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3.20KB ,
资源ID:1019770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1977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必修2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评.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必修2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评.docx

1、必修2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评必修2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评(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鲁迅先生的话未能反映的是A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受到西方舶来工业文明的影响B中国近代文化的多层性C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性D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多样性2下图所示票证曾是老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

2、括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3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说“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对该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当时不缠足运动兴起A都正确 B都不正确C正确不正确 D不正确正确4融合了满、汉、中、外服装特点形成的服饰是()。A中山装 B旗袍 C马褂 D中式衣裙5右图谭嗣同内着中装,外披西式风衣,这反映了A维新派在传统基础上仿效西方的价值取向B维新派大多有留洋背景C维新派表面赞同改革,实则保守D他准备会见外国友人6关于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下列正确的是由通商口岸向

3、内地发展各地之间的变化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和资本主义的侵略密切相关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发展A B C D7下列措施中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A断发易服 B废止缠足 C婚姻自由 D改用阳历8曾经是灰色的人群、蓝色的人群、草绿色的人群的穿着时代是A民国时代 B建国初期 C“文革”初期 D满清末代9“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改革开放后这句流行语体现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生活节奏加快拜金主义A B C D10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时间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20世纪)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B机)

4、。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11“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以下不属于民国时期婚姻习俗发生变化原因的是A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B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改变C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D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12晚清婚姻风俗的变革主要发生的地点是A中国内地 B农村地区 C通商口岸 D沿海城市13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和风气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舶来的近代西方文明使中西文化碰撞、交汇,是近代社会习俗、风气演变的重要原因近代文明的传播,冲

5、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使社会生活习俗趋向西化,对中国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对此应完全肯定A正确,正确 B都不正确C正确,不正确 D不正确,正确14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词语,下列流行词语与时间对应不正确的是A生产合作社20世纪50年代 B喊口号挣工分20世纪60年代C万元户、暴发户20世纪70年代 D伊妹儿20世纪90年代15铁路在中国近代命运多舛的主要原因是A陈腐守旧观念的反对 B筑路人才的短缺C我国工业底子太薄 D铁路运输无益于国计民生16京张铁路被看作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其突出意义在于A通车运营后能赢得丰厚的利润B大大方便了沿线居民的出行C“人”字形设计巧妙无比D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

6、自信心17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1872年,李三乘火车从吴淞到上海做生意B1865年,留美学生给家人发来电报报平安C1930年,陈红家里安装了程控电话D1896年,王五从上海乘轮船招商局的船回重庆18中国近代航运业最早诞生于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洋务运动军事工业C洋务运动民用工业 D官僚资本企业19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加快了生活的节奏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A B C D20下列关于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创立中国铁路诞生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试制成功A BCD21到2006年6月,我国的移

7、动电话使用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话从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是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D中国疆域辽阔221909年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广播23下列人们的日常生活现象源于互联网的产生的是乘坐火车外出旅行开着汽车出外郊游网上炒股网上购物A B C D24下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体现出的社会变化

8、不包括A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B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C互联网替代了其他信息传媒D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5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下列活动中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新发明的有乘坐火车外出旅游通过电脑上网查阅资料用电话与同学联系收看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8题,每题10分,29题20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

9、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还数十年前,人皆结发也,至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民风也。且垂辫既污衣,而篱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天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材料二我们剪辫的最后目的,应该大家联合起来等到全体的中国人都可以剪辫子时才把辫剪掉。若是一个一个地把发辫剪下,是不相宜的。这种愚昧的风俗,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必须等全体的中国人决心把它剪掉,或者至少要有一个大多数,使全世界都知道才行。并且这种发辫不过是中国所受许多侮辱中一种,我们应该

10、立刻地把许多侮辱去掉。孙中山年谱长册(上册)请回答:(1)请概括材料一康有为主张“断发”的理由。(分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5分)(2)孙中山为什么主张“剪辫”?(2分)(3)试分析康有为与孙中山主张的相同点。(3分)27阅读下列材料: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查前清官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光复以后,闻中央各地方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临时大总统关于革除前清官厅称呼致内务部令请回答:(1)请概述材料内容。(

11、不得摘抄原文)(5分)(2)说明了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分)(3)中华民国颁布上述法令有什么进步意义?(3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6年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一条从上海至吴淞的客运铁路,开通之日“但闻辙轨摩荡声甚属,而人已如电掣飙驰,随之以去矣。乘者、观者一齐笑容可掬,啧啧称叹”不料未过多久,火车在江湾一带轧死行人,导致民情汹汹。清政府遂以285万白银赎回淞沪铁路,拆毁并掷入大海在达十余年的铁路之争中,反对修铁路的理由包括:(一)扰民;(二)夺民生计;(三)为外敌“缩地”,便其运兵;(四)因雇洋匠而导致白银外流。甚至有人说:修铁路“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是

