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72.75KB ,
资源ID:10199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199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张祥龙讲现象学.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张祥龙讲现象学.docx

1、张祥龙讲现象学张祥龙教授现象学讲课记录(完整版)(记录者注:文本仅供参考,是我根据来自网上的录音整理,未经任何人审阅。限于学识和水平,一些术语及英文、德文、希腊文听不懂的地方被误记及/或“摹音”处讹误难免;又对某些大段语气作了必要调整凡括号内都是我补充的文字亦或有所不妥,敬请方家识者指/补正!)好,我们上课。我们上次进行了讨论,今天我们正式讲胡塞尔的现象学,今天就算第二讲:“现象学的基本态度和方法”。这个题目是不是大了点?(关于)胡塞尔,我想可能会讲起码五讲吧,五次,可能还更多。今天实际上是讲他的现象学的观念这本书,很小的一本书也就是他的五次讲座。(这个选本里)只有“前言”;(至于)“译者前言

2、”、“编者前言”,还有胡塞尔写的一个讲座的思路,没有包括在这个选本里。今天就算“现象学的方法一”吧。这算第一部分,然后今天算我们全课第一讲。我这个“讲”呢,是会顺延的,是跨部分的。相当于现象学的观念今天我不知道讲不讲得完,我想讲前三讲或者前两讲吧。现象学的观念一:胡塞尔的现象学我先来介绍一下胡塞尔这个人,还有他的这本书。胡塞尔是当代现象学的创始人。以前也有人用过“现象学”这个词,甚至黑格尔还写过一本精神现象学,这都跟我们现在讲的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所以我们这门课探讨的所谓“现象学”,是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由胡塞尔的一本书逻辑研究创立的。这本书1900年出了第一卷,1901年出了第二卷。我们现在要讲

3、的这本书,是1907年写的现象学的观念。我下边会讲到这本书在他思想中的位置;先讲他这个人。胡塞尔一生比较简单一点,比海德格要简单一点当然有的哲学家更丰富了,像萨特就充满了戏剧性。胡塞尔生在当年算德国、应该算东普鲁士,现在的捷克斯洛伐克捷克一座城:普洛斯涅兹。1859年出生,1938年在德国的弗莱堡去世。他是德国的犹太人,犹太裔、德国籍。但是好像我觉得他是家里人呢,还是他自己,最后还是信了新教,基督教的新教。他大学受的教育主要是在莱比锡、柏林、维也纳,先后学的是物理学、天文学、数学、逻辑,然后最后转到哲学。这其中很重要一个事情就是他大学毕业以后,1884年如果我没记错应该是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维也纳

4、大学听到了布伦塔诺的讲课。布伦塔诺是一个很出色的老师,本人也很有成就,在逻辑学、心理学上。这个人的特点就是他的思想胡塞尔也有这个特点能够引发出很多大师来,这个很了不起胡塞尔啦,迈农啦,后来海德格尔啦都是这样。胡塞尔在上了他的课以后就产生了一种信心,他以前学数学啊什么,然后他就发现哲学完全可以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但是又是哲学。这个很不容易,怎么让一个神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产生这样的兴趣?所以他后来就终生投身于哲学,而且带有一种甚至是宗教的献身精神。里边他从布伦塔诺学到的最明显的一个东西就是“意向性”这个概念,我们这个“意向性”可能都要下一次再讲,着重讲“意向性”的思路。然后他1887年就到了德

5、国的哈勒大学,任哲学讲师。德国系统大家都知道了,都是一开始博士毕业还不能教书,然后有的通过教师的教职论文,这样你可以开始教书。教书,都是所谓“讲师”,就是学校不给你钱,但是让你去讲。有多少人选你课,你就收“束脩”而已,学生一人交一点钱而已叫“普里瓦尔”,意思就是“私人讲师”。然后1901年他转到哥廷根大学做副教授,这时候就是正式的教职了。在哥廷根大学他的“现象学”就已经出现了。从1901到1916年是他的事业疾速发展、如日中天的时候当然他也面临一些挫折,下面我们会讲到在1906年他转到弗莱堡大学,任哲学“教席教授”,这在德国我就不解释了,就是一个系也没有几个的,一般是两个,有三个这个系就很大了

