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48.99KB ,
资源ID:101353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1353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必修3专题12 第34讲汉代儒学和宋明理学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必修3专题12 第34讲汉代儒学和宋明理学 Word版含答案.docx

1、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必修3专题12 第34讲汉代儒学和宋明理学 Word版含答案第34讲汉代儒学和宋明理学一、汉代儒学1罢黜百家儒学开始确立为正统思想(1)背景汉武帝时,国力增强,但仍有匈奴威胁和王国问题,需以思想统一加强政治统一。董仲舒顺应这一潮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并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董仲舒关于文化“一统”是政治“一统”根基的观点得到汉武帝的认可。易错提醒罢黜百家禁绝百家“罢黜百家”只为独尊儒术服务,并不仅仅意味着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各家思想,进一步适应了“大一统”社会发展的需要。(2)确立:汉武帝接

2、受董仲舒的建议,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完成了罢黜百家、提升儒学地位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3)影响积极: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消极: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精微点拨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关系董仲舒的新儒学既是对先秦“仁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先秦儒学的新改造,形成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儒学体系。2太学的出现(1)概况:汉武帝创建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太学,并将儒家经典列为官方教材。还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2)影响:太学的出现,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3、和儒学的发展。二、宋明理学1理学的创立(1)背景魏晋时期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播,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唐代的韩愈、李翱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2)创立:北宋时期,以程颢、程颐为代表的“北宋五子”将儒学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创立了一种新儒学体系理学。“二程”确立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并认为天理的核心是“仁”。张载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概念辨析正确理解“理学”和“理”的涵义(1)理学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它的出现标志着儒学的成熟。(2)理是世界

4、万物的本原,是天地万物遵循的普遍原则。其实质是封建的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主要是三纲五常。2理学的成熟(1)标志:南宋朱熹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2)表现理气关系:朱熹认为理气互相依存,但理先于气,理不能离开气。修养论:强调日积月累,强调“仁”和仁者境界。社会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3)影响:朱熹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维护了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3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1)概况代表主张影响陆九渊(1)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2)主张“发明本心”(3)剥落和扫除“物欲”和“意见”心学的开创者,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王守仁(1)致良知(

5、2)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3)强调知行合一心学的集大成者(2)地位: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概念辨析“格物致知”的含义“格物致知”就是花时间,讲方法,深刻探究万事万物的本质,以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考点一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1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5)

6、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2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差异董仲舒新儒学先秦儒学重点讨论神学问题讨论现实问题功能为现实政治服务是对“真理”的追求特点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包含民本思想,具有古典人文主义色彩地位官方化,是封建正统思想只是诸子百家之一3.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

7、人伦关系,对于抵制宗教有一定的作用。(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1论从史出:汉代儒学思想主张与独尊地位(1)董仲舒的理想政治追求史料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结论董仲舒继承传统民本思想,追求财政充足,上下和谐,利国利民的治国理念。(2)儒学取得官方独尊地位史料五年春,置五

8、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汉书武帝纪结论史料体现了有关汉武帝的治国之策;五经属儒家经典,“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体现了儒学在当时的地位;“举遗兴礼”“崇乡党之化”“学者益广”等体现了儒学在当时对社会教化和风尚的影响。说明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2史由证来:分析史料,论证“儒法之争”的结局必然是儒法合流。史料在“百家争鸣”的景观中,“儒法之争”引人注目。事实上,“儒法之争”不仅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也

9、不止于秦汉帝国创立过程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到“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两个重大政治问题不过,汉武帝时期儒家在立国问题上政治意识已趋于成熟,儒法之争因此而走向消歇儒法合流最终成就了泱泱中华帝国文明。摘自赵明儒法之争与帝国政治意识的诞生提示先分析儒法之争的实质或主要分歧,再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演变进行论证。论证 答案儒家强调德治(礼治)侧重于“如何治国”,法家强调集权、法治,侧重于“如何立国”。儒法之争的实质是“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两大政治问题。秦汉时期,中央集权政治的不断发展,农耕经济和社会逐步走向繁荣,文化发展多元一体,儒法合流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

10、要求。考点二凸显伦理道德修养、家国责任意识的理学1宋明理学对孔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1)继承:强调儒家伦理道德、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2)发展高: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深: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广: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世俗化。程朱理学:格物致知(向外);陆王心学:本心良知(向内)。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对“理”的具体认识“理”是世界的本原“心即理也”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达到“理”的途径“格物致知”,体验“天理”“发明本心”;克服私欲,回复良知相同点内容都是儒学新的表现形式,继承孔孟“仁”“礼”思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实质以儒家纲常伦理约束社会

