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89.45KB ,
资源ID:1017854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1785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docx

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课型:新授课 年级:八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从属于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部分。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后果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加重了中国的民族危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另一方面,它给中国的封建制度以猛烈冲击,迫使中国向工业化、资本主义化方向发展。中国人民开始了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与探索。本课的内容突出一个“新”字,新文化运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课程标

2、准1.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2.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同时,让学生感受新文化

3、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的原因。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袁世凯祭孔”视频教师:时至今日,世界各地依然还在举行各种祭孔活动,但是当年袁世凯的祭孔活动却被人看作是倒行逆施,为什么袁世凯的祭孔在当时会遭到世人的反对?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第9课新文化运动。(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将身边发生的事件与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同时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第一篇:“

4、新旧冲突”探背景 教师:新文化是与旧文化相对而言,是对千百年来的历史沉积而成的封建文化的无情批判。那么为什么会在20世纪初的中国产生这样一场新文化运动呢?首先我们来看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是什么?学生: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教师:中华民国成立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以后又是怎样做的呢?展示:思考:这些说明了什么?学生:说明了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解释:新思潮指的是西方传授的新思想,旧思潮指的是袁世凯倒行逆施。展示:(设计意图:认识历史发展的曲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教师:一

5、方面,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另一方面,西方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改造国民性。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就此展开了。 第二篇:“新意盎然”谈兴起播放:新文化运动(剪辑)教师: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学生:1915年新青年杂志的创刊。展示:教师: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展示: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党孔教、

6、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教师:材料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 学生:民主与科学。教师:“民主”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科学”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也包括从西方传入的社会科学理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展示:学生: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教师: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以西方的民主、平等思想和科学知识、科学精神为武器,行动起来,投身于重塑国人灵魂的伟大事

7、业。(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学生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口号、代表人物等)第三篇:“除旧布新”看开展 展示:材料一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材料二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材料三 “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 -胡适吴虞文录序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材料四 “一、要有话

8、说,才说话;二、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写;三、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四、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教师: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学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教师:“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新文学”就是白话文;“旧文学”就是文言文、八股文。(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

9、法,使学生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同时,令学生感受先进知识分子对救国道路的努力探索,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展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蔡元培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 胡适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 陈独秀教师:从以上言论中我们在新文化运动主将们的身上看到了哪些可贵的品质,我 们应如何发扬这些精神?学生:为了宣传民主、科学思想舍生忘死,公而忘私。学生:我们应该学习和发扬先贤们为了追求民主和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设计意图:此环节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中著名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所体现出的勇敢无畏的精神和先锋作用。)教师: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四年大战后的欧洲人充满

10、了忧虑和悲观,连西方人自己都对自身的文明表示怀疑。世界的形势和国内的现实使国人感到资产阶级思想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是什么事件让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呢”?学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教师:1917年,十月革命的炮声终于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拥有事实的理论,具备了征服人心的说服力。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决定人类命运的已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让新文化运动有了什么样新的发展呢?学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教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如何传播的?学生: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为了扩大

11、宣传马克思主义,这年年底,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教师: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新文化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这场轰轰烈烈的新化运动对当时的中国有什么样的影响呢?第四篇:“万象更新”论影响展示:材料一 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材料二 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材料三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

12、“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教师: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新文化运动。(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掌握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及局限性。)学生: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2、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表现在于,它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教师:今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完成下列图表。新文化运动背

13、景新旧思潮发生激烈的冲突兴起标志新青年杂志创刊1915年旗帜民主、科学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内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每周评论 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他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自主归纳本课知识,培养归纳能力。)六、课堂检测测验题目一: 思想解放是社会前进的号角。观察图片,回答问题:上图所示的杂志的创办标志着中

14、国近代史上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请列举出这次运动的代表人物。如果要你评价这场运动,你将如何评价? 测验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七、板书设计第9课 新文化运动第一篇:“新旧冲突”探背景第二篇:“新意盎然”谈兴起第三篇:“除旧布新”看开展第四篇:“万象更新”论影响八、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新文化运动侧重于对人的思想改造这一主线展开的,主要突出一个“新”字。因此,我对教材进行整合为四部分:一是“新旧冲突”探背景,通过引导学生看书,以及添加“袁世凯祭孔”闹剧等图片,使学生知道当时社会上新旧两种思潮发生激烈冲突,这就是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二是“新意盎然”谈兴起,通过学生看视频,掌握

15、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口号、代表人物等; 三是“除旧布新”看开展,通过文字资料和图片使学生更深入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同时,令学生感受先进知识分子对救国道路的努力探索;四是“万象更新”论影响,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掌握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及局限性。新文化运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所以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让学生领悟到,没有新文化运动,就没有五四运动的石破天惊。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单元测试 北师大版一

16、、单项选择题:1、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将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大口号是A和平自由平等 B民主自由科学 C和平民主团结 D民主自由团结2、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的真实目的是为了立即发动内战 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为了欺骗群众 为了和共产党实现真正的和平A B C D 3、1945年,经过重庆谈判,国民党被迫同共产党签订了A停战协定 B双十协定 C共同纲领 D和平建国纲领4、下列各项中没有在双十协定中达成协议的是A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B迅速召开政协会议C中共让出八个解放区 D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5、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进攻A东北解放区 B陕

