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5.28KB ,
资源ID:1009733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0973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等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十四五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等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十四五规划.docx

1、高等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十四五规划高等学校基础能力建设规划“十三五”期间,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普通高考录取率持续提升,在全国各省(区) 中率先实现了向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跨越。十四五时期,我省围绕实现教育现代化和 打造高等教育强省目标,迫切需要进一步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为明确十四五”时期 全省高校基础能力建设重点,推动高校布局优化,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主要依据省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教育现 代化2035行动纲要等编制,并与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规划相衔接。 高等学校基础能力是指支撑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改善、能级提升、产教融合的基础设施建 设,以及高校数字化建设。规划基期是2020

2、年,规划期限是2021-2025年。本规划 经批准将作为十四五时期省高等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是引导 全省高校布局优化,推进项目建设,安排各类财政性资金的重要依据。一、现实基础()发展成效“十三五”时期,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教 育现代化战略和高等教育强省战略,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截至2020年 底,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HO所,其中本科高校60所(含独立学院18所、本科层 次职业学校1所),高职院校50所。全省在校生规模达到125.9万人,其中研究生在 校生11万人,本科生在校生66.12万人,高职(高专)在校生48.75万人。202

3、0年 我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2.4% ,比2015年提高6.4个百分点。全省普通高考录取 率达到94.95% ,比2015年提高7.85个百分点。一是设施建设强基固本增后劲。全省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校舍、实验室、 图书馆、文体中心等校园设施不断完善,各项配置不断优化。截至2020年底,全省高 校校舍建筑总面积4453.3万平方米,比2015年增加918.6万平方米;图书12704.4 万册,比2015年增加2398.8万册;仪器设备值323.1亿元,比2015年增加121.5 亿元。全省高校的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覆盖率不断提高,校园骨干带宽不断提升。多媒 体教室、智慧教室建设不断加强,

4、校园数字平台和校园智慧应用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二是高教质量攀高争先展新貌。全省高等教育地区竞争力提升到全国第8位。全省 共有3所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行列,其中大学列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国美术学 院、宁波大学列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个学科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入选学科数在全 国排名第5 ; 7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列全国第7位。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 结果中,全省有A+学科13个,居全国第4位,A类学科44个,居全国第5位。农林 大学、财经大学获批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师范学院获批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高 校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32.3% ,具有高级职称的占45.6% ,具有海外学习

5、经历的 教师超过35%o三是高校办学创新融合提内涵。新增西湖大学,并与科学院大学等签订了合作办学 协议,中外合作的中法航空大学和大学建设有序推进。高教园区建设日趋完善。目前全 省打造大都市区的高等教育重点区域,省级中心城市一本多专或一本一专”的高 等教育格局已经形成。独立学院转设有序推进,商学院、城市学院、理工学院实现转设。四是校地企同频共振助发展。全省共认定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61个,认定高 校新型智库41个;立项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含国地联合) 32个。五十百亿”工程不断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转化不断强化升级。目前全省高校服务亿元以上产值企业的省级以上纵向科

6、研平台达到378个。产教融合不断深化,“五个一批”建设持续推进,到2020年底,全省重点培育13个省级产教融合 联盟,20个产教融合示范基地,63个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和106家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二)存在问题“十四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世界面临百年未 有之大变局,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 局,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引领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创新不断演进升级。在这一背景下,高校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头,对支撑区域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目前我省高校基础能力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设施支撑有待加强。全省高校招生规模,特别

7、是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而 高校教学楼、科研用房、图书馆、实践实训场所、学生宿舍等配套设施还较为紧张。部 分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实际生均校舍面积尚未达到基本办学要求。高职院校办学空间 不足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全省50所高职院校中只有31所院校占地总面积超过500亩。二是高校能级有待提高。我省高校综合竞争力仅列全国第8位,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数量列全国第10位,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列全国第12位。入选全国双一 流”的高校和学科数量、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A类学科数量等指标也与上海、江苏 等发达省市有明显的差距。对于国家重大科研战略的承接度不足,全省仅有10个国家 重点实验室、14个省部共建国