11、,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存天理,灭人欲”)影响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人们的欲求,但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品格起到积极作用3.客观评价宋明理学(1)积极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家庭、国家的和谐。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2)消极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科学技术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封建伦理观念,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摧残扼杀人性,压抑思想进步。1论从史出:理学的地位与

12、价值史料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结论理学是一种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理学关注现实生活和精神追求;理学将儒学由“粗糙”发展到“精微”。2获取材料信息:阅读朱子家训节选,找出理学的价值观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的体现材料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一粥一饭

13、,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国课早完(完粮纳税),即囊橐(粮仓)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节选自明朱柏庐朱子家训 主要信息 答案理学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理学的价值观在朱子家训中体现在:强调勤俭教育(“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纲常伦理色彩鲜明(“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

14、;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强调修身,重视德育(“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注重培养社会责任感(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江苏卷5年考题统计2017年选择题T4,朱熹对克己复礼的解释2016年2015年2014年选择题T1,董仲舒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1命题点:先秦儒学与理学的差异(2017江苏卷,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答案D解析A、B项表述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15、的基本理学思想完全相背离,故为错误选项。说朱熹的解释“完全曲解孔子本意”不恰当,故C项错误;D项表述比较准确,两者有相通之处,但不完全一致。2命题点:董仲舒关于“民”“君”“天”关系的价值取向(2014江苏单科,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答案B解析本题实际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比较。“屈民以伸君”就是说臣民要绝对服从君主,也就是“君为臣纲”,这并非先秦儒家的思想,且“全部”错误,故A项错

16、误。“屈君以伸天”就是说君主要绝对服从“天”的意志,董仲舒的这一主张神化了皇权,背离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董仲舒的新儒学既有仁爱思想也有德治思想,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故C、D两项错误。3命题点:理学的积极作用(2015江苏单科,21,节选)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

17、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3)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文明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质。答案(2)作用: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原因: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3)特质:延绵不断(尊重传统);兼收并蓄(与时俱进)。解析第(2)问理学的积极作用结合材料关键信息“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作答。第二小问要联系魏晋以来儒学的危机以及宋明理学家复兴儒学等知识作答。第(3

18、)问在总结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儒学发展演变的特点从尊重传统、与时俱进等角度作答。1命题点:汉代儒学对社会政治理念的影响(2017新沂高考模拟调研三,24)自汉武帝开始使用“建元”年号后,汉代年号大量出现了“元”“始”“初”等字,即所谓“与民更始”就是说从头重来一次。然而一次一次的“更始”,使上帝的意志也慌忙得不亦乐乎。此年号现象说明汉代()A确立了“民本”治国原则B新儒学影响了政治理念C武帝后政治局势长期动荡D崇尚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材料中年号现象没有体现出对民意的重视,故A项错误;董仲舒新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因此“上帝的意志也慌忙得不亦乐乎”,影响到政治理念,故B项正确;材料中年号的变化并

19、不能反映出政治局势的动荡,故C项错误;材料与重农抑商经济政策无关,故D项错误。2命题点:时代变化对儒学发展的影响(2017扬州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4)有学者认为,汉代儒学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其试图努力去把儒家从讲起来很好听的比较迂阔的理论变为可以运作的东西。这说明汉代儒学()A继承了先秦儒学的神学思想B吸收佛道思想而阐释儒学C充满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D契合时代要求而重新整合答案D解析汉代儒学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先秦儒学不含神学思想,故A项错误;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是宋明理学,故B项错误;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汉代儒学

20、没有哲学化倾向,充满了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是陆王心学,故C项错误;汉代改造儒学,想要把儒家的“理论变为可以运作的东西”,目的是为了满足时代的要求,故D项正确。3命题点:汉代儒学对教育的影响(2017镇江二模,25)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央设立太学,置儒家的五经博士,后又为之置弟子员,使之成为政府设立的最高学府,学习经学成为入仕的正式途径。由此可知汉代()A诸子百家的成分发生了新的变化B原始的民主思想彻底消失C知识分子的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D孟子地位发生了新的变化答案C解析从材料并不能看出诸子百家的成分发生变化,故A项错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原始民主思想彻底消

21、失,而仅仅是统治者对思想的控制加强,是一种文化专制的表现,故B项错误;在中央设立太学,学习经学成为入仕的重要途径,必然加强了儒学对知识分子的吸引力,从而改变了知识分子的构成,故C项正确;孟子的地位上升是在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之后,故D项错误。4命题点:韩愈对儒学发展的贡献(2018盐城模拟,25)唐代的佛教与道教都强调自己的师承与宗脉。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A仿照佛道做法,追溯儒学源流B抬高孟子地位,宣扬格物穷理C顺应三教合一,汲取佛道精髓D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

