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哲提纲第一章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是人人具有,但是自发的、零乱的世界观,还不能称之为哲学。只有经过思想家自觉研究、系统阐发和逻辑论证的世界观,才能称之为哲学。所以,哲学不等于一般的世界观,它是系统化和理论化了的世界观。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分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基本哲学派别。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即认识论问题。对这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哲学上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代表:米利都学派的朴素唯物论 。象中国
2、的金木水火土,古印度的地水火风,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点:第一、它把特定的物质形态误认为是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物质的共性,得出了物质就是原子的不科学的结论。它把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物质结构的思想同哲学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没能从无限多样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中概括出物质共同的基本特性,使哲学的物质概念得以完善。 第二、在认识领域,他把原子看作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微粒,就在人的认识上设定了最后的界限,阻碍了认识的进一步发展第三、它在社会历史领域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它把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和统一的基础,而原子论是无法解释社会现象的,这就割裂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不能把
3、唯物主义一元论贯彻到底。 由此看来,形而上学的物质观,虽然肯定世界的本原是原子,但却认为原子是不变的,不可再分的最小物质单位。这种观点解释不了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说明不了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也难以驳倒唯心主义的不断进攻。因此,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这种物质观必然会被新的物质观代替。物质是什么: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物质观创立的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线。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
4、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意识的问题: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结论:从意识的产生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说明: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本质: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依赖于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其反映对象来源于物质。充分说明:物质决定意识。结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对待意识我们应该反对什么样的观点:反对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1)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的反映是唯心主义; (2)认为意识是人脑分泌的
5、特殊物质,是庸俗唯物主义; (3)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是机械唯物主义。意识的功能和表现:A 意识能动作用及具体表现(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1)、意识赋予人的活动以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本身是一个能动创造性过程。(3)、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4)、意识通过自身和实践活动对人本身的改造作用。(自控性 )发挥意识功能: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和条件(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和出发点是客观实际。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发挥意识能动作用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
6、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静止与运动的关系: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平衡状态。“静者静动,并非不动。” 相对静止与运动的关系: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所处的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从从一定的参照系来看:是指一事物相对于其它事物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相对性从不同运动形式来看:是指事物没有发生特定形式的运动条件性从运动的两种状态来看:是指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暂时性关于静止和运动,我们应该反对的几种倾向:相对主义诡辩论夸大事物
7、的绝对运动,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事物的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既踏进又不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既存在又不存在。赫拉克里特“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不可逆性。实践的含义: 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实践的特征: 自觉能动性实践是客观的,同时又是在人们自觉意识支配之下进行的。所谓主观能动性,是指实践不同于动物盲目的本能活动,而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不仅适应自然界,更重要的是改造自然界。人则通过改造客观对象
8、使外部环境适应自己不断变化着的需要。(区别于动物对环境消极被动的适应)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历史性就是说人的实践活动,总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进行,无论是实践的主题、对象、手段,还是实践的目的、方式、结果,都要以一定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为前提,并受其限值。因此,实践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区别于对实践活动的抽象认识)。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第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第二,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第三,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蝴蝶效应:事物之间具有联系性。联系
9、的四大属性:1、联系的客观性2、联系的普遍性3、联系的多样性4、联系的条件性。课本的40页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判断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准:事物是否同历史发展趋势相符合。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的原因: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从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来看)决定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从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来看)决定的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P41下方)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辩证法是用联系的、发展的从而是全面的观点来看世界。而形而上学是孤立的静止的从而是片面的
10、观点看世界。两者区别的焦点:是否存在事物内部存在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三大规律揭示了什么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地位分析) (从自身内容来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本质,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揭示了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实质,即辩证法的实质。 (从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比较来看)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键。 (从主观辩证法的角度来看
11、)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否承认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根本分歧所在。矛盾的两个属性:a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对立面的互相依赖性矛盾对立面的互相贯通性b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相互区别: 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同一性是暂时的、有条件的 互相联系 :二者相互联结,不可分割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 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1)同一性的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促进、相互贯通
12、。连为一体,互为条件,使对立面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相互包含,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互利、利己或利他)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向对立面转化)2)矛盾斗争性的作用:在量变过程中的根本作用,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竞长争高、此消彼长 在质变过程中,破旧立新,促成质变。(3)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着事物不断变化和发展。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二者相互区别:普遍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二者相互联系: 二者相互依存。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13、共性统摄个性,是个性的共同本质。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质变量变中的度: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学习事物度的意义:在实践中要把握“适度”原则,“过犹不及”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课本p46最后一段。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是什么)和实质:课本p47第一段辩证否定的经过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2、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A、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区别的:第一,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人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质则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第二,现象是
14、个别和具体的,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的一般。第三,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则相对平静、相对稳定。第四,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则比现象单纯、深刻。 B、现象与本质又是相互联系和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现象总是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形式积极影响内容,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形式和内容相互作用是矛盾运动的过程: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基本适合因果联系的复杂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A、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B、偶然性体
