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537.81KB ,
资源ID:102052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2052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文献学课件整理.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文献学课件整理.docx

1、文献学课件整理绪论一、什么叫 “ 文献 ” 论语八佾: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 朱熹道: “文,典籍也。献,贤也。”马端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诸子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致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文献:具有一定历史和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二、什么是“文献学”呢?中文三大基础工具课传统中文学问中最显赫者对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性的学科对我们而言,它

2、还是:一门教人如何读书的课(版本学)一门教人如何查找资料的课(目录学)一种方法论一种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三、文献学发展过程(一)元典时期:先秦产生文献孔子:述而不作诸子:述而作文献学的初步形成:孔子 (二)秦汉、六朝:文献学的积极探索文献整理:司马迁地下文献的第一次大规模整理传注之学:汉魏古注十三经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尚书:汉孔安国傅毛诗:汉毛亨傅、郑玄笺周礼:汉郑玄注仪礼:汉郑玄注礼记:汉郑玄注春秋经傅集解:晋杜预撰春秋公羊傅:汉何休撰春秋谷梁传:晋范宁集解孝经:汉郑玄注论语:魏何宴集解孟子:汉赵岐注尔雅:晋郭璞注(三)唐宋:文献学的全面探索1注疏之学大兴:疏不破注与疑古立说2文献学理论探讨:

3、刘知几史通等3综合文献的编订:唐:初学记、艺文类聚、文馆词林、白氏六帖宋: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4金石学始兴5目录学兴起(四)明清:总结1大规模的文献整理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2汉学大兴3文献传播获得极大进步(五)近代:多难兴邦张元济与近代文献整理伟大的新起点:甲骨文与敦煌文献的发现敦煌文獻 敦煌文獻,又称敦煌遺書、敦煌文书、敦煌寫本,是对1900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17号洞窟中的一批书籍的总称,总数约5万卷,最早的前秦苻坚元年(359年),最晚为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 发现: 光緒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1900年6月22日),道士王圓箓在清理第16窟時,發現墻壁後面有一個密室

4、,洞內滿是各種佛教經卷等文物,總數量約5萬余件。 流失: 1907年,英國人斯坦因來到敦煌,以块马蹄银取走24箱遺書遺畫及5大箱其它文物。 1908年,法國漢學家伯希和來到莫高窟,用大量銀子換取了6000余件寫本和200多件古代佛畫與絲織品。伯希和还在第464窟发现一批元代回鹘文遗书。 1905年俄国人奥布鲁切夫,日本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1914年俄國人鄂登堡,美國人華爾納等人,先後從莫高窟買走了大量的經卷。這些文物至今流散至海外的達3.5萬件,約佔所有文物的三分之二。目前英国国家图书馆藏余件,占三分之一強;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藏余件,亦占三分之一強;其他還有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余

5、件。搜集:1910年,朝廷命新疆巡抚何彦升將敦煌遗书運至北京。押运官傅某至北京後不直接向学部復命。暗中把车队赶进何震彝私宅私分。入藏京师图书馆时,只余8000余件,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16000余件,为该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另三件分别为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和赵城金藏) 。所有文献基本上全是手写的,以卷軸裝為主,又有梵篋裝、經折裝、蝴蝶裝、冊子裝和單頁等多種形式。文献内容:(1) 敦煌文献五千多种佛经,一部分传世文献已亡佚,今却由敦煌文献中发现。最重要是发现六祖坛经。 (2)历史研究,吐鲁番文书,唐安始之乱以后藩政资料、王粲的晋纪、虞世南的帝王概论、孔衍的春秋后语。 (3)法制研究,中国古代

6、民法刑法不分,但敦煌文献中发现唐律、令之格式是分开的,另户籍数据,标记得非常详细,使均田制实行得以证明。(4)地理学的研究,寿昌志记录山川河流及少数民族的治理情况。 (5)文学研究,变文、歌辞、俗赋、白话诗、话本,唐代诗人韦庄的长诗秦妇吟,不曾收录在全唐诗中,除汉文还有吐鲁番西夏等少数民族之文字,其中有些民族按其自己的发音,而造出许多形声字。(6)科技方面研究,有天文历法及医学之研究。(7)中外交流记录,有梵文本心经,慧超往天竺传。 (8)经典研究,十三经中敦煌存九经,论语郑玄注已失传,在敦煌发现一部分。第一章 古典文献的载体与类型第一节 文献载体 1甲骨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事件,王懿

