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9 ,大小:533.63KB ,
资源ID:102016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2016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经济学原理提要.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经济学原理提要.docx

1、经济学原理提要第1章 导 言一、经济学的定义“Economy”一词源于希腊语,本义为“家庭、家政管理”。19世纪日本学者神田孝平将“economics”译为“经济学”并传入我国(一说是孙中山先生为经济学定名)。1. 定义通俗定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稀缺性资源如何在竞争性需求间分配问题的科学。(1)稀缺,说的是“相对于需求,物品总是有限的”,因而资源的稀缺性实际上是一种相对的有限性。(2)需求的无穷性习惯上说成欲望的无穷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类的需要具有多层次性,即: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也称级别最低、最具优势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气、性欲、健康。安全需求

2、(Safety needs),同样属于低级别的需求,其中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社交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尊重需求(Esteem needs),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自我实现需求(Self-actualization),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包括针对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因此前面四项需求都能满足,最高层次的需求方能相继产生,是一种衍生性需求,如: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等。

3、超自我实现(Over Actualization)是马斯洛在晚期时,所提出的一个理论。这是当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充分的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时,所出现短暂的“高峰经验”,通常都是在执行一件事情时,或是完成一件事情时,才能深刻体验到的这种感觉,通常都是出现在艺术家、或是音乐家身上。例如一位音乐家,在演奏音乐时,所感受到的一股“忘我”的体验。 一位艺术家在画图时,感受不到时间的消逝,他在画图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跟一秒一样快,但每一秒却活的比一个礼拜还充实。(3)对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如何对自己的稀缺资源进行管理的科学。(曼昆,经济学原理,中文第三版)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

4、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萨缪尔森,经济学,中文第十八版)2. 为什么需要经济学?经济学产生于人类欲望之无穷性和满足欲望的资源之稀缺性这一对永恒难解的矛盾。因为欲望无穷,我们要生产出更多种类更多数量的物品;因为资源有限,我们又不能无所顾忌地生产所有种类所有数量的物品。这样,如何更有效率地利用资源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就成为一项重要课题,这个课题就是所谓经济学的任务。3.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经济学的定义中蕴含着两个重要的问题,即资源的“稀缺”和社会生产活动的“效率”,如何有效率地利用资源,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是所有经济社会共同思考的问题。目前来看,除朝鲜外的其他所有国家,

5、几乎都是市场经济、指令经济共存的混合经济状态,因而以往我们认为的微观经济学的三大命题亦适合推广到整个经济学科:(1)生产什么(what)及生产多少(how many)?(2)如何生产(how)? (3)为谁生产(for who)?以上(1)、(3)取决于人们的货币选票,(2)取决于生产者对利润的考虑(以何种技术何种工艺来生产)4.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个概念萨缪尔森在其1948年的著作经济学中第一次进行了划分。微观经济学,以家庭、企业(厂商)等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的决策行为以及他们的基本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以价格理论为核心,前面提到的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等

6、问题主要是针对微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学以一个国家(或经济社会)的整体为分析对象,研究该国(或经济体)的整体经济运行和政府如何为实现经济目标而进行调节的问题,以国民收入决定问题为核心。还有一种说法,有些考试会遇到,即微观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利用”问题。5.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分析: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规范分析:试图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观点。相应地,研究经济现象“是什么”状态的经济学称作实证经济学;讨论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状态的经济学被称为规范经济学。二、经济学十大原理1. 关于个人决策的四个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因为资源有稀缺性,我们不得

7、不权衡以它们优先满足我们的哪些需要,优先满足哪些人的需要,等等。(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同样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我们用资源来满足某一需要时,必然减少甚至更新丧失以之满足我们其他需要的机会,因而产生机会成本。得到某种东西必然要有所支付,如金钱、时间等,但对于“得”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所获得的物品(或其他非物质形式)的总的价值或总价值与总支付的差,但无论持哪种意见,我们得到(换取或生产)某种东西的成本就是机会成本。只有有效率的生产或交换活动才有剩余产生当然,我这样说其实忽略了社会制度、技术水平等的差异。后面的阐述中有关于具有垄断性的生产组织的非效率问题,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将该生

