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4.75KB ,
资源ID:1010209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1020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真伪是非先后 柳宗元以来的《文子》研究综述.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真伪是非先后 柳宗元以来的《文子》研究综述.docx

1、真伪是非先后 柳宗元以来的文子研究综述真伪是非先后 柳宗元以来的文子研究综述真伪是非先后 柳宗元以来的文子研究综述 真伪是非先后柳宗元以来的文子研究综述发布时间:2003-5-11作者:秩名研究文子,基础的内容不外是三条:今本文子的真伪问题,“文子”其人的是非问题,以及文子其书的撰作时代。研究的结果会使我们发现任何独断论都会被质疑的,辨伪与求真实在是相互表里的。题记文子一书,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九篇,属道家类著作,班固自注“文子,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魏晋时人如曹植、慧远等人曾引用文子之言。隋书经籍志:“文子十二卷,其注曰,文子,老子弟子,梁七录十卷亡。”旧唐书经籍志

2、著录文子十二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文子十二卷,文子徐灵府(默希子)注十二卷,文子李暹注十二卷。唐魏征主篡群书治要及马总意林中都谓文子有十二卷,意林称引汉志所注云:“(文子)周平王时人,师老君。”唐玄宗时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其书为通玄真经。明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有三种通玄真经的注疏:唐道士徐灵府作通玄真经注十二卷;宋人朱弁也作通玄真经注十二卷,缺后五卷,而且道德篇中也没有“平王问,文子曰”一章;宋末元初道士杜道坚撰有通玄真经缵义十二卷。自隋唐以来,文子基本上都是十二卷,实际上每卷对应于一篇,分别为道原、精诚、九守(或十守)、符言、道德、上德、微明、自然、下德、上仁、上义、上礼,这些篇名在群书治

3、要中就已存在,且后来也没有多少变化。但已不再是汉志所说的九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道家类载文子二卷,为两淮盐政采进本,又载永乐大典本文子缵义十二卷,但缺道原、九守、道德、上仁、上礼五篇。修四库时,清人据其他刻本补充成文子缵义十二卷,以符隋志旧数,以武英殿聚珍本为代表流传至今。余嘉锡指出道藏本通玄真经缵义“篇注俱全,馆臣不加深考,别于永乐大典内辑出,即用此残阙之本付聚珍版印行,使学者不得见道坚全书,诚憾事也!”余说甚是,但四库本缵义和道藏本在体例上有所不同,四库本有牟献之序,有旧注缵义之分,道藏本篇首有文子之传,吴全节、黄石翁、杜道坚皆为之序,而没有牟献之序,亦未见旧注缵义之分。以上诸本在文本内

4、容上及篇次、篇名等方面基本相同,可统称为今本文子,据文献记载,文子一书还有唐朱玄注十二卷,明潜蓭(子汇)本十二篇等三十余种见录于书,主体内容应该和今本差别不大。但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差别。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认为文子一书,为后人剽窃淮南、吕览等书而成,殆无疑义;但是,令人关注的是,敦煌本卷子本仅存道德第五,共百五十六行,为天宝十年所写。传世本中“则”字,敦煌卷子本均作“即”。1973年定州八角廊村40号汉墓发掘出了不少竹简,其中有论语、文子等书的抄本,虽然损毁比较严重,但仍具有重要价值。1981年定州汉简整理小组发表了工作简报,正式宣布发现了竹简文子。1995年年底,残简文子的初步释文在文物发表,

5、更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海内外已发表相当可观的学术论文。2000年9月,王利器先生的文子疏义由中华书局出版。以竹简文子的发现为分界线,有关文子的研究可以分成两大阶段。(一)、竹简文子发现之前文子在唐代地位显赫,但也是在唐代开始,不断有学者对文子本身的内容进行评论,从而奠定了文子研究的基础。柳宗元辨文子云:“文子书十二篇,其传曰:老子弟子,其辞有若可取,其旨意皆本老子。然考其书,盖驳书也。其浑而类者少,窃取它书以合之者多。凡孟子辈数家皆见剽窃,峣然而出其类,其意绪文辞,叉牙相抵而不合,不知人增益之欤?或者从为聚敛以成其书欤?然观其往往有可立者,又颇惜之,闵其为之也劳,今刊去谬恶乱杂者,取其似者,又

