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奈达的等效翻译原则看词汇的对等从奈达的“等效翻译”原则看词汇的对等摘要)本文鉴于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对词汇对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翻译不光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的最佳结果是“等效”,而不是“等同”。这里主要针对词汇问题来探讨原语言与译语词汇的对应问题。(关键词等效翻译;词汇;语言交际;译语一、“等效”之国内外研究概况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把以一种语言表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使得不懂第一种语言的读者也获得同样的信息。这就是翻译。因此,翻译对其读者的效果应该与原文对原文读者的效果基本相同,这是由翻译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等效论的起源,是古今中外翻译家
2、的一个目标和实践原则。公元7世纪,我国伟大的翻译家玄奘的指导原则就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求真”即追求准确,这是翻译工作的基本要求;玄奘的“喻俗”,指使读者大众理解,而这是强调了效果。l9世纪末,我国近代翻译家严复进一步明确了这个概念:“顾信矣不达,虽译尤不译也,则达尚焉。”在西方,l8世纪末,英国文艺理论家泰特勒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他的这一观点在西方翻译界受到极大的重视。而同时他讲到的另一段话则更为重要。他指出,在好的翻译中,原著的优点已经完全移注到了另一种语言中,使得另一种语言所属国家的读者大众能够获得清楚的理解和强烈的感受,其程度和使用原著语言的人相等。泰特勒在这里明确提出
3、了两种接受者的感受应该相等,这正是等效概念的关键。1931年,我国革命翻译家瞿秋白提出了截至当时最为全面的等效概念。他指出,翻译应该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他国读者的所得。卡特福德,英国的语言学派翻译理论代表,最早提出了“等值翻译”概念。他认为,翻译实践的中心任务是在译语中“寻找等值体”,翻译理论的实质是描述翻译等值的机制。二、奈达的“等效翻译”原则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于1964年在其著作翻译科学初探)(Towards a Science ofTranslating)中也提出了“等效翻译理论”。为使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奈达从语言
4、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这一著名的理论。在他的著作(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中,奈达提到:“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他认为翻译是语言交际行为,翻译的研究领域应扩大到译文的读者,追求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有相同的感受。奈达指出,翻译不光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该原则的基本主张是译文在译语读者中所引起的效果应等同于原文在原语读者中所引起的效果。“等效”论者借鉴了接受美学,强调接受者的主体性、创造性,强调接受者的需求和审美意识对艺术作品的调节机制,从而扬弃了“本文中心论”的主张。这些理论思想,对提高翻
5、译活动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效益无疑具有积极作用。笔者认为,翻译的最佳结果是“等效”,而不是“等同”。卡特福德的等值理论,其实是有一个前提。即“等值”基本条件是用译语的等值语法和词汇替换原语的语法和词汇。如果在译语中找不出这样“等”的替代,那“等值”就无法实现。但是,由于语言不只是字面的东西,还受到民族文化和历史、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即使是同一种或类似的语言,由于文化、历史等的不同,都难以实现完全等值。以英语与美语为例,两语言几乎是一样的,但由于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同一英语在英国、美国两地域性英语中都不能取得语义和形式上的等值,如“dl”一词,在美国英语中,指“汽油”,而英国英语中,“汽
6、油”用另一词“petrol”,“oil”则是另外的意思。一部作品,即使不超越它的语言环境,但由于读者及客观环境等多因素差异,它也不可能把自身所有的主旨、思想完全无误地传达给读者,更何况在两种不同语言间,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传达,那完全“对等”更不可能实现。一旦一部作品进入了跨越时代、跨越地理、跨越民族、跨越语言的传播时,其中的不完全忠实和不完全对等就更是不言而喻了。“等效”中的“效”,指的是要传达的信息是一致的,对等的,而不苛求于形式、句法等结构上的完全一致,因为所谓形式、句法等结构上的对等,只能是相似的,是对应的,不会完全等同。在翻译中,译者要选择的不是具有“相同意义”的对等语,而是应该具有相