6、,这跟美国的制度不一样。海德格尔也在那儿,刚是一个“普里瓦尔”,一个“私人讲师”,教职论文刚做完可以讲课。海德格尔对他倾慕已久,拜他做导师,某种意义上就是做他的助手。这样两个人后来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关系,当然最后还是不欢而散了,三十年代以后。1928年他就从弗莱堡大学退休了,他推荐由海德格尔那时候关系还很好继任他的讲席。后来到三十年代初他跟海德格尔的关系又坏了,他发现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以前没好好读还是他推荐的,登在他和舍勒办的杂志上但是他仔细一读:哎呀,不对了,思想跟他很不一样,后来就他跟海德格尔还有另外的一些什么,反正最后两个人关系不好。然后加上1933年纳粹上台,海德格尔又当了弗莱堡大学校

7、长,两个人关系更不好。然后开始迫害犹太人,他的书遭到禁止;他在1938年去世,死的时候比较凄凉,全系只有一个人去参加他的葬礼。然后有一个比利时青年弗雷达到他家里来,跟他太太商量,说情况已经很不好,他留有大量手稿,还有大量书,最后都转移到了比利时鲁文大学保存起来。二次大战以后拿出来成立了胡塞尔在鲁文大学的档案馆,现在一直还在那个地方。当然德国也有胡塞尔档案馆,但是好像还是以鲁文为主。这是他的一生。他的思想大致分成三个阶段,大致很粗略的对应于三个大学。他在哈勒大学大致是“前现象学时期”,出版了算数基础探讨数学的基础问题,使用了“意向性”的概念,但是还是受心理学的影响比较大。1900年出版了逻辑研究

8、,代表他的现象学阶段出现。然后到1907年是这本书当时没有发表,后来发表的,但是真正的标志是1913年发表了所谓“大观念”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代表他的哲学从前面的“描述现象学”阶段进入到了所谓的“先验现象学”。这些大词大家现在不懂没关系,告诉你大致有这么三个阶段实际上应该说四个。我觉得这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他所谓的“先验现象学”阶段里头,最后有一个以前说是1918年出现的,实际上现在看来还要早,1915或者1916年出现了所谓的“发生现象学”的阶段。这个我觉得很重要,以后我们讲它的“时间性”问题的时候再讲。所以,后两个阶段都是在弗莱堡大学经过的。我前年去德国,还到弗莱堡去了一趟。

9、那个地方有我们中国的留学生,还有一些访问学者,他们邀我去,还找了胡塞尔的家,胡塞尔的墓没有找到。还有当然就是他教书的地方,弗莱堡大学的哲学系去看了一下。从他这个一生我们看到他有几个特点,我稍微点一下,有些东西我就不讲了,可以看我出版的那本书,就是现象学导论七讲“朝向事情本身”里面有。一个是,你看他的背景有数学经历。这是典型的西方开创性哲学家的特点:往往都有数学经历。不一定是大数学家,他就不是什么大数学家。什么毕达哥拉斯啦、笛卡尔啦,什么帕斯卡啦这些都是大数学家又是大哲学家。他受过数学教育,有点像柏拉图。第二个特点是,他受心理学的影响很重。我们上次讲胡塞尔现象学的来源,一个就是心理学。当然这个心

10、理学首先是通过布伦塔诺的心理学说,尤其是“意向性”这个思想。然后从心理学去探讨算数的基础,他那个里头他要把心理学和算数基础或者数学基础在现代探讨中是应该由数理逻辑和一些形式化理论来完成的但是实际上是他把当时刚出现不久的数理逻辑和心理学结合起来,这样就走上了一条和当代英美分析哲学(不同的道路)。当代英美分析哲学的根,是由弗雷格(那里)出来的。他真正完成了数理逻辑当然之前莱布尼兹还有另外一些人都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是弗雷格真正把数理逻辑这个初步的系统完成,后来罗素等人又把它视为基础。而且他又提出了分析哲学的问题,所以弗雷格是分析哲学的创始人。胡塞尔是现象学的创始人,但是两个人都对数学基础感兴趣。但是