12、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利而非千万人之公利”。材料二义和团曾经张贴“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大轮船”的揭贴。材料三19 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建铁路,如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等铁路的修筑权。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旧铁路进行改造,重新修建了许多新铁路,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格局。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建的宝成、鹰厦、兰新铁路、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改革开放以来修筑的大秦铁路、青藏铁路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6分)(2)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新旧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变化,并谈谈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

13、示?(4分)2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表年份当年创刊总数中国人自办报刊总数所占百分比189573429%1896117636%18974945918%1898473983%1898年9月21日以后,清政府取缔报馆,捉拿主笔,已不再允许民间办报馆。姚福申中国编辑史材料二福报的宗旨是“欲以开风气,广风闻,速变通,强国势。”广仁报的内容有论著、时事新闻、地方要闻、中西译述、杂谈等。论著多以外患日急,非变法维新不能挽救为中心问题,意在唤起国人发愤图强,开通风气。汤志钧戊戌变法史材料三中国近代的办报活动,如果从1815年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最初的六十年,没有一份报纸

14、或期刊是由中国人主持的从1874年至1895年的二十年间,中国人自办的报纸总共只有十种除了香港地区清政府鞭长莫及,其他地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在专制政权的压制下,寿命都很短暂1895年堂堂中华帝国在甲午中竟败于东洋“岛夷”之手,这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刺激太大了,他们在各地组织学会,采取办报刊、设学堂等办法鼓吹“变法图强”。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19世纪末中国国内报刊的特点。(1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7分)解题技巧示例1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C社会上的崇

15、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解题技巧】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这一有效信息判断为C。2关于近代中国的剪辫子潮流,下列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A剪辫子的潮流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生产关系推动的结果B剪辫子问题生动地反映了在革命风潮的推动下社会风尚的剧烈震动C剪辫子潮流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D剪辫子等生活方式的变化又会推动社会关系的变化【解题技巧】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反复认真阅读材料,深入思考,如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进行分析。故正确选项为C。3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的打扮,从整体样

16、式、色彩看都较单调,其主要原因是当时商品供应匾乏,穿衣还主要停留在遮身御寒上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AB CD【解题技巧】解答此题要了解人们的服饰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传承性,但更重要的是受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从这个角度出发,、选项符合题意,违背了人们正常的心理,对当时服饰的影响并不大,故正确选项为C。4阅读下列材料: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19851990199519992000报纸总印数(亿份)24682113263331843293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280 799647 7622 332 1642 931 6823

17、381 466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38 05691 572383 513526 483585 007互联网用户(户)7 2133 014 5189 021 717请回答:(1)分析上表中四种传媒发展的速度,哪种最快?你能分析其原因吗?(2)据材料分析互联网的普及是否影响了其他媒介的地位?【解题技巧】第一问首先认真分析材料,得出结论,然后结合课本相关知识找出原因;第二问直接从材料中得出结论。参考答案:(1)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最快。其原因有:它集其他三种媒介的优势于一体,通过网络发布的信息可以是多种传播符号的组合,文字、图像、声音兼备,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用户可以在网

18、上查阅资料、浏览报刊、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其他媒介能办到的事,互联网都能办到,而且价格低廉。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使信息的即时反馈得以实现。人们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生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2)互联网的普及不但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而是同时出现向上发展的趋势,实际上传统的媒介纷纷通过网络来获得读者和观众。有实力的传统媒介机构都有自己的网站,争夺网络媒介的一席之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D 3A 4B 5A 6A 7A 8C 9B 10B 11D 12C 13C 14C 15

19、A 16D 17D 18C 19A 20A 21D 22B 23A 24C 25B二、非选择题26(1)不利于中外友好交往;无法从事机器化生产;不利于行军作战;欧美各国都随机器工业的开展和战争的需要剪发而富强;既不美观又不卫生;有损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5分)(2)是推翻清朝统治的民主革命的需要和象征,也是摆脱中华民族耻辱,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的需要和表现。(2分)(3)都把剪辫这一陋俗置于强国富民、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振兴中华的政治高度来认识,而非泛泛地移风易俗。(3分)27(1)清朝有大人、老爷等称呼反映封建等级制度。共和政体追求民主平等,政府职员是人民公仆,不应再沿用类似称呼。而先生、

20、君等称呼不仅表示对人的尊重,又没有等级之分,适用于共和国家。(5分)(2)说明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受革命思潮的推动。(2分)(3)顺应时代潮流,革除封建陋习,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促进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分)28(1)原因:清政府中顽固势力认为修铁路扰民,导致失业,便于列强运兵,雇洋人修路导致白银外流; 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受封建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 外国列强的阻扰和侵略;农民阶级受落后生产方式的限制,盲目排外。(6分)(2)变化:旧中国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阻扰,铁路运输业发展缓慢;新中国铁路发展迅速,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格局。(2分)启示: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必须在主权完整的前提下,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现代化。(2分)29(1)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中国报刊业的主体,但寿命大多短命,报刊多以宣传维新变法为主要内容。(13分)(2)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维新派把创办报刊作为宣传变法思想的主要手段;外国人在华办报客观上为国人办报提供了借鉴;新变法失败后,中国报刊业遭受重创。(7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