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1.37KB ,
资源ID:1018058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1805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十二专题灿烂的文化和谐的交融.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十二专题灿烂的文化和谐的交融.docx

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十二专题灿烂的文化和谐的交融第十二专题 灿烂的文化 和谐的交融古代世界形成了几个相对隔绝、独自发展的文明中心以及相应的文化圈中华文明以其辉煌灿烂的文化积极贡献于世界同时世界优秀文明成就也逐渐融人中国固有的文化。明清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渐趋衰弱,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古老的中国文明日益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经济、文化史在高考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通过广泛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博采众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对外开放在当今社会改革与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中外交往史在高考中所占比重一直很大。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

2、策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消极作用,这个历史教训值得永远吸取。考点一:儒家思想的演变一、知识梳理1封建社会时期的正统思想:春秋: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其核心思想是“仁”,要求统治者体恤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其次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战国: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提出“民为贵”、“君为轻”,主张“仁政”,即不误农时、放宽刑罚、轻徭薄赋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秦朝: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儒家思想受到重创。西汉: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董仲舒吸收了法、道等学派的长处,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对儒家学说加以改造。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援”、“大一统”,提出

3、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得到采纳。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基本定型: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两宋:儒学的极端化。朱熹等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吸收佛教和道家的某些思想,形成新的儒学,即理学。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这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背道而驰的,也是反人性的。明朝时期:为了严厉控制知识分子的思想创立八股取士制度规定科举考试试卷仅从儒家经书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这使儒学的地位空前强化;明朝时期,儒学发展到“心学”阶段,使儒学滑向主观唯心主义的泥坑,走向了极端。2近代儒学传统地位的动摇:19

4、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儒学思想进行改造。十九世纪末,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为维新变法寻找理论依据,为儒家思想赋予了新的内容。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提倡自由、平等的公民道德。袁世凯上台后,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将斗争矛头指向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认为儒家思想维护的封建礼教是“吃人”的礼教。新文化运动严重动摇了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但儒学的统治地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3新中国成立以后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

5、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文革”时期,儒学再次受到猛烈批判,儒学的影响进一步减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思想界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肯定它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的主流,同时存在许多封建落后的内容。二、升华认识1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得主导地位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宣扬天命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宣传忠孝。严格等级次序;政治上主张“大一统”,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些都是一切剥削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后共同需要的思想武器在根本上都是适应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的入世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6、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面目。如汉代儒学便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说的思想,以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另外,儒家也是在同佛教、道教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在批评佛、道两教的同时,儒家也充分吸取它们当中对自己有用的思想,以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哲学体系。宋明理学既是“三教合流”的产物,同时又保持了自身的特质和立场。2儒学的现代价值:儒家的大一统意识、民本意识、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建立和谐社会都不无裨益。3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

7、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反对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我们对待儒学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具体而言,我们认为:“德治”有它的合理性,“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道德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调控手段一个和谐协调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需要有良好的社会规范来维系。 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积极内容,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

8、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等。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对有些内容可以剔除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的有用的思想要素。如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可以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

9、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等。三、复习提示1掌握儒家思想在各朝发展演变的情况及特点。2分析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思想的原因及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3分析和评价近现代对儒家的批判与改造。4一定的思想是一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为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变化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要注意从横向的角度来分析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形成综合化、立体化的知识体系。5正确对待包括儒

10、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光大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6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制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说明其在今天仍有积极作用。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宗旨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7要吸取古代思想精华,古为今用,正确评价古今思想的社会作用。联系当前中国法轮功事件,注意古代唯物论思想与封建迷信思想的论战,总结 归纳中国古代宗教发展情况。考点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一、知识梳理1明朝后期的李贽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反对把儒家经典奉为“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

11、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在经济上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则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也将矛头指向君主专制。王夫之否定理学的形而上学观点,提出政治上“趋时更新”。2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其中包括以法治国,公众选举官吏听取社会舆论,发展工商业等内容。3早期维新派提出了发展民族工商业和与外国进行商战,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4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派提出了变法、兴民权、君主立宪,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系统完整的维新变法理论。通过大力宣传和百日维新,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12、,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5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将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武器,并与中国革命相结合,演变成“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通过革命派的大力宣传和辛亥革命的推动,民主革命思想日益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6新文化运动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通过新青年等刊物,大力宣传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反对愚昧、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IH文学,从而使人们的思想获得了空前解放,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7孙中山后来将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阶段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获得了重大发展。二、升华认识1

13、明末清初产生的民主启蒙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的反映。但是,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民主启蒙思想影响很小,不过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这是经济基础,是最根本的原因;二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传入;三是先进分子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3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传人中国后,都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使民主思想在中国形成中西结合、中西交融的局面。如康有为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孙中山在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中加入了平均地权、节制

14、资本等基本内容,这与西方资产阶级理论有较大区别。4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范围日益扩大内容日益深化,并与封建思想和其他思想进行了激烈斗争,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同时,内部也分成一些流派,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实业救国”等是主要流派,民主共和影响最大。5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中国并不完全符合国情因此用它指导的中国革命或改革并没有取得成功。6虽然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日益广泛,但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在整个近代仍然是儒家思想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7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考点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

15、人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甲午战争失败,宣告了单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是不能挽救中国的,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说明了完全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同样不能挽救中国。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就是社会主义道路。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正如洋务思想付诸实践,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思想的发展直接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推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民主和科学的提倡,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呼唤了五四运动的到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国化,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强大中国的思想武器。三、复习提要1掌握近

16、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产生的原因、基本内容和发展轨迹。2科学分析和评价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资产阶级各种政治思想在中国不能实行的社会原因。4联系并比较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考点三: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发展一、知识提要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人中国,191 8年,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五四运动爆发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新青年逐渐成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

