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鉴赏复习届胡诗歌鉴赏:诗歌的阅读:四读(内容):形象特点,情感主旨,技巧手法,妙词佳句一化六看(方法):一化:故事化三正看:标题、形象、明暗示三斜看:注释、背景、作者把握三种关系:材料间的三种关系:顺、逆、关材料与情感的三种关系:顺、逆、关例:江 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一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复何求。 注:此诗写于成都郊外浣花溪畔草堂第一步:故事化。第二步:三正看标题:形象:清江、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棋局,稚子作钓钩:幽静、温馨,充满意趣。材料间的关系:顺向,或曰“相似”材料与感情倾向
2、的关系:顺向由此可以大致推测本诗的感情主旨:明暗示:尾联:注意“但”字,要读出器言外之意。第三步:三斜看注释:此诗写于成都郊外浣花溪畔草堂(这意味着什么?)背景:作者:作者与时代:杜甫沉隅顿挫,忧国忧民,时处安史之乱,作者颠沛流离,靠友人支助,暂得一个草堂安身。1形象:清江、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棋局,稚子作钓钩:幽静、温馨,充满意趣。2情感主旨:似乎作者是自得自乐的心境,写出了动乱中一种难得的悠闲。但高兴中却隐含忧愁,或者说表面的幽闲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忧虑。3技巧手法:借景、借细节,同时还有衬托(表面的悠闲衬托内心的忧虑)4妙词佳句:首联的“抱”,颈联之细节:质朴,老妻
3、之爱子,稚子之痴顽,生活之温馨中带些酸楚。练习: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故事化、三正看、三斜看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比喻、衬托、借景抒情1999年全国高考语文卷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景之特点:宁静安谧之景诗人之情感: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主要手法:以动衬静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4、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2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C2、C2000年全国高考语文卷2000年
5、(全国卷)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景物特点:室外雨声蛙声不断,喧阗鼓噪;室内一灯如豆,寂静无聊,枯坐敲棋。表达情感:约客因雨不至,诗人之失望、焦躁与落寞。主要手法:细节,对比(室内外)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答案:C2000年
6、上海卷 (四)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6-18题。(8分)甲 乙约客 赵师秀 雨睛 王驾黄梅时节家家雨, 雨前初见花间蕊,青草池塘处处蛙。 雨后全无叶底花。有约不来过夜半, 蜂蝶纷纷过墙去,闲敲棋子落灯花。 却疑春色在邻家。景物特点:花落春残,蜂蝶之逐春而来,又因花落春残而远去,小园冷落。情感主旨:惆怅失望,惜春之情主要手法对比映衬,以雨前与雨后对比,映衬小园之花落春残,诗人之失落扫兴。奇妙的联想:“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不仅把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了,似乎“阳春”真的“有脚”,她不住自家小园,偏偏跑到邻家,她是多么调皮、多么会捉弄人啊!16.甲、
7、乙两首诗的体裁均属于近体诗中的(2分)17.甲、乙两首诗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物,仔细阅读后填写下列表格(2分)季节景物甲家家雨,处处蛙乙春天18.甲、乙两首诗后面句都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的余地。请分别说明(4分)甲:_乙:_-。16.(2分)绝句(或:七绝)17.(2分)黄梅时节(或:初夏)(1分)蜂蝶(或:叶)(1分)18.(4分)甲:山对客人的等待想象客人不来的种种情况(2分)(言之成理即可)乙:由蜂蝶飞过墙想象邻家的春色(2分)(言之成理即可)2000年(北京春季卷) 蝉 虞世南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注垂绥,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形象
8、特点:显贵清高,声音悦耳动听,清音远播(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情感主旨: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赞美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表达出高度的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应是诗人的一种自况。主要手法:比兴寄托,托物寓意,托物言志,象征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 清”统一在“垂绥
9、饮清露”的形象中。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场的响度与力度。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 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D 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卷2001年(全国卷)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幕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形象特点:冥冥暮色,霏霏烟雨;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迷蒙暗淡,阴沉压抑。情感主旨:怅惘凄戚之送别之情,主
10、要手法:写景之动静结合,抒情之寓情于景,尾联之直抒胸臆。修辞之比喻语言(炼字):重,迟:完成1-2题。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仁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马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着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微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2这是一首写
11、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下面几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首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B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C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D满酌劝憧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英上白铜鞮。 8C 9B 2001年(上海春季卷) (四)阅读下文,完成17一19题。(8分)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形象特点:冷落沉寂,荒凉凄清。白露凄霜,明月皎洁。情感主旨:怀乡思亲与对丧乱的忧虑:对亲
