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颜体楷书笔法颜真卿(公元709785年),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书法家。一、执笔:初学楷书以大楷长锋羊毫为宜,大字用大笔,小字用小笔,可用大笔写小字,不 可小笔写大字。写大字可偏上握笔,写小字可偏下握笔,写35cm的字居中。 1笔杆垂直,可微向后倾,以求锋正。 2指实掌虚,运笔自如。 3腕肘悬起。 4执笔不可太紧。二、坐姿:坐姿宜写中、小字或小幅作品。即上身正直,胸不贴桌,背不靠椅,两肩要平,两脚分开平放于地,双肘外拓,左手压纸,右手执笔,笔杆要正,且与右眼对正。三、词汇解释: 1、逆锋起笔楷书笔画的起笔(即笔画开始的部分)多为逆锋折转起笔,形较方。即“欲右先左,欲下先上
2、”。落笔方向与笔画走向相反,也叫藏锋。 2、中锋行笔(行笔部分即笔画的中段,为主体部分)起笔后折笔调峰,转为中锋,书写至笔画的末端。 3、回锋收笔(收笔部分即笔画的末端)行至末端,应将笔锋回转,藏锋笔画内,将笔提起离纸。收笔也有出锋的,出锋收笔要稳,要厚实,锋从中出。 4、提笔与按笔提、按为用笔的上下运动。引笔向上为提,行笔中笔画由粗变细,除收笔外笔画不可完全提起离纸。将比下按为按笔,行笔中笔画由细变粗。提按是互相对立而又互相依存,借以改变笔画粗细,但不可猛提死按而破坏运笔规律。 5、转笔与折笔转、折是改变运笔方向的两种方法。在转折处笔尖基本不动,笔锋部分转折而改变方向,外形显方为折笔。笔尖随
3、着整个笔锋部分回旋圆转,外形显圆为转笔。 6、轻重用力的大小,也是笔画粗细的内在表现。笔画粗即重,笔画细即轻。 7、中锋与偏锋行笔时笔锋在笔画中间,笔豪铺开,笔画两边为界,笔画圆润饱满,谓之中锋。反之笔锋在笔画一侧,笔画一侧光滑一侧毛糙,谓之偏锋。 8、逆势与“中锋”相伴应用的是“逆势”,因为毛笔的笔毛很软,为增加笔毛与纸的摩擦力,加强笔画的力度和弹性,在行笔时往往会将笔杆与行笔成相反方向倾斜,此为“逆势”。 9、侧锋运笔在写楷书的折、钩、捺等笔画时,往往需要调锋以使转折处用墨均匀、笔画圆润饱满,这种在转折处的调锋用笔即可理解为“侧锋”。颜体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1 长横:逆入,折笔向右下顿笔
4、转腕,回锋,引笔中锋向右上行笔,收笔是,笔轻轻提起,然重重向右下按下,回锋收回。 2短横:露锋起笔,收笔时略有提按。 3小横:顺势入笔,向上接笔,仰起,按下。常用“日”“月”等。 4垂露竖:逆入,折笔向右下顿笔,中锋向下行笔,收笔时向左引笔,向右下微顿,向上收回。 5悬针竖:起笔与垂露竖一样,到2/3处逐渐提笔,提出。 6上尖竖:顺势入笔向右下做弧势,至下部收回笔锋。 颜体楷书笔法深圳市石岩公学书画院 李汉宁 唐代是楷书的成熟时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三位楷书大家,他们的字法度完备,是中国书法史上光辉典范,初学毛笔楷书,多从唐楷入手。因为颜体笔画肥厚,初者特别是小学生因手法不稳,动作
5、幅度粗重,写瘦劲的线条比较难入手,所以选择颜体入门,比较实在。为了使鉴赏力较低的中小学生对范本容易理解和把握,选择墨本字帖来训练是大有好处的。因为颜真卿楷书成熟时期的墨本作品在字的数量上稍为少些,这里选择谭延闿临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记里的墨本字作为范本来讲解和让中小学生临摹。谭延(1880-1930), 民国时期,在朝的显贵许多能写一手好字,但最著名的莫过于谭延闿、于右任二家。1912年加入国民党。1922年后追随孙中山,历任大元帅府内政部部长、秘书长。谭延闿一直是国民党政府里的高官,历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他的字,亦如其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结体宽博,顾盼自雄。是清代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