7、同或相似上下文联系或是场合特征的对等语。譬如,德语中讲Ich lerne Chinezisch这句话译成英语时,就不能直接译了,因为原语言可表达两种意思:Idebeen learning Chinese(我一直在学中文)和I learn Chinese(我学习中文)这是两个说明不同情况的一般语句。具体按哪种译,就需要根据上下文的场合和说话人的具体侧重来判断了。要达到翻译对等,译文和原文共有的场合特征越多,译文的质量就越高。好比是我们所学过的高等数学中的集合问题。两个集合的交集越多,两集合就越相近。奈达的“等效翻译”原则对提高翻译水平及充实翻译理论确实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他却忽视了翻译过程中的
8、诸多可变因素。毕竟翻译涉及到的是两种不同语言问的转换。这些因素如两种语言中词汇本身意义的差别;由于原文的语言结构产生的独特音乐感、韵律感,比如,中国古诗中的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以及原语言本身的独创性、幽默感,汉语中的歇后语,它们很难甚至无法获得完全等效;再如,译文读者的文化、教育背景、审美标准及个人经历与体验等等可能对同一部译作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大有不同;另外,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读者由于具有不同的时代感和地区差异,对同一时期历史作品的理解也很可能有大的差别,这正涉及到诸多翻译理论家讨论的翻译的历史性和共时性问题。三、词汇的对等问题在以上诸多问题中,词汇问题是表达中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言语形式问题
9、。因此,这里主要针对词汇问题来探讨原语言与译语词汇的对应问题。词汇问题,历来有诸多西方翻译理论家们对其做了研究。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雅可布逊认为,对词汇的翻译重在对词义的理解,其实也就是对整个语言含义的理解。而这并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经验以及对世界的知识,而首先取决于语言本身。例如,对于cheese(干酪)这一英语单词,任何一个来自不吃干酪的国家的人只要知道在英语中“干酪”指的是。凝乳”,那他就会懂得英语中的“干酪”这个词。语言学家雅可布逊还指出,准确的词汇翻译取决于信息对等。对一个词做语内翻译,可以选用同义词,也可以采用迂回表示法。但一般说来,同义词不可能是完全对等的词。如“凡是独身主义者都是
10、单身汉,但单身汉却不一定都是独身主义者。”同样,在语际翻译中,符号与符号之间一般也没有完全的对等关系。要做到准确地翻译一个词或相当于一个词的词组,就必须采用多个词的意义对等的组合,即采用相等的信息。而且,人们通常不是用一种语言的信息来替代另一种语言中的单个的符号,而且,人们通常不是用一种语言的信息来替代另一种语言中的单个的符号,而是用信息替代信息。因此,翻译所涉及的是两种不同语符中的对等,而不是对等形式。著名语言学家和文艺批评家波捷布尼亚则认为:语言中单个的词不能翻译,词的组合更不能翻译;思想与文字表达相互脱离,所译的思想是从原著思想里抽象出来的,它与原著思想不可能相等,译成另一种文字时,内容
11、上就必然有所添加。中国翻译理论家谢天振认为,词汇的翻译,不只涉及翻译方法与技巧,更要考虑词汇在原语言中对特定词汇的特定含义,即他所强调的文化意象。在浅谈和学习之后,笔者认为,词汇的对应问题,主要可分为三大类情况,即词汇的完全对应、词汇的不完全对应以及词汇的完全不对应。首先,词汇的完全对应。对于一般的词汇,通常都能在译语中找到词义与所指范围完全一致的译语词。如太阳对应sun;白雪对应white snow;吃冰洪淋对应eat icecrn。这就好比高等数学中集合里的“一一对应”。在翻译中,大多数词汇都对应,因而,完全对立应该算作是词汇对立的基础。完全对应多出现于人称代词、物名、地名、科技名词及专业
12、术语,固定搭配及礼貌用语等。例如,“Computer Aided Design( )”译为“计算机辅助设计”、“eorl:orate governance”译为“公司治理”、“早上好!”译为“Good morning”等等。其次,词汇的不完全对应。实际翻译中,这种情况也相对多,如汉语中,“舅舅”和“叔叔”是两个所指不同的称呼,译到英语中之后,则要统译为一个概念大一些的词“uncle”,而无法细说具体是舅还是叔。在两种语言中,不可能各自的所有词汇其所指范畴和含义都一致,毕竟这两语言是不同的。笔者认为,词汇的不完全对应可从大的方面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词汇的一对多对应,这好像是辐射状。如,英文中的wi