8、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1个大科学 装置。三是结构布局有待优化。全省Iio所高校中,大学仅有18所,占比仅为16.5%o 高校数量还相对较少,与大都市区能级还不匹配。大多数高校在一流学科、研究生招生 数、博士点和博士生招生数、两院院士、千人计划等关键性指标中占比还很低。对重点产业新区在人才和创新等方面的支撑还不足。在数字经济、生命科学和新材料等相 关领域的专业设置与全省三大科创高地建设的匹配度还不够。四是数字建设有待深化。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 代科技革命正不断引领社会生产新创新、重塑教育形态,知识的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也 在发生深刻变化。目前全省高校

9、数字化建设还存在短板,校园智慧化水平还不高。需大 力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优化信息高速网络、数字设备、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持续 提高校园智慧化水平。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建设教育现代化先行省示范区为目标,优化高等教育资 源布局,提高高等教育的综合竞争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全力打 造现代化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建设现代化先行省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二)基本原则一加强学科建设,强化人才支撑。以打造科创人才高地为目标,加快优质高校育 弓I,强化高水平学科、科创平台和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学统筹,强化合理布局。基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配

10、置区域高 等教育资源,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加强需求对接,强化校地共兴。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强化服务国家和全省重 大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加强创新创新,强化高质高效。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创新,激发高校办学活 力。充分运用新机制、新模式、新技术优化教育供给方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省,初步建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布局进一步优化,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大都市区建设有效匹配。高校整体实力进一步提 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稳居全国前列。高校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高校校区建设持续推进,学生宿舍、科研用房、教 学楼、图书馆、实践

11、实训场所等教学配套设施紧张的问题基本解决。高校信息化网络基 础设施水平不断加强,校园设施和校园管理的智慧化程度不断升提。高校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力争在大都市区新引进15所对标一流、符合产业 需求的研究型大学或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办学。高校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25年,全省高等教育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6 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7%。研究生培养规模进入全国前8位。12所以上高校在 各自类型、领域进入全国前列。60个左右的学科进入全国前10%,部分学科进入世界 一流学科行列。高校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加快构建有利于高校特色发展的经费筹措、质量评 估、人事管理、监测评价等制度。全面完成独立学院转设。积

12、极鼓励社会力量以资本、 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表1 十四五时期省高校基础能力建设主要指标序号类别名称2020 年2025 年实绩目标1办学规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万人)114.91262研究生在校生数(万人)1117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2.4674办学水平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所)345引进高水平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办学10156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数量75907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含专博)1301809入选“双高”的高职学校数量6810入选“双高”的高水平专业群数量91211办学条件本科高校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516012生均纸质图书册数(册)100.910513生

13、均仪器设备值(万元)2.63.5三、重点任务(-)聚焦软硬条件,助推高校内涵提升1.加快集聚科创人才。紧扣我省重大战略、支柱产业、关键领域需求,支持以重 点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为重点,广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科创人才和团队。大力实 施顶尖人才鲸鹏计划,争取十四五”期间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先进 制造等领域集聚Ie)O位左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顶尖人才。提高人才引进灵活性,实现 人才的柔性共享。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落实法人单位和科研人员经费使用自主权。 创新用人主体评价制度,探索建立以人才薪酬、股权估值等贡献为影响因子的薪酬制 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组织政府、高校、企业、科创园区等单位成立

14、人力资源服务联 盟,为打造全方位人才生态提供支撑。推进人才互认共享、社会保障互联互通等,促进 地区科创人才资源的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探索在重点高教园区周边建设一批高校教师 公租房,多渠道解决青年教师用房问题。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顺应全省高校内涵式发展要求和扩大招生规模的需要,加 快补足教室、实验室、学生公寓等设施短板,力争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生均校舍面积、 生均教学科研用房、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等主要办学指标达标。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探究式教学等现代教学模式需求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需要,改造提升教室、实验室、报告厅等教学设施。推动图书馆、师生活动用房、会堂等文化设施建设,保障高校开展 形式多样

15、的校园文化活动。专栏1高校领头人才培引计划省属高校选拔培育培养50个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200名创新领头人才、400名高层次拔尖人才、600 名青年优秀人才。建立“举荐人”制度,借助国家级专家、行业领头企业负责人等“伯乐”以才引才。切实挖 掘国际国内浙籍院士、知名教授、专家学者资源优势,推进“资”(财富)和“智”(人才)回归。(二)聚焦布局优化,引育优质高教资源3.加大高水平大学引育力度。结合全省各市、各新区和各大科创走廊的主导产业 体系需求,针对性引进15所左右的高水平高校或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办学。引导增量高 等教育资源向大都市区集聚。支持高校提升发展能级合理布局建设新校区。提高有多个 校

