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5 ,大小:47.96KB ,
资源ID:102045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2045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马克思主义简答题.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马克思主义简答题.docx

1、四马克思主义简答题四、简答题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什么?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是什么?6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7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8怎么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9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10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什么?11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12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3大学生应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4大学生如何做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

2、及其发展规律1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是什么,各自有什么特点?3对于“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哪两种观点? 4怎样理解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5怎样理解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6怎样理解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7什么是时间和空间?怎样理解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8怎样理解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9怎样理解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10关于物质定义,恩格斯、列宁有哪些经典论述? 11实践具有哪些特征? 12实践的基本形式是哪些? 13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4实践内在地包含哪三种关系?15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三大

3、规律以及主要范畴是什么?16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及联系的客观性原理?17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的普遍性原理?18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的多样性包括哪些内容?19怎样理解事物相互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关系?发展的实质是什么?20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21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的思想?2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23什么是矛盾?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24怎样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25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6怎样理解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27怎样理解矛盾

4、问题的精髓?28什么是质、量、度?29什么是质变与量变?怎样理解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30什么是肯定与否定?31怎样理解辩证的否定观?32怎样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33什么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怎样理解二者的关系?34怎样理解原因与结果及其关系?35怎样理解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关系?36怎样理解可能性与现实性及其关系?37怎样理解本质与现象及其关系?38怎样理解形式与内容及其关系?39,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哪些?怎样理解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40,怎样理解归纳与演绎及其关系?41怎样理解分析与综合及其关系?42. 怎样理解抽象与具体及其关系?43. 怎样理解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44怎

5、样理解规律(举例说明)?45怎样理解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与联系?46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含义是什么?47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哪些表现?48怎样理解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49发挥主观能动性应该注意哪些问题?50怎样理解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含义、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2简述认识的主体与主观意识、认识的客体与客观事物的区别。 3。简述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4简述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5简述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6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和根本区别。 7简述反映与信息;选择和建构的关系。8简述认识发

6、展的总规律以及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9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10为什么说真理的多元论是错误的?1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何现实意义?12如何理解真理的具体性?13如何理解价值范畴?14如何正确理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15怎样理解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16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辩证统一。17什么是理论创新,如何才能做到理论创新?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2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有哪些? 3如何理解社会存在概念? 4如何理解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作用? 5如何理

7、解生产方式的决定性作用? 6如何理解社会意识及其分类? 7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如何? 8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9如何理解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10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的理论意义? 11如何理解生产力范畴? 12如何理解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14如何理解生产关系及其类型? 1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16如何理解经济基础范畴? 17如何理解上层建筑范畴? 18如何理解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 19如何理解国家的产生、实质和消亡? 20国家与原始氏族组织的区别何在? 21如何理解国体和政体及其关系?

8、 2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23如何理解社会形态范畴? 24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5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26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27如何理解社会基本矛盾?28如何理解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9如何理解阶级和阶级斗争? 30如何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1如何理解阶级分析方法及其意义? 32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如何? 33,如何理解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34如何理解改良,如何评价改良主义? 35,如何理解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6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改革? 37如何理解

9、科学技术的概念? 38如何理解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39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40如何理解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历史观的对立?41如何理解英雄史观产生的根源?42如何理解人的本质?43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哪些原则?44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及其历史作用? 45如何理解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46如何理解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47如何理解历史人物及其作用? 48如何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49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是什么? 50如何评价无产阶级领袖?51如何理解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历史观的对立?第

10、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简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两个途径。 2简述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3简述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4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5简述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6简述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7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什么关系? 8商品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它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怎样的经济关系? 9结合现实思考价值量的变化与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关系?10价值规律为什么能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11价值规律为什么会起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12简述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形成条件。 1

11、3简述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的表现。 14简述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15简述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6简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社会条件。 17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怎样决定的? 18简述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有什么不同? 19简述资本主义所有制在经济上和法律上的不同含义。 20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与意义是什么? 21简述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22超额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 23简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24怎样理解价值增值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工作日的价值形成过程? 25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

