的含义、课程的类型、课程评价 的内容和形式、校本课程的含义、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1课程设计的两种模式 目标模式:以目标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和核 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 立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设计的模式,是 20 世纪初开始的课程 设计与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 1949 年,泰勒 出版课程与教学的 基本原理一书,从此该书成为课程研究与开发 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 书中,

24、 泰勒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 计划都必须首先回答 四个基本问题: 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 标?提供什么教育经验 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怎么有效组织这些教 育经验?我们如何确 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过程模式: 过程模 式由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系统确立起 来的,提出课程开发的 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 程、概念与标准等知识 形式的课程,并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课 程开发的过程模式是通 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 鼓励 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 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过程模式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 造性作为教育的广泛目标,尊重并鼓励学生的 个

25、性特点,并把这一目 标与课程活动、教学过程统一起来,进而又统 一于教师的主体的作用 中。2课程目标的内涵和特征 课程目标: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 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 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 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 期望实现的程度,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 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课程目标的特征: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 时间性3课程计划的含义 :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 标、各学科科目的 性质和作用, 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的关于学 校教学和教育工作 的一种法规性文件,是课程标准和教学材料研制开 发的主要依据。4课程标准的内容 课程标准包括

26、以下内容:前言、课程目标、内容 标准、实施建议和术 语解释。5教材和教科书的含义 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递 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录音带、录像带、广播电视节目等。 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狭义的教材又称教科书或课本,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也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与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6课程的类型 必须课程与选修课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分科课 程与整合课 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国家课程与校本

27、课程。7课程评价的内容和形式。课程评价的内容 课程评价的内容: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课程评价的内容 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两个方面。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8校本课程的含义。 校本课程是按照课程设计开发的主体不同而划分的与国家或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 校本课程顾名思义是以校为本开发设计的课程, 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评价的形式:诊断性评价; 课程评价的形式课程。具体来说,校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9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 亚太地区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 () 对校本 课程开发做出如下界定: “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学校自主的行动, 促 使地方和中央当局之间的 权力和责任的重新分配,

28、因此学校获得法律 和行政的自主权的专业地 方,从事课程开发的过程。” 可见, 校本 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课程决策过 程。(4)新课改的基本特征、新课程设计的特征、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新课改的发展趋势新课改的基本特征 强调课程的发展功能;实现课程设置的整合 性;关注实施过程与 科学评价;进一步加大课程管理的弹性化。2新课程设计的特征 课程设计越来越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注 重学生个性的发 展;由集中统一的模式向更加有弹性和灵活性的模式 转变,走向权力 分享;课程综合化得到重视,注重学生灵活与综合运 用知识的意识和 能力的培养。3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把握好新教材的内容是顺利实

29、施新课改的关 键; 教师教育理念的 转变是实施新课改的前提;教师素养的提高是实 施新课改的保证;评价体系的改革是实施新课改的保证。4新课改的发展趋势 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味; 在课程 政策上,进一步实现国 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在课程 内容上, 进一步实现学 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在课程结构上, 要更新课程种类,恰 当分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努力实现课 程的综合化;在课程 实施上,要超越忠实取向,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 课程创新取向;在课 程评价上, 要超越目标取向的评价, 走向过程 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5)教学的概念、学校教学的特点、学校教学的任务、教学过程

30、的 特点、教师 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表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表现、教 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1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 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学校教学的特点。 学校教学是具有明确的目的的教学;学校教 学是具有周密计划的教学;学校教学是基于预成课程的教学;学校教 学是高速度高效率的教学。3学校教学的任务。 指导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应 用知识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 强学生的体力。4教学过程的特点:互动性、学生认识的间接性、

31、发展性、教育 性。5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 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第二,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指导者;第 三, 教师是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引路人;第四,教师是学生审美 能力的培养者。6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学生 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属性、功能进行主体性的选择;第二,学 生对 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信息的破译与转化;第三,学生对教师的主体 性作 用的借鉴、创造与超越。7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 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 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新 课程强调反思;在与其他 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

32、强调合作。8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向 自主构建学习、 小组合作 学习和问题探究学习。(6)教学理论的发展、 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的发展、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 教学 理论的发展 认知教学理论、情感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认知 教学理论、情感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多元智力教学理 论、 反思性教学理论1教学理论的发展 在世界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发展史上, 为古代 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做出 突出贡献的当属中国学者。思孟学派的学记 是公认的世界上最早 的论述教与学问题的著作,还被誉为是中国古代 教学思想之大成, 是 对我国古代教学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