22、身权威答案D解析仿照佛道做法,追溯儒学源流这是韩愈的做法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格物穷理是朱熹的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三教合一和儒学吸收佛道精髓的信息,故C项错误;据材料“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可知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故D项正确。5命题点:唐宋服饰风格差异与理学影响唐代女服的主要特征为风华美丽、不拘一格、个性突出,宋代女服一反唐代时的绚丽开放,呈现一种内敛拘谨而又不乏淡雅精致的风格。这一变化反映()A理学的道德观念日渐普遍化B宋代治国理念发生根本变化C商品经

23、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D工商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答案A解析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思想较为开放,所以女服也不拘一格,而宋代随着理学的兴起,理学家提倡的三纲五常等道德观念逐渐普遍化,女服也随之变得内敛拘谨,故A项正确;南宋以后理学才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故B项错误;商品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社会风气应该更为开放,女服不会变得内敛拘谨,故C项错误;市民阶层壮大,女服应该更加世俗化,而不是内敛拘谨,故D项错误。6命题点:理学是儒学的哲学化阶段(2018淮安一模,28)宋朝,理学家以思辨性的哲理否定了先前儒学较为粗糙的“天命”观和“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完成了自宋初以来思想家们致力于建立一

24、种直接把宇宙本体论与儒家伦理学统一起来的哲学体系的尝试。宋代理学这一“尝试”()A实现了道德、礼教与生命信仰的合一B使四书五经处于同等重要地位C使理学背离了世俗化趋势D表明儒学对其他文明的排斥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一种直接把宇宙本体论与儒家伦理学统一起来的哲学体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现了道德、礼教与生命信仰的合一,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经典,合称“四书五经”,材料并没有体现二者地位平等,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理学发展后期逐渐出现了世俗化趋势,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理学融合了佛道思想,故D项错误。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7太仓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六,

25、26)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文中的“动机”主要指()A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B唯我独尊,树立皇帝的权威C消灭异端学说D繁荣学术文化答案A解析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思想文化政策,汉武帝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文化的专制(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故A项正确。2(2018扬州月考)汉代前的君王从祖先承受君位,至汉朝立国,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就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后来,适应这一“需要”的是()A“民贵君轻”说 B“五德始终”说C“知行合一”论 D“天人感应”说答案D解析“民贵君轻”说认为民是基础

26、,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因而不能支撑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故A项错误;“五德始终”说认为“五德”周而复始循环运转,这个学说一般来为历史变迁、王朝兴衰作解释,因而也不能支撑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故B项错误;“知行合一”论是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因而也不能支撑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故C项错误;“天人感应”说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因而能支撑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故D项正确。3董仲舒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而天道高远,凡人岂能领会,唯有天子是天与人之间的媒介。这反映了董仲舒的()A以刑辅德的思想 B“大一统”思想C三纲五常的思想 D君权神授的思想答案D解析

27、材料没有体现刑法的相关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统一的内容,故B项错误;三纲五常是指约束人们日常行为的规则,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从“天道高远,凡人岂能领会,唯有天子是天与人之间的媒介”,可知材料强调君主的地位,故D项正确。4(2017盐城二模,25)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因而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董仲舒这一思想()A神化皇权并力图使之受制约B确立了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C否定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D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结合答案A解析材料“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神话了皇权,同时材料“屈君以伸天”又体现了对皇权的制约,故A项正确

28、。5两汉三国学案卷九记载:“夫汉家以经义断事,每有大议论、大狱讼、辙引经义以决之。”这表明()A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B儒学运用于国家的政治生活C汉代社会秩序较混乱D儒家理念成为日常行为规范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儒学确立为正统思想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题目中并未出现明确的时间,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每有大议论、大狱讼、辙引经义以决之”得出儒学运用于国家的政治生活,故B项正确;根据题意,并未出现社会秩序混乱的现象,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是在处理相应的政治事件时,并非处理日常行为时,故D项错误。6(2017淮安高三摸底,2)公元124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

29、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规定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太学的兴办()A有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B促进了汉代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C建立了考试为主的官僚选拔制度D缓和了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矛盾答案A解析太学教授的内容是儒家经典,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的思想大一统,故A项正确;太学博士子弟合格者入朝为官,并没有促进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考试为主的官僚选拔制度”是形成于隋朝的科举制而非西汉时期的太学选官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矛盾问题,故D项错误。7(2018邳州一模,25)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

30、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B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 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儿子依据汉律,应论死罪,但儿子出于孝心应当无罪免刑,再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儒学推崇伦理道德,故A项正确;材料中审判先是依据汉律,但最终判决依据孝心,可知汉代审判有依据标准,不能说是混乱,故B项错误;“唯一”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司法审判的依据,并不能全面反映孝治天下,故D项错误。8(2017溧阳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二,26)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