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历算历法历法概说天文学为人类提供了三个计量时间的自然单位年、月和日。这里的年指回归年(365. 2422日),是季节变比的周期;月指朔望月(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日指太阳日(严格地说是平太阳日),是昼夜交替的周期。三者之中,日是历法的基本单位,必须保持完整,不被分割。因此,历年不同于回归年,历月不同于朔望月。所谓历法,就是如何方便地协调这三种时间单位的方法,即安排年、月、日的法则。作为记载历史和预告未来的记录手段,历法随着文明时代开始就被人们所使用。观象授时和历法起源历法首先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恩格斯说:“首先是天文学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为了定季节,就己经绝对需要它。”体现季
2、节变化的历日轮转周期是回归年。它的准确测定很不容易。在此之前,制定科学的历法是不可能的。古人曾经不得不采用观象授时的办法,来预告农事进程。在这里,授时是指定季节;观象授时就是观测自然现象来判断农事季节。最原始的观象授时是地象援时,即观察地面物象来判定季节。“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春天闻布谷鸟叫,该是插秧的季节;秋天见野菊花开放,就该种麦。然而,草木鸟兽的季节性活动,并没有准确的时间。后来,地象授时送由天象授时所取代。星空有规律地因季节而变化。这种变化比地面物象的变化要准确得多。所谓天象授时,就是观察天空现象来判断农事季节。它的方法有斗柄授时、中星授时和晷影授时。北斗七星是北天最容易辨认的一
3、组亮星。所谓斗柄授时,就是根据它的斗柄三星在初昏时所指的方向来定季节。汉代鹖冠子(鹖音h合)一书明确地记载了古人斗柄授时的法则:“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据此法则,只要在黄昏时观测斗柄的指向,就可以知道季节的更替(图1)。中星授时是根据初昏时的中天星宿,来定春夏秋冬四季。诗经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指“大火”,是天蝎座主星心宿二(不是九大行星中的火星),黄昏时,如“大火”已过中天,标志着新秋到来。书经中明确记载:“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在这里,“日中”和“宵中”是指昼夜等
4、长,“日永”和“日短”分别指昼最长和昼最短;鸟、火、虚、昴是指各该季节黄昏中天的星宿。这话的意思是,昼夜等长和鸟星昏中,是仲春到来的标志;白昼最长和大火昏中,是仲夏到来的标志余类推。根据这个法则,只要在黄昏时察看一下中天的垦宿,便能确定当时的季节。测定中星比判断斗柄指向更准确可靠。晷影授时就是用日晷测定正午日影长度来定季节。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因而日影最短的日子是夏至;正午太阳高度最低,因而日影最长的是冬至。从去年冬至(或夏至)到今年冬至(或夏至),就是一个回归年。测定回归年的长度后,人们就有条件制定科学的历法。历法,实际上就是观象授时的经验总结。历法分类:阴历、阴阳历、阳历古代历法总是
5、要同时考虑朔望月和回归年这两个天文周期。所以,它有历月和历年两个侧面:根据朔望月安排历月,又根据回归年安排历年。历法问题的复杂性,全在于回归年和朔望月这两个周期都太零碎,且彼此不能通约。它们同太阳日之间的关系,不像米与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那样简单。因此,历日制度在朔望月和回归年之间,即在历月和历年之间,总是顾此失彼,必然有所侧重。由于这个原因,历法一般分为三类:即太阴历(阴历)、太阳历(阳历)和阴阳历。侧重协调朔望月和历月关系的叫太阴历,简称阴历;侧重协调回归年和历年关系的叫太阳历,简称阳历;兼顾朔望月和回归年、历月和历年的叫阴阳历。比较起来,原始的历法是阴历;历史上曾一度占优势的是阴阳历;当
6、前世界通行的是阳历。历法的演变过程,体现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深化过程。无论哪一类历法,都有一个协调历日周期和天文周期的关系问题。在原则上,历月应力求等于朔望月,历年应力求等于回归年。但由于朔望月和回归年都不是完整的日数,能够等于朔望月的只能是平均历月,而不是每个历月;等于回归年的是平均历年,而不是每个历年。因此,历月须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历年须有平年和闰年之别。通过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的适当搭配和安排,使其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平均历年等于回归年。这就是历法的主要内容。阴历概说月相盈亏是最引人瞩目的天象。人类在准确测定回归年之前,已经相当准确地测定了朔望月的周期。因此,以朔望月为依据的阴历,是世界
7、各民族和国家最早使用的一种原始历法。阴历的首要成分是历月。它按朔望月的长度来定历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通过大、小月的适当安排,使其平均历月接近朔望月。因此,阴历历日的轮转,体现月相的变化,晦朔弦望都在一定的日期出现。例如,每月初一就是新月的日期;月中大体上就是月圆的日期。阴历其次才参照回归年的长度来定它的历年。12个朔望月相加,最接近回归年。所以,阴历以12个历月的累积为它的历年。阴历年是从历月派生出来的,并非独立的计时单位。概括地说,阴历的基本原则是:平均历月=朔望月;平均历年=朔望月12。阴历的优点是,它的每一日期都代表一定的月相。但它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12个朔望月的总日数是29.
