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和鹅教学案例部编版218牛和鹅导学案课题牛和鹅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谓、拳”等10个生字,会写“摸、甚”等15个字,会写“甚至、顽皮”等14个词语。 2.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3.结合课文中的批注,想想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4.通过感悟课文内容,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2.关注文中的批注,思考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3.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
2、文,完成预学案作业。(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用时:3分钟)1.课件出示牛和鹅的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种动物给自己的印象。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再读课题,引导学生交流由课题想到课文会写什么。1.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牛和鹅给自己的印象。 2.齐读课题。 3.读课题,想象一下会发生怎样的故事。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两种动物的印象,注意语言准确,条理清楚。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用时:15分钟)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2.引导学生自学生字新词。重点指导:集中识记生字“摸、捶、握、摔、掐”;字谜识记“襟、凭”。联
3、系上下文理解“无缘无故、恐怖”等词语。 3.按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2.(1)小组内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并互相分享识记难字、易混字的方法。 可以借助工具书识记不理解和有难 度的字。 (2)在教师指导下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尝试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3.逐段读课文。要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解词。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用时:12分钟)1.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课文围绕牛和鹅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部分。(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给课文划分段落。(3)引导小组交流每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3.引导学生质疑问难。1.带
4、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的是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也不怕鹅的故事。2.(1)朗读课文。 (2)小组讨论:课文先写了开始“我们”对待牛和鹅的态度,接着写我”被鹅袭击的一件事,最后写现在“我”对待牛和鹅的态度。(3)根据以上三方面把课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由于牛和鹅看人的角度不同,所以,“我们”怕鹅,不怕牛。第二部分(第512自然段):写“我”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第三部分(第1315自然段):写“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都改变了态度和做法。3.组内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1.要舍得给学生充分思考和组内交
5、流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2.学生概括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时,只要语言精练恰当,意思对即可,不要整齐划一。3.学生质疑问难在组内进行,可互相启发,提出有思考性的问题,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四、指导书写,课外拓展(用时:10分钟)1.指导书写生字,出示生字“甚、跪、 顽、概、惹、昏、凭”的生字卡片。指导学生观察。 2.范写生字“甚”“概”“昏”。3.师生评议学生书写作品。4.课外拓展:课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观察字的结构,小组内说出这几个 字的结构,了解写法。重点注意“概”的第八笔是竖提;“昏”的第五笔是竖。 2.认真观察教师范写,练习书写。3.小组内认真评议,分享优
6、点,改正缺点。再写一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书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课件出示字词, 引导学生复习巩固。 2.听写生字“甚、跪、顽、概、惹、昏、凭”。3.指读课文,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1.齐读课题,开火车认读生字词。2.在听写本上规范书写生字。3.自由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课文先写了开始“我们”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再写“我”被鹅袭击的一次经历,最后写现在“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在听写生字后,引导学生回顾“甚、概、昏”这三个字的易错处,强化学生的记忆。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用时:20分