12、人的思念,在家乡的热爱,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的忧患。主要手法:即景抒情17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_。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_诗。(3分)18从诗中_和_ 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2分)19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3分) (四)(8分)17(3分)诗圣(2分)律(1分) 18(2分)戍鼓断人行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 况乃未休兵(写出两句即可) 19(3分)诗人思念故乡,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比其他地方的月更明,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意思对即可)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卷武夷山中(宋)谢枋得十年无梦得还家,
13、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注】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1)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不裙、坚贞自励的情怀。(意思对即可)(2)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意思对即可)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王勃)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读这首诗要关注二个方面,一是江干月夜景与离别之情的关系。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
14、,仰望明月,远眺江山,感怀此夜,就身边眼前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画面优美、富有情味的江干月夜图。通首诗看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二是要注意炼字。 “寒”字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字,而且,这首诗中可以拈出的透露离情的字眼,还不止一个“寒”字。首句写烟而曰“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次句写月而曰“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江山此夜寒”中的“寒”,更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字。主旨参
15、考答案:这首诗通过通篇写景的文字,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含蓄的表达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孤寂怅惘之情。 南柯子(王炎)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1)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从两方面可以看出:一 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2)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晓上空泠峡(王闿运)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16、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注】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王闿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敢治抱负,然而屡遭控诉,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授徒。(1)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2)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自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暮过山村(贾岛)数里闻寒水,山家
17、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1)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响衬静,后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2)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3)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为清静的山村增添了暖色与生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基本知识:情景结构特点: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纯景含情(融情入景)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幕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
18、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月夜忆舍弟 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合。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梦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题材与主旨主题题材送别咏物咏史边塞闺怨羁旅田园思想情感不舍思念劝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吊古伤今借古讽今昔盛今
19、衰怀才不遇建功立业奋勇报国厌战思乡思远怀人控诉战争绵绵乡愁抑郁不得志高洁志趣归隐田园形象的类型:古典诗歌中的形象(专业术语是意象和意境)是作者用来表情达意、具体可感的客观事物,它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景象,还可以是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事物。人物形象:包括历史英雄、名流精英、亲朋故旧等,诗人往往撷取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真正的好诗大都在诗中出现自我形象,即主体形象,就是指蕴藏在客体形象中带有作者浓郁感情的自我形象。自然风物:包括景与“物”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烟都是诗人
20、常用的形象。它常常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化意象:(一)花草类:1.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2.兰:高洁3.竹:气节、积极向上 4.菊:隐逸、坚强、高洁、脱俗 5.牡丹:富贵、美好6.杨花:流散、漂泊 7.莲:爱情 高洁8.禾黍:黍离之悲(国家昔盛今衰) 9.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灿烂10.花落:凋零、失意、惜春、留恋美好事物11.春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12.香草:美人、忠臣、道德理想(二)树木类: 1.松柏:坚挺、傲岸、坚强2.梧桐:凄楚悲凉3.柳:柔情、轻薄、送别、留恋、伤感4.柳絮:飘零、愁绪5.桃花:美人6.黄叶、落叶:悲秋、失意7.