6、字的大家。颜真卿楷书自从被米南宫批判之后,一直不很被重视,宋、元、明三代不出一个善写颜字的大家。从民国至今,写颜字的人没有出谭延闿右者。正因为谭延闿临摹水平相当高,对于学生来说,从他的字里完全可以感受到颜真卿楷书的形和神的,等把笔画学得较上手后,再去临摹颜真卿的真迹自然就会得心应手了,这不失一种学习颜真卿楷书的好方法,退一步来讲,就算继续把谭延闿所临的颜体学好,那在中小学价段也足矣,谭延闿所临的颜体的高度并非一般人所能及的。这样学习颜体的途径在书法教育界里尚为少见,但这在我10多年的少年儿童书法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认可,并且是很有效的。毛笔书法的笔画是笔锋在纸上运转而直接完成的。因为笔锋柔软,不
7、同的着纸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形态。一个只会写钢笔字的人,拿起笔去临摹古代书法作品,要准确地写出这千姿百态的笔画形状,恐怕还是束手无策。笔锋该从哪里入?从哪里出?笔锋在笔画运行中如何摆动?这都是笔法的重要内容。学习中,我们应该弄清以下三点:(一)中锋和侧锋所谓中锋,是书写时“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蔡邕九势)。中锋运笔时,笔锋是往后摆的,即笔锋所指的方向与运笔方向相反,这种行笔方法能使笔画外廓光洁。在传统的书学中,常用“锥画沙”来作形象的比喻,意思是中锋行笔,墨渗到纸面上,笔画中心墨浓两旁变淡,好象锥尖在沙子上划过,其沟痕中间深而旁边渐浅。所谓侧锋,就是运笔时笔锋偏于笔画的一侧,这种运笔经常会使笔画
8、的一侧残缺,一边浓一边淡。中锋用笔厚实、丰腴、有立体感,是园柱形;侧锋书写则相对薄削、偏平、棱角外露,呈铁片状。中锋含蓄之美更接近于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书法的用笔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一个没练过书法的学生,在纸上乱写乱画,到外都会有侧锋出现,但中锋运笔则需要主动去调整才能达到,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多体会中锋运笔的方法。(二)藏锋与露锋行笔过程中,将笔锋藏在点画之中,不露出锋芒,叫藏锋;若笔锋露出笔画的外边缘则叫露锋。藏锋运笔,笔锋含于笔画之中,有内刚外柔、含蓄沉稳、浑融厚重之感;露锋运笔,笔毫锋芒外露、棱角突出,有潇洒奔放、飒爽飘逸之美。宋代姜白石在续书谱中说:“有锋以耀其精神,无锋以含其气味”。
9、在笔法教学中,藏露锋的训练,重点应在笔画的起收之上。李溥光说:“一笔之妙,妙在起止,起止得当,则画无不美”。藏锋起笔,要将笔锋逆入,也叫逆锋,藏锋起笔如篆书、颜体楷书;露锋起笔即按运笔方向顺入,行草书的笔画用得比较多。收笔时要表现为藏锋则需回锋收笔,如唐楷,而要表现为露锋则提笔出锋,如悬针竖。学生研习应对藏锋用笔多加注意。(三)转锋与折锋转锋是运笔过程中,笔锋方向渐渐改变,行笔线路为圆转。折锋是笔锋方向突然改变,行笔线路为方折,两种用笔方法产生的效果不同,即“转以成圆,折以成方”。所谓“转以成圆”,意思说转锋能使笔画呈浑圆弧形,在运笔时,笔锋逐渐转绕,使笔画外形圆,笔锋内裹于笔画中间。所谓“折
10、以成方”,意思是说折笔能使笔画成方状,在运笔时,笔锋稍提起然后突然改变方向而行,使笔画外形有方角出现。转、折锋用于笔画的起收和转折之处。转锋用笔流畅轻顺,给人圆柱体感觉,以李斯式的小篆的最为典型,折锋用笔斩截劲健,给人生铁板的感觉,以龙门造像记为最明显。圆转属阴柔之美,方折则属阳刚之美,在古代的各种作品中,很少有绝对的方和绝对的圆,一般书家都是方、圆兼用,转、折锋交错进行的。下面谈谈颜体楷书的运笔方法:1、横向左上方逆锋着纸,此过程仅笔尖轻轻与纸相触,转锋向右下顿笔至意想中的笔画宽度,稍作停顿后将笔肚稍右上推调整笔锋紧接着向右中锋行笔,行至末端,将笔往上提,使笔锋着纸幅度变小,再将笔锋移向笔画
