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39.24KB ,
资源ID:1015109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1510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旅游配套设施项目申请材料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旅游配套设施项目申请材料报告.docx

1、旅游配套设施项目申请材料报告旅游配套设施项目申请报告有限公司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一)申报单位申报单位名称:市区镇村村民委员会申报单位地址:市区镇村(二)项目承建单位有限公司二、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区镇村旅游配套设施项目(二)建设地址本项目位于市区镇村东湾子,项目区紧邻等多处旅游景区,周围山清水秀、环境优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三)建设性质新建(四)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位于镇村,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观光采摘园建设、生态林建设(松树、柏树、枫树等)、河道治理并进行水利配套、污水处理、水产养殖、道路桥梁、停车场、绿化美化、生活区、住宿区、餐厅等相关配套设施

2、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25000.08平方米。(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项目建设周期本项目建设周期为18个月,自2011年11月开始前期工作, 2012年1月开工建设,2013年5月竣工。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承办单位将按照区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要求,成立项目工作小组,组织人员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管理和监督。通过招投标确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材料的采购等。根据本项目建设内容和项目总体计划进度安排,将项目的建设进程划分为前期准备、项目建设、竣工验收三个阶段。(1)前期准备阶段本阶段具体包括:项目前期立项、项目申请报告编写、取得相关项目建设的批准文件和开工手续的办理、建筑设计招标、工程设计、

3、施工及采购招标等工作内容。时间安排为2011年11月至2011年12月。(2)项目建设阶段本阶段包括:土方工程、基础工程、土建工程、设备采购和安装工程、室外工程等建设施工内容。时间安排为2012年1月正式动工建设,计划于2013年1月完成竣工。(3)竣工验收阶段在项目施工阶段工作基本完成后,将对各单项工程进行全面验收,对项目的供电、通风采暖、空调、给排水、人防、消防等设施和系统进行联合调试和检验,并通告竣工验收。时间安排为2013年2月至2013年4月。具体项目实施进度安排见下表:表1 项目实施进度表项目内容2011年2012年2013年11121234567891011121234前期准备阶

4、段项目建设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六)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2802.93万元,资金全部由镇村村民委员会自筹解决。三、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1、项目所在地区域概况区位于东北部,距市区50公里,境内山清水秀,环境优雅,素有“京郊明珠”的美誉,是市郊区旅游重要组成部分。全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大气纯净,空气清新,全年符合国际卫生组织标准,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二级以上。旅游环境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丰富,项目众多:湖风景区、红螺寺风景区、风景区、水长城、紫云山风景区、喇叭沟门原始森林等,同时开设自然风光休闲游、京郊乡村游、农家游等,目前又开发林木观光游、果园观光游等农业项

5、目,境内民俗村几百家、度假村、宾馆饭店及各类培训中心等七十多家。项目区位于镇村,其周围已开发了湖、红螺寺等多处旅游景区,另外,村先后被评为市级民俗村和市级生态文明村,是京郊难得的宜居圣地和休闲旅游首选。然而,目前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的滞后制约了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因此,项目区发展旅游休闲配套设施建设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旅游资源条件,同时也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需要。2、旅游市场背景目前,我国旅游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消费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将朝着发展型、享受型转变,旅游消费成为新热点,旅游业进入兴盛期。2010年,市全年

6、接待入境旅游者49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8%。其中,外国人421.6万人次,增长23%。旅游外汇收入50.4亿美元,增长15.8%。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8亿人次,增长10.1%,国内旅游收入2425.1亿元,增长13.1%。“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2107.4万人次,国内旅游者7.6亿人次,均为“十五”时期的1.4倍。累计实现国内外旅游收入的11334.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8倍;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24.7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9712.9亿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1.5倍和2倍。2011年全国旅游业的预期目标为:国内旅游人数23亿人次,增长9%;国内旅游收入1.4万

