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7.19KB ,
资源ID:1015719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1571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Word版缺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Word版缺答案.docx

1、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Word版缺答案必修一文言文复习班级: 姓名:复习目标:1、领略古人的卓越才华和高尚品德,欣赏和借鉴其叙事的艺术。2、学习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领略纲举目张、化繁为简的简洁之美,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3、掌握一些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复习重点和难点:1、 复习本单元中出现的重要实词和虚词。2、 复习巩固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并能加以拓展运用。复习方法:自主、合作,练习、讲解复习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复习内容:复习烛之武退秦师一、独立自学(A级)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

2、细的 史书,相传为 末年 所著。它善于 和 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左传和 、 都是为春秋作传,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2、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并指出其用法。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 师必退,公从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无能为也已是寡人之过也 子亦有不利焉夜缒而出 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将焉取之 唯君图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失其所与 吾其还也3、翻译下列句子,是特殊句式的指出其句式类型。(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3、3)是寡人之过也。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6)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7)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三、巩固检测(AB级)文段阅读回顾课文内容,完成下列练习(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若使烛之武见秦军 公从之B、秦军氾南 且贰于楚也C、越国以鄙远 阙秦以利晋D、焉用亡郑以陪邻 夜缒而出(2)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用法与意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敢以烦执事 B、越国以鄙远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阙秦以利晋(3)下

4、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敢以烦执事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

5、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1、下列“焉”字用不同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朝济而夕设版焉。2、对“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使秦国土地减少而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认真考虑这件事。B烛之武劝说秦穆公不要做对秦国有害而对晋有利的蠢事。C烛之武劝说秦穆公不要灭掉郑国而应该去攻打晋国。D烛之武本有求于秦,却从秦国的利益出发来游说穆公放弃灭郑。 3、下面对烛之武对待“国危”的态度的分析,不恰当

6、的一项是 ( )A、郑伯一出面请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便加以拒绝。B、烛之武对自己长期不被重用表示不满。C、烛之武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D、烛之武最终还是以国难为重,临危受命。4、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符合烛之武本意的一组是( )郑国力量弱小,面对强大的秦国和晋国,郑国已知不亡国已不可能。秦国距郑国很远,灭亡了郑国,秦国没有办法真正占有郑国的土地。灭亡了郑国,实际上是增加了晋国的土地,对秦国反而不利。这次秦穆公带军队东来,我们郑国作好了准备,供应你们缺少的东西。晋国的欲望很大,灭了郑国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从秦国夺取贪求的土地。郑国愿同秦国结盟,从此成为盟友,将一起对付晋国的侵略野心。A B C

7、 D第二课时复习内容:荆轲刺秦王一、独立自学(A级)1、战国策又称 ,是 末年 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秦兵旦暮渡易水臣愿得谒之诚能得樊将军首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秦之遇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将奈何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乃为装遣荆轲顷之未发,太子迟之日以尽矣今日往而不反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为变徵之

8、声又前而为歌曰发尽上指冠持千金之资币物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乃朝服,设九宾以次进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秦王还柱而走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卒起不意,尽失其度乃引其匕首提秦王秦王复击轲,被八创箕踞以骂曰左右既前,斩荆轲3、 翻译下列句子,是特殊句式的指出其句式类型。(1)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2)秦王购之千斤,邑万家。 (3)愿足下更虑之。 (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5)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6)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7)丹请先遣秦武阳 (8)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9)太子及

9、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10)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11)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12)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1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二、巩固检测(AB级)文段阅读回顾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和而歌 应和 士皆垂泪涕泣 流眼泪B、太子迟之 认为迟缓,意动用法 请辞决矣 辞别,告别。C、北蛮夷之鄙人 卑鄙小人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皇上(指秦始皇)D、断其左股 大腿 诸郎中执兵 宫廷的侍卫(2)下列加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又前

10、而为歌曰B、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皆白衣冠以送之C、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D、仆所以留者 事所以不成者(3)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夫晋,可厌之有( )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 )(4)对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秦王还柱而走 图穷而匕首见 (秦王)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A.不同,不同B.相同,不同 C.不同,相同D.相同,相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11、“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

12、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今行而无信 信:相信。B. 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C.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喜欢,高兴。D. 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夺取。2、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相同,不同 B. 相同,相同C. 不同,相同 D. 不同,不同3、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 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B. 果断