12、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26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其客观必然性。 27简述资本的技术构成、价值构成和有机构成的区别。 28简述资本有机构成的涵义及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原因。 29简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和联系。 30简述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1实现资本连续循环的两个基本条件的关系是什么? 32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33资本主义工资为什么表面上会表现为劳动的价格?34简述利润是怎样转化为平均利润的?35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36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37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建立的基本原则。 38以美国为例,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3

13、9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为什么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形成垄断?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及其实质。 3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4为什么说金融寡头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实际控制者?5国家资本所有制的实质。6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新变化的表现。7怎样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中产阶级。8为什么说资本积累推动着资本主义对自身的否定。9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对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影响。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1.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革命的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2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以后,为什么必须坚持无产阶

14、级专政?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4为什么说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历史过程?5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6简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7为什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8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9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10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1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任何其他阶级政党所不具有的强大战斗力? 12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作用。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马克思思格斯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什么?

15、 2马克思恩格斯怎样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展望有什么特点?4怎样理解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5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6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7怎样理解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8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9为什么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答案:绪论1.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

16、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是的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早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

17、社会内部已开始孕育成长。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兴起。工业革命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也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到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英国已成为第一个从工场手工业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占优势的国家。法国于19世纪初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机器迅速增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加快。德国到了19世纪30年代,也已开始进入了工业革命的阶段。欧洲其他国家如比利时、瑞士、西班牙等国,19世纪上半叶也都先后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的这种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统治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示出它所固有的深刻的内在矛

18、盾。这不仅表现为生产技术发生了飞跃,而且表现为以机器大生产和雇佣劳动制度代替了封建社会古老、陈旧的生产方式,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推动了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但是,在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开始发展、激化,周期性地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就是这种矛盾的突出表现。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对抗性,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对立和斗争。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

19、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3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随着机器大工业对工场手工业、雇佣劳动制度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取代和发展,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工业革命在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阶级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一个与大工业相联系的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采取延长劳动时间、增大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廉价雇佣女工和童工等手段,拼命压榨工人血汗。资本主义的残酷压榨引发了工人们的反抗。马克思指出,从19世纪30年代起,“阶

20、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随着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地成长、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19世纪30-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1831年在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1834年举行了第二次起义;1838年在英国爆发了延续长达十余年的、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了起义。法国、英国、德国的三大起义,表现了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

21、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它说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践在早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特别是还没有形成科学地反映其历史地位和社会使命的革命理论。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在于马克思恩格斯生平事业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之间的紧密联系。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阶级斗争,投入到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无产阶级队伍的活动中,同工人运动中

22、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他们毕生的使命都和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从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马克思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开始,经过60年代中期创立和领导第一国际;一直到90年代前半期恩格斯晚年创立和领导第二国际的活动,关注欧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政党的发展为止,在这半个世纪的历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处在开创和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斗争的前沿,积极参与并领导了国际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业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所具有的这种紧密联系,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在于对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

23、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充分吸收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

24、把自然界和人当作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

25、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是,一旦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他们的“公正性”就荡然无存。一方面,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他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然而,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化,使得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阶级

26、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充分地暴露出来。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对资本主义制度做了深刻的批判,对未来的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做了许许多多天才的构想。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做了深刻的批判,阐述了新的社会制度产生的必然性问题,表达了对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热切愿望,并对这种社会的具体细节做了富有天才性的构思。他们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矛盾,但却不能从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科学地阐明这些矛盾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他们预见到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但却不能理解这一历史过渡的现实基础和实行这一变革的物质力量。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

27、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这个基础上,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为科学,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6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然后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使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曾得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同时发生的结论。指出:无产阶级“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

28、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统治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及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7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

29、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

30、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

31、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共产主义理想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崇高社会理想的确立,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指明了奋斗的道路和前进方向,激励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