7、亿元,增长12%。入境旅游人数1.38亿人次,增长3%;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850万人次,增长5%;旅游外汇收入490亿美元,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6500万人次,增长16%。旅游业总收入1.72万亿元,增长11%。由此推断,旅游业在近几年内将得到飞速发展,所以,大力建设旅游配套设施是遵循市场规则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镇旅游形象近些年来,区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区的核心产业之一,旅游产业地位在不断提升,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区域旅游热点地区,按照生态涵养区的定位,区以“文化新都、宜居名城、和谐”为发展目标,积极制

8、定并落实扶持旅游业发展、刺激旅游消费政策。但与市其它地区相比,旅游业发展与全市其他区县相比较为滞后,主要表现为旅游产业基础薄弱、旅游要素不全;旅游形象不鲜明、缺乏品牌形象;旅游开发投入产出比例失调;市场应对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完善当地的旅游服务设施、促进旅游品牌的形成有着直接意义,有利于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镇旅游形象。2、项目建设有利于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为区域创造更多的财富镇的发展仅仅依靠农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镇及周围乡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这样丰富资源不利用、不开发,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因地制宜,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改善旅游者生活

9、质量,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光旅游是对资源的优化利用,是实事求是的必然选择。3、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带动地区社会综合发展和经济发展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本旅游配套项目的实施建设,将为当地居民就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广阔空间。旅游区的建设将直接或间接为社会提供约500多个的劳动就业机会。其次由于旅游业具有引爆作用,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相关产业的发展又能间接提供就业机会,将为当地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较高,也将带动当地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四、报告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一)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10、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9号);(6)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也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2020年远景目标刚要;(7)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8)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国家旅游局编制,2001年);(9)旅游规划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971-2003,2003年5月1日实施);(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污染防治法2000年3月;(11)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12)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

11、6-2020年);(13)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4)市和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的与旅游业发展有关的管理条例和规划;(15)委托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二)报告编制原则(1)按照有利于对景观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高标准进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满足镇乃至区旅游业不断发展的要求;(2)旅游配套设施应方便旅游者利用,具有良好的交通环境;(3)尽量依托区内现有基础工程设施,具备给水、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工程建设条件;(4)避开有自然危害和不利于建设的地区。五、本项目申请报告的主要结论1、该项目立足于地方,通过以镇及其周边的高品位旅游资源为依托,遵循我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配套建设相

12、应的服务设施,通过合理开发将实现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2、本报告通过分析和论证,认为项目实施后有利于改善当地休闲旅游设施条件,改善消费者生活质量,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者前来观光旅游,进而推动项目区旅游产业及相关联动产业服务水平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改善。同时,项目建设在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就业机会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第二章 发展规划和行业准入分析一、发展规划分析 1、项目建设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把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美好家园,必须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促进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区域和谐社

13、会,加快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树立大流通、大服务的理念,以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加快提高城市服务功能为目标,不断优化商业布局结构、规模结构和业态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商业。商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购买力逐步提高,市场将进入新的消费升级阶段,商品更新进一步加快;旅游消费、文化教育消费和其它服务消费的增长,将为观光旅游项目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区总体规划精神及其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等条件,倾力打造“生态休闲之都”品牌,区域优势互补,集区位优势、地域特色及现代化水准与一身的特色生态观光旅游项目。2、项目建设符合区域和空间发展规划市新城规划(2005-2020年

14、)获得市人民政府批复。区新城规划以国务院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城市总体规划(2004 -2020年)、国务院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和东部发展带协调规划(2005-2020年)等为依据。以培育支柱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壮大支柱产业规模为核心,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生态农业”、“环境友好型工业”、“休闲旅游业”为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规划到2020年,中心任务是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促进产业的全面升级,社会经济系统内部建立起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增长模式。将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舒适宜居、节约高效、社会和谐的生态新城。新城规划(2005-2020年)中指出