7、荣、刘鹗、罗振玉、王国维在甲骨文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如:刘鹗铁云藏龟,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2金石:金指的是金属器皿,以钟鼎为代表,故金文又称钟鼎文,如大盂鼎、毛公鼎。石比较复杂,分为摩崖石刻、石经、碑铭。如:牛首山石刻石鼓,东汉熹平石经,魏正始三体石经,唐开成石经,密县旧县衙廉政石碑3 竹木如:马王堆汉简、里耶秦简、居延汉简、清华简、汉代木牍。出土实物统计数字表明,不同卷册,简的长度都不相同,大都在2327厘米之间 。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五经长二尺四寸(55厘米左右)为定制,武威汉简仪礼长5055厘米,医简长23厘米,说明其它书仍无定制,约定俗成之习惯而已 注意:中国并不存在完全的刻写时代!

8、4 帛书如:长沙子弹库楚帛书帛书一般卷前接一块素,叫做“首”,又叫“褾(音裱)”,现在书画卷称“护首”。多用红笔写标题目录。栏线又叫界行,有红色的,也有黑色的,有划的,也有织成的,称“朱丝栏”,“乌丝栏” 。 5 纸张纸张用于书写是人类文明的又一巨大进步。纸张的发明要比我们想象的早得多,最开始的纸张并不是用于书写。如:金关纸与灞桥纸;2006年8月22人民日报敦煌发现西汉有字麻纸,早蔡伦113年。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你对“洛阳纸贵”怎么看?6. 古今其他古籍形式如:埃及草纸、古巴比伦泥

9、版、陶器、木版等。中国古典文献产生可以分为甲骨文时代、金石时代、笺牍时代、缣帛时代、纸张时代、电子时代。一般趋势:从坚硬、厚重走向柔软、轻薄,从缓慢笨重走向迅速轻便;从固定有形走向多变无形。越古老的越经久耐用,信息量越少,越近的轻便易损,信息量越大。 第二节 文献类型一、按照文献产生的方式原始文献(作者直接记载自己的思想成果而产生的,如作品、专利)二次文献(对原始文献整理加工后产生的文献,如科研论文)三次文献(利用二次文献对原始文献进行分析产生的文献,如年鉴、综述)。 二、按照文献性质与作用:记录、抄写、编纂、著作。三、按照题材:总集、别集、类书、丛书、图谱、方志、政书、史书等。1. 总集总集

10、:汇集两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最早应该是诗经,但它被列入经部,所以楚辞被成为“总集之始”。它可以反映一个时代最优秀的作品以及时代审美倾向,如文选、唐文粹它可以反映某一文体或题材的整体发展,如历代赋汇、玉台新咏它可以反映某一时代某一文体的整体发展,全唐诗、全唐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反映特定地域、群体的创作,西昆酬唱集、花间集、建安七子集 2. 别集别集:反映一个人部分或全部的创作的文献*别集的文献价值:A了解作家思想与艺术成就的工具B了解时代、文学思潮、其他作家的工具C编订总集的基础 *别集的编订自编:自己编订如唐孙樵孙可之文集 他编:门生、好友、后人、仰慕者搜集编订如韩昌黎集、陶渊明集、李

11、贺集自编他编结合:如谢铎与徐祯卿的别集体例:分类、分体、编年三种。分类按照内容:纪行、述怀、咏史等分体按照体制:古诗(五古、七古、杂体)、律体(五律、七律、排律)、赋、文编年按照创作时间先后3. 丛书丛书:搜集两种以上的文献,按照一定理念和体例编纂,冠以总的书名,用统一的版式和装帧印行的文献。有丛刊、丛编、类编、和刻、汇抄、全书等名目。综合性丛书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丛书集成初编。学习丛书最根本的是中国丛书综录。4. 工具书工具书:为解决读书和研究过程中的问题而用来翻检、引用的文献。书目、索引,如十三经索引、史记索引等。字典,如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辞海、词源、中华大词典等。类书(分类的资料汇编)