13、fe一词,它可指妻子、老婆、媳妇、太太、爱人等;中文中,由于时代、场合的不同,这些称谓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我们应具体情况具体选用。而译成英文时,由于英文没有和“老婆”、“太太”、“媳妇”等一一对应的词,因此,只能统统用“、 fe”一词替代了,这就造成了不完全对应。其实,这种类似与词汇的上下义问题,好像不完全对应的两个词是处在不同的两个层面,如中文中有“白酒”、“红酒”、“啤酒”等具体表示酒的种类的词,英文中也有具体的“wine”,“beer”,“whiskey”等具体酒称;可是,中文中表酒的泛指、统称时,用“酒”这个字即可,而英文中却找不到酒的泛指词,每个词都是具体的特指。其中,“酒”是上义,具
14、体的“白酒”、“红酒”等是下义。再如,中文中的下义词“搬”、“挑”、“拿”、“带”等,在英文中找不到与其分别对应的词,只能用上义词early统译,而early在中文中也找不到与其对应的表泛指的上义词。不完全对应的另一种情况是词汇的交错式对应,例如,在翻译理论家刘宓庆的当代翻译理论一书中他讲到:“使双语由同一基本概念延伸集约而形成的语义场不能实现同构,而出现叠区,这个叠区就是双语的部分对应。”并且此书中他还举了英语“red”与中文“红”的例子。red中的rust一词,可指褐红,也可指深红,而对于中文中的褐红,既可用rust,也可用mahogany。对于这种交错式对应,就要特别分析原文中的语境、条
15、件,然后再选词了。总之,对于词汇的不完全对应,根据具体语境、具体读者、甚至不同译者的具体目的等诸多因素选用相对适合的译文就好了。或许这或多或少又与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提出的“创造性叛逆”有关吧。第三类是词汇的完全不对应。这种情况也有理论家称之为词汇的冲突。在这一种情况中,我认为,有些是可以经过特殊处理来对原文词汇译出的,而另有一些则无法译出,即理论家们谈到过的“不可译性”。对于一些词,我们可以用形译的方法处理,如英语和德语,由于它们的书写形式类似,那我们就可以原封不动地把那个无对应的词搬到译文中,但对于英语和中文,词汇书写相差太大,就不适宜用这种方法了。再有,可以用音译的方法处理。这一方法
16、的应用还是相对普遍的,如我们熟悉的sofa译为“沙发”,coffee译为“咖啡”等。一些中文词汇也被以音译方式译出,如中国人讲的官场上的“关系”,现在在英文中即有一词“guanxi”表达此义,揭示此种“关系”现象。在商品品牌中也常见音译,如安利产品中的ARTISTRY译为“雅姿”、adidas译为“阿迪达斯”等等。我认为在表达上很活泼,并且给人一种直接的,轻松的,乃至时尚的效果。在完全不对应现象中,有些确实是无法译出的,有些理论家把这一情况定义为“词汇缺省”或“不可译”(untranslatability),也就是说,在一种语言中用某个词表达某一意思,而在另一语言中该词并不存在。这种现象的出现
17、,我认为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由于文化、风俗、社会背景等因素。二是各国语言本身的特色。例如,“I like Mike!”和“I lick Mike!”原文巧妙借用like与lick两词拼写相似的特点,写出了两个句式一致。意思却相反的句子。对这两个句子要作相应的翻译则很难,既要使两译句意思相反,又要把原文like和lick的拼写形式的特点体现出。给出的译文是“我爱Mike!”和“我爱Mike!,这一译文虽仍欠完美,但已是尽可能的了。另外,另一经典不可译的例子是:“ stypxwritxr is xxcxllxnt xxcxpt for onx kxyThx 25 othx_r lxttXlS wo
18、rk finx;but just onx goofoff lousxs up thx wholxj()b”其中的字母“x”替代的是字母e。这段话由于其本身的语言特点和技巧,译成中文可能性很小。由此可见,对词汇的翻译,任何一种处理方法,都不能是一切翻译的“万能法”,而是在实际翻译中,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选用适合的翻译方法,灵活运用方法与技巧进行翻译。总之,翻译是一门要求很高的技术。作为技术,必然要有一定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奈达的“等效翻译”原则正为我们很大程度上提供了一个更新的角度和更好的理论引导。“欲善其事。先利起器”,要想将一种语言更好地通过翻译将其基本一致地转述为另一种或几种语言,“
19、等效原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而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对词汇问题翻译的研究则更是值得以理论来支撑引导。然而,虽然奈达之等效原则有其欠够完美之处,但我们只要取之精华,合理地用于实践,并将其发展、开拓,使同样“与时俱进”,则必将是理论认识上的有一巨大的飞跃。参考文献】1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2金堤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3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4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5谭载喜西方翻译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6谢天振译介学M3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