8、产组织设为既定条件,社会的生产仍可认为是效率的。(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选择总是会产生成本和收益,而最初选择的基本前提是产生的收益不小于支付的成本,即不应该出现负的剩余。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可以尝试使自己的剩余不断增加,也就是随后尝试增加的每一单位所获得的利益都至少不能小于支付的成本,直至增加一单位的获得不能使剩余增加为止这种每一单位的逐渐追加就是所谓的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人们总是倾向于增进自己的利益而避免受更大的损失,从而对于影响到自己的利益的变动做出相应的反应,即我们熟知的“趋利避害”。2. 人们相互交易的三个原理:(5)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贸易即交换,交换促进社会分工

9、,使人们有可能从事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使生产变得更有效率,从而使人们享受到更多、更廉价的商品和服务。(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通过“价格机制”这只“无形之手”,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人们努力为了自己的利益工作,却改善着其他人的生活,推动着整个社会福利的增长。(7)政府有的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市场机制由于自身的痼疾、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人为的扭曲,有时会出现失灵的状况,这时政府的适当干预是必要的。3.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三个原理:(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劳动生产率(即一般劳动者工作一个小时所能创造出的财富的数量),因为生产的能力越强,生产的越

10、多,人们从要素上获得的收入就越多,也就更有可能改善生活水平。(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发行太多的货币,会造成过多的货币追求相对较少的商品和劳务的状况,从而产生通货膨胀。(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因为短期内:通货膨胀企业扩大生产多雇佣工人失业减少;通货紧缩企业降低产量解雇部分工人失业增加)三、经济学的理论表示方式及其基本模型1. 经济理论的表述经济学理论通常以模型进行表述和表达,模型是对经济现象的复杂关系的抽象和简化。理论的表达,可以有以下方式(均可称为模型):(1)叙述法。用文字来表述经济理论;(2)列表,即以表格来表述经济理论;(3)几何表

11、述法,或称图形法,用几何图形来表述经济理论;(4)代数表述法,或称模型法(狭义的模型),用函数关系来表述经济理论。2. 两个基本模型模型作为经济学的理论成果,通常也可以用上述四种方式来表述。经济学的模型通常并不复杂,诺贝尔奖的一个评选标准即是经济学家的理论成果能否以一个简单的容易理解的模型来表述。我们介绍经济学中最基本的两个经济模型。(1)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这是一个重要的模型,我们一定记得人类社会面临的那个永恒矛盾,因资源的稀缺性使我们面临这样的问题:如果社会以全部要素生产两类产品计算机和汽车,各自应该生产多少或者说各须分配多少

12、资源呢?生产可能性边界描述的是一个经济体在可能获得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物品的各种产量的组合的轨迹。如下图,曲线上的点即社会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组合的轨迹,即生产可能性边界,A、C两点表示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的产量组合;B点则表明社会资源没有充分利用;D点的结果是不可能的,表明经济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这种产量组合。经济可以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任意一点进行,但不能在边界以外任何一点上进行。注意到从A点到C点,汽车的产量从700减少到600,而计算机的产量从2000增加到2200,表明为了增加200台计算机的生产必须减少100辆汽车的生产,即在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增加一种产品的生产就必

13、然减少另一种产品的生产,在某一时期内社会资源面临计算机和汽车之间两种用途间的选择。生产可能性曲线不是固定不变的,所有社会都在努力使之向外扩张,主要有三种途径:增加可利用的资源和要素数量;增加人均资源数量,促进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2)循环流向图(circular-flow diagram)如上图。循环流向图(或经济活动流程图)是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在这一模型中,经济决策由企业和家庭做出,家庭和企业在物品与劳务市场(家庭购买、企业出售)以及生产要素市场(家庭出售、企业购买)上相互交易,而外面一圈的箭头表示货币的流向,内圈的箭头表示相应的物品与劳务的流向。国