12、,如北堂书抄、艺文类聚、初学记、册府元龟。“十通”:唐代杜佑通典、宋代郑樵通志、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以上被称为“三通”)、清代编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以上合称“九通”)、晚清刘锦藻编清续文献通考。地方志:如 中国地方志集成地方文献的重要性:了解地方历史文化最直接的资源;了解历史名人的辅助工具。第二章 版本学张之洞在书目答问 略例:“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书籍由竹木而帛、而纸,由简编而卷、而册,有手抄而刻板、而活字,其经过不知若干岁,缮校不知其几何人。有出于通儒者,有出于俗士者,于是有断烂而部不完,

13、有删削而篇不完,有节抄而文不完,有脱误而字不同,有增补而书不同,有校勘而本不同。”第一节 版本的发展版本最初指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书本,以区别于抄本、写本。后指:一书经过多次传写或印刷而形成的各种本子,内涵包括书写、印刷的年代、形式、版次、字体、行款、纸墨、装订、内容的增删以及在其流传过程中所形成的记录(藏书印、题识、批校)。研究版本特征与差异、鉴定真伪、优劣的学问叫版本学。一、版本早期形态:简牍二、写本时代唐前纸书基本是手写本,后世一些规模庞大不便印刷的也采用写本。写本又分手稿本、稿本、抄本。*写本的装帧卷轴装:六朝到唐代的主要装帧形式。纸一般画格分行,由右向左书写,再由左向右卷起。左端安轴

14、,右端粘一块作“褾”的纸(或绢),褾后系以丝带,若干卷集在一起,用书衣包上,称为“帙”。为了便于识别,轴头挂块牌子,上写书名、卷次或其他记号,称为“签”。有签的一端露在外面,用时抽出来,还时插进去,称为“插架”。 旋风装:以一长条卷纸作底,以每叶右边无字空条处逐叶粘裱在卷底上,从首至尾卷起,俗称龙鳞装、旋风装。贝叶经与梵夹装:印度佛经用贝多树叶作纸,上下用木板夹起来,打孔穿绳贯串称贝编,又称贝叶经。 唐人受此启发,把卷子折成长方形折子,前后加上两张硬纸作封面,经折装,多用于佛经的装帧。梵夹装:写好的纸用两块与纸张大小相同的木板将纸夹住,中间穿孔,或在两端靠里的位置上各穿一孔,用绳穿孔绕捆夹板。

15、 三、刻本时代:版本之名即起于雕版3.版式:版面、栏线、行款、版心*雕版书籍装帧1.蝴蝶装即把书叶从中间对折,以折迹集中的右边为书脊,戳齐,然后逐叶彼此相粘连,一叶一叶重迭成册。2.包背装是将书叶对折,折边右向,戳齐,沿书脊竖行凿孔五个,用线横索竖穿,然后以一张比整个书叶略宽的纸对折,粘于书脊作前后封面。四、线装书:对包背装的一种改进,包背装用整张纸裹背,而线装书是前后加护页。如毛装、金镶玉*雕版印刷简史(一) 早期雕版印刷:八世纪长安已经有书坊印书。唐写本新集备急灸经题有“京中李家于东市印”。(二)晚唐、五代的旧监本、蜀本旧监本:后唐宰相冯道建议政府国子监依据开成石经(唐文宗太和四年由艾居晦

16、、陈玠等人用楷书分写,约用了七年时间刻成的一部石经)刻九经等,宋人称为“旧监本”后蜀宰相毋昭裔于蜀印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等,又请后蜀主孟昶印九经,后世称之为蜀本。(三)两宋是我国雕版印刷业的黄金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北宋监本和南宋监本。这些书版被元朝统治者运到北京,明朝又将其运到南京,历经三朝,故称“三朝版”。宋代地方刻书事业发达,故在版本学领域又有浙本、蜀本、闽本,按照地方有可细分杭本、越本、眉山本、麻沙本、建本。刻本异名:初刻本、原刻本、重刻本、翻刻本、覆刻本(依照原样翻刻,除字体外均不可改动)、影刻本(完全照原样翻刻)、修补本、重修本(旧本书版重新修整、补配之后刻印书籍)、递修本、三朝本