16、区的高校不同校区之间的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加快推进中法航空大学等中外合作办学 高校建设,新办中外合作学院2-3所。实施高水平大学分类培育工程。探索省市共建、 部门共建等方式,支持每个市重点建设好2所高校。立足于现有基础和发展环境,坚 持因校施策,到“十四五期末全面完成独立学院转设工作。4.持续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启动建设15所左右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和30个左右 高水平专业(群)。推动职业教育与地方的主导产业体系和特色产业有机衔接与深度融 合,建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鼓励入选国家“双高”计划的高 职院校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在块状经济特色鲜明、产业集群有突出优势的县(区)合作 设立特

17、色学院或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加强高职院校名师名校长培养、教育领头人才和 领头团队建设。5.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结构。对标全省三大科创高地、四大都市区、科创大走廊等 建设,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超前部署和重点部署事关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学科专业。加大对于高校基础研究的财政投入力度。围绕我省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动能培育,加快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加强高校学科 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建立专业设置的预警和退出机制,引导高校调减或整合重复率高、 就业率低、不符合学校发展定位的学科专业。积极争取扩大学位授权点,持续扩大硕士 生和博士生培养规模。着力提升来浙国际留学生的规模与培

18、养质量。(三)聚焦创新引领,构筑高能科创平台6.加快构筑高能级科创平台。支持高校积极参与科创大走廊建设。依托重点高校、 重点科研院所和重点科研团队着力培育一批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大工程中心。建立完 善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实验室、省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共 同组成、特色优势明显的实验室体系。全力支持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打造国家实验 室。推动研究型大学联盟建设,共创重大科研平台。7.加快推进科研中心建设。加强基础学科重点领域的前瞻布局,在高水平大学建 设一批数学中心、前沿物理中心和生命科学中心。鼓励开展交叉研究,带动学科建设发 展,支持学科交叉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科教融合,

19、坚持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 建设“三位一体,支持行业特色高校面向地方需求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对于学科基础 较好、办学特色明显、发展态势良好的综合性大学、部分本科院校,着重支持重点学科 用房、专业重点实验室和实验楼等建设;对于一般应用型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重点支 持实验、实训用房建设。(四)聚焦服务地方,打造产教融合基地8.持续深化和拓展产教融合。持续推进产教融合“五个一批项目和双创基地 项目的建设。加强高校与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龙企业合作,以职教集团、产业学院等 为抓手,构建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组建一批省级产教融合联盟。推进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合力打造学校、园区、行业、企业五方联动的产教融

20、合大平台。全面实施社会服务深耕工程,在行业龙企业、骨干企业设立一批省级产教融合联盟示范基地。 开展产教融合数字云平台,汇聚省各区域各行业人才供需、校企合作等供求信息,推进 产业人才大数据和产教对接谱系图研制工作,引企入校、引产入教,实现产教深度融合。9.建设一批专业实训基地。依托区域行业骨干企业、院校,建设一批辐射带动作 用强的实训基地。结合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发展,鼓励龙企业、院校联合其他相关 单位,开展特色性、基础性、实用性技能实训。加强与行业龙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实 训模式,建立实训标准体系。探索建立海外实训基地,推动建设高端国际公共实训平台。 推进一批高校实训基地数字化改造提升。推进

21、建设一批以数字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 装备等产业为主攻方向的先进制造业实训基地。10.全面推进高校创业学院建设。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目标,将创新创业、实践 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训练平台建设,开展新一轮省级示范性创业学院 建设。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对大学生创新 创业的指导服务,引导大学生重点围绕省的优势特色产业开展自主创业。(五)聚焦数字建设,搭建互联网+平台11.加快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校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持续 推进智慧校园和高校数字大脑建设,

22、加快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场所的信息 化、智能化改造。探索建设基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技术的沉浸式学习环境, 积极探索与推进基于移动终端、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 的智慧学习空间建设。支持建立教育部门与高校的统一数据共享平台,打通数据壁垒,实现高校整体智治。12.加强“互联网+”教学平台建设。加强数据共享、算力共享和工具共享,探索建设高校学术科研网络协同平台。提升之江汇教育广场等平台,整合高校课程开放等系 统,构建全省统一的互联网+教育一站式服务平台。鼓励跨校共建优质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和创新创业类课程,认定一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加强信息化实验教学