6、颇为发其意藏于家”柳宗元肯定了文子一书的道家性质,认为其中内容有可取之处,但该书驳杂多于纯粹,剽窃窜乱之迹明显,于是把文子定为“驳书”,并删除了其中的“谬恶乱杂者”,刊定了一个他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文子,还做了不少发挥,藏在家中。柳宗元所刊定的文子惜已失传,但他认为文子是驳书的观点却是后来学者所必须认真对待的。宋元明清各代学者对文子加以讨论的不乏其人。有关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子是否是伪书?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周氏涉笔,宋濂,胡应麟,姚际恒等人都同意柳宗元文子是驳书的结论,宋濂同时认为今本文子中的思想“壹祖老聃”,可能是道德经之义疏,但认为该书“杂以黄老名法儒墨之言以明之,毋怪其驳且杂也”。

7、姚际恒古今伪书考持同样观点“其书虽伪,然而不全伪也,谓之驳书”。晁公武、姚际恒还认为是李暹增扩、窜乱了文子。宋黄震在黄氏日钞读诸子中明确提出文子是伪书,他认为作伪者系唐道士徐灵府。清人陶方琦认为今本之中不无文子旧说,但是“其书实亡于东汉之季,今所传着乃魏晋以后人剽淮南子一书而成者也。”他论证说文子虽冠以“老子曰”,中间有故曰,实引淮南作为老子之语。又淮南作为战国时人问答者,文子亦作为老子语,详细考之,文子首章之淮南之道原、精诚即淮南之精神,上德即淮南之说林、上义即淮南之兵略,实相一致,而割裂矛盾之迹显然”“章句纷纶皆相遘于鸿烈间有异文,不外老庄韩非诸子之注。”清人钱熙祚作文子校勘记以证文子袭取

8、淮南子之说。章太炎菿汉微言认为“今之文子半袭淮南,所引老子亦多怪异,其为依托甚明。”章太炎怀疑是张湛作伪。梁启超认为“此书自班氏已疑其伪托。今本盖并非班旧,实伪中出伪也。其大半剿自淮南子”。黄云眉古今伪书考补正不同意姚际恒的看法,认为文子就是伪书。张心澂伪书通考亦把文子列为伪书。杨树达汉书管窥:“沈钦韩曰:书为淮南袭 取殆尽;树达按:此今本文子袭淮南,非淮南袭文子,沈说殊误”。近人王叔岷作文子斠正,从文献校勘的角度详细论证了文子如何抄袭了淮南子。也有人认为文子不伪,在道教界,吴全节通玄真经缵义序一认为文子是道德经之传。杜道坚通玄真经缵义序三更是认为“文子归本老子之言,历陈天人之道、时变之宜,卒

9、万古于一遍,诚经世之枢要也.”王应麟、孙星衍等学者也从不同角度论证今本文子的不伪。宋王应麟作困学纪闻,认为文子之言为荀子、董仲舒、汲黯、班固等人所引用“其见于列庄淮南子者不可缕数”(卷十),他还引用文子之言,解释仪礼、春秋公羊传的思想(卷五、卷七)。清孙星衍问字堂集文子序认为“今本文子十二卷,实七录旧本,班固艺文志称九篇者,疑古以上仁、上义、上礼三篇为一篇,以配下德耳。”“淮南王受诏著书成于食时,多引文子,增损其词,谬误叠出,则知文子胜于淮南”。“柳宗元疑此驳书,所谓以不狂为狂者欤?”他还根据李善文选注认为张湛曾注文子。马骕绎史认为“文子一书,为淮南鸿烈撷取殆尽,彼浩淼,此精微。”(卷八十三)

10、2、关于文子其人除班固外,王充论衡自然也认为文子是老子弟子,并说“老子、文子似天地者也”。葛洪抱朴子内篇释滞认为“五千文虽出老子,然皆泛论较略耳”“至于文子,庄子、关令,尹喜之徒,其属文笔虽祖述黄老、宪章玄虚,但演其大旨,永无至言”.可见文子是道家人物,且是老子弟子可能是有文献根据的。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李暹为文子作传曰:“姓辛氏,葵丘濮上人,曰计然。范蠡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录其遗言,为十二篇。”文子的身世似乎非常明晰。李善,徐灵府,孙星衍都持这一看法,杜道坚通玄真经缵义序三还补充说:“文子,晋之公孙,姓辛氏,字计然,文子其号。家雎之葵丘,属宋地,一称宋鈃,师老子学,早闻大道,著书十二篇曰文