17、(历次修补为递修本,如经宋、元、明三朝修补的成为三朝本或三朝递修本)、百纳本、配补本(利用不同版本进行补配)*百衲本二十四史按照出资:官刻本(内府本、藩刻本、监本、殿本、局本、府州军本、仓台本、计台本、郡斋本、广成局本、行中书本、书院本、司礼监本、经厂本)另外还有坊刻本、私刻本、家刻本、自刻本。按照版本形态:大字本、小字本、巾箱本、书帕本、插图本、批校本按照技术:墨印、朱印、蓝印、套印如:解放区的蓝印解放日报、明代的双色套印“善本”最初就是通过精校细勘,无讹文脱字的古籍版本。因此,张之洞认为:“善本非纸白版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付刊,不讹不阙之本也。” 他提出具体 “善本”

18、的三个条件: “善本之义有三:足本(无阙卷,未删削);精本(精校、精注);旧本(旧刻、旧抄)。 ” 聚珍本:用活字排印的书籍因为印出的书籍不甚美观,故多用在民间历书、通俗读物的印刷上。*版本鉴别(一) 版本造伪:1.内容、著者造伪2.以残充全3.伪该书名、作者以充罕见之书4.增删牌记以充珍本5.增删年款以充珍本6.伪造名家藏书印抬高版本7.染纸造蛀以充古旧8.挖改删换序跋以充善本(二)版本鉴别1.依风格宋版书极为珍稀,其特征是:多讳字、蝴蝶装。前期多白口,单边,后期多左右双边,南宋中期后少有细黑口。上鱼尾上多刻本版字数,中间刻简化书名、卷次、页码。版口下刻刊工姓名。字体多欧、柳。浙刻:多欧体,

19、字体长方,书写认真,秀丽。多白口,多上单鱼,双鱼偶见,左右多双栏。建本:多柳体,亦有瘦金体,方正,纸张粗劣。早期多左右双栏,细黑口,后多四周双栏,粗黑口。蜀本:多柳体,字划肥,版本疏朗,多白口,左右双栏,纸张白皙,校勘精到。 江西本:多四周双栏,颜体、柳体并用。元版:黑口、赵字、无讳字,多有简体。版式近宋版,字大行疏,多四周双栏,多耳子明本:正德前赵字,版式仿元;嘉靖至万历白口方字仿宋;天启之后白口长字多讳。如:嘉靖刻本与崇祯刻本2.依据牌记3.考刻工:一般在版面的中缝。如:何槐昌宋元明刻工表4.考序跋5.依讳字:陈垣史讳举例。古书用讳两宋严、元无讳、明清之际严,康熙之后亦严。6.考地理沿革7

20、.考官职8.考官衔、尊称、谥号9.依冠词10.依藏书印第三章 目录学第一节 目录与目录学一、目录目:条目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录是对书的内容、著作事迹、写作、出版等情况的说明,也是对目的说明和编次,称序录或书录。 華陽國志.十二卷.晉常璩撰. “華陽梁州地也,紀漢以來巴蜀人物。吕微仲跋云:漢至晉初四百載間,士女可書四百人,亦可謂盛矣。復自晉至周顯徳,僅七百嵗而史所紀者無幾人,忠魂義骨與塵埃同沒,何可勝數,豈不重可歎哉。 ” 见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目录就是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的一批书目(或篇名)及其叙录,

21、它是介绍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具。 姚名达界定目录学为:“目录学者,将群书部次甲乙,条别异同,推阐大义,疏通伦类,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欲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之专门学术也。”(中国目录学史)二、古典目录形态 1.一书目录我国最早的目录是周易十翼中的序卦传,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也是史记的目录。 太史公自序:“救人於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作游侠列传第六十四。夫事人君能说主耳目,和主颜色,而获亲近,非独色爱,能亦各有所长。作佞幸列传第六十五。稽列不流世俗,不争埶利,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作滑稽列传第六十六。”唐

22、以前,目录一般是放在书尾的,以对各篇加以说明。唐初,为了检阅的方便,便将目放在书前,而录则省略,变成有目无录,且不反映页码,只反映卷数。2.群书目录群书目录基本要素为:书名、叙录、类序。但有些仅有书名,如文渊阁书目有些有类序和书名,如隋书经籍志有的则全部包括,如四库全书总目群书目录出现是文献大量出现的结果,所以它不仅是一种文献形式,也是一种文献管理方法,而且经常伴随其他文献工作,如校勘。隋书经籍志:“每一书就,(刘)向辄撰为一录,论其指归,辨其讹谬,叙而奏之。 ” 第二节 群书目录分类1.六分法汉成帝时,刘向等人校书的分工是按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来进行。刘歆在此基础上,完成了

