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6 ,大小:109.09KB ,
资源ID:1009947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0994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新部编本全册.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新部编本全册.docx

1、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新部编本全册教师学科教案 20 20 学年度 第_学期 任教学科:_任教年级:_任教老师:_xx市实验学校五 年 级 下册【学期目标】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走进西部”,“永远的童年”,“语言的艺术”,“他们让我感动”, “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走进信息世界”, “作家笔下的人”, “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小综合“语言的艺术”,第二次是“走进信息世界”。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后设“词语盘点”。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

2、接”。1.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6.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7.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9.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劝说”“演课本剧”“讨论或辩论”一些基本方法。10.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3、。11.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12.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利用获得的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第一组 走进西部 【单元目标】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那些前赴后继的建设者们,挥洒着青春和汗水,为西部的再度辉煌,奉献着智慧和才干。本组教材专题就是“走进西部”。 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

4、贸往来生动的一幕。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能吃苦、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 目标2、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 目标3、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目标4、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为学生多作一点有关西部的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

5、、风土人情和建设者的认识。 1、 草 原 【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热乎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目标分解依据】1、学科课程标准:识字与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

6、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2.教材特点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

7、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3.学生实际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教学难点】1 、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

8、表达方法;2 、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教学活动预案】第一课时 了解“导读”部分的内容。1学生自读,说说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些什么?把握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2这节课我们首先走进西部草原,去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一、新课导入1欣赏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是一首歌唱草原的歌,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你去过草原吗?你对草原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草原的资料。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草原的文章,板书课题:1草原我们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里美丽的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3【简介作者】老舍(18991966)现

9、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骆驼祥子。二、检查预习,理清课文条理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以及课文朗读情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吗?草原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三、品读课文,感受草原的风光美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名展示读。2师: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品读句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

10、,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品读句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积累词语: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 品读句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知识拓展:中国画(按照范围来分;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笔墨纸砚是中国画的工具,中国画的技法分为工笔和写意,中国画的线条美、构图美、章法美,所表达出来的意境美、形式美、艺术美。)品读句4:“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说话练习

11、:用“既又”说一句话,能连用两次更好。品读句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句子比较: 通过句子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想象画面欣赏音乐天堂 3师小结: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4师: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段。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草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围绕草原写了哪两部分内容?(草原景色美,草原的人美)师:草原独特的风光,孕育了具有独特性格的蒙古族人民。现在我们就走入草原,走进蒙古包,去了解那里的民族风情。二、品读课文,感受草原之“大”1作者初入草原欣赏了草原美丽的风光,还感受到了草原另一个特点,请你快速浏览第二自然段,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并说说你是从哪个句子、哪个词中体会到的? 2品读句子。 幻灯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

13、,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理解“洒脱”?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三、品读课文,感受草原人情之美。 1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进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草原人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板书:热情好客) 3品读课文,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草原人民热情好客? 4交流讨论。出示图片体会“襟飘带舞”师:瞧,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体会写法:在这里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将飘舞的衣襟衣带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句2:奶茶倒上了,手抓羊肉。敬酒回敬再回敬”、“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

14、心的微笑”还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师:草原人民热情款待远方的客人。与客人一起联欢,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太阳已经偏西,可是谁也不肯走。这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体会句意: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师: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也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是呀,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留连不已,难分难舍。 5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与句子。 四、总结全文,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1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

15、和草原人民热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静态美和蒙古族人民欢迎客人、款待客人,热情欢腾的动态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学习作者的这种表达方法。 2草原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我们真心希望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永存,也祝愿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永远和睦。让我们齐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作为我们这堂课的结束语。 五、布置作业【作业设计】1、在中国版图上找到内蒙古的位置、范围,了解有关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例如,服饰特点、生活特点。2、收集古今文人描写大草原的诗词、文章。【板书设计】1、草 原草原美景远道迎客亲切相见盛情款待联欢话别 大、绿、美 好

16、客 亲密 热情 情深蒙汉情深 民族团结【教学反思】:【目标达成检测题】一、看拼音,写词语。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热乎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将大家带进草原,并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第一、二自然段。2* 丝绸之路 【学习目标】1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古朴、典雅、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商贸、芝麻、精神饱满、美轮美奂”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3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目

17、标分解依据】1、学科课程标准:识字与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2.教材特点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作者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

18、巨型石雕,然后由点及面、由情入理地阐明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课文描写细腻生动,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栩栩如生。作者接着概述了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经济、贸易、文化的促进与繁荣所起的重大作用。最后一段与开头相照应。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叙述情节具体可感,易于激起读者对西部繁荣历史的遐想。3.学生特点本文语言生动,史实与想象互相印证,叙述与明理相得益彰,适合学生朗读。通过有感情的、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特点,感悟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和西部辉煌的历史,激起自豪感。尤其是文中对中国同安息国交流一幕的描写,语言生动形象,人物具体可感,当时情境如在眼前,学生分角色朗读。而介绍史实时语句严谨,逐项陈列

19、,朗读时宜清晰自然。【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和表达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过程:1课时课前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教学活动预案:一、新课导入1师:有一条路,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出示地图教师根据地图讲述。 师: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驼队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西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今天,让我们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一起认识