17、国工人运动相结合。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开来。2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逐步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包括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理论。在1 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3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结合:酝酿:1975年,邓小平复出,针对“文革”错误,提出了全面整顿的思想系统纠正“文革错误。产生: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确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18、来,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逐步发展:19781982年进行了全面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迈开步伐,主要是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沿海兴办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19821987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改革从农村推广到城市,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走向成熟: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十六大将“三个代表”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三、升华认识

19、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知识分子队伍的形成:外部条件是十月革命的影响:直接原因是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以前各种救国救民方案的失败是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逐步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七大”、“十五大”、“十六大分别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了党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的里程碑。3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中国革命的性质是什么,中国怎样

20、进行革命”的问题,它是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武器;“三个代表”主要回答了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课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全面纲领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4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它只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才能引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之途,实践证明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教条化,必将导致中国革命和建设受挫。三、复习提示1掌握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思想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2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体系的内容和特点。3毛

21、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4只有毛泽东思想才能救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建设发展中国。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继承与创新。6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永保思想青春的源泉。考点四:成就突出的古代科技一、知识梳理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西传: 造纸术: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的最早的纸;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造纸术6世纪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印刷

22、术: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印制的金刚经;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陶活字形)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元朝出现了锡活字、木活字。后来又有铜、铅活字印书;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人朝鲜、日本,向西传人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受教育的状况。指南针:战国时期发现了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司南”;北宋已学会使用“指南针”,并把指南针应运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火药:唐朝中期的书籍中已记载了火药的制作方法;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北宋时

23、火药在军事上广泛应用;元朝火药和火药武器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2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先秦: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时期,楚人甘德、魏人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秦汉:编写于公元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东汉的九章算术内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植物纤维纸;张衡创制的浑天仪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仪器,制作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三国两南北朝: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祖冲之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

24、位数,比欧洲早近一千年。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长度:唐太宗时创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订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宋元:北宋毕舁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北宋时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唐朝时发明火药,用于军事;沈括梦溪笔谈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二、升华认识1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中国历代王朝采取“以农为本”的立国

25、治国方略坚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因而科技成果直接为农业生产和强化大一统的君权服务。如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突出,其原因在于王朝一统天下的统治以“授命于天”为根据,历法的编制是为了“授农以时”。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缺乏理论方面的概括和升华。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整理总结古籍,重视个人经验,不注重科学实验。2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研究中国科学技史时,提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但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原因是什么?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一般认为:小农经

26、济的分散性、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应有的土壤。封建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阻碍了和工商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教育的落后。封建教育以儒学为主,以培养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科举制度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以及环境气候、语言与文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成熟的市场,漠视私有产权,没有专利权观念,扼杀创新发明的动机等。总之,日

27、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近代科技出现的最根本原因。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近代工业化有密切的联系,明清科技滞后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农耕经济影响的结果,这是“李约瑟难题。的症结所在。三、复习提示1注意掌握我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了解我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的地位。2掌握四大发明的西传及在中、欧不同的遭遇并认识其原因。3分析科技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阻碍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破解“李约瑟难题”。4比较古代中外科技成就及其影响,加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观点的认识。5分析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政治因素: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

28、清明稳定。经济因素:经济是否发展、繁荣。文化政策因素: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文化交往因素:各民族间、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因素。考点五:古代中外经济交流一、知识梳理1古代的对外贸易:汉代: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安息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丝绸之路形成。 唐朝: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唐朝和朝鲜的贸易往来繁盛,朝鲜输入唐朝的有牛、马、麻、人参,唐朝输入朝鲜的有丝绸、茶叶、瓷器、药材、书籍等。中亚、波斯商人足迹遍及各地把 胡椒、波斯枣、药品、香料、珠宝等输人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也源源不断运往波斯,并从那里运销西方。南宋: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有泉州、广州

29、、明州,对外贸易东达日本、朝鲜,西至非洲一此国家。元朝:泉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明朝:郑和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明朝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有广州、泉州、宁波、福州。清朝: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地对外贸易,还几次下令实行海禁。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出现贸易顺差。2重要的国际大都市或对外贸易城市:长安:今西安,自西汉到隋唐都是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唐朝时发展为国际性大都市。洛阳:唐朝时成为国际性大城市。大都:今北京,元朝时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广州:自唐朝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唐朝时,广州是南方的大都会,有

30、各国的商人、僧侣到来和居住。北宋政府在广州设“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征收商税。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留广州一处海关通商。泉州:今福建泉州,唐朝时为对外贸易港El之一,南宋时成为主要的海港元朝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扬州:唐朝时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大食、波斯等国的商人在此云集。明州:南宋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3陆上“丝绸之路”:两汉时期: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并出兵大败匈奴,沟通了东西方的交通。两汉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欧洲有了直接往来。隋唐时期:打败西突厥,先后设安西和北庭都护府,保证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唐代的

31、陆上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向西可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通过丝绸之路,唐朝与非洲有了直接往来。两宋时期:由于民族政权并立,汉族政权与西方交通的陆上丝绸之路受阻,但辽、金等民族政权仍通过丝绸之路与波斯、大食等国有贸易往来。明清时期,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西方的交通日益萎缩。4海上“丝绸之路:西汉武帝后开通。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达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唐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得到发展,从广州出发,绕过印度半岛南端,最远可到达波斯湾。明朝郑和下西洋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发展,最远可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明末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受到限制。二、升华认识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我国唐朝以前以陆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贸易并重,宋元明清时,陆路贸易下降,海路贸易地位日渐上升。以官方贸易为主。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而着力加强友好往来。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带去的都是我国最精美的工艺品、丝绸和瓷器,虽然畅销,但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