13、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C. 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D. 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第三课时复习内容:复习鸿门宴 一、独立自学(A级)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作者是 (朝代)伟大的 家 、 家、 家。史记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 ,下讫 ,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为十二 、三十 、七十 、八 、十 等,共130篇。鲁迅曾赞誉史记为“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沛公欲王关中为击破沛公军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成五采素善留侯张良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距关,毋纳诸侯君安与项伯有故项伯杀人,臣活之吾得兄事之张良

14、出,要项伯籍吏民,封府库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不如因善遇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项王、项伯东向坐范增数目项王若入前为寿,寿毕常以身翼蔽沛公今日之事何如其意常在沛公也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客何为者臣死且不避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以待大王来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大礼不辞小让何辞为会其怒,不敢献四人持剑盾步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间至军中沛公不胜杯杓再拜献大王足下沛公安在吾属今为之虏矣3、翻译下列句子(1)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2)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3)

15、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4)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7)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8)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0)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1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2)窃为大王不取也。 (1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二、巩固检测(B级)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注明通假情况。私见张良,具告以事距关,毋纳诸侯张良出,要项伯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写出下

16、列“为”字的含义和用法。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若属皆且为所虏 军中无以为乐客何为者 窃为大王不取也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B、秦地可尽王也 王:称王,名词的使动用法C、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救活。动词的使动用法D、吾得兄事之 兄: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名词作状语4、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 范增数目项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项伯亦拔剑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刑人如恐不胜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A、/B、/C、/D、/ 5、下列语句

17、中加线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沛公居山东时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6、下列各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B、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C、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D、不如因善遇之 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 7、下面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伯夜访,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的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项、刘矛盾出了转机。B、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一点就通,不但对项伯“

18、兄事之”,更“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C、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的性格特点。 D刘邦本无意做关中之王,因“鲰生”的劝说才生此念头。入关后,他秋毫无犯,“籍吏民,封府库”,可见其对项王并无二心。 四、拓展提高(C级)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予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

19、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诛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

20、,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絮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或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予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赤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第一) 【注

21、释】由、光:人名,指许由、务光。希:稀少。木主:死人的牌位。爰:于是;就。徂:通“殂”,死亡。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而去之去:使离开 B.天下宗周宗:祭祀 C.我安适归矣适:往,到, D.余甚或焉或:通“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若至近世,操行不轨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且七十子之徒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其孰能讥之乎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伯夷、叔齐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

22、吴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 B.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后,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以臣弑君”是不“孝”不“仁”的,因此不吃周粮而饿死。C、伯夷、叔齐及好学的颜回早早去世,而残暴横行、滥杀无辜的盗跖这类人往往寿终正寝,这使作者颇感困惑,因而质疑天道的公正性。D、作者认为因为世俗混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是因为重视富贵就能成为世俗之人,轻视富贵就能成为清高之人。学后反思: 附:一、文言文学法指导首先,要读懂原文,并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其次,在此基础上,对课文的主题思想或中心意思以及写作特色作深入研究。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体会文中所表

23、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性地背诵名篇名段;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主旨,能自主地学习文言文。具体的学法:1、读准音。注意古今异音词的读法(古音异读、古代破字异读、通假字异读)。注意句读停顿。2、对照注释查阅工具书,掌握常用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古今异义词、古代专用词。3、词类活用现象。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动词活用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以及名词的使动、意动用法等。4、掌握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固定句式等。5、翻译课文,对译重点词句。借助工具书,注释翻译课文,做到信、达、雅。采用“留、补、删、换、调、选、译、固、

24、意(意译)”九字法对译课文。6、许多文言文可采用八股文结构分析。如与朱元思书。7、学内容。抓线索、主旨句,了解写作背景、意图等学习课文内容。8、学写法。9、学语言。文言文课文大都选自文学大家之手,语言优美、凝炼,意境深邃,是我们学习语言的范本。10、注重背诵,积累名篇、段句,贮存语言材料。二、常见文言虚词常见用法归纳(一)1【而】(1)连词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例释: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3)表递进,译为:并

25、且、而且。例释: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4)表转折,今译为:却、但。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5)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6)表修饰,今译为:着、地。例释: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7)表示目的关系。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2)代词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例: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2)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6)通“耐”、“能”,今译为:能够、才能。例释: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