11、子”,“楚平王聘而问道,范蠡从而师事之,勾践位以大夫,佐越平吴,功成不有,退隐封禹之地,登云仙去,吴兴计筹之阴乃其古处”。史记货殖列传有范蠡师计然语。刘宋裴駰史记集解引范子曰:“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姓辛氏、字文子,其先晋国亡公子也。尝南游于越,范蠡师事之。”马总意林另录范子十二卷,认为其主要内容“并是阴阳历数也”,从洪迈容斋随笔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不断有学者指?鑫淖佑爰迫皇擎萑徊煌?牧礁鋈恕?nbsp;3、关于周平王。班固认为文子称周平王是“似伪托者也”。黄震以周平王与文子相去甚远为由论证文子之伪,姚际恒认为称“周平王”是伪托而文子一书不是伪托。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引周氏涉笔认为“其称平王者,往

12、往是楚平王,序者以为周平时人,非也。”孙星衍认为班固误读文子把楚平王当成了周平王。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关键还是今本文子之伪与不伪,抄没抄淮南子。自唐中至清未虽有人为文子辩护,但辨伪之风日盛,在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看法还是认为文子是伪书,大半袭取了淮南子中的内容。所以近现代思想史论著中,鲜见涉及文子其人、其书者。文子一直被看成是“佚、残、杂”的著作。(二)竹简文子发现之后本世纪七十年代中叶以来,人们对文子的看法有了戏剧性的变化。作为马王堆汉墓帛书研究的副产品,唐兰等学者发现文子中一些文句和经法、道原等篇有呼应之处,从而认为文子应属先秦道家古籍,为淮南子所抄袭。更为关键的是,1973年定州八角廊村4

13、0号汉墓发掘出了不少竹简,其中有论语、文子等书的抄本,虽然损毁比较严重,但仍具有重要价值。1981年定州汉简整理小组发表了工作简报,正式宣布发现了竹简文子。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学者的注意。但是,大家的看法却各不相同,颇有莫衷一是之感。比如,胡孚琛先生主编的中华道教大辞典王卡先生所撰“通玄真经”一条中说:竹简本文子“其内容多不见于今本。今本文子十二篇,当出于魏晋以后”。而该辞典谷方先生所撰“文子”一条则说,根据定县汉墓竹简,“文子时期已经流行的先秦古籍”。1、关于竹简文子与今本文子及其与淮南子之间的关系在这个问题大体上有两种观点:1)把竹简本文子与今本文子等同起来或大体上等同起来,认为是淮南子抄袭

14、了文子。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艾力农先生的观点,他在廿世纪八十年代初认为“竹简一出,文子的真伪就好判断了,文子一书定有后人篡改,但是一部先秦古籍确无问题了,淮南子当是抄了文子”,“文子是老子传人,黄老学派的重要人物,吸收了儒家思想,还是法家的先驱”,他呼吁:“为文子在先秦诸子中立下户头。”艾力农先生关于文子的主要观点随后得到了一些学者的重申和发挥。在释文还没有发表的情况下,大家普遍认为今本窜改之处颇多,但竹简文子的发现,“完全可以证明文子不是伪书”,是淮南子抄袭了文子而不是文子抄袭了淮南子。江世荣认为文子是老子古注之一,看来比韩非子中的解老,喻老还要早一些。(先秦道家言论集、老子古注之一-文子述略

15、,文史第十八集)熊铁基等学者所著中国老学史称“名为文子的书,则明显是流传下来的早期老学著作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早的老学著作”,“可以肯定今本文子就是汉书艺文志著录之本”,“所以,在老学发展史上,文子是应该特别注意的一部书”。虽然也有学者认为文子是汉初古籍而非先秦人作,但也肯定今本文子的不伪,接受淮南子抄袭文子的结论。同时也有人认为文子是先秦道家言论集,是老子古注。李定生、徐慧君作文子要诠,更是认为“据定县汉墓出土的竹简,文子是汉初已有的先秦古籍无疑”,“今汉墓文子残简出,则伪托剽窃之说, 不攻自破。”李定生等人的这些看法是有代表性的。王利器先生认为淮南子是文子的“义疏”。赵建伟先生认为竹简文子

16、避汉惠帝刘盈之讳,而今本不避讳,说明今本中的主体内容早于竹简本,为竹简本所本。2)把竹简本和今本区别开来,认为淮南子和文子的关系比较复杂,或认为竹简文子的出土确证今本文子抄袭了淮南子。李学勤先生对竹简文子作了概要性的评论,他认为竹简文与今传本虽有对应的文句,但今本的窜改增益也是很明显的,“至于今传本与淮南子的关系,不是简单的问题”。严灵峰先生也认为“现行诸本,皆非原书之旧”。张岱年先生在没有见到残简文子释文的情况下指出文子即使是汉志之旧,而是否就是先秦的旧籍,似乎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考察。王博先生认为“论文子之年代,当区分竹简所代表的古本与传世本。传世本必完成于班固之后,唐初以前,或在东汉未至魏晋