17、甘宁解放区 C中原解放区 D山东解放区6、人民解放军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全面进攻而采取的作战方法是A破袭战 B阵地战 C运动战 D游击战7、参考右图,你知道抗日战争期间及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A延安 B西安 C重庆 D北平8、1947年3月面对国民党军队25万军队进攻陕北,中共中央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将敌人抵挡在国门之外 B层层设防,坚决抵抗C主动撤离延安,诱敌深入 D拼死坚守陕北,打阵地战9、抗日战争胜利后,从当时的国际形势来看,你认为积极支持蒋介石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帝国主义国家可能是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10、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被粉碎以后,将重点进攻的矛头指向大别山解放区

18、陕甘宁解放区 山东解放区 晋冀鲁豫解放区A B C D 11、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全歼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74师的战役是A青化砭战役 B羊马河战役 C蟠龙镇战役 D孟良崮战役12、参考右图:从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位置来看,你认为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选择在A中原 B山东 C东北 D陕北13、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A太岳兵团开辟豫陕鄂解放区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D华东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14、人民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威胁到国民党统治区的城市有南京 上海 广州 武汉A B C D 15、辽沈战

19、役中我军采用了“关门打狗”的战术。请问其中的“门”是指A沈阳 B长春 C锦州 D大连16、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取得对国民党军队数量上的优势是在哪次战役以后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17、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我军部队是A中原野战军 B华北野战军 C东北野战军 D华东野战军18、在人民解放军强大压力和耐心争取下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仪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进而获得和平解放的城市是A天津 B张家口 C北平 D南京19.右图所示战役是 ( )A渡江战役B淮海战役C百团大战D平津战役20、在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有一台历上面 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二十三日星期六。”作为历史记

20、录,它已定格为永恒。 由此记录,你能想到的是 ( )A、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B、日军攻占南京,开始大屠杀C、抗战胜利,南京光复D、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非选择题21、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战役名称。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使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基本解放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使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22、图说历史看上面图片回答问题请问;(1)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请问这一事件是?(2)图二是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合影。他们为什么能走在一起?你能将他们两个人走到一起的原因说出来吗?毛泽东:蒋介石:(3)为什么说毛泽东此行是“弥天大勇”?国共之间谈判的结果如何?23、材料:阅读毛泽东:七律人

21、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与历史图片材料一: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长江。虎踞龙盘今胜者,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请回答:(1)这首诗作于哪次战役之后?图片(1)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材料一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作者借用了什么典故?体现了毛泽东的什么思想?(3)图片(1)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有什么重要意义? 24、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国民党共产党拥有军队430万130万武器装备接受日本100万日军的装备,美国提供大量的武器基本上是步枪拥有人口、地区3亿多、大城市1亿多、小城镇乡村

22、请问:(1)请根据上表所提供的信息,试着将蒋介石发动内战的优势归纳一下,具体有?(2)在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在短短的三年内就能由弱变强,打败国民党,为什么?(3)你认为国民党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5、既然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政策已经确立,为什么还要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中共中央已经洞悉了蒋介石的阴谋,毛泽东为什么还要亲赴重庆谈判?为什么重庆谈判通过了坚决避免内战的双十协定,为什么后来内战仍然爆发?你能说清楚上面的原因吗?26、阅读下面这首体现国共两党关系的歌谣,回答问题: 除军阀,兄弟联手为统一;恨独裁,武装反抗在八一; 抗外侮,捐弃前嫌共对敌;要和平,陪都谈判展大义;

23、 庆解放,南京城头悬凯旗;盼统一,伟人构想定大计。 (1)写出这首歌谣中提及的重大史实名称。(任选5例即可) (2)就文中划线部分任选一处,对其反映的史实进行简要介绍。(要求:写出相关三点史实,表达清晰流畅) (3)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4)联系现实写出你对现今国共关系的展望。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BDCCACB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ABDCACCBD21.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22.(1)重庆谈判(2)毛泽东: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蒋介石:为了进

24、一步赢得内战的准备时间。(3)因为重庆是国民党统治中心,去就意味着有巨大的风险。(2分)结果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22、(1)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2)楚汉战争、 将革命进行到底 (3)1949年4月23日、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23、(1)优势:军队人数多、装备精良、控制地区富庶、统治人口多。(2)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正确的战略战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人心所向。(3)国民党统治的腐败。24、(1)迫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舆论的压力;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毛泽东若来重庆可诱使共产党交出军队和解放区的政权;毛泽东若不来就可以把内战这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2

25、)尽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3)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反共反人民的阶级本质决定的。并且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方针已经确定。25、背景:1947年3月,国民党军集中25万兵力,向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人民解放军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解放军西北野战军部队只有两万多人,处于绝对劣势。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采取的作战原则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集中兵力打运动战。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欲与国民党决一死战是十分错误的。大敌当前,中共中央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主动撤离延安,这是十分正确的。影响、结果: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可以极大鼓

26、舞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经过五个月连续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26.(1)北伐战争(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国民革命运动) 南昌起义 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西安事变也可) 重庆谈判 解放战争(渡江战役、南京解放)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答出任意五项即可,5分) (2)以下简要介绍任选其一作答(介绍部分答出三个历史要素即可得3分;表达清晰流畅,字数50字左右,1分)北伐战争:1926年7月,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广东国民政府以吴佩孚等为主要对象,以湖南、湖北为主要战场进行北伐。半年内,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两党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国家统一是民心所向。(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1分)(4)希望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早日完成统一大业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