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6.10KB ,
资源ID:101788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1788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是文人不自由.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是文人不自由.docx

1、最是文人不自由葛兆光:最是文人不自由 来源: 韩楠 重协的日志 书桌上摆着陈寅恪诗集的校样,看了两天,续续断断,全没有先睹为快一气读完的 兴奋。并不是陈寅恪的诗不好读,陈流求、陈美延两位女公子费尽心力广为搜罗编年辑 成的诗集,比当年出版的寅恪先生诗存多出百余首并附有唐存诗,既有史料价值, 又有不少可琢磨玩味的意思,可偏偏读不下去。诗集里抑郁的情绪太压迫人,“衰泪已 因家国尽,人亡学废更如何”,(86页)我全然没有想到,这个久负盛名的学者心灵深处 竟缠绕纠结着这么复杂难解的情结,它不仅笼罩了陈寅恪的心,也浸透了陈寅恪的诗。 有人曾说鲁迅是中国最痛苦的文人,那么我想,陈寅恪也许可以称作中国最痛苦的

2、学人 。学人比文人更不幸的是,学人的理性使那些痛苦压抑积存在心底而不得宣泄,“玉满 贮伤春泪,未肯明流且暗吞”,(94页)于是盘旋纠缠,欲哭无泪,欲语又止,化作了晦 涩深奥的诗句,在譬喻、典故、成语包裹了一重又一重的诗句中一滴一滴地向外渗露。 不知为什么,读陈寅恪诗集时我想到的都是一个意象:“啼血”。自由往往是一种感觉,没有自由意识的人虽然没有自由却拥有自由感,自由意识太 强的人即使有少许自由也没有自由感。这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和朋友聊天时说起的一段近 乎绕口令的话,此时想来仍觉不无道理,也适用于陈寅恪的心态。我觉得越是对自由空 间需要强烈的人越会感到自由空间太小,“天地一牢笼”就是这个意思。在吾

3、侪所学 关天意那篇书评里我曾提到,在吴宓心目中,陈寅恪不止是一个学富五车的学者,还 是一个“深悉中西政治社会之内幕”的卧龙式人物。吴宓的观察没错,读陈寅恪诗集 时你会顿时发现一个与撰述学术论著的陈寅恪全然不同的陈寅恪,他所想所思,大大超越了学术的畛域。从他今存第一首诗即青年时代所作庚戌柏林重九作“兴亡今古 郁孤怀,一放悲歌仰天吼”的句子里,从他晚年盲目后所作答王啸苏君之三“死生 家国休回首,泪与湘江一样流”的句子里,我们都能感受到他心中时时萦绕的有另一种 情结。袁世凯当大总统,他写诗讥讽如巴黎选花魁,“花王哪用家天下,占尽残春也自雄”,(6页)张群组阁,他讥讽他妆模作样,“催妆青女羞还却,隔雨

4、红楼冷不禁”, (47页)共产党打过长江,他又写诗嘲讽国民党,“楼台七宝倏成灰,天堑长江安在哉” ,“自我失之终可惜,使公至此早皆知”。(51页)他总觉得他对于政局有着他人不及的 睿智见解,诗集中两用“读史早知今日事”,(19页)三用“食蛤哪知天下事”,(25页 、50页、80页)都隐隐地流露出卧龙式的自负“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这也难怪,中国士大夫大多有这种自觉或不自觉的从政心理,杜甫“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其实和李白“仰面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样,尽管一个含蓄 一个狂放一个正二八经一个志得意满,想干预政治这一点上却是半斤八两。“学成文武 艺,货与帝王家”,本来只是一种旧时

5、代实现人生价值的实用手段,可长期积淀却铸成 了一个现代学人逃也逃不脱的政治情结,这种情结在国势阽危的时代与爱国热情混融而 越发强烈。诗集里陈寅恪用陆机作辩亡论的典故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欲著 辩亡还搁笔,众生颠倒向谁陈”,(17页)“辩亡欲论何人会,此恨绵绵死未休 ”,(20页)其实已说尽了他心里的意思。他觉得自己有一肚皮经纶,只是无人领会,仿佛他一辈子并没有把世人敬仰的文字著述当成他的终极理想,而只是当了一种无可奈何 的余事。“泪眼已枯心已碎,莫将文字负他生”,当他以十年精力写完那本后人再四击 节的钱柳因缘诗笺证时,他竟想到了项莲生“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年”的 话,全然没有文稿杀青的欢