17、时期。”陈丽桂、李缙云等学者也注意到了竹简文子与今本文子的明显差异。陈丽桂先生着重讨论了今本文子与淮南子之间的关系,证明还是今本文子抄袭了淮南子。李缙云先生对竹简文子的释文做了重要的修正。张丰乾提出至少有四个问题还需要讨论:A、竹简文子与今本是同时流传的不同版本,还是有前后因革的关系?B、如果是同时流传的不同版本,二者是同大于异还是异大于同?如果有前后因革的关系,后者对前者是略加损益还是全面改造?C、能否根据竹简文断定今本文子不是伪书,而是“西汉已有的(先秦)古籍”?D、怎样判定淮南子与两本文子的关系?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他论证认为,竹简文子的出土证明今本确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二者从形

18、式到内容相去甚远,不可相提并论。对比两者的同异,就不难发现今本必晚出于竹简本。今本的出现不会早于东汉前期,淮南子不可能抄袭今本文子,它和竹简文子也没有多少直接联系。而是今本文子在流传过程中散佚严重,后人大量抄袭淮南子以做补充。厘清这些问题是研究的基础。胡文辉先生同样认为,今本文子只有道德一篇保存了汉简文子的一些原始材料,其他绝大部分的内容都是根据淮南子剪裁拼凑成的。曾达辉先生也认为今本文子虽有若干章节与竹简本相符,其余大部分却是剽窃淮南子而成。丁原植先生对今本文子、竹简文子、淮南子的资料作了详细比照,他在指出竹简文子与今本的区别的同时,强调淮南子和文子没有相互抄袭的问题,而是淮南子别本的残文混

19、入了文子,由后人编辑而成。2、关于文子与平王严灵峰先生认为文子一书是著者自隐其名。王博先生认为残简文子屡称“天子”“天王”“天下”“富有天下、贵为天子”,显然是指一统帝国的君王而言,决非某诸候王能当此名;即使是楚平王,和文子答问的可能性也很小。文子不是老子弟子,而是平王之臣。魏启鹏先生认为文子是晋国“公孙之后”辛文子,平王是周平王,丁原植先生引用了引用了这一说法。吴光先生认为文子有可能是文种,平王是楚平王。李定生先生认为文子是楚平王时人,学于子夏、墨子,平王是楚平王,后来又提出可能是齐平公。3、关于文子的成书年代1)一些学者把竹简文子和今本文子区分开来,主要探讨竹简文子的成书年代。比如王博先生

20、认为竹简文子成于汉初,严灵峰先生先生认为是在战国末期。郭店竹简出土以后,有些学者,比如郭沂、丁四新等认为竹简文子的产生年代是比较早的。张丰乾和曾达辉先生对今本文子的成书年代作了一些探讨,都认为应当是魏晋或南北朝人所做。胡文辉先生则更具体地认为,今本文子的编撰有可能就在高诱注淮南子之后,曹植上求通亲亲表之前即公元205231年之间。2)另一些学者认为今本文子内容大体可信,李定生先生认为“韩非读过文子”,文子是先秦著作,赵建伟先生把文子的成书分成几个阶段,从战国一直延续到魏晋。4、关于竹简文子的校释、篇题李缙云先生对竹简文子的释文做了重要的修正,邢文先生认为竹简文子有圣智、明王的篇题,李定生先生附

21、议,赵建伟先生提出了反驳。5、关于文子的思想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还是和两种文子的关系有关。有的学者把今本和竹简本等同起来,讨论其中的道、易、法思想等等。另一些学者则着重阐释竹简本的思想,或今本文子中不见于淮南子的部分。6、关于竹简文子与新近出土文献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一些学者在研究郭店竹简以及黄帝四经等出土文献时,论及竹简文子,比如丁原植、郭沂和丁四新先生都认为竹简文子的思想和风格均和郭店竹简老子相近。应该说残简文子的释文发表以后,它与今本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竹简本文子与今本虽然有前后相因的关系,但二者从形式到内容相去甚远。更主要的是,今本文子的主体部分是抄袭自淮南子的,淮南子的很多内容又来源于先