7、钟)1.引导学生交流感悟:作者前后对待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指导学生结合学生活动卡进行学习。3.汇报交流。 (1)指导学生交流感悟之前“我们”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引导学生自主汇报交流。相机指导学生结合课文理解“无所谓”的意思。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指导学生交流感悟“我”后来对待牛和鹅的态度。 引导学生自主汇报交流。融情想象:作者再次见到鹅时动作和神态会是什么样的?作者可能会对鹅说些什么? 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指导学生学习“我”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出示课件:鹅追赶咬住作者的图片。A.融情想象:如
8、果此时你就是那个曾经惧怕鹅的作者,你会怎样?B.渲染气氛:看看此时的疯狂追击“我”的鹅,而“我”当时才和鹅一样高,如果鹅一口咬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这是多么令人害怕的一幕!你感觉到这紧张的气氛了吗?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果你是作者,当你看到金奎叔对付鹅潇洒的动作时,你会怎么想?听了他的话,你会有怎样的反应?你会得到什么启示?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金奎叔的话。4.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概括写法。1.自由读课文,画句子,写感受。 2.小组交流,填写学习活动卡。 3.小组选代表全班汇报: (1)汇报之前“我们”对待牛和鹅的不同态度。读相关句子谈感受,其他组员补充。 说一说“无所谓”原来是什么意思,
9、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汇报“我”后来对待牛和鹅的态度。 读描写“我”后来对待牛和鹅的态度的句子,谈感受,重点抓住问句和感叹句。其他学生补充。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融情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汇报“我”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读描写鹅袭击作者时的句子,谈感受,其他学生补充。 看图融情想象。在教师渲染的气氛中加深感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我”害怕的心理。找出描写金奎叔的动作的语句,抓住这些语句谈感受。交流自己的启示。 有感情地朗读金奎叔的话。4.概括方法: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让我们仿佛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1.引导学生结合上文理解:作者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2
10、.引导学生抓住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体会“我”遇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3.引导学生阅读文中的批注,学习作批注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悟“我”的恐惧和无奈,同时让学生抓住金奎叔的动作感悟其性格特点,重点品读金奎叔的话中蕴含的道理。 5.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想象体验 文中意境的能力。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交流书写 要点。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摸、捶、摔、掐”四个字的书写。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写后评价。1.读后畅谈自己的收获。2.认真观察,和教师一起书空。 3.在教师的指导下规范书写,然后集体评议。先引导学生
11、观察生字的特点,再指导学生书写,要注重书写评价。四、拓展阅读,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1.拓展阅读。 (1)课件出示“阅读链接”中的牛的写 意(节选),指名读。(2)独自阅读,作好批注,然后组内交流。2.布置作业。 (1)回家把牛和鹅的故事讲给父母听。2)搜集和课文相关的故事与大家分享。1.(1)听读故事。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边读边作批注,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阅读成果。2.把牛和鹅的故事讲给父母听,并搜集故事。引用“阅读链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悟,同时拓宽阅读空间。女娲补天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知道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以及补天的过程,能复述“补天”的过程。 3能体
12、会女娲急他人之所急、救民于水火的精神,并对阅读古代神话故事产生兴趣。重难点:学习重点:了解女娲补天的起因、经过、结果,体会女娲的精神。学习难点: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聚焦课文:女娲补天是中国古代四大神话故事之一。自从女娲创造了人,人们便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巨响震醒,原来是天空露出一个大窟窿!地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燃起大火,田野洪水泛滥。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女娲立刻去找雨神求雨,把天火熄(x)灭。又造船,救出洪水中的人们。终于,天火熄了,人们被救了。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忙了几天几夜,终于把五彩石找齐了。女娲用神火
13、将五彩石冶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用这浓稠的液体把天上的大窟窿补好了。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知识精讲:起因:天塌下一块,地被震裂,山冈起火,田野洪水泛滥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还有许多人在水里挣扎。通过“黑黑的”“一道道深沟”“熊熊大火”等一连串叠词的运用,写出了天塌地裂之后,大火熊熊燃烧,洪水淹没田野的人间惨象,以及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境况。经过:女娲求雨灭火,造船救人,炼五彩石补天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