6、欣和轻松,却长叹“伤哉此语,实为寅恪言之也”。(106页 )可能是真的,陈寅恪自己并不觉得他是一个寻章摘句的学人而应当是一个经邦纬国 至少是一个“坐而论道”的奇才,只不过时代并没给他施展的机缘,所以他只能喟叹“ 埋名自古是奇才”去做他的书斋学问而无法重圆他祖辈的旧梦,于是他心底平添了三分 压抑、两分悲凉。其实仔细想来,这种抱负并没有什么实在的依据,世事险恶时局多难 ,知识阶层中人有什么本事去抚平这叠岩翻滚的恶浪?我不相信陈寅恪这种受过现代训 练的学者不明白政治与学术早已判然两途的事实,我也不相信陈寅恪这种理智的知识分 子不明白“坑灰未冷天下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的故典,可他为什么还要有这种不切实

7、 际的抱负和自寻烦恼的忧郁?是一个历史学家“资治”的职业习惯使他难以忘怀现实, 还是先祖未竟的政治思想使他时时想赢回家族的荣光?我实在不知道。不过,这可能不 止是陈寅恪一个人。中国士大夫“修齐治平”的思想理路、欲合“道统”与“政统”为 一的伟大理想,以及近代中国多灾多难的情状,使得每一个文人学人都似乎难逃这种从 政情结的缠绕。不信请看现代中国历史,谁又能例外?抗战之初那一句名言:“华北之 大,已安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其实可以扩大言之:中国之大,近百年几无一张纯粹 的书桌。但这实在是加在陈寅恪身上的第一重悲剧。他是一个真诚的爱国者,又是一个自视 极高的学人,他不能不时时从书斋中伸出头来探望一下

8、他身边的祖国,不能不时时为这 万方多难的祖国发出一声叹息,于是他需要太多的自由空间来伸展他的思想和智慧。一 间书斋对别人也许绰绰有余但对他就十分局促,可是,时代给他的只是这一间书斋四壁 书。如果他是个鲁迅式的文人倒也罢了,他可以冲出书斋可以歌可以哭可以用文章为匕 首为投枪,纵然没有荆轲的壮举,但也可以用易水萧萧的悲歌宣泄出胸中的郁闷,但他 偏偏是一个学者,多年理性的训练使他习惯了理智的生活,于是他只有深深地埋下头去 伏案于书斋之中,只是当他写诗的时候,才允许心底的忧郁稍稍渗透出来,而这忧郁和 愤懑还被种种典故包裹着掩饰着,于是他的诗中那份悲凉又多了几分哽咽几分苦涩。“ 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

9、不自由”,(17页)我想,这不自由是不是由于他需要的自由 空间太大而惹出来的一种“局促感”呢?不幸他只能是一个书斋学者,所幸他还是一个书斋学者。“自分琴书终寂寞,岂期 舟楫伴生涯”,学剑不成,尚能学书,这不是逃避,而是一种人生意义的挪移。尽管陈 寅恪并不满足于皓首穷经的学术生涯,时时自嘲为无益之事,但他又知道“文章存佚关 兴废”,(71页)在学术论著中也自有精神血脉在。王观堂先生挽诗序中他反复申论 的“文化”与“精神”,正是他极自负处,他称王国维为“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 他自己内心深处肯定也自认为那“文化精神凝聚之人”,而这“文化精神”所依凭以表 现者,就是他毕生经营的那些看似深奥专门实则

10、别具怀抱的学术论著。在他的诗里,我们能看到他对学术生涯的自讽自嘲,但也能看到他对学术论著的自 珍自爱,尽管他“无才可去补苍天”,但他觉得毕竟可以用他的论著存文化精神血脉一 线于不坠,所以他对自己的著作始终倾注了极多的心血,尤其是他晚年对自己的命运越 发清醒的时候。一九五六年除夕,他写下一首诗,感慨地说道:身世盲翁鼓,文章浪子书。无能搜鼠雀,有命注虫鱼。遮眼人空老,蒙头岁又除。 那知明日事,蛤蜊笑盘虚。(86页)在“有命注虫鱼”的无可奈何中,他把自己的怀抱化成学术论著,一九五七年,他 又作诗,写下这样两句:“渡江好影花争艳,填海雄心酒祓愁”,愁什么?愁的正是“ 不知何日可以刊布也”,因为这论著是