22、秦甚至汉初不同时代的不同古籍,以这样驳杂的内容为文子原书断代,难免误入歧途,肯定难成定论;甚至会造成南辕北辙、以不是为是的现象。但如果已经认定了今本文子是“西汉已有的(先秦)古籍”,就会自觉不自觉的夸大一些材料的作用而回避另一些关键的材料,出于“师心”“前识”剪裁和拼接材料,而不是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作细致地推敲。文子研究中莫衷一是的现象,归根到底是这种不恰当的方法论所造成的。大家都承认今本文子后人窜乱颇多,但很多学者又同时认定它是可靠的先秦或汉初的著作,是研究“文子”思想的主要依据,而忽视了“多到什么程度”这样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导致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情形。 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学

23、术界在竹简文子与今本应该区别对待的问题逐渐被接受,但有的学者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驳难。而与之相关的其他诸多问题,几乎是各执一词,鲜有压倒性的结论。对这些问题,无论是材料的消化,还是方法的完善,都需要大量而细致的工作。参考文献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县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校勘记,文物1995年第12期;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县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的整理和意义,文物1995年第12期;3.王叔岷:文子斠证,史语所集刊第27期,1956年4月。4.唐兰:马王堆出士 老子 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定县40号汉墓

24、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8期。6.定县汉墓竹简整理小组:河北定县40号汉墓出土竹简简介,文物1981年第8期。7.定县汉墓竹简整理小组: 儒家者言 释文,文物1981年第8期。8.艾力农: 文子 其书,光明日报,1982年5月22日。9.汪世荣:先秦道家言论集、 老子 古注之一 文子述略 ,文史第18辑。10.王博:“ 文子 与道家思想发展”两岸学术研讨会综述,文物1996年第10期;11.陈静:古道新学道家文化国际研讨会侧记,哲学动态1996年第11期。12.李定生:帛书系辞传与文子,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13.严灵峰:定州竹简 文子 残本试探,哲学与文化1997年第2期。14.李定生:文

25、子其人考,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辑。15.张岱年:试谈 文子 的年代与思想,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辑。16.李定生: 文子 非伪书考,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辑。17.王博:关于文子的几个问题,哲学与文化1996年第8期。18.张丰乾:试论竹简 文子 与今本 文子 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19.王博:关于文子的几个问题,哲学与文化1996年第8期。20.魏启鹏:文子学术探微,哲学与文化,1996年第9期。21.严灵峰:定州竹简 文子 残本试探,哲学与文化1997年第2期。22.李学勤: 老子 与八角廊简 文子 ,中国哲学史1995年3/4期,笫32页。23.李学勤:对古书的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再估计首

26、届国际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版。24.邢文:八角廊简文子圣智探论,学术集林卷十。25.刘笑敢: 庄子 内篇早于外杂篇之新证,文史第18辑。26.张丰乾:柳宗元以来的文子研究述评,北京大学主办国学研究第七卷;27.张丰乾:关于“韩非读过 文子 ”及其他,管子学刊1999年第4期;28.李缙云:文子.道德篇传世本与八角廊竹简校勘记,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8辑;29.魏启鹏:文子学术探微,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8辑;30.魏启鹏:文子学派与秦简为吏之道,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8辑;31.丁原植:竹简文子哲学思想探析,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8辑;

27、32.陈丽桂:试就今本文子与淮南子的不重袭内容推测古本文子的几个思想论题,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8辑;  ;33.赵建伟:文子六论,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8辑;34.邢文:八角廊简文子与帛书五行,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8辑;35.曾达辉:今本文子真伪考,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8辑;36.胡文辉:文子的再考辨,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十七。37.王利器:文子疏义序,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8辑;38.吴光:文子新考,河北师院学报1984年第2期;39.哲学与文化文子与道家思想专辑,1996年第8、9期;40.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4、5、17、18辑;41.姜

28、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0、21辑;42.饶宗颐主编:华学第3、4辑。43.熊铁基等:中国老学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版。44.柳宗元集。45.宋文宪公全集。46.汉孳室文钞。47.饮冰室专集 汉书艺文志 诸子考释48.余嘉锡:四库提要辨正。49.清孙星衍:问字堂集,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50.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51.李学勤:古文献丛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52.严灵峰: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53.王明:道家与传统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3页。54.丁原植:文子新论,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版。55.丁原植:文子资料探索,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版。56.丁原植:淮南子与文子考辨,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版。相关性:毕业论文,免费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模板打印本页关闭窗口返回顶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