23、资源建设,建立统一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管理平台。鼓励优秀教师建设名师空间, 打造一批省级在线教学名师空间。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实现课程共享和学分互认。推动 构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13.提升“互联网+”教学管理水平。搭建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管理平台,有效支 撑教学计划、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保证教学工作稳定、协调和高 效。加强对学生的修课修学指导,建立教学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反馈机制,强化学 生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监控与预警,强化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作业评阅、成绩评定的 监控与预警,为师生提供个性化、一站式的帮助与服务。加强网络安全监管,注重对师 生个人信息的保护,建立严密

24、保护、逐层开放、有序共享的良性机制。四、重点项目为全面提升我省高等学校基础能力,聚焦基础设施支撑办学条件改善、科研创新平 台加快能级提升、产教融合工程服务地方发展、数字化创新推进互联网+平台建设,规 划了办学条件改善、高校能级提升、产教融合发展、互联网+平台等四类重点建设项目。 除互联网+平台类项目外,纳入本规划的其他三类项目投资额需超过2亿元。项目的建 设资金以财政预算投入为主,建设期限原则上在规划期2021-2025年内。按照项目前期条件成熟程度和建设时序,将建设项目分为续建类和规划类两大类 别。其中,续建类项目是指已立项或已开工建设的项目,规划类项目指“十四五”期间将要立项并开展建设的项

25、目。共规划重点建设项目114个,总投资824.55亿元,总建 筑面积1129.04万平方米。(-)办学条件改善类围绕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学校教学、行政、生活设施、辅助用房、附属设施以 及基础设施相关的配套建设,满足高校基本办学条件,共计66个项目,总规划建设面 积743.39万平方米,总投资498.42亿元。(二)高校能级提升类高校能级提升类项目主要是各类创新研究平台、研究生培养设施、科学实验室、技 术中心、人文社会重点基地等,共计21个项目,总规划建设面积265.24万平方米, 总投资241.64亿元。(三)产教融合发展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产教融合发展类项目涵盖各类协,同创新中心、产

26、学研基 地、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校地校企合作项目等,共计21个项目,总规划建设面积120.41 万平方米,总投资84.03亿元。(四)互联网+平台类围绕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建设,重点支持5G、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支持高校建设在线课程共享平台,全面提升高校信息化水平,共计 6个项目,总投资4620万元。五、保障措施(-)加强领导各级委加强对高等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委统一领导、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高等教育领导机制。完善政领导干部联系高校制度,专班协作,及时研究解决高校发展创新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高校要健全完善建工作机制,形成落实 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

27、、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加强分类指导,提升民办高校、中外合作 高校建工作质量。(二)加强规划引领增强规划的引领性和实施刚性,未纳入附录项目表或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项目 原则上不予审批。对于跨设区市设立新校区要经由省政府审批。建立重点建设项目省市 两级垂直协调机制和分领域协调机制,明确主体、主管单位责任,健全高效协同、综合 集成、闭环管理的工作运行机制,着力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实施完成。做好项目与国土空 间规划等各类规划的衔接、与财政预算的衔接,确保规划实施的可行性。实施规划的跟 踪管理、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制度,使规划落到实处。(三)加强要素保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构建高校基础能力

28、建设多元投入格局。 在严格控制高校债务风险的前提下,支持高校通过挖潜盘活存量资源依法合规融资,确 保建设需求。加大对于高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的土地保障力度,对于列入本规划的重点 项目优先予以土地保障。完善高校基建部门和信息化建设部门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提高基建人才和信息化人才的专业化水平。(四)加强项目管理主管部门要督促各高校在完成项目前期审批后及时制订具体实施计划,确保及时开 工并按进度建设,尽早发挥投资效益。加强项目建设质量控制管理,对整个工程的施工 质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检查和监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杜绝超标准建 设。建立健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经费监管体系,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严禁截留、挪用,确保专款专用,降低廉政风险。(五)加强体制创新着力推动高校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优化高校组织框架、分类考核评估,深化高校 科研体制和收入分配创新、高考创新和招生制度创新。以社会评价、市场选择作为高等 教育发展的重要度量标准,建立高校新的办学评估机制。探索制订分类评价、分类考核、 分类激励标准,优化财政投入和资源配置办法,鼓励高校凝练专业特色、找准办学定位。 加强开放合作,推动构建一体化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机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