11、他的精神血脉,他处在寂寞之中,除了论著刊布 ,又能有什么别的形式来显示他的存在?“珍重承天井中水,人间唯此是安流”,(92 页)于是一九六二年陶铸和胡乔木到中山大学去看他时,他说的就是这八个字:“盖棺 有期,出版无日”,当他不得不用这种暗示性的说法请求要人援手时,我们知道,这论 著已是他最后牵肠挂肚的心事了,正是“孙盛阳秋海外传,所南心史井中全。文章存佚 关兴废,怀古伤今涕泗涟”。(71页)我读过论再生缘和柳如是别传,也许有人不理解他为什么要在生命的最后 十余年里倾全力作如此论著,但我明白这里别有他一番情怀。应该说,这两部书尤其是 后者,立论上是明显有感情偏颇的,他在柳如是身上倾注了过多的情感

12、以致于未免拔高 古人,但他的真实意图是“窥见其孤怀遗恨”、“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在笺释梳理中“温旧梦,寄遐思”,所以又不能仅以一部学术论著视之。问题是, 他的旧梦太迂曲,他的遐思太幽远,于是不能不采用萦曲折的笔法把它掩藏在深奥繁复 的学术形式之中,很少人能耐心卒读这些论著,耐心卒读者又很少有人能领会他的深意 ,领会他的深意者又很少有人能挺身而出和他一道承传其中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 想”,因而他心底升起一阵阵悲凉,悲凉中又不禁愤慨,“白头宫女哈哈笑,眉样如今 又入时”,(60页,“白头宫女”又作“白头学究”)对那些趋时者他实在难以按捺心头 的怒气,“吃菜共归新教主,种花真负

13、旧时人”(56页),对那些附势者他实在不能掩饰 心中的轻蔑。但他依然知音难觅。孤独中只好自嘲自责:“旧学渐荒新不进,自编平话 戏儿童”,(40页)“平生所学供埋骨,晚岁为诗欠砍头”。(88页)可是,透过这些自嘲 自责的诗句,我们又可以明白,其实他是多么渴望被理解,哪怕是身后的理解!正因为 如此,他才一面怨艾“名山金匮非吾事,留得诗篇自纪年”,(101页)一面哀叹“纵有 名山藏史稿,传人难遇又如何”,(122页)一面自嘲“千秋有命存残稿,六载无端咏旧 题”,(102页)一面满怀期望地感慨“明清痛史新兼旧,好事何人共讨论”。(106页)可 惜的是,他只能寂寞,学界中人理解的只能暗暗领会而不能讨论,

14、不能理解而稍具同情 心的只能赞誉他“学识渊博”,那些既不理解也不同情的人则认定他是“乾嘉余孽”, 一个强烈渴望共鸣的人得到的偏偏是四壁无声,一个极端自信自负的人偏偏得不到一星 半点的承认,放眼望去,四野寂静榛莽荒芜,他的平生志向,满腹经纶,竟和声寥寥, 这怎能不让他伤心一管书生无用笔,旧曾投去又收回。(69页)这是加在陈寅恪身上的第二重悲剧,他高估了同时代人的理解能力,也高估了学术 论著的感染力量。要知道人文学科的历史命运就是这样乖蹇,在漫天流行的实用思潮下 它很难有多少立足之地,对于急切期望效益的人们来说,人生终极意义的价值是多少? 人格修养的用处是什么?文化精神早已抵挡不住实利的进攻,除了

15、那些总以为自己掌握 了文化命脉、自由精神的人还总在呼喊灵魂高于一切之外,人们早已用“知识”取代了 “智慧”,早已拿精神和灵魂在上帝的当铺里作抵押换回了现世的利益。陈寅恪的学术 论著既无巫术的威慑力又无宗教的感召力,它能“维系文化精神于不坠”么?当他满怀 希望地等待着人们魂兮归来时,他根本没想到他祭起用于招魂的学术论著早已被举世炫 目的实用主义杏黄旗掩没,泥牛入海无消息了。他倾听四周,用他的盲睛细细搜寻,才 发现真的只剩下孤独与寂寞。时下流行歌曲唱得好:“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他为什 么要那么清醒?既然他明白“闭门寻诗亦多事,不如闭眼送生涯”,(55页)他为什么要 期望那么殷切?多病与盲目也许是