14、内学者通常将此模型的货币流向简化掉,成为一个更简单的模型,称为“两个主体的市场经济模型”(微观),有时在圈内增加政府的内容,成为“三个主体的市场经济模型”。四、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1 分歧经济学家被认为是一个最爱争论的群体,常听到的话是,n个经济学家也会有n+1个观点。肖伯纳嘲讽地说:“如果把所有经济学家首尾相接地排成一队,他们也得不出一个结论”。所以,经济学中可能并不存在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或建议。2 原因那么,经济学家的分歧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来自于以下两方面:(1)科学判断不同,历史地看,经济学家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对经济现象的认识存在分歧毫不奇怪,现实地看,经济家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会产

15、生不同的实证性结论,因而其规范性结论也将不同;(2)价值观不同,经济学家常常依据自己的好恶来提出政策建议或观点。所以,当经济学家们对实证理论的正确性有不同的看法时或他们持有不同的价值观时,其政策主张自然会有所不同。3 感觉和现实实际上,经济学家们在很多的问题上意见是趋于一致的。经济学家的共识在有关价格机制的微观经济问题和实证问题上,而分歧主要在宏观经济和规范问题上。但即使在宏观经济问题中,对财政政策能够刺激经济以及不应该用工资物价管制来控制通货膨胀等问题仍有广泛的共识,分歧在于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交替关系。1992年,美国经济学家R. M. 阿斯顿(R. M. Alston)等人撰文比较了经

16、济学家在十个问题上的观点。这十个问题是:租金上限、贸易限制、浮动汇率、财政政策、平衡预算、转移支付、财政赤字、最低工资、负所得税、排污许可证,如下表所示。经济学家对这些问题看法的一致性为93%78%。从历史发展来看,分歧的现象会越来越多,而更主要的趋势是一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经济学的世界也没有什么不同。PROPOSITION (AND PERCENTAGE OF ECONOMISTS WHO AGREE)1. A ceiling on rents reduces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housing available. (93%)2. Tariffs

17、and import quotas usually reduce general economic welfare. (93%)3. Flexible and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offer an effectiv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rrangement. (90%)4. Fiscal policy (e.g., tax cut and/or government expenditure increase) has a significant stimulative impact on a less than fully employ

18、ed economy. (90%)5. If the federal budget is to be balanced, it should be done over the business cycle rather than yearly. (85%)6. Cash payments increase the welfare of recipients to a greater degree than do transfers-in-kind of equal cash value. (84%)7. A large federal budget deficit has an adverse

19、 effect on the economy. (83%)8. A minimum wage increases unemployment among young and unskilled workers. (79%)9.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structure the welfare system along the lines of a “negative income tax.”(79%)10. Effluent taxes and marketable pollution permits represent a better approach to pol

20、lution control than imposition of pollution ceilings. (78%)SOURCE: Richard M. Alston, J. R. Kearl, and Michael B. Vaughn, “Is There Consensus among Economists in the 1990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1992): 203209.五、经济学陷阱经济关系通常十分复杂,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变量,因此很容易混淆:事件背后的准确原因和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以下是经济推理中一些常见的谬误:1 因果错误(t

21、he post hoc fallacy)这种错误在于因果推理,如果我们仅仅因为一件事情发生在另一件事情之前,就想当然地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那么,我们就犯下了这样的错误。2 没有保持其他条件不变(failure to hold other things constant)经济学的常用语言是“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因为如果想弄清楚某一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必须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当我们忘记这一点时,就犯了这样的错误。3 合成性错误(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有时我们会假定,对局部来说正确的东西,对总体来说也一定正确。然而,在经济学中,这一结论并不能通用,很可能会出现11 1

