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生物届 人教版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名师精编单元测试2019届 人教版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1(2018届威海模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而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A正确;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如硝化细菌,也属于生产者,B错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都属于分解者,C错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
2、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D错误。答案:A2(2018届江西临川区模拟)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不断增长。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网如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中有6条食物链B鱼类和贝类之间存在着竞争和捕食的关系C野生朱鹮可利用的总能量等于鱼类和贝类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D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解析:依题意可知: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分别是水草鱼类朱鹮、水草贝类朱鹮、水草贝类鱼类朱鹮、藻类鱼类朱鹮、藻类贝类朱鹮、藻类贝类鱼类朱鹮,A正确;图中的鱼类和贝类都可以藻类、水草为食,说明二者之间存
3、在竞争关系,鱼类也可以贝类为食,说明二者之间又存在捕食关系,B正确;野生朱鹮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鱼类和贝类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C错误;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D正确。答案:C3(2018届河南中原名校质检)某稻田生态系统中生长的水稻、稗草、卷叶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卷叶螟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防治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B害虫与拟水狼蛛间存在捕食关系C该稻田中的上述四种生物形成三个营养级D除去稗草,可使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解析:在食物链中,通过防治害虫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而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
4、率,A错误;拟水狼蛛是卷叶螟的天敌,它们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B正确;该稻田中的四种生物,水稻和稗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卷叶螟属于第二营养级,拟水狼蛛是第三营养级,C正确;除去稗草,水稻少了竞争者,可使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D正确。答案:A4(2017届重庆联考)下表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有机物同化量的比例关系。下列关于该食物网推断最不可能的是()生物种类甲乙丙丁同化有机物所占比例/%86121.10.9A.以上四个种群至少构成两条食物链B甲、乙两种群不可能处于同一营养级C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不可能全部被第二营养级利用D乙、丙以甲为食物,丁以乙、丙为食物解析:根据生态系统的能量
5、传递效率是10%20%,则甲一定处于第一营养级,若只有甲为第一营养级,则第二营养级有机物的同化比例在8.617.2(8610%8620%),若只有乙为第二营养级,则第三营养级有机物的同化比例在1.22.4(1.210%1.220%),第三营养级有丙、丁,食物链有两条;若第一营养级不只有甲一种,则食物链也是至少两条,A正确;若甲、乙为同一营养级,则第二营养级有机物的同化比例在9.819.6(8612)10%(8612)20%,而丙、丁的同化有机物所占比例只有2.0,故甲、乙不可能处于同一营养级,B正确;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还有一部分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第一营养级同化的
6、能量不可能全部被第二营养级利用,C正确;若乙、丙以甲为食物,丁以乙、丙为食物,乙、丙同化量的10%20%是1.312.62(121.1)10%(121.1)20%0.9,D不可能。答案:D5(2017届临沂调研)图示为某湖泊中的食物网。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不会引起()A水华现象Ba和b的数量增长Cc、d和e的数量可能大量减少Dc与d因食物丰富而竞争加剧解析:浮游植物急剧增加,可能是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华现象发生;a和b以浮游植物为食,浮游植物增加,a、b食物来源增加,数量增长;若发生水华,水体缺氧,导致水中鱼类大量死亡,数量减少;c和d摄取的食物不同,不会在食物上形成竞争关系。答案:D6(2
7、017届汕头模拟)如图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对a、b、c所代表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Ba中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Cc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Da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遇到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从箭头的方向上分析,a的物质和能量来自b,并可传递给c,所以b是生产者,多数是光能自养型的真核生物绿色植物,但也有化能自养型的原核生物硝化细菌等;a是消费者,消费者都是异养型的,但并不都是真核生物,如寄生细菌类,属于消费者,但属于原核生物;分解者除了有腐生细菌和真菌外,还有
8、腐生动物,如蚯蚓、蜣螂等。生态系统的基石是b(生产者)。答案:A7(2018届山西长治等五校联考)某地一河段受有害物质a污染后,a的浓度在各营养级部分生物种类体内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燕鸥处于第三营养级B图示生物形成的食物链属于捕食食物链C有害物质a沿食物链单向传递,含量不断减少D随着食物链延长,各营养级的能量减少解析:该食物链为藻类鱼燕鸥银鸥,燕鸥处于第三营养级,A正确;图示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属于捕食食物链,B正确;由于生物富集作用,有害物质a沿食物链放大,因此有害物质a沿食物链单向传递,含量不断增大,C错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随
9、着食物链延长各营养级的能量减少,D正确。答案:C8(2018届“江淮十校”联考)某人对某一湖泊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分別表示不同的营养级,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储存的能量(NP GP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GPNPR15.912.8113.10871.27369.69501.580.880.340.54141.2062.0779.13211.8519.26192.59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B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C若本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
10、、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D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该营养级的粪便中解析:根据食物链中各营养级同化量逐级递减,可判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A项正确;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0.88/15.915.5%,B项正确;的NP均为正值,说明若本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C项正确;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能量,D项错误。答案:D9(2017届江西省五市八校联考)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腐生细菌和真菌占据了多个营养级B如果树同化的能量为10
11、0 kJ,则蛇至少能获得1 kJ能量C图中所示生态系统的结构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在此生态系统中,主要成分是腐生细菌、真菌解析: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不属于捕食食物链中的任一营养级,A项错误;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如果树同化的能量为100 kJ,则蛇至少获得0.1 kJ能量,B项错误;图中仅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作为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项正确;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D项错误。答案:C10(2018届河南新乡模拟)下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2a)。据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第二营