11、右上边缘,之后向右下顿圆,最后向左回锋收笔。如“一、二、三”等字。有些短横的写法与上述有所不同,比如左粗右细横,收笔变为提;而左细右粗横的起笔则为露锋起笔,如同写点。2、竖垂露竖竖常常在一个字中起支撑作用,特别是中竖宜挺直有力。竖按收笔的方法和形态不同,有垂露、悬针之分。垂露竖的写法为;向左上方逆锋着纸,此过程仅笔尖轻轻与纸相触,转锋向右下顿笔如写点画,至意想中的笔画宽度,稍作停顿后将笔肚稍左下转调整笔锋即向下中锋行笔,行至末端,将笔往上提,使笔锋着纸幅度变小,再将笔锋移向笔画左边缘,之后向右转锋提笔回收,如“十、干、非” 等字。根据字形需要,垂露竖还有直、曲,有正、斜之分。曲形的,如“因”字
12、;倾斜的,如 “中”的侧竖,“五”的中竖。还有上粗下细的,如“草字头”中的竖。3、竖悬针竖 悬针竖的写法:前部分与垂露竖,当行笔至笔画三分之二长度时,一边向下行笔,一边渐渐提笔出锋,笔画收笔宜尖。但要注意提笔不可过早,否则,笔画过于头重脚轻,支撑不起字的结构。只有当一个字最后一笔为竖画的时候,才可以用悬针竖。如“十、井、川”等字。4、撇长撇撇画有多种写法,在不同的字或不同的部位写法各异。其中长撇有斜撇、竖撇、直撇三种,写法为:斜撇、直撇向右上方逆锋起笔,向右下顿笔,再向左下中锋行笔,至笔画三分之二处渐渐提笔出锋,笔画收笔宜尖。斜撇如“左、在、少”等字,中间稍弯富有弹性,直撇如“者”字,整体直行
13、,竖撇如“月、用”等字,起笔如竖画,开始三分之二部分直下。5、撇短撇向右上方逆锋起笔,向右下顿笔,然后转锋向右下渐渐提笔出锋,整体由粗变细、短而直。短撇在字头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千、斤”等字;短撇在字的左部时,形态较斜,如“乍、佳、爪”等字。6、捺斜捺捺主要分为斜捺和平捺。斜捺,由二段构成,先向右下再往右,开始由细变粗,后面由粗变细,写法为:逆锋起笔,开始不宜写粗,转锋向右下逆时针方向边行边按,使笔画渐渐变粗,至捺脚即最粗处,驻笔微顿,缩回,再拖锋提出,缺口较大,尾部上边缘略有下垂之意。如“八、人、夫”等字。 7、捺平捺 平捺,平捺有三段,如同把斜捺放平,再在前面加一短横,写法为:先写一小短
14、横,然后再向右下由轻到重逐渐按笔行走,捺脚出锋与斜捺同,只是方向略为高一点。如“之、近”等字。 8、提 向左下方逆锋起笔,转锋向右下顿笔,再向右上边行边提笔,最后出尖锋,如“江、持、北”等字。 9、折横折 是由横和竖两笔连接组成,当横画行至尾部提笔向右上,转锋向右下顿笔,稍向左调整笔锋后向下行笔写竖,最后回锋收笔。其实可以这样理解:分两笔来写,写完横画后,将竖画起笔的动作按到横画的末端,再向下写竖即可。如“日、中、尺”等字。 10、折横撇 由横和撇连接而成,连接处即折处的原理和横折同,当横画行至尾部提笔向右上,转锋向右下顿笔,稍向左调整笔锋后向左下行笔写撇,如“又、名、友”等字。 11、折竖折
15、 由竖和横连接而成,写完竖画,将笔锋提向左,然后向右下顿笔,将笔肚稍右上推调整笔锋紧接着向右写横,如“山、世、仙”等字。 12、折撇折 由撇和提连接而成,撇画不宜出尖锋,至撇画末尾,将笔锋向左提起向右下顿笔,然后向右上边行边提笔,最后出锋,如“至、矣、玄”等字。 13、折撇点 由撇和和长点连接而成,撇画行至将出尖锋时即折笔向右下写长点,长点为顺时针方向运行并将笔锋渐渐按下,使笔画逐步变粗,如“女、妄、姑”等字。 14、钩竖钩 竖画写到末尾,将笔锋向左下转,轻顿使底部圆足,挫锋退回,提笔向左稍偏上出锋,钩不宜太长。如“水、可、行”等字。 15、钩弯钩 起笔稍轻,由轻到重按顺时针方向向下弧弯行笔,
16、边行边按使笔画由细变粗,到出钩轻顿使底部圆足,挫锋退回,提笔向左上出锋。起笔和出钩处应在一条垂直线上,否则整体会或左或右倾倒。如“子、手、乎”等字。 16、钩斜钩 起笔如竖画,向右下逆时针方向弧弯行笔,到出钩轻顿使底部圆足,挫锋退回,提笔向右上出锋。到出钩轻顿使底部圆足,挫锋退回,提笔向左上出锋。如“我、或、成”等字。 17、钩竖弯钩 行至竖尾,圆转向右下,再往右上行,至末尾顺行笔方向顿圆,挫笔退回再向上提笔出锋。出钩处与在左侧圆转处应齐平,横方向一段不可直走。如“也、已、元”等字。 18、竖弯 与竖弯钩基本相同,只是没有出钩,笔画末尾顿笔圆足即可。如“七、四、西”字。 19、钩卧钩 入笔稍轻