16、加在陈寅恪身上的第三重悲剧。陈寅恪绝不是一个通脱豁达的人 ,干政无门倒也无所谓,但闭门著书却是他对人生的最后一点希望。可是,一九四五年 他却因视网膜脱落而失明,秋天他到英国求医时尚存一线希望,“眼暗犹思得复明,强 扶衰病试飞行”,(42页)可次年治疗无效归国时,他已几近绝望,“远游空负求医意, 归死人嗟行路难”,(45页)他其实十分珍惜自己的躯体,因为这躯体不仅是他精神的寓 所,也是他撰述寄托文化精神的论著的基础,可是上苍给他的却是多病与盲目。我总觉 得他的心灵和他的躯体似乎总是在互相对抗,即所谓“身与心仇”,在他的诗里,“大 患分明有此身”这样的诗句曾反复出现,一次是一九四三年写的癸末春日感

17、赋,这 时也许还只是一种感伤之辞,一次是一九六六年写的丙午元旦作,二十三年沧桑变 迁,感时伤怀的典故早已成为一种深深的无奈之情,老子十三章云:“吾所以有大 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表面看来是哀叹身为心累,若没有这个臭皮 囊,我还有什么生老病死的忧患,其实不然,有人一眼就窥见老子心底,欧阳修说这是 “道家贪生之论”,朱熹说老子实际上“爱身之至”。陈寅恪也是如此,似乎他是在埋 怨这个躯壳给他惹出这么多麻烦,实际上他是在痛惜自己的身体不能和心灵一样自由强 健。他对白居易有极深的研究,也最爱读白居易诗,这一点他也很像白居易,白居易虽 信佛教道教,觉得“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毕竟共虚空,

18、何须夸岁月”,觉得“彭 觞徒自异,生死终无别,不如学无生,无生即无灭”,(赠王山人)但总是十分爱惜 生命,长了一根白发就再四感叹,惊慌失措地说:“勿言一茎少,满头从此始”,( 初见白发)洗澡时看见自己赢弱又再四感叹,唉声叹气地说:“四十已如此,七十复 如何”,(沐浴)掉了一个牙齿时又再四感叹,愁眉苦脸地说:“四十未为老,忧伤 早衰恶”,(自觉二首之一)所以大凡表示对自己躯体满不在乎甚至觉得躯体为累赘 的人,其实心底是最爱惜自己躯体的,尤其是陈寅恪这样胸怀大志,自期颇高的学人, 身体是他实现抱负的基础,眼睛更是他明察秋毫的窗户,当他百病缠身、双目失明的时 候,他怎能不对这不争气的躯体进行抱怨,怎

19、能不感到一种深深的绝望?于是,在五 十六岁生日三绝中他写了这样凄楚的句子“去年病目实已死,虽号为人与鬼同”后, 这盲目和待死的两个意象就反复出现在他的诗中:“道穷文武欲何求,残废流离更自羞 ”,(55页)“残废何堪比古贤,昭琴虽鼓等无弦”,(64页)“衰残敢议千秋事,咏崔徽 画里真”,(90页)“疏属汾南何等事,衰残无命敢追攀”,(104页)他自称“盲翁”、 自题“不见为净之室”时也许还带有自我排遣的意味,但用上“残废”、“衰残”字样 时,心底已是一片悲凉,以衰残之身面对人生,他想到了“死”,“将死烦忧更沓来” ,(51页)“故老空余后死悲”,(51页)“老去应逃后死羞”,(95页)“自信此生

20、无几日 ”,(105页)盲目和多病摧毁了他赖以维持生存的希望,他觉得他的生命早已完结了, 只剩下一具空空的千孔百疮的躯壳在等候着那一天的到来,所以在他预先给夫人唐写好 的挽词中就出现了如此令人心碎的句子涕泣对牛衣,载都成肠断史,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其实,上苍对于陈寅恪虽然未必公平,但也未必绝情,他没有把全部不幸都加在陈 寅恪一人身上让他彻底沦为悲剧人物。我这里说的不是他曾得到一个学者可以享有的盛 名,学术界众口皆碑交口称誉对于陈寅恪来说并不重要,因为他的抱负远不止此;我这 里说的也不是他曾得到国共两党政府要人的殷勤探望和多方关顾,这点恩德对于陈寅恪 这样自负的人来说虽然能使他一时感激,