11、弗雷格的特点基本上用的是形式推演,大家知道数理逻辑那种符号化的推演(是怎么回事);而胡塞尔基本上我们去读胡塞尔的书,包括逻辑研究,他不用什么符号,好像那一整本两卷现在中文是三卷,没有什么符号是用心理学,但是他背后也有这个背景,数理逻辑的背景。但是他结合到心理学,为的是和所谓认识论的问题、哲学问题结合起来。所以这个一开始就有点像中国的黄河长江都发源于很近的地方青海那一带,然后到后来一分分得很远一样,分析哲学走的是一个“逻辑语法”、“形式演算”这么一条道路,然后把这些分析技巧后来逐步的用到分析语言,当然到后期发展变成分析“自然语言”然后来解决哲学问题。而现象学从胡塞尔开始,他刚开始用心理学,但是他

12、把心理学深化,而后发展出现象学以摆脱心理学我们今天马上就要讲它和心理学的区别在哪里,然后,他进入到探讨哲学的深层问题。而且由于这种不一样像这个分析哲学,它就很难直接对哲学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还有人生、跟人生体验相关的哲学问题来说什么很有意义的话,分析哲学说不出来,分析哲学好像更跟“科学哲学”或者是形式上的语言的分析、语法的分析相关;而这边呢,它逐渐逐渐最后从现象学里边发展出什么“存在主义”啦、“解释学”啦、“解构主义”呀,它跟人文学科还有呐,甚至能进入“文学界”,上次我忘了提了现象学对“文学”本身的影响:萨特本人又是哲学家、又是现象学家、又是存在主义哲学家,本人又是剧作家、小说家,这种(情况)

13、不乏其人,(例如)卡米拉等等。所以现象学后来的影响,对于整个文化世界的影响,就比分析哲学要大,而且大得多。第三个特点就是他跟海德格尔的关系,我在这里稍微点一下,以后我们讲海德格尔的生平我再讲。好,这就是,我想,关于这个人稍为讲了一点。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作者:资格龙回复日期:2010-12-0223:03:27然后我们来看这本书。这本书它出在现象学的所谓胡塞尔前期现象学和后期现象学,前期是以逻辑研究为起点,1901年出版,然后到1913年的我们叫“观念一”,就是刚才我说的那个“纯粹现象学的观念”和什么什么,它是第一卷,所以叫“观念一”它处在中间,这是1907年,这是1913。实际上到这

14、个时候,他的思想从所谓“早期现象学”阶段已经转到这边来了。你去看那个“编者前言”,这本书是由瓦尔特•迪默尔编的,现在我们中文翻译成“比梅尔”了,这位德国教授我有幸还算认识,虽然我们俩都没见过面但是通信很多年,他给我研究海德格尔巨大帮助。我在比利时访问的时候想写海德格尔传,我想去海德格尔家乡采访海德格尔的亲属,他告诉我应该什么时候去、那个时候有一个海德格尔的会议,他说所有你想见的人都能见得到,在海德格尔的家乡迈斯凯尔希。然后他还私人出资资助真是令人感动给我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海德格尔跟道家关系的手稿,从来没有发表过的。等于后来我用我的书第一次发表,这以后我们讲海德格尔时再讲这是到目前为止

15、我能见到的海德格尔引用老子最早的一个文献,它只是在手稿里出现,后来在正式的出版物里删去了。由他编的,这位学者我一直也是很看重他,我觉得他对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理解都是上乘的。所以这里边的“编者前言”,如果大家能找到这本书,我建议还是好好读,很有一些参考价值。里边没有什么废话,一个是讲到这本书的出现,在胡塞尔人生中占一个什么地位,在他思想中占什么地位,都讲到了。胡塞尔转到哥廷根大学以后,后来他受了挫折教育部想升他为正教授,但是他的哥廷根的同事,哲学系却拒绝了哈,居然有这么回事!一般是哲学系提上去,教育部拒绝说明他的逻辑研究没有被当时那些还是沉浸在新康德主义思潮里的他的同事们理解。他那本书表达也有一定的问题,所以他陷入了某种意义上的精神危机。胡塞尔实际上是很在乎别人对他的学说怎么看的。非常深刻一个思想家、不断创新,但是他(也不能免俗)。所以后来他跟海德格尔的关系不好,海德格尔是有责任的,有很大的可能有关系,对老师不够那么恭敬,不像我们中国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是胡塞尔这边有没有关系呢?我觉得按照他的性格,我推测可能也有一点。不能因为观点不一样就怎么这些就不说了,但是胡塞尔这个人对学术,说实话应该说他的品格是很高尚的一个人。对学术那种投入,我刚才已经讲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