17、,向右下方逆时方向运行的同时渐渐将笔锋按下,使笔画由细变粗,至末尾顺行笔方向顿圆,稍挫笔退回再向左上提笔出锋。如“心、志、忽”等字。 20、钩横钩 由横、点和钩三个部分组成,横画稍细,由粗变细,写到末尾,将笔锋提至横画上边缘,向右下方顿成点,稍驻笔使点底圆足,稍向左上挫锋提笔,最后向左下出钩。如“字、彼、欲”等字。 21、竖提颜字竖折很特别,写完竖画,提笔离纸,在竖尾左下方独立起笔写提,提画前半部分与竖相接。如 “民、以、畏”等字。 22、点侧点(右点) 点画分有侧(右)点、左点和竖点。侧(右)点向左上逆锋起笔,转锋顺时针方向向右下行笔,到尾部稍顿,向左上回锋收笔,一次写成,不能回填。如“下、
18、玉、清”等字。 23、点左点 左点,颜体的左点多为出锋,逆时针方向向右下顿,挫锋将笔稍提起,在点的中部向右上方提笔出锋。如“小、亦、新”等字。 24、点头竖点 竖点分头竖点和左竖点,头竖点为上粗下细的短竖,如“六、言、文”等字。 25、点左竖点 左竖点起收为垂露竖的写法,但形态特殊,先向左下再转向右下,整体弯曲。如“宝盖头”的左点。 26、点上下点 上下两点一起,上点向左下出锋与下点作呼应,如“冬、寒”等字。 27、横折钩 此笔为横折和竖钩连接而成,注意折和钩的运笔技巧。竖部分有的向下,如“月、雨”等字,有的向左下,如“方”字。 28、横折弯钩、横折弯 横折弯钩为横折和竖弯钩连接而成,注意横笔
19、稍向上斜且由粗变细,如“九”字。横折弯与横折弯钩写法基本相同,只是不出钩,写到末端,顺势顿圆即可,如 “投、沿”等字。29、横折折撇 分横折折长撇和横折折短撇,横画由粗变细,折后写直短撇,接着向右下顺时针方向稍按然后向左下或写长撇,如“及、庭”等字;或写短撇,如“道”字。 30横折折钩 横画由粗变细,折后写直短撇,接着向右下轻轻入笔写弯钩,弯钩整体向左下斜,如“乃、仍、奶”等字。 31横撇弯钩 横画由粗变细,折后写直短撇,向右下顺时针方向由轻至重渐渐按笔,末尾顿圆后,挫锋向左出钩。 “陵、限、耶”等字。 32、竖折折钩由 竖折、横折、竖钩等组成,前竖直下,后竖稍向左下斜。如“引、弟、第”等字。
20、三笔字考试资料毛笔字水平测试内容及形式毛笔字水平测试内容主要包括书法基础知识、书写基本技能、临摹和创作。书法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一些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如文房四宝、书法简史、书家常识、历代书法名家名作等。书写基础技能主要包括执笔、用笔、楷书、行书、隶书的书写技能,尤其是楷书书写技能。临摹是对应试人基本功的检测。要求应试人应准确了解所临写作品的风格特征和用笔、结构特征。临摹时突出一个“似”字,力争形似神似。创作是对应试人创造能力的检测。要求应试人应根据书写内容,在用笔、结体、章法上下功夫,充分展示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写出自己的真是水平。毛笔字水平测试的形式毛笔字水平测试采用现场书写、闭卷答题的方式。评
21、分采用百分制,书法基础知识和书写基本技能知识占40%,临摹占30%,创作占30% 。毛笔字基础知识一、 基础书法常识1书法是指以中国特有的文房四宝为工具表情达意的一门艺术。2书法的发展简史: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4五指执笔法:擫(y,)、押、钩、格、抵,5书法造字时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6选笔原则:尖、健、圆、齐7写字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头正、肩平、腰直、足安8五书体: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9天下第一、二、三行书分别是:兰亭序(王羲之)祭侄文稿(颜真卿)黄州寒食帖(苏轼)10圣书是指:能使自身得到修养的书11我国最早的书法