8、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短10.8750日。由于这一差值,阴历的月序没有季节意义。例如,1995年的冬至出现在旧历的十一月初一,次年的冬至是十一月十一日,第三年的冬至则落在十一月廿三日。两年时间里,冬至的日期挪后了20余天;只需经过17年,阴历日期同季节便发生了倒置。譬如,某年新年在瑞雪纷飞中到来,那么,17年后便要挥扇过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回历回历是现在世界上唯一仍存的阴历。它是由于宗教上的原因,成为全世界信奉伊斯兰教民族共同的传统历法。回历根据朔望月的日数定它的历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全年12个历月中,逢单为大月,逢双为小月;平均历月为2
9、9.5日,平年长度为354日。由于其平均历月比朔望月短0.0306日(44分3秒),这个差值经过360个历月(即30年)后,积满11日(0.030636011.0160)。所以,回历每30年中要安插11个闰年。每逢闰年,把当年的十二月由小月改为大月,这一年便有355日。经过这样的协调,回历的平均历月,十分接近朔望月。回历以月光初见来定每月初一。这一点不同于我国的旧历。我国旧历以日月合朔为每月初一。所谓月光初见,就是合朔后第一次黄昏时见到的蛾眉月。一般地说,回历的每月初一,相当于我国旧历的初二或初三。回历平年354日,30年11闰,平均历年为354.3666日,要比回归年短10.8756日。二者
10、的长度之比约成3233。大体上说,在32个阳历年期间,回历年要多出一个历年。上述的回历年是它的太阴年。由于它同季节变化失调,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回历除太阴年外,还设它的太阳年。回历的太阳年以回归年为参照标准,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128年置31闰年,其历年的平均长度十分接近回归年。阴阳历阴阳历概说阴阳历是阴历向阳历发展的一种过渡性历法,是三类历法中最复杂的一类。它试图同时协调朔望月和历月、回归年和历年两方面的关系:既要维持一月中的晦朔弦望,又要照顾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同时兼顾阴阳两历,故名阴阳历。但是,要完全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两者之中,它所侧重的是阴历成分。所以,阴阳历可说
11、是一种特殊的阴历;或者说,它是一种改进了的阴历。阴阳历的阴历成分,表现在它的历月体现月相循环,以朔望月为标准安排大月和小月,与阴历完全相同。这是它的基本特点。它的阳历成分表现在,它以回归年所相当的朔望月数(1回归年=12.3683朔望月)为标准,安排平年和闰年;闰年时设置闰月,使其平均历年接近回归年。这是它不同于阴历的地方。我们知道,阴历的平均历年是354.3672日,比回归年短10.8750日。为了控制这个差值,不使它持续增大,待差值累积满一个历月时,阴阳历便在当年补上这额外的一月,叫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便叫闰年。闰年有13个历月,计384日(或383日)。在总年数中,闰年数占36.83。人们
12、进而发现,19个回归年的日数(365.2422196939.6018日)与235个朔望月日数(29.53062356939.6910日)近乎相等。因此,在19个阴历年(228个朔望月)中,安插7个闰月,便使阴阳历的平均历年接近回归年。这就是我国最早应用的“十九年七闰”法。概括地说,阴阳历的基本原则是:平均历月朔望月(与阴历同);平均历年12.3683朔望月回归年。通过闰月的安排,阴阳历的历月同季节的关系的变化,一般不会超过1个月,阴历那种冬夏倒置的现象得以避免。以闰月来协凋历年与回归年的关系,这是天文历法史上的重大突破。它标志着由原始历法到科学历法的过渡。中国旧历我国的传统历法,一般称夏历或农
