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物科学特色类建设思索动物科学特色类建设思索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在提升国际竞争力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更是严重缺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研究型大学的历史使命。动物科学专业在农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应用学科的动物科学专业,跟其他学科一样,社会对动物科学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动物科学专业高等教育培养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研究型大学具有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实力雄厚、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优势。动物科学专业要充分利用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形成动物科学专业自身的培养特色
2、。一、研究型大学中动物科学专业的发展优势1.研究型大学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本科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使命,每一所研究型大学都会根据自己的办学历史、学校特色、学科专业等具体现状形成各自的本科生教育理念和培养特色,提出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运行机制,为国家和产业振兴做出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是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浙江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也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动物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指导。浙江大学动物科学专业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在国际大环境具有竞争力的动物科
3、学专业创新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实施“宽、专、交”的培养模式。2.研究型大学具备综合性的学科结构,为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研究型大学注重学科建设,具有齐全的学科结构体系,涵盖了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各学科均居于领先水平。如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有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科学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浙江大学是拥有理、工、农、医、文、史、哲、经、管、法、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共82个系、113个本科专业的研究型大学,广泛的学科设置,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研究思路,有利于实现宽、专
4、、交的培养模式,能为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打下扎实基础。3.研究型大学吸引大量的优质生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播下优良种子。优质生源是高校教学的起点,研究型大学以特有的综合实力和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吸引了大量的优秀学生,生源总体质量大大提高。以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为例,自2007年开始,浙江大学实行大类招生,即按照工科大类、农科大类、生命科学大类、文科大类四个大类招生,其中农科大类实行提前招生。经统计,农科大类招生分数线远远高于省内一本分数线,学院农科大类的录取分数与省内一本线分数比较图示如下:4.研究型大学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氛围,为培养本科生提供优良的创新环境。与其他类型的高校相比,研究型大
5、学重视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充足的科研经费;具备完善的实验设备和优良的实验条件;重视获得标志性科研成果,形成大量高质量的论文和专利等科研成果;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和学术会议,为广大师生了解国际最新学术动态,充分交换学术思想提供机会。研究型大学以研究促进教学,良好的科研状态和学术氛围,为学生提供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机会,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5.研究型大学具备优良的师资队伍,为培养优秀本科生提供保证。研究型大学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以优厚的待遇吸引高水平的专家来校任教,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培养青年学术带
6、头人。因此,在研究型大学中,师资队伍由一批学术造诣较深、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科研人员组成,在校的教师不仅是优秀的教学工作者,也是出色的科学研究工作者。教师把所从事研究的最新进展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追踪学科最新进展,拓展学生的科研思路。二、动物科学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1.教师重科研,轻教学,对本科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科研和教学是研究型大学的基本任务。由于学校比较注重科研发展,对本科教学缺乏具体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同时教师又受到其他任务强大吸引力的驱使,因而积极投入本科教学的思想不够坚定。相对而言,教师比较关注个人的科研工作,对本科教学的精力投入不足,改革动力不足,缺乏教学研究的热情,影响着本
7、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2.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动力不足。很多新生入学后,存在对学习动物科学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究其原因,家长和社会上对专业的偏见是造成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专业思想不稳定又是造成部分低年级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部分学生读了动物科学专业,却并不真正热爱专业,缺乏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3.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薄弱。学生本科毕业后,普遍存在对专业实践能力比较薄弱的现象,表现为科研实践能力较强,但对专业实践知识却无所适从。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学生眼高手低,不愿意参加专业性的生产实践;部分教师本身对专业生产缺乏了解,实验学内容跟专业生产脱节;高质
8、量的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有待加强;一般高校教学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现象,对课堂教学有一套完善的机制,而在实践教学方面,往往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包括实践内容、形式和考核机制等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三、动物科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新路子1.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宽口径、厚基础、适应性强、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基础、知识面广、适应社会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浙江大学动物科学专业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积累,改革注重专业化教育的传统的培养方案,整合和优化了课程体系,突出了课程体系的宽、专、交和课程内容的精、深、通,将课程设置为通识课程、大类
9、课程、专业课程和第二课堂四大类。通识课程包括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导论类、通识教育实践、人文社科类和科学技术类课程,共需修读学分。通识课程着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理解社会现实和认识多样世界提供多种思维方式和广阔教育,突出英语、计算机类和人文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均衡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专业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动手能力。专业课程形式包括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模块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和毕业设计,设立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一系列的专业基础模块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宽厚的基础上有广阔的专业自主选择空间;认知实
10、习、教学实习、科研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各类课程合并避免重复,实现少而精,体现专业特色,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第二课堂学分为4学分,内容包括大学生科研训练、学科竞赛、暑期短学期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加强通识课程建设,为通识教育奠定基础。充分利用研究型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资源配置全面的综合优势,实施以突出文、理、工渗透交融为特色的通识教育,加强通识课程建设,建立通识核心课程体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具备宽广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健全人格。推进研究性教学,创新课程体
11、系。一方面可以实施大班教学、小班研讨,特别是小班化的研讨式教学、案例式的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训练的的深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科学意识和国际视野,另一方面,可以构建与研究生教育接轨的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即打通本科与研究生教学,统一课程体系,构建融合贯通本研一体化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进一步理顺课程层次与要求,实现优异与广博相结合,创新课程体系,允许自由选课,按规定替换课程,按要求修读学分,构建开放式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平台。2.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学生的国际参与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国际化交流,充分利用国际交流的资源,拓展学生国际化交流范围,增加跟国
12、外大学的交流合作,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打造出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特色。积极鼓励和支持本科生参与海外科研训练,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双语课程建设打基础。双语课程是指采用外文教材、一定比例的外语授课、课程考核试卷部分或全部用外文出题的课程。双语课程授课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对于实现课程国际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师生参与国际交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扩大学生的对外交流活动,增进学生全球视野,增长学识才干,提高国际竞争力。聘请海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以及本校教师出国深造。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
13、师是高校教学任务的承担者,教师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因此,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打造一支学历、学缘、年龄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科学、梯队合理、具有很强创新能力和学术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根据专业实际,对师资进行合理的配置,优化教师梯队结构。教师梯队的合理构成,在年龄、职称、学历层次、学科结构等方面形成最佳配置。重视人才引进,引进国内一流学者和国际知名专家。如浙江大学设立了“光彪讲座教授”、“求是特聘教授”等岗位,吸引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声望的知名学者登上浙江大学的讲台。培养年轻教师,采用多种途径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训,派送有培养潜力的年轻教师到国外境外交
14、流学习,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创新管理制度,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出台并完善教学相关激励措施和有效的教学保障机制,发动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吸引院士、长江学者等高水平教授和副教授参与本科教学,不断提高课程质量。4.注重学生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各个环节,把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社会调查实践等实践环节列为必修课构成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支持本科生科研训练,通过多种形式支持本科生
15、开展科研训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科研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实践和科研训练的主体。加强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改进实践教学条件。通过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搭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等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实践和科研的机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通过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队伍的建设,探索校内接受知识训练、校外基地提高能力的有效机制,使每个学生得到专业实践和工作实习的机会,使学生在课内接受知识训练,在基地提高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组建与专业有关的社团,组织各类竞赛,激发学生科研兴趣。综上所述,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充分依托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将继续以专业建设为契机,创新“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研究教学运行机制,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俱佳,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动物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形成动物科学专业“宽、专、交”的培养模式,也可以为国内外同类院校提供参考借鉴。动物科学特色类建设思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