12、养级同化的能量为100 J/(cm2a)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80 J/(cm2a)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5%D从A到E的20 J/(cm2a)属于生产者生产量解析:图中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80 J/(cm2a),A错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图中C,即除去呼吸消耗的能量为30 J/(cm2a),B错误;由于第三营养级能量只知道摄入量,不知道同化量,不能计算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C错误;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中扣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掉的那部分,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称为净初级
13、生产量。从A到E的部分是构成植物的有机物的能量中的一部分,这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属于生产者生产量的一部分,D正确。答案:D11(2017届衡水质检)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为kJ/(m2a)。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20 810 kJ/(m2a)B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1.3%C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出都是通过各营养级的细胞呼吸实现的D据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分析,该生态系统的群落还没有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解析: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20 810 kJ/(m2a);第二营养级
14、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380/3 370100%11.3%;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出是通过各营养级的细胞呼吸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实现的;该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与输出处于不平衡状态,群落还没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答案:C12(2018届福建福州模拟)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的类型和去向(d表示该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a1、a2可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呼吸量,但所占比例不符B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为(a2b2c2d2)/(a1b1c1d1)C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可用b1表示,且此部分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D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解析:
15、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大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图中a1、a2可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呼吸量,但所占比例不符,A正确;a2b2c2d2是消费者的同化量,a1b1c1d1是生产者的同化量,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a2b2c2d2)/(a1b1c1d1),B正确;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a2b2c2d2)可用b1表示,且此部分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C正确;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不完全相同,如生产者是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变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而消费者通过捕食获得储存能量的有机物,D错误。答案:D13(2018届黑龙江大庆质检)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
16、物网如图所示。(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图中的生物_。(2)图示的食物网由_条食物链组成,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3)碳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间以_形式进行流动,图示的生物再加上_,可以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4)若该生态系统未来可演替成森林生态系统,一般来说,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变化分别是_。(5)一般来说,丙种群传染病的流行程度会随戊种群密度的增大而_(填“增加”“减弱”或“不变”)。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甲、丁为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2)图示的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组成,它们是:甲戊、甲丙戊、甲乙丙戊、丁戊、丁丙戊,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丙、戊。(3)
17、 碳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间以有机物形式进行流动。图示中的生物除了甲、丁为生产者外,其余均为消费者,需再加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才可以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4) 该草原生态系统在演替成森林生态系统的过程中,生物种类逐渐增加,营养结构逐渐复杂,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大,因此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减弱。(5) 随戊种群密度的增大,戊捕食的丙也随之增多,因此丙种群传染病的流行程度会随戊种群密度的增大而减弱。答案:(1)甲、丁(2)5丙、戊(3)有机物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4)增强、减弱(5)减弱14(2017届柳州模拟)某受重金属污染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浮游藻类、浮游动物以
18、及A、B、C三种鱼类,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且已知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种群浮游藻类浮游动物ABC重金属含量0.003 70.0150.0160.0170.57(1)请根据上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2)下图中,表示鱼类A和B的种间关系的是_(填“”或“”),表示鱼类C和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的是_(填“”或“”)。解析:(1)由于重金属有生物富集作用,即营养级越高,积累越多,因此浮游植物是第一营养级,而浮游动物及A和B两种鱼为第二营养级,C鱼为第三营养级,由此可写出相应的食物网。(2)由(1)中的分析可知,鱼类A和B都以浮游藻类为食,
19、存在竞争关系,鱼类C和浮游动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而图表示竞争关系,图表示捕食关系。答案:(1)(2)15(2018届山东省实验中学一诊)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图2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1中麻雀与蝗虫的种间关系是_。(2)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全部迁走,则草的多样性会_。鹰和野兔虽为捕食关系,但二者却在草原上长期共存,不断发展,这种现象叫做_。(3)图2中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_(字母作答);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用字母及数字表达)。解析:本题考查群落、生态系统,考查对种间关系、生物多样性和能量流动关系的理解。解答此题,应明确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之间的关系。(1)图1中麻雀可以摄食蝗虫和草,而蝗虫也摄食草,麻雀与蝗虫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的种间关系。(2)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全部迁走,则部分草类可能成为优势种,导致草的多样性降低。鹰和野兔在草原上长期共存,不断发展,共同进化。(3)图2中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C(或AB);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两个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为(EFGH)/A100%。答案:(1)捕食和竞争(2)下降共同进化(3)C(或AB) (EFGH)/A10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