13、历。但是,这两个名称都不能确切地表示我国传统使用的阴阳历的含义和性质。所谓“夏历”,是因为它以冬至所在历月为十一月,这一点同先秦时代的夏历相同。但它并非先秦的夏历,更不是传说中的夏朝的历法。所谓“农历”,显然是指我国广大农民长期根据它所附载的二十四气安排农事进程。其实,二十四气不属阴阳历范畴,它本身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阳历。真正的农历应该是阳历,而不是阴阳历。我国的传统历法,具有阴阳历的共同特点:它按照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力求使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又根据回归年所相当的朔望月数安排平年和闰年,力求使平均历年等于回归年。同时,我国的传统历法,还有它与众不同的特点:1我国传统历法自秦汉以来,一直是阴阳
14、历和二十四气并行。阴阳历虽然以闰月协调历年和回归年,但由于历年长度差异太大(平年354日,闰年384或383日),历月与季节没有可靠的固定关系,仍然不能有效地指导农事进程。为弥补这个缺陷,我国传统历法另设二十四气。阴阳历本身用于一般纪事,二十四气则用来指导农业生产。二十四气按太阳黄经划分(从而也表示一定的太阳赤纬),自春分点起,每隔黄经15为一气,顺序叫做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参见二十四气表)。这些名称言简意赅,可望文生义,它是古人参照天文季节、气候物象及农事意义而拟定的。
15、从气候学上看,它至少已经指出一定区域内一年中气候演变的一种表示方法。二十四气又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组。我国传统历法以十二节气把回归年分成十二个节月。每个节月各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节气是节月的起点,中气是节月的中点。二十四气与太阳黄经严格对应,纯属阳历范畴,是阳历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我国的传统历法,实质上是阴阳历和阳历的合历,称为“阴阳合历”,在世界历法史上独树一帜。2我国传统历法对于日序和月序的编排,以及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不像一般历法那样采用长期安排的方法,而是强调逐年逐月推算,因而显得更加缜密和合理。国家设有专门机构从事历法推算。根据阴阳历的一般原则和我国传统历法的本身特点,历日的具体
16、推算,遵循如下二条原则:以月相定日序:我国传统历法逐一推算日月合朔(日月黄经相同)的日期和时刻,把每次合朔的日期定为初一;根据先后二次合朔所包含的日数多寡,确定月的大小:如果包含30日,当月就是大月;如果只含29日,便是小月。如图2所示,如某日6时5分是日月合朔的时刻,那么,这一天便是初一,次日便是初二,接着初三。按朔望月的平均长度29.5306日,第二次合朔将是第30日18时49分,这一日成为下月初一,本月只含29日,因此是小月。第三次合朔落在第60日7时33分(是另一个月的初一),那么,这个月自第30日至第59日,共含30日,所以是大月。采取这样的措施后,大、小月完全依日、月黄经的具体情形
17、而定,历日轮转永远与月相同步循环,其平均历月严格地等于朔望月。若朔望月长度不变,那么,在一般情况下,大小月将交替轮换。然而,实际情形并非如此。因为月球绕地球和地球绕太阳的轨道运动,都是不均匀的,二者之间没有简单的关系。因此,朔望月的长度是变动的,其差值最大可达13小时。所以,传统历法中经常出现连续二次或三次的大月和小月。以中气定月序:二十四气不仅用于指导农事进程,而且还是调节月序和控制置闰的关键。首先,我国传统历法以历月有无中气来区分正规历月和闰月。先秦历法多把闰月放置岁末,即所谓“归余于终”;汉以后,闰月要按中气来推定。我们知道,一个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却包含12.3682个朔望月,经过几