15、,“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加快绿色农业的发展,组建生态农业网络体系,推进农业生产的基地化、园区化和标准化建设,重点发展观光农业”;“在市域层面,重点抓住国际化与郊区化进程加快的机遇,立足的生态环境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有计划地吸纳向外扩散的功能,大力发展会议培训、休闲旅游和高新技术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在市域范围内,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本项目所处新城位于全市空间布局一轴一带一中心上,功能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是市城市未来重要的发展地区。项目建设将有利于加快新城改造步伐,促进新城建设发展,增强新城吸引力,落实市总体规划的目标要求。区域及新城规划(2005-2

16、020年)中指出以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对产业定位为指导,以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绿色为基点,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经济作物,促进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加快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发展精品、加工、观光、创汇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已初步确立了西洋参、板栗、冷水鱼三大农业主导产业。本项目选址位于区镇,旅游资源丰富,是极佳的休闲旅游胜地。项目选址符合各级空间规划的定位和要求,本项目作为区农村建设的一部分,项目建成后,能进一步规范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利用水平,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增

17、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3、项目建设符合其他相关专项规划根据区各旅游民俗村的分布以及依托资源的特色,设计方案强调“以人为本”的合理规划,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项目建设以科技为先导,提高当地旅游水平,建成一个符合时代特征,绿色环保型项目,并强调就业功能的体现。满足基本功能需求,尽可能降低建造成本。本项目作为区旅游发展建设的一部分,项目建成后,能够进一步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建立以生态维护、适度旅游和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新观念,建立规划有序的旅游休闲新地点。二、行业准入分析本项目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生态旅游项目,在保护村及其周边旅游景点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发建设

18、旅游相关配套设施,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第三章 资源综合利用分析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循环经济体系的需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的资源利用率偏低,在世界59个主要国家的资源绩效水平的调查排序中,中国资源绩效仅居倒数第6位。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就应从基本做起,从项目做起。一、资源利用方案本项目为旅游配套设施项目,项目建设完成后夏季制冷方式采用空调,冬季采暖采用电热地板辐

19、射(或空调),对电力资源利用量大;本项目水资源消耗主要为住宅、宾馆、配套公建用水、道路冲洗和绿化用水等,因此合理的利用电力、水资源,是本项目资源利用方案的重点。二、资源节约措施(一)电力资源节约措施1、配电系统的节能措施(1)选用较高的配电电压深入负荷中心。(2)将变压器(变电所)设置在负荷中心,可以减少低压侧线路长度,降低线路损耗。(3)选用高效低耗变压器。力求使变压器的实际负荷接近设计的最佳负荷, 提高变压器的技术经济效益,减少变压器能耗。(4)优化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方式,即最小损耗的运行方式。尤其是季节性 负荷和专用设备考虑设专用变压器,以降低变压器损耗。(5)负荷线路尽量短,以降低线路损

20、耗。2、照明系统的节能措施(1)应根据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要求,满足不同场所的照度、照明功率密 度、视觉要求等规定,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高光效光源。(2)选择应用效率高及开启式直接照明灯具,效率不低于70%,并且灯具 反射罩具有较高的反射比。(3)在满足灯具最低允许安装高度及美观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灯具 的安装高度,以节约电能。(4)主照明电源线路采用三相供电,以减少电压损失,并应尽量使三相照明负荷平衡,以免影响光源的发光效率。(5)设置具有光控、时控、人体感应等功能的智能照明控制装置。(6)荧光灯具均选用电子型镇流器,要求功率因数大于0.9。(7)选用节能型照明灯具;疏散照明

21、及出口灯选用LED光源。(8)主要房间及场所标准照度值及功率密度值满足规范要求。(9)充分合理的利用自然光源。3、空调节能措施(1)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的规定,项目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10摄氏度。(2)严格执行空调能效标识制度,尽量采购节能环保产品,选用变频低耗能空调,以减少能源消耗。(3)加强管理,派专人负责空调开关、保养维护,坚持对空调定期清洗,充分利用室外新风,提高空调能效水平。(二)水资源的节约措施(1)生活水箱采用不锈钢材质,保证水质良好。并在水池(箱)内设置自洁消毒器,避免水质二次污染。(2)为避免