22、作品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出师颂12执笔原则:虚而宽13墨色五种:浓、淡、干、枯、湿14用笔的方法有:中锋和侧锋,藏锋和露锋,提和按,节奏,笔势15清乾隆年间的“三希堂”所藏“三希”是指:快雪时晴帖(王羲之)中秋帖(王献之)伯远帖(王珣)16书法作品常见的副式有11种:尺牍、手卷、中堂、条幅、对联、斗方、横幅、册页、屏风、匾额和扇面17书法临写和摹写各有的三种方法: 临写:对临、背临、意临; 摹写:双钩、单钩、满摹18、“草圣”张芝 “书圣”王羲之 “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书法上的“初唐四杰”欧阳询、虞世南、褚
23、遂良、薛稷19、书法史上的书论有:秦李斯的,论用笔 汉卫恒四体书势 东晋卫夫人笔阵图王羲之提笔阵图后书论 五代隋智永永字八法 唐 欧阳询三十六法 孙过庭书谱 张怀瓘书议书信书断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宋苏轼论书东坡题跋米芾书史姜夔续书谱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注:在此只列举了一部分为常考书论)二、常见书法家及其朝代、代表书体、代表作1、李斯秦代一篆书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2、张芝东汉草书八月帖终年帖3、钟繇三国时期曹魏楷书之祖宣示帖4、卫夫人东晋隶书(为王羲之启蒙老师)5、王羲之东晋小楷、行书、草书乐毅论黄庭经(小楷)兰亭序快雪时晴帖(行书)丧乱帖十七帖
24、初月帖(行草书)等。6、王献之东晋小楷、行书、草书洛神赋十三行(小楷)中秋帖鸭头帖(行草书)等7、王珣东晋行书、草书伯远帖(行草书) 注:王献之乃为王羲之之子,王珣乃为王羲之之侄8、智永五代陈国至隋朝草书,楷书真草千字文(真书为楷书)9、欧阳询隋唐楷书,行草书九成宫碑虞恭公碑皇甫诞君碑化度寺碑兰亭记(兰亭记为欧阳询楷书作品)张翰帖仲尼梦奠帖千字文等。10、虞世南隋唐楷书、行书孔子庙堂碑临兰亭序11、褚遂良唐楷书雁塔圣教序12、孙过庭唐草书书谱13、颜真卿唐楷书、行书颜勤礼碑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祭侄文稿14、柳公权唐楷书、行书玄秘塔碑神策军碑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等15、苏轼宋行书前赤壁赋黄州寒食帖
25、,归去来兮辞16、黄庭坚宋草书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17、米芾宋行书、草书蜀素帖研山铭18、蔡襄宋楷、行书脚气帖19、赵孟頫宋元楷书、行书、草书胆巴碑,龙门颂千字文、洛神赋、汲黯传、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著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20、董其昌明楷书、行书路马湖记21、文徵明明小楷、行草书归去来兮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老子列传行书千字文滕王阁序草书赤壁赋22、唐寅明行书落花诗集23、祝枝山明草书滕王阁序并诗草书千字文草书赤壁赋24、王铎明清行草书拟山园法帖琅华馆帖25、邓石如清篆书、隶书篆书朱熹四斋铭篆书白氏草堂记隶书文心雕龙轴26、吴昌硕清篆书、行书,临石鼓文临散氏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