18、番历月轮转之后,必有一个历月挨不到中气。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是闰月。汉书律历志载:“朔不得中,是谓闰月”。其次,根据历月包含的中气,决定该历月的月序。十二中气固定配属于一年中的十二个历月,不能混乱。如雨水所在的月份为正月,春分所在的月份为二月余类推(参见二十四气表)。再次,重复前一历月定闰月的月序,即把闰月看成前一历月的重复。例如,1995年的那次闰月出现在八月之后,因而叫闰八月。3我国传统历法还采用一套独特的纪时制度干支。按字面解释,干支即主干和分支,二者是相互依存和配合的整体。我国古时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同干相关联,叫天干;地同支相联系,叫地支。两者合称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共十个:甲
19、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循环搭配:甲子、乙丑、丙寅癸亥(见下表),以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用于纪年、纪月、纪日和纪辰。其中以用于纪年和纪日最为普遍,六十周年为一甲子(或称花甲)。近代史上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干脆就以干支为名,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辛亥革命。干支纪法是我国古代历法的一项独特创造。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它使用方便;而且,从公元54年(东汉建武十三年)直到现在,从未因朝代更迭而中断,也不因国家分裂而混乱。这对于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是很有帮助的。阳历阳历概说从历史演变过程来看,阴历是最原始的历法。随着生产事业和科学的发展,先是在阴历中
20、掺进阳历的成分,由阴阳历代替阴历;后来,阴历成分完全遭摒弃,阳历又取代了阴阳历。现在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阳历的首要成分是历年。它是按回归年长度设计的:平年365日,被舍去的尾数0.2422日,积4年后满1日,置上一个366日的闰年,使其平均历年接近或等于回归年。阳历其次也参照朔望月的长度,把一年分成12个历月。其平均历月为365.24221230.4368日。因此,大月为31日,小月为30日;大月数占43.68,小月数占56.32。照此比例,一年应有5个大月和7个小月。阳历的历月是从历年派生出来的,不是独立的计时单位。概括地说,阳历的基本原则是:平均历年回归年;平均历月回归年12。阳
21、历历日的轮转,体现太阳的周年运动和季节的轮回。因此,其每一历日,都有大致不变的太阳黄经和相当确切的季节含义。这是阳历的最大优点。阳历的历月,同一定的太阳黄经度相对应,而同月相盈亏毫不相干。公历:从儒略历到格里历现行阳历的前身叫儒略历,是儒略凯撒(一位颇有作为的罗马帝国统治者)于公元前46年仿照古埃及历法制定的。它定365日为一年(平年),每4年1闰,闰年为366日;平均历年为365.25日。儒略历在制定历月时有它变通的考虑。按阳历的一般原则,平年时应有5个大月(31日)和7个小月(30日),全年为365日。儒略历为匀称方便起见,改为6个大月和6个小月。大小月相间:逢单为大,逢双为小。超出的1日
22、从二月扣去,使它成为一个29日的特殊小月,闰年时才改为30日。儒略凯撒于次年(公元前45年)遇刺身死,他的臣僚们为纪念他制定新历法的功绩,决定把凯撒出生的月份(七月)改称儒略月(July)。但在凯撒死后,原来规定每隔3年置1闰年(实即4年1闰),被误解为每3年置1闰年。这就使儒略历每12年多置1闰。自公元前45年到公元9年的36年中,造成了3日的误差。为了纠正这一误差,凯撒的继承者奥古斯特下令:自公元前9年到公元3年,不安排任何闰年;自公元4年起,实行4年1闰的制度。但在此之前(公元前27年),他仿效前人,把自己出生的八月也冠上自己的名字,称奥古斯特月(August),并将八月改为六月。同时,