22、消防水池存水长期闲置,设专用泵抽水作为空调补水。(3)采用先进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对水泵、集水井、消防水池(箱)、生活水池(箱)进行水位、运行工况监控,以保障建筑物内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自动化管理。(4)对所有泵组、设备及管道接头进行严格的减振处理,降低噪声影响。(5)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不得采用9L以上抽水马桶)。(6)公共洗手龙头,大、小便器采用非触摸式远红外线自动控制。(7)采用高效节水型横流式冷却塔,将飘水(即冷却塔补水量)控制在总循环水量的1%以内,大大优于规范规定的2%。(8)项目区与市政接头,设置倒流防止器,水箱、水池进入均采用顶部进入方式,避免出现水质污染。(9)做好对绿地雨水下渗水量

23、的收集,雨水收集后排至市政雨水管网,作为中水水源。中水用水量统计见水量消耗计算部分。(三)节能节水手段(1)为了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建设单位将成立专门的节能控制部门,部门领导由单位领导担任,部门成员由各专业人员组成,在项目建设阶段对节能措施,施工工艺等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确保建筑达到预期节能效果。建筑物交付使用后委托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对项目运行阶段的各系统进行维护、管理,保证设备、系统的正常运转。第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一、设计依据本项目为旅游休闲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完成后对电力和水资源利用量大,因此合理的利用电力、水利资源,是本项目节能方案的重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为市区,应遵循

24、国家以及市的如下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一)国家及市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6、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务院令28号);7、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9、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国家发展计划委20001256号);10、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79号);11、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1999.3.10);1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25、(国务院令293号);13、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14、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建质20071号);15、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市人民政府令80号);16、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若干意见;17、市实施(节能法)办法(市人大1999年9月16日通过);18、市节能监察办法(市人民政府令174号);19、市加强节能工作实施方案;20、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2004年17号令)。(二)建筑类相关标准及规范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2005;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3、通风与空调

26、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43-2002;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6、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7、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8、绿色建筑评估标准DBJ/T01-101-2005;9、建筑给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10、绿色照明工程技术规程DBJ01-607-2001;1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OB50028-93;12、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5-2005;13、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1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15、公共建

27、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三)相关终端用能产品能耗标准1、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20052-2006;2、管形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7896-1999;3、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3-2003;4、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044-2003;5、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l9415-2003;6、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l9576-2004;7、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8、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l9761-2005

28、。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一)项目能源品种选用原则本项目根据国家和市的相关节能与环保政策,本着节能、环保、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本项目区域定位、建筑类型和外部条件等具体情况选择能源形式。(二)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1、电力本项目电力由市政电站接入50KV电缆。2、热力本项目采用地热地板辐射供热或空调采暖。3、水资源本项目水资源消耗主要为住宅、宾馆、配套公建用水、道路冲洗和绿化用水等,项目给水来自市政管网供水或沿河就近取水。(三)能源消耗种类及数量1、电力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修订)、建筑电气专业技术措施及市供电按2002173号文的要求,采用单位指标法进行计算。本项目

29、总建筑面积9206.08平方米,用电指标50瓦/平方米,全年使用365天,每天9小时,同时系数0.6,则全年用电量90.73万千瓦时,折合标准煤111.50吨。2、热力依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本项目用热采用单位指标法计算,采暖耗热量指标依据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2005,商业建筑取20瓦/平方米。本项目为公共商业用途,项目总建设面积为9206.08平方米,年采暖耗热量为1272.65百万千焦,耗电量为35.31万千瓦时,折合标准煤43.40吨。3、水资源本项目水资源消耗主要为住宅宾馆、配套公建、道路冲洗和绿化等用水,项目给水来自市政管网供水及沿河就近取水。表2 生活用水量计算表序号分类用水单位数用水定额小时变化系数Kh使用系数每日使用时间T(h)最高日用水量Gd(m3/d)平均日用水量Pd(m3/d)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Gh(m3/h)1住宅、宾馆800人 200 L/人 d2.51.02416012810.672配套公建1200m25 L/m2 d1.51.01264.80.63道路冲洗4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