21、绿叶:希望、活力 (三)动物类:1.杜鹃(子规):悲惨、凄恻 2.鸿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3.鹧鸪:凄凉之景、感慨之情4.沙鸥:飘零、伤感5.鸳鸯:和谐相亲的夫妇、不离不散的恋人6.鸾鸟、凤凰:忠诚贤士7.蝉:高洁、清高8.猿猴:哀伤、凄厉 (四)风霜雨雪云类:1.东风(春风):春天、美好、希望2.西风(秋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3.夕阳、残照:身世沉浮、历史沧桑4.月(玉环、冰轮、银盆):思乡、思亲、人生的阴晴圆缺5.云:游子、飘泊 6.烟雾:情感朦胧、惨淡;前途迷惘、渺茫;理想幻灭7.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8.雪:纯洁、美好;环境恶
22、劣、恶势力猖狂9.江水:时光流逝、岁月短暂、绵长愁苦、历史发展趋势10.海(古指长江下游或沙漠地区):辽阔、力量、深邃、气势 (五)乐曲名称: 1.关山月、梅花落:征戍离别、乡思乡愁 2.阳关三叠:故人友谊 3.后庭花:靡靡之音、亡国之音 4.霓裳羽衣曲:歌舞升平 5.杨柳曲:伤别、怀念征人 6.行路难:世路艰难、离别伤悲 7.塞下曲、从军行:边塞、战事(六)其它意象:1.王孙:贵族公子、远游之人2.长亭、灞桥、易水:设宴饯别3.登高(登楼,登台):怀远、怀才不遇、壮志未酬4.琴瑟:夫妇感情和谐、兄弟朋友情谊5.酒(杜康、玉液):欢悦、得意、失意、愁苦6.天地:人类渺小、人生短暂、心胸宽阔、情
23、感孤独7.捣衣、玉关:思念征夫8.短笛:送别、思乡、思念重要概念:意境: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象: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分析下面诗歌的意象与意境: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比兴:诗经以来的重要诗歌表现手法,是“比”与“兴”之合称,即比喻和联想。诗歌或比兴兼用,或只用比,或只用兴。技巧知识:(1)抒情手法:这是最高层面。诗
24、歌的本质在抒情,所以考虑手法首先应该考虑:(1)抒情的手法。或借景(借景抒情,以乐写哀、以哀写乐等等),或借事(即事抒情,或通过细节抒情),或借物(托物言志,寄托,象征),或借史(借古讽今,吊古伤怀),以上均为间接抒情;还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由此派生的一些技巧术语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以乐写哀、以哀写乐;托物言志、象征、寄寓、寄托;即事抒怀(如借细节等);有怀古伤今、借古讽今,等等。(2)描写手法: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渲染,烘托,对比、衬托,白描,虚实(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等等。(3)结构手法:起兴、开门见
25、山、卒章显志、欲扬先抑、画龙点睛,衬托、烘托也可以看作结构手法。(4)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双关,对仗。此外还有用典。用典有语典和事典。需要说明的问题:问到手法,同学们往往在众多的手法中不知回答什么,往往是要求回答抒情手法,学生回答的是描写手法,要求回答描写手法,又往往回答的是修辞手法。有时题目没有明确指向,学生往往首先考虑的是修辞手法,抓了小的放了大的。因此应该让学生明确手法的不同层次,明确题目的指向,手法的鉴赏才能到位。答题方法:审清题意:分清简答题与赏(分)析题。简答题只要点出来就行;分析题要有观点、有例子(诗中词句),有分析。题干词句:哪几句?简答?分析? (指
26、出?分析?为什么?)(情感?意境?手法?语言?)1.一切分析题先解释,要学会解释,边解释边分析。2.先解释,再分析哪些词句描写了什么形象、采用什么手法、写出了形象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有何好处。主要题型:形象分析,情感分析,手法分析,语言分析。“怎样”分析,作用分析1.形象分析题:特点,手法,作用完整的答题格式。先解释,再分析:哪些意象,用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什么情感)53P198(1、2、),200(15),197(5)2.情感分析题:意象、手法、情感特点、意义完整的答题格式。先解释,再分析:通过哪些意象,用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有什么意义。53p213-2
27、14(1/2/5)3.手法分析题:哪些词句,手法(含角度),作用(效果)完整的答题格式:先解释再分析,哪些词句,体现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写景、抒情、结构上的作用,如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或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有何过渡或照应的作用)。(或从什么角度表现、描写)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浪漫主义、比喻、拟人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借景抒情、以动衬静、拟人画 眉 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托物言情、对比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
28、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借景抒情全从侧面着笔。首句着一“冷”字,从感觉写雪之大,雪之悄无声息;次句从视觉写雪的强烈反光;最后两句从听觉写积雪压竹枝的声音,写出雪势的有增无减。句句写人,却又处处写雪。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托物言志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借事抒情细节描写本诗就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 “行人临发又开封”,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现浓浓的乡
29、思。 心理描写村行(王禹)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借景抒情、衬托、拟人、比喻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复何求。 以动衬静、细节、拟人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咏物言志言情、衬托练习53p197(9),198(4、5),200(15)4.“怎样”分析题:先解释再分析,通过什么,从哪些角度,以怎样的顺序,用什么样的方法,有哪些词句,写出了什么(特点、意境,情感)。P197-9,5,8(1),200-15,5.作用分析题:包括手法的作用,形象的作用,词句的作用。三大作用分析:写出了什么(准确描写物象,准确地传情达意),结构的关联(呼应,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