21、却不能抚平他心底深深的遗憾。我要说的,一 是陈寅恪在那个时代选择了他唯一可以自我实现的职业即学术生涯,他的知识在学术生 涯中得到了尽管不是淋漓尽致但至少是比较充分的显示,那一部部学术论著尽管未必被 人理解但至少可以在他身后让人记住他的存在,“有文章供笑骂”也罢,“文章存佚关 兴废”也罢,文章使他的生命和精神在身后延续,虽然哲人已逝,毕竟哲思犹存;二是 陈寅恪的生活中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妻子,他的夫人唐不仅是他的生活伴侣,更是他的精 神依托。很多人觉得私生活对一个陈寅格式的学者来说无足轻重,似乎了不起的学者可 以舍弃一切琐事而专注于学问,其实,对于一个学者尤其是对于一个像陈寅恪这样一生 负气半世凄凉

22、又衰残眼枯的人来说,这也许是他平安地活下来的重要条件,一个思想上 极端理性化而心灵中极端感情化的人常常不能自我调节情绪,因而心底郁积的情怀往往 成为一个解不开的死疙瘩,这时身边的妻子就成了平衡他心理的重要因素。一九五一年 陈寅恪因高血压服安眠药而卧床时写下这样一首诗:“刀风解体旧参禅,一榻昏昏任化 迁。病起更惊春意尽,绿荫成幕听鸣蝉”,内中尽是伤春兼自伤之意,而唐和诗则为他 排解道:“排愁却病且参禅,景物将随四序迁。寂寞三春且苦雨,一朝炎夏又闻蝉”, (60页)比起陈寅恪诗来多了一分随遇而安。这是唐的过人之处,早年陈寅恪发牢骚云: “人间从古伤离别,真信人间不自由”,她便化解道:“秋星若解兴亡

23、意,应解人间不 自由”,(22页)似乎平和得多;晚年陈寅恪怀念燕都旧居不免伤感:“数椽卅载空回首 ,忍话燕云劫后尘”,她又劝慰道:“仙家韵事宁能及,何处青山不染尘”,(82页)大 有退一步天地宽的意味,这种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也许并不是唐的本心,但它或许能时 时平息陈寅恪心头始终纠缠的紧张。但是,在陈寅恪身上还是演出了一场令人唏嘘的悲剧,究其原委,一半儿在外一半 儿在内,他精研韩愈,却没有注意韩愈感春四首之四中“今者无端读书史,智慧只 足劳精神。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埃尘。乾愁漫解坐自累,与众异趣谁相亲”这 样的箴言,总是希望自己能有一个足够广阔的自由空间伸展自己的怀抱,而当时代和社 会根本

24、没有给他半点羊角旋风供他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时候,他感到了深深的悲哀,“青 山埋名愿已如,青山埋骨愿犹虚”,(72页)他自知不容于世,不容于人,所以他写道: “废残天所命,迂阔世同嗔”,(114页)这种悲哀横亘在心头,又纠结成绝望盘旋在诗 中,于是他的诗集里有那么多痛苦,那么多生涩。当年吴宓曾说他“心事早从诗句解, 德名不与世尘灰”,(答寅恪)又说他“诸诗藉闲情以寓意,虽系娱乐事,而寅恪之 精神怀抱,悉全部明白写出”,(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157页)的确,我们从陈寅恪 的论著中可以看到的,是一个陈寅恪,而从陈寅恪的诗集中可以看到的,是另一个陈寅 恪,而后一个心灵中充满自负又充满悲哀的陈寅恪,也许更为真实,自从文人的真实情 感从“文”中逐渐退却到“诗”,“诗言志”的说法又把心底情怀大半逐出诗歌领域以 来,“诗”已经不那么让人感动了。可是,陈寅恪诗集却写下了这个一代学人的心 路历程,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心灵深处,那深处有一种无计排遣的悲哀。这 也许是作茧自缚,也许是自寻烦恼,可是,“入山浮海均非计,悔恨平生识一丁”,( 23页)但凡人一识字,又有谁能逃脱这命运之网的纠缠和悲剧心灵的笼罩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