23、我国第一部图书目录分类著作七略。 “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汉书艺文志)七略的成果最终体现在汉书艺文志中。汉书艺文志: 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 诸子略: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农家、小说家 诗赋略:屈原赋二十家、陆贾赋二十一家、 孙卿赋二十五家、杂赋、歌诗 兵书略:权谋、形势、阴阳、技巧 数术略:天文、历谱、五行、蓍鬼、杂占、 形法 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 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认为读书当以六种书为纲:史记明史源,淮南子知议论之要,论衡开广才智,说文解字识古字,汉书

24、艺文志溯学术之流派,明目录之体。尹佚二篇。周臣,在成、康时也。 田俅子三篇。先韩子。 我子一篇。 随巢子六篇。墨翟弟子。 胡非子三篇。墨翟弟子。 墨子七十一篇。名翟,为宋大夫,在孔子后。 右墨六家,八十六篇。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2.四分法魏晋时期,图书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是经过汉魏之际的动乱,图书经历了聚散,需要重新整理编目,二是有些图书状况发生了变化,史籍增多,原来附目地位很难适应,必须加以调

25、整。所以六分法开始出现向四分法转变的迹象。 四分法始于西晋荀勖的中经新簿。 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相当于汉志的 “六艺略”;乙部纪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相当于汉志的“诸子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丙部纪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相当于后来的史部;出自“六艺”之“春秋”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相当于汉志的“诗赋略”。 (东晋)李充四部书目改甲部记经书,乙部记史书,丙部记子书,丁部记集书。经史子集的次序从此决定下来。*四库全书(见备注)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此为四库全书编订契机。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抄写完毕,并用近三年的

26、时间,抄写三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后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文源阁(圆明园)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被焚毁文宗(镇江)、文汇(扬州)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文澜阁(杭州)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现补齐藏浙江省图书馆。文渊阁(故宫),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溯阁(沈阳),现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承德避暑山庄)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库全书收书3503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 。毁禁3100多种,全毁2400多种,抽毁书400多种,焚书总数,15

27、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馀种、8万馀块。*目录学的功用 王鸣盛: “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即类求书,因书究学”。 (章学诚校雠通义序 )*目录的用途: A.学习的工具:快速掌握大量信息、了解学术源流、指示治学门径。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王鸣盛十七史商榷B.工作的工具面对复杂的工作,不知主干,不明方向:1.搜集材料,准备建立目录。2.随着材料的丰富,目录逐渐丰富。3.合并、调整目录,找出主干。或者已知工作方向、任务:1.尽可能详细地预设目录。2.有目的搜集材料,及时调整目录。3.更为广泛搜集材料,

28、建立对比目录。4.找出主干。*私藏目录1.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2.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3. 宋尤袤:遂初堂书目;4. 明高儒:百川书志;5. 清钱谦益:绛云楼书目;6. 清毛扆(y):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7. 清钱曾:也是园书目读书敏求记;8. 清徐乾学:传是楼书目9. 民国张元济:涵芬楼烬余书录。*专科目录集部书目:1. 元钟嗣成:录鬼簿;2. 王国维:曲录;3. 黄文阳:曲海总目提要;4.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5.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6. 袁行霈、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书目;7. 一粟(周绍良、朱南铣):红楼梦书录;8.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 崔富章:楚辞书目五种续编

29、);9. 万曼:唐集叙录;10.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11. 李灵年、杨忠主编:清人文集总目。举要目录:张之洞书目答问(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丛书目录:1.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2.阳海清编:中国丛书广录;3.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知见目录:1.清邵懿辰: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经邵章增订为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经眼目录。与知见目录不同,此类书在于全是亲眼所见。主要有1.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2.孙殿起:贩书偶记、贩书偶记续编。禁毁目录:1.清姚觐元编、邓实增补、商务印书馆补遗:清代禁毁书目,收禁书3011种;2. 孙殿起编:清代禁书知见录,收禁书1400余种。推荐读物:1书目答问补正张之洞编、 范希曾补正2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著 第四章 校勘学 一、校勘学的定义 从上可见,校勘,就是改正书面材料上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恢复或接近本来面目。“校雠”与“校勘”意义相同。应劭风俗通:“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 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