14、雨,把天火熄灭。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这种种行为表现了女娲心地善良,急于救出苦难中的人们。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结果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女娲为了补天,不辞劳苦地寻找五彩石。从“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这一句中表现出女娲为了人们不顾自身安危的牺牲精神。从“她忙了几天几夜”可以看出她找石头很辛苦,但她不怕困难,坚强有毅力。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
15、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炼了五天五夜”使我们感受到女娲勇敢顽强的毅力。“找、挖、放、炼、化、装、端、泼”这些动词,写出了女娲补天的经过,突出了女娲补天时认真、动作娴熟、敏捷。结果:天被补好了,留下了五彩云霞。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正因为女娲的不怕危险、不怕困难、乐于奉献和顽强毅力,终于把天补好了,天空多美丽啊!说不定,女娲正躲在云霞后面朝我们微笑呢!天终于补好了。大地又将像过去一样,充满欢歌笑语,人们也将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
16、女娲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故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神奇的形象。女娲神力惊人、个性鲜明、形象鲜活。平时我们在人物写作中,可以抓住人物鲜明的个性,来描写人物。比如:这位同学的习作妈妈是个急性子中描写的片段。“噔!噔!噔!”一听这熟悉的脚步声,那么快,那么有力,不用猜,准是妈妈回来了。我急忙打开门,只见妈妈已到了门口,拎着大包小包,里面装满了菜,见到我就说:“快,快,接一下!饿了吧,妈妈马上做饭!”一进门,放下东西顺手就从架子上取下围裙,伸出胳膊,围裙就乖乖地上了工作岗位。接着择菜、洗菜、切菜、打火、炒菜、做饭,忙得不亦乐乎。一边的我光看妈妈风风火火、忙来忙去就够眼花缭乱了,更何况每次经过我身边
17、似乎还带着一股风呢!小作者通过描写妈妈的脚步声和语言,以及妈妈一回到家之后就开始做家务活的忙碌身影,非常形象地将妈妈的急性子刻画了出来。典例精析:下面是一位小作者的习作中的片段,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呢?一次数学课,刘老师说:“谁的数学家庭作业没有带?没带的去给家长打电话,让家长送过来。”话音刚落,就有名同学到老师办公室去打电话了。这位同学刚回到教室,她的妈妈随后就送来了。刘老师对那位同学风趣地说:“你妈妈坐着神州六号来的吧,这么快?”这话引起同学们的一阵哄笑。星期一的早上,刘老师像往常一样首先发问:“谁的家庭作业没带?”说完看了全班同学一眼,见没人起立,高兴地说:“今天很好,下面开始上课
18、。”讲着讲着,刘老师发现我班的体育委员王琳正在用手支着脑袋发呆。于是刘老师停了下来,幽默地说道:“王琳今天碰着啥美事了,让你想得发呆?来,跟我们也说一说。”大家都笑了,王琳不好意思低下了头,从那以后再也不敢上课走神儿了。解析:小作者通过描写刘老师的语言,突出了刘老师的幽默感。素养提升:黄继光是我国伟大革命战争中的英雄模范。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其中的一段选文吧!如: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19、。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作者生动刻画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战争胜利而舍身堵枪眼,英勇献身的黄继光的英雄形象。再现了黄继光在战场上的惊天壮举。突出了黄继光英勇顽强、坚强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小朋友们,人物鲜明的个性形象来自于生活,我们要多观察、多积累,在写作中把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写出人物的真实感!同步练习:(答题时间:10分钟)【基础知识达标】一、给下面加点
20、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到处(ch ch) 挣扎(zhng zhng) 喷火(pn pn) 以为(wi wi)塌下(t t) 山冈(gng gng) 熄灭(x x) 冶炼(y zh)女娲(w w) 轰隆隆(lng lng)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一( )响声 一( )窟窿 一( )深沟 一( )天空一( )纯青石 一( )泉水 一( )大盆 一( )雨【素养能力提升】三、课内阅读女娲补天,回答问题。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结果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
21、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 )个圆坑,把五彩石( )在里面,用神火进行(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 )在一个大盆里,( )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 ),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1. 在( )内填上合适的动词。2.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燃烧( ) 安全( ) 稀( ) 缓慢( )3. 这两段话主要写了什么?你觉得女娲具有怎样的精神?答案:一、ch zhng pn wi t gng x y w lng解析:此
22、题考查生字的读音,要求生字读准音。二、阵 个 道 片 种 眼 个 场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课文中的量词,平时要做到多积累、多运用。三、1. 挖 放 冶炼 装 端 泼2. 熄灭 危险 稠 立刻3. 女娲不怕困难,冒着危险,炼石补天。表现了女娲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解析:选文是文章第3、4自然段,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花牛歌学习目标:1.认识“罗、眠”等 4 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 和美好的愿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导入:小朋友们,快听听谁来啦?“哞!小牛小牛哞哞叫,头上长着两只角,站在草地吃青草,走起路来尾巴摇