23、他又把九月以后改成逢单为小月,逢双为大月。这额外超出的1日(由6大月改为7大月),又从二月中扣去。于是二月平年为28日,逢闰年才有29日。经过这一番改动后的儒略历,也叫奥古斯都历。如今,阳历月份大小参差,次序混乱,这种不合的情形,完全是由于人为的原因,它没有任何天象上的依据。儒略历(或奥古斯都历)平年365日,4年1闰,历年的平均长度为365.2500日,比回归年长0.078日(11分14秒)。这一差值逐年累积,季节的日期便不断往前推移,约经128年相差1日,或400年相差3日。为了宗教事务上的方便,罗马教皇格雷果里十三世于公元1582年修改了儒略历。改历的内容有二个方面:一是使当时的春分回到
24、3月21日;二是使以后的春分固定在3月21日。具体措施是:修正公元325年宗教会议以来所积累的10日的误差,格雷果里下令:把这一年10月4日以后,一下子将日期跳到15日(图431),以便使第二年的奏分由3月1!日回复到原来的3月ZI日。这样,历史上就留下了10天空白。调整儒略历的置闰法则,改4年1闰为400年97闰,以消除新的误差,使春分固定在3月21日。它仍然保留儒略历4年1闰的规则,凡能被4所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只是另加一条附加规定:凡遇世纪年(即末尾数字为两个零的年份),必须能被400所整除才算闰年。如1700年、1800年和1900年不再是闰年。这样,就在400年中减去了3个闰年。经过这
25、样修改后的阳历,被叫做格里历。历史上通常把儒略历叫做旧历,而把格里历叫做新历。为了将旧历中发生的事件,转换为新历的日期,须在旧历日期上加上该世纪新、旧历之间的差值。例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历(属旧历)1917年10月25日,按照新历的日期,它是同年的11月7日。综上所述,阳历自儒略凯撒创立以后,由奥古斯都改正被搞错了的置闰规则,却捣乱了历日制度;格雷果里十三世修正了置闰规则,把平均历年的精确度提高到3652425日,同回归年仅差00003日(259秒),却保留了奥古斯都历的十分混乱的大小月安排。相比较而言,上述各种阳历中,格里历自然是较为完美的。到20世纪20年代,它成为世界通行的历
26、法公历。我国于公元325年东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尼西亚召开基督教的主教会议,史称“尼西亚会议”,会议规定:复活节须在每年春分(3月21日)后的第一次满月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举行。那时候、3月引日是春分的同义语。由于每年00078日的误差;自公元325年到1582年,在分日从3月ZI日提前到了3月11日使复活节的推算在3月21日和贞正的春分日之间无所适儿为了在眼这个混乱状况,格雷果组决定修改儒略历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采用公历。公元目前世界通行的纪元公元(Anno Domini),亦称“基督纪元”。这种纪年法以传说中的基督诞生为元年。Anno Domini拉丁文意为“主的生年”;缩写为AD;公元前
27、则以BC(英文Before Christ的缩写)表示,意即“基督以前”。公元并非公历的组成部分。公历(阳历)颁行于公元前46年;公元则开始实行于公元532年。当时,意大利的一名基督教僧侣狄奥尼西,提倡基督徒不宜用异邦纪年法,必须用“基督纪元”。然而,圣经中并无耶稣基督诞生年月的记载。狄奥尼西却宣称基督是距当时532年前诞生的。于是,次年便是纪元533年。狄奥尼西提出532这个数字,有它丰富的天文学内涵。532是28和19的乘积。28又是7与4的乘积:7是一星期的日数,4是儒略历的置闰周期;经过28年后,各月的日期又有同样的星期序数。例如,1995年各个日期的星期序数,与28年前的1967年完全
28、相同。19是阴阳两历调和的周期,按“十九年七闰法”,经过19年后,阳历各月的日期有相同的月相。例如,1995年各个日期的月相,与19年前的1976年完全一样。月亮在古代的宗教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复活节”规定要在春分后的第一次满月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举行。像这种与月相和星期有关的节日,过了532年后,又会碰上相同的日期,并按同样的顺序重复。这对于其它宗教事务都带来方便。这便是狄奥尼西所持的理由,并非什么“基督诞生”。基督纪元开始在教会中实行,十六世纪先后为欧洲各国采用,如今已成为世界通行的纪年法,故称“公元”。我国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采用公元纪年。拟议中的阳历改革现行阳历格里历存在许多本来