15、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C、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规律什么是规律:课本p54四句话。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和区别:课本p55和p56意识:课本p56、57、58.主客体的关系:第一,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第二,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第三,价值关系:客体或主体活动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课本p64四条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反映论与认识论的却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第一,相互区别:含义、形式、特点不同。课本p68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解释
16、。第二,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理性认识。第三,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感性认识中包 含着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 性认识。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1、实现由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必要性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第二,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 验和发展。2、学习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原理的意义: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论基础。真理的客观性指的是什么:第一是指真
17、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是指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即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并不是因为某位天才人物决断,而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课本p74学习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理论意义: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实践意义: 反对教条主义和怀疑论 对待真理的正确态度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课本p75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本p77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确定的、不变的、
18、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实践最终能够检验一切认识的真理性,这也是确定的、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实践作为标准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的,因为实践活动本身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唯心史观的缺陷: 片面夸大了精神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只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揭示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动因,即社会的经济根源及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只考察了杰出人物、领袖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而没有揭示(否定)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中的决定作用。社会存
19、在的三个内容: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形态:包括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如道德、宗教、哲学、科学等。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首先,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其次,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再次,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或迟或早地发展变化。(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各形式的相互影响及各自的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性质,量)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理论意义):1)第
20、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2)第一次运用唯物辩证法建立了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揭开了困惑人类数千年之久的“历史之谜”。 两个划分 两个归结 3)第一次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科学阐释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问题。科学技术为什么是第一生产力:p101带括号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p102的三条经济基础的含义:课本p105上面的一句话。上层建筑的两个部分:1)观念上层建筑(思想的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 2)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 政治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中居于主导地位国家的本质:课本p106国体:奴隶主阶级专政、地主阶级专政、资
21、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政体:君主制(君主专制制、二元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总统制、半总统制、议会制)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课本p112的大标题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1.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和环节。2.可更大地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3.革命阶级能够在革命斗争中受到教育、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4.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课本p123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的原则:p129划线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p130划线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p141划线自然经济的生产特征:简单再
22、生产。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条件:p143划线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与区别:统一:(1)凡是商品都必须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缺一就不成为商品;(2)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存在于使用价值之中。区别:(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2)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所共有的属性,是一个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3)商品对它的生产者而言,只具有价值而不具有使用价值,商品对消费者
23、而言,只具有使用价值而不具有价值,因此,就同一商品而言,无论商品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它的价值,又占有它的使用价值。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决定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生产率结论:部门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如果部门(社会)劳动生产率未变,个别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到所在部门平均水平以上,那么,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他就会生产出比别人更多的价值量。价值规律:课本p147划线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市场价格根据供求关系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市场价格的波动不违背价值规律的理由:(1)无论商品的市场价格怎样变动,它都必须以价值为基础,各种商品之间的比价
24、与它们的价值比例总是一致的。(2)商品的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会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但价格的波动也会反过来调节供求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止价格与其价值的背离。(3)就短期来看,市场价格与其价值不一致,但从长期来看,商品的市场价格上涨下落可以互相抵消,因而长期的平均价格和其价值是一致的。市场规律表现:课本p148划线价值规律自动调节的不良后果:课本p149划线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可能带来商业危机)、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课本p149最后一段开始划线。劳动解释:工资的构成、影响:课本p154三条。资本主义生产过
25、程中的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依据:依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可变资本与不可变资本的划分意义: 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来源; 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相对剩余怎么实现: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绝度剩余与相对剩余之间的关系:联系: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是延长工作日,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都是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
26、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区别: 物质技术基础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与生产技术不变,或生产技术发展缓慢相适应的,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生产技术的不断变革为条件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以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而在机器大生产出现后,逐渐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二重性:简单再生长、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积累的源泉:平均利润的理论意义: 平均利润形成后,尽管各部门、企业的利润量与剩余价值不同,但是全社会的平均利润总量等于剩余价值总量;社会的商品价值总额等于生产价格总额;并且生产价格的变动,最终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它并不否定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进一步表现。经济危机根源、实质、周期: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矛盾。生产的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危机 萧条 复苏 高涨生产垄断形成原因:课本p183第三段。垄断没有消除竞争的原因:p18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原理:p187划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