23、。”原来是一头小花牛啊!它还会做些什么?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学习重点:朗读诗歌,想象美好画面。学习难点:学会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展开想象描绘画面。花牛歌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花牛在草丛里或坐或走、或睡或梦的情景,多么惬意啊!这真是一头调皮的花牛啊!看,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田野上的花牛自由憩息,红的剪秋罗被花牛压扁的一瞬,感觉剪秋萝散发的香气弥漫在了花牛的身边。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一只花牛睡着了啊,悄悄地,悄悄地,睡得那么香甜,白云翻滚,慢慢铺满了整个
24、天。“霸占”,是不是可以看出天上白云是大朵大朵的厚云啊!天气真是秋高气爽啊。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哈哈,吃饱睡足的花牛在碧绿的草地上溜达来溜达去,“小尾巴甩得滴溜溜”,多调皮,多自在啊。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花牛睡得可真香甜,看看,太阳都落山了。“偷渡”,是不是怕扰了花牛的清梦,连太阳都悄悄地走啊。花牛歌充满想象力的描绘,让我们看到了田野中或坐或走、或睡或梦的自由自在的花牛,清新的画面(草地、剪秋罗、太阳、白云),简单的场景(花牛坐、眠、走、做梦),让我们欣赏到了自然中一幅幅宁静和谐的画面,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诗歌就是以凝练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情
25、感。请你朗读这首诗歌,说一说你从这首诗歌中读出了什么内容,体会到什么情感吧!林中小景金波阳光透过枝叶,染上嫩绿的颜色。风,打着呼哨,在叶面上轻轻滑过。流进树林里的空气,也变得又甜、又柔和。因此,在每棵树上,都挂着小鸟的歌。在金波的笔下,“林中小景”真的是一篇自然之景。阳光是嫩绿的(照进树林的阳光,被有生命力的树所感染,也变成了嫩绿的了),风“打着呼哨”(划过叶面,多么轻盈自由,无拘无束啊),空气又甜、又柔和(甜蜜是不是来自花香啊?此处没有写花却有花香,多奇妙的想象),小鸟的歌挂在树上(“挂”在树上,像音符,像曲谱,是等待着谁来指挥和演奏吗?)啊!自然多美好,从字里行间,我们很容易体会到自然的美
26、丽和谐,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和赞美。这怎不激发我们想要看一看自然、亲近亲近自然的想法呢。古代诗词中也有这样描写美丽画面的诗句。下面,让我们欣赏一首色彩浓烈的古诗吧!江南春(唐)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抓住花鸟、酒旗、寺庙几个江南最常见的景物,淡淡几笔点拨,就描绘了江南的春天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看看,你摘抄本上是不是又增添了一首优美的写景古诗了?赶紧诵读一下吧。(答题时间:10分钟)【基础知识达标】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霸(b p)王 占(zhn zhn)领 睡眠(mn min)二、按要求写句子。1. 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27、。(仿写句子)花牛在_,_。2.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用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_【素养能力提升】三、阅读花牛歌,回答问题。花牛歌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花牛歌描写了花牛在草地里的几幅画面?分别是什么?一、b zhn min解析:此题考查生字的认读,这两个字可以通过形近字比较来识记,如“霸”可与“霞”比较来识记,“占”可与“战”比较来识记。二、1. 小溪边 散步 影子被鱼儿打碎了2. 浪花唱着歌奔向远方。解析:考查句子的仿写和写拟人句。仿写句子时可以想象
28、花牛还会在哪里干什么,会是怎样的。第2句“偷渡”一词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所以仿写时也要用这一修辞来写。三、4幅画面,分别是坐在草地里、睡觉、走路、做梦。秋晚的江上学习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导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夕阳西下,倒映江面,江水一半碧绿一半殷红。让我们一起到“秋晚的江上”欣赏这优美的景色吧!学习重点:理解诗句,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学习难点:学会抓住主要景物描绘画面。秋晚的江上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
29、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让我们一起欣赏这充满诗意的画面:【欣赏美丽画面】向晚的清江之上,斜阳夕照,倦鸟回巢。而一个“驮”字,让我们看到了本就疲倦的归鸟的沉重。这是一幅看似静态的图画,但是突然,鸟儿“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抖落夕阳的鸟儿轻盈自由地展翅远飞,我们仿佛听到了斜阳落入江水的扑通之声。一“翻”一“掉”两个动词,让我们欣赏了鸟儿展翅、夕阳渐落的动态美。此时,夕阳入江,余晖斜照江面,头白的芦苇也被“妆”成了红颜,此时的斜阳倒成了一位化妆师,让落日余晖下的芦苇展现出了瑰丽的色彩。果然如暮江吟中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多美的画面啊,请你展开想象,跟随音乐,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吧。【学习习作技巧】这首诗,7行,49个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夕照图景。标题:秋晚的江上季节(秋)、时间(晚)、地点(江上)。告诉了我们整个优美景致的大背景。选择的景物:符合季节和时间特点、动静结合、绘形绘色。秋季,正是江上芦苇盛开的季节,芦苇的花是白色的,故曰头白。晚上,正是太阳西落时,所以是斜阳,而鸟儿忙碌一天,归巢时更显倦意。首节三句,虽有动词“驮”,但感觉是一幅静态图;直到第二节的一翻一掉,整个画面动起来了。可谓动静结合。此时,头白的芦苇也被夕阳妆上了红颜。一白一红,色彩明艳。由此,作者选取了典型的景物(芦苇、斜阳、倦鸟),自上而下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斜阳夕照、倦鸟归巢图。小朋友,你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