29、可以避免的缺陷,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各月的日数参差不齐,从2831日不等;大小月的安排杂乱无章。其次,四季长度不等,夏季(6、7、8月)有92日,冬季(12、1、2月)平年只有90日;上半年(平年)只有181日,而下半年却有184日。这对于生产计划、财政预算,乃至气象和水文资料统计都带来不便。另外,各月日期和星期序数没有固定的关系。还有,岁首即元旦(太阳黄经约为280)缺乏明确的天文意义。历法改革的创议者们,试图把格里历修订成更和谐和更方便的形式。本世纪初的前三十年,在世界范围内曾掀起一场历法改革的热潮。1910年,在英国伦敦召开了“万国历法改良”会议,在会上提出了数十个对现行格里历
30、的修订方案。会后,一些国家还成立了改历的专门机构。会议决定于1914年在瑞士举行第二次会议,以便对上述方案作出最后抉择,后因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中止。前“国际联盟”于1925年设立历法改革的专门委员会。它曾研究和发表了147种新历设计方案。在所有新历设计中,最受人们推崇的一种叫“世界历”。它分一年为四季,每季91日。每季的第一个月是大月(31日),其余两月是小月(30日)。每季都含完整的13个星期,每次新年和每一个季度都从星期日开始,岁岁不变。四季总日数是364日,剩余的1日不编入任何月份和星期,放在岁末作为年终假日;如逢闰年,则将第二个号外日安插在六月末,是谓闰年假日。历法改革不仅属天文学的
31、范畴,它是民俗、宗教、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问题。改历能否实施取决于公众的接受程度。若没有某种契机,历法改革虽是方案迭出,而实施无着。因此,人们对于改历不必抱过高期望。由于年、月、日及星期四种周期不能公约,要制订一个十全十美、能为各方所接受的历法是不可能的。可以提出的方案都已提出,所有这些方案在本质上不可能有重大改变,若再沉迷于创“世界先进水平”的历法改革方案,那将是徒劳的。为便于使用现行公历,历家编有一首阳历推算歌,抄录如下:阳历称方便,人人会推算。一年十二月,三百六十五天。六月三十一,小月三十天。七前单月大,八后单月小。二月二十八,闰年加一天。何时始逢闰?四除公元年。中国的农历农历是中国的
32、一种传统历法。这种历法同时并用二十四节气(参看二十四节气和四季),以指导农业生产,而且主要在广大农村中使用,因此被称为农历。民间也有称为夏历、阴历的。在1912年以前,我国历代一直采用这种历作为正式历法,因此,也有人称它为旧历。农历是一种阴阳历。它根据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力求使平均历月近似等于朔望月。它又依据回归年所相当的朔望月数安排平年和闰年,力求使平均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在具体安排上,中国农历还有自己的特点。1农历的月首和大小月安排农历把日月合朔的时刻所在的日期定为月首,即初一,这跟阴历是有区别的。日月合朔是指太阳黄经和月亮黄经相同的那一瞬间,计算起来非常复杂。两个朔日之间的间隔日数是一个朔望月的长度,平均为29天12时44分3秒(29.5306日)。因此,农历历月日数,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在唐朝以前的古历,采用“平朔”,即按朔望的长度依固定的模式安排月的大小。但“平朔”不全是真正的朔日,所以常有历日与月相不协调的现象发生。唐初以来,为使历日与月相相符,改用“定朔”,即初一固定在真正的朔日。由于月球公转速度在近地点时快,在远地点时慢,所以,如果在一个朔望月内,月球经过两次近地点,那么,这个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