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1.96MB ,
资源ID:101934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1934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两台PC机之间数据包发送过程.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两台PC机之间数据包发送过程.docx

1、两台PC机之间数据包发送过程两台PC机之间数据包发送过程第一章:实验准备1.1:实验目的.21.2:实验介绍.2第二章:正式实验2.1:PC1与PC2的IP在同一网段,不设置网关.82.2:PC1与PC2的IP不在同一网段,不设置网关112.3:PC1与PC2的IP不在同一网段,网关为对方的IP地址.132.4:Linux之间的IP不在同一网段,网关为对方的IP地址.15第一章:实验准备1.1 实验目的:了解两台PC机之间数据包封装的过程。1.2 实验介绍: 该实验拓扑图如下所示:1. TCP/IP协议栈与数据包的封装:TCP/IP网络协议栈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链路层四层。如下列图

2、所示:两台计算机通过TCP/IP协议通讯的过程如下所示:传输层及其以下的机制由核提供,应用层由用户进程提供,应用程序对通讯数据的含义进展解释,而传输层及其以下处理通讯的细节,将数据从一台计算机通过一定的路径发送到另一台计算机。应用层数据通过协议栈发到网络上时,每层协议都要加上一个数据首部header,称为封装Encapsulation,如下列图所示: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传输层叫做段segment,在网络层叫做数据报datagram),在链路层叫做帧frame。数据封装成帧后发到传输介质上,到达目的主机后每层协议再剥掉相应的首部,最后将应用层数据交给应用程序处理。1.1具体分析封

3、装的过程:设备接口IP地址子网掩码PC1有线网卡10.1.13.222255.255.255.0PC2有线网卡10.1.13.34255.255.255.0PC1机IP信息:PC2机IP信息:PC1pingPC2连通性如下列图所示:1.2数据封装的过程大致如下:1.从pc1的应用层向pc2发出一个ping请求,生成数据。2.请求下到pc1的传输层,传输层在上层数据前面加上tcp报头,报头中包括目标端口为23,以及一个大于1024,小于65535的随机端口作为源端口。3.传输层数据下到网络层,pc1在网络层封装,源ip地址为pc1地址,目标ip地址为pc2地址。4.pc1将pc2的ip地址和子网

4、掩码与自己做比对,可以发现pc2与自己处于一样的子网。所以数据传输不必经过网关设备。5.数据包下到pc1的数据链路层进展封装,源mac地址为pc1的mac地址,目标mac地址查询自己的arp表。6.pc1把帧转换成bit流,从物理接口发出。7.pc2接收到这个数据帧,查看帧的目标mac地址,和自己相等,说明该帧是发送给自己的,于是将二层帧头解开。8.pc2查看三层,只要目标ip地址和自己匹配,即解开第三层封装。9.pc2查看传输层报头,目标端口为23,pc2向上层应用查看自己是否开启了端口为23的上层效劳。假设开启那么把传输层报头解封装后将数据送往上层。第二章 正式实验2.1 PC1与PC2的

5、IP地址在同一网段,不设置网关1)实验目的:探索两台直连同网段PC之间的通信过程2)实验环境:两台pc直连,IP地址配为同一网段,不配网关。Pc1的IP配置:Pc2的IP配置:3) 过程分析Pc1去访问pc2,首先pc1用源ip、目的ip与本地子网掩码做与运算,得到网络位,判断源ip与目的ip是否在同一网段,本实验都为10.1.13.0/24的网段,pc1知道pc2和自己在同一网段后,为了得到pc2的Mac地址,pc1发送ARP查寻包,pc2收到ARP查询包后,给pc1返回ARP应答包,将自己的Mac地址告诉pc1,pc1知道了pc2的ip地址和Mac地址后,就可以将数据包封装然后发给pc2.

6、4实验过程PC1pingPC2:DataICMP源ip:10.1.13.222目的ip:10.1.13.34源Mac:pc1的Mac目的Mac:?在封装到以太帧头时,由于不知道目的Mac地址,封装失败,需要先查本地的ARP缓存.本地ARP缓存中没有pc2的Mac地址,需要发送ARP查询包,查询10.1.13.34的Mac地址,这是一个播送包,在同网段的所有主机都会收到.Pc2收到ARP查询包后,在其中发现了自己的ip地址,知道这是在查寻自己的Mac地址,然后返回给pc1一个ARP应答包Pc1知道了pc2的MAC地址后,就可以将数据包封装,发给pc22.2 PC1与PC2的IP地址不在同一网段,

7、不设置网关1实验目的探索两台直连pc间的通信过程,不同网段。2实验环境两台pc直连,不同网段,不配网关。Pc1的IP配置Pc2的IP配置3过程分析Pc1去访问pc2,首先pc1用源ip、目的ip与本地子网掩码做与运算,得到网络位,判断源ip与目的ip是否在同一网段,pc1为10.1.13.222/24,pc2为10.1.12.34/24不在同一网段,需要将包封装后发给网关,目的ip为pc2,目的Mac为网关的Mac,因为网关不存在,所以封装失败,包不能发出。4实验过程PC2pingPC1:封装过程DataICMP源ip:10.1.13.222目的ip:10.1.12.34源Mac:pc1的Ma

8、c目的Mac:网关?由于网关不存在,数据包不能封装,无包发出。2.3. PC1与PC2的IP地址不在同一网段,网关设置为对方的IP地址1实验目的探索两台直连pc间的通信过程,不同网段,配网关2实验环境两台pc直连,不同网段,配网关Pc1的配置Pc2的配置3过程分析:Pc1去访问pc2,首先pc1用源ip、目的ip与本地子网掩码做与运算,得到网络位,判断源ip与目的ip是否在同一网段,pc1为10.1.11.1/24,pc2为10.1.13.1/24不在同一网段,需要将包封装后发给网关,目的ip为pc2,目的Mac为网关的Mac,如下图PC1的网关为PC2的IP地址10.1.13.1,PC2的网

9、关为PC1的IP地址10.1.11.1.4实验过程PC1pingPC2封装过程 DataICMP源ip:10.1.11.1目的ip:10.1.13.1源Mac:pc1的Mac目的Mac:pc2的Mac此时使用抓包工具进展抓包,分析所抓取到的数据包:由此得出结论,即便默认网关和IP地址不在同一网段,但互为对方网关的话,PC机在MAC地址表查不到对方MAC地址的话也会发送ARP播送包,网关收到查询请求后知道这是查询自己的MAC地址,所以发送自己的MAC地址回复给PC1,两台机器实现正常通信。2.4 Linux之间的IP地址不在同一网段,网关设置为对方的IP地址1实验目的在Linux操作系统下,设置

10、不同网段的IP地址且把默认网关设为对方IP,重复以上步骤,观察是否能够正常通信。2实验环境两台pc直连,不同网段,IP地址互为网关。设备名IP地址子网掩码PC110.1.1.1255.255.255.0PC210.1.2.1255.255.255.0配置两台PC机IP地址,并测试是否能互相通信,配置及测试结果如下:测试连通性,发现能够正常PING通,说明两台LINUX主机能够建立通信。抓取数据包进展分析:分析数据包可以看出,首先PC1检查自己的MAC地址表查询是否有PC2的MAC地址,如果有,那么直接调用进展封装建立通信,如果没有,那么要发送ARP播送请求,PC2收到查询请求后知道这是查询自己的MAC地址,所以将PC1的MAC地址存入自己的MAC地址表并发送自己的MAC地址回复给PC1,两台机器实现正常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