22、2的结果。如果你认为局部成立的东西,对总体也必然成立,你就很可能犯下“合成性谬误”。Key ConceptsScarcitythe limited nature of societys resourceseconomicsthe study of how society manages its scarce resourcesefficiencythe property of society getting the most it can from its scarce resourcesequitythe property of distributing economic prosperit

23、y fairly among the members of societyopportunity costwhatever must be given up to obtain some itemmarginal changessmall incremental adjustments to a plan of actionmarket economyan economy that allocates resources through the decentralized decisions of many firms and households as they interact in ma

24、rkets for goods and servicesmarket failurea situation in which a market left on its own fails to allocate resources efficientlyexternalitythe impact of one persons actions on the well-being of a bystandermarket powerthe ability of a single economic actor (or small group of actors) to have a substant

25、ial influence on market pricesproductivitythe amount of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from each hour of a workers timeinflationan increase in the overall level of prices in the economyPhillips curvea curve that shows the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circular-flow diagrama visua

26、l model of the economy that shows how dollars flow through markets among households and firms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a graph that shows the combinations of output that the economy can possibly produce given the available factors of production and the available production technologymicroeco

27、nomicsthe study of how households and firms make decisions and how they interact in marketsmacroeconomicsthe study of economy-wide phenomena, including inflation, unemployment, and economic growthpositive statementsclaims that attempt to describe the world as it isnormative statementsclaims that att

28、empt to prescribe how the world should be第2章 供给与需求与弹性(一)一、从“看不见的手”说开去1. “看不见的手”起作用的环境(1)各经济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2)存在市场。(3)市场完全竞争。2. 什么是市场?如何分类?市场是某种物品和劳务的一群买者和卖者。(曼昆,经济学原理,中文第3版)市场是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以及交易数量的机制。(萨缪尔森,经济学,中文第18版)现在我们不强调不同类型的市场之间究竟如何区别,只要知道据其竞争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四大类别:完全竞争市场(如部分玩具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如杂志市场)、寡

29、头垄断市场(如中国的民航、电信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如中国铁路)。二、需求1. 基本概念和工具(1)需求需求是指居民户(家庭)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居民户在某一价格水平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叫做需求量。注意以下几点:特定时期,是一个“其他条件不变”的时期;愿意且能够购买方为有效需求,愿意而没有能力购买或者有能力购买而不愿意购买都不构成需求。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这一关系被称为需求定理(law of demand)。(2)工具需求函数函数式表示商品的需求量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对应关系,通常情况下我们假设除价格之外的其他

30、因素不变,而只考虑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更常见的函数形式是:,或这种函数关系可以分别用商品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来来表示。表21 Cream Cone的需求表Price of Ice Cream ConeQuantity of Cones Demanded$0.000.501.001.502.002.503.00121086420需求表商品的需求表是一个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与对应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如上页表。需求曲线根据上表可以做出图2-1,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的商品的不同价格需求量组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绘制的一条曲线,其横轴为商品的需求量,纵轴为商品的不同价

31、格水平。注意两点:其一,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二,与数学中的平面函数关系不同,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图中以纵轴(价格P)为自变量。2. 影响因素影响需求的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很多,概括起来如下:(1)商品本身的价格。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2)其他商品的价格。各种商品之间有着不同的关系,通常有以下三种,即互补关系(即各种商品共同满足人的一种欲望,如录音机和录音带、网球拍和网球)、替代关系(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同一种欲望,如钢笔和中性笔)及没有关系。互补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它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替代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其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若没有关系,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没有影响。(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收入水平上升及分配平等会使需求增加;反之则减少。(4)消费者偏好,即消费者对商品的偏爱程度。更偏爱会增加需求,相反则减少需求。(5)人口的数量与结构。人口数量增加使需求增加,反之减少;人口结构的变动会引起需求结构的变动。(6)政府的消费政策。例如,政府提高利息率的政策会减少消费,而实行消费信贷制度则会刺激消费。(7)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包括对自己的收入水平及商品价格水平的预期。预期未来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