20、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轮流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解答上课开始提出的简单问题。 师: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开辟了这条丝绸之路。这条路在历史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它在沟通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什么样的重要价值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依据。 三、精读课文,交流体会 幻灯出示探究问题 问题:丝绸之路在东西放物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什么样的价值? 1认真读课文,探究问题。 2交流体会。 句1:“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因为有了这条路,从此,两过

21、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 3默读课后“资料袋”。同学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师:老师也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和大家交流。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中国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因此古罗马出现了中国丝绸的热效应。从此以后,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内就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店铺。而当时中国的丝绸,全部都是经过丝绸之路进入罗马城内的,而这条路的开辟者就是张骞。4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说说你有什么体会?四、总结全文。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这是古老的中

22、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史,而今我国西部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学们有兴趣,课后可以去做个了解。【作业设计】1、引导学生积累四字词语,如,“栩栩如生、天高气爽、不计其数、浩浩荡荡、五彩缤纷、崇山峻岭、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2、激起进一步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丝绸之路的故事,并安排时间讲一讲。【板书设计】 2 、丝绸之路 伟大的路 友好往来经贸文化交流【目标达成检测题】一、补充词语。破烂_ _ 失_落_ _耳_聋 _声_语 了如_ _亲如_ _ 心如_ _ 恰如_ _ 浩如_ _ 面如_ _二、结合课文上所讲的内容,说说“为什么丝绸之路是一条伟大的路”。3 白杨【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6

23、个生字,正确读写“清晰、插嘴、分辩、抚摸、介绍、新疆、陷入、浑黄一体”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教学难点:难点是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目标分解依据】1、学科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识字与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

24、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2.教材特点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作家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作者的人物描写非常传神,对父子三人进行了语言描写和神态刻画,孩子天真烂漫,父亲严肃而又不失亲切。在心理描写上则非常含蓄,没有过多直接的叙

25、述,而是以神传情,意境深远,通过神态的变化来体现感情的波澜。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活动预案: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1.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板书课题)。2.看插图,认识白杨树。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通读课文: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3.检查自学情况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标点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字音易错的:清晰;字形易错的:新疆。“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别。三、默读课文,初步感知1.默读课文,说说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荒凉、寸草

26、不生、贫瘠2.读一读你刚才所划的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想想其中的含义。理解:不要求非常深入理解,只要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致的说说从字面上体会到白杨的生长环境十分的恶劣,感受到白杨十分的坚强就可以了。朗读:大戈壁这么荒凉,环境这么恶劣,白杨却长得那么高大挺秀,像卫士一样守卫着铁路。读到这里,你觉得白杨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爸爸说的话?(赞美、骄傲的语气。)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爸爸的话。四、再次朗读,深入体会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背一背。第二课时一、谈话引入新课爸爸仅仅是在赞扬白杨吗?他的话中似乎还有更深的含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吧。二、品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

27、学生轻轻闭上眼睛听录音,看看在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板书并理解:高大挺秀)。2.为什么会感受到白杨是高大挺秀的?(戈壁的荒凉,寸草不生,而白杨在那里是如此的挺拔,在满眼没有绿意的戈壁上,白杨越加高大挺秀了。)3.爸爸看到白杨,有什么感受?引读第一段。(体会“高大挺秀”的感情色彩)4.当哥哥和妹妹在议论白杨时,什么问题使爸爸变得严肃起来(默读413节)?三、理解研读,深悟课文1.找到爸爸说的话,弄清有几句,并想想这几句概括了白杨的什么特点(请一名学生朗读并一同归纳)教师板书:2.默读,把表现白杨生命力强的词语勾划出来,理解这三句话怎么表现白杨生命力顽强的。3.有感情地朗读,注意体会重点词语的

28、感情。4.体会句段关系,重点读第三句。5.换人称读:用爸爸的话来赞美白杨。把“它”换作“你”。6.试着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7.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把16和14节对比着默读,爸爸要表达什么呢?他和白杨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服从需要扎根边疆无私奉献8.默读最后一段话,想想(1)爸爸为什么开始沉默,后来又微笑?爸爸的希望能实现吗?为什么?他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像白杨一样适应那里的艰苦的生活,一定能像白杨一样很顽强地生活下去。(2)“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你能体会到它的含义吗?作者用小白杨的茁壮成长,来暗示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孩子们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

29、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成为祖国建设需要的人。四、纵览全文,体会中心1.我们和爸爸一同感受了白杨的品质,那么现在你体会到了什么呢?爸爸不只是介绍白杨,赞美白杨,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杨那样,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作无私的奉献。爸爸的心愿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他们一样为边疆出力,一样建设边疆。2.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句子。有感情地朗读链接帐篷。五、课后练习作业设计1.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阅读链接帐篷。3.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一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板书设计:枝干挺直白杨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长坚强教学反思目标达成检测一

30、、看拼音,写词语。q d min tin tng xi zo go ch bn _ _ _ _ _ _q t jn shn zhng zh ch m gn tng _ _ _ _ _ _二填空 爸爸介绍白杨特点的段落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学习目标1认识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目标分解依据】1、学科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识字与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2.教材特点这是一篇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文章。文章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