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3.62KB ,
资源ID:1008638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0863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5篇.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5篇.docx

1、大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5篇大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5篇)活动目标:一、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以此培养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二、通过看、摸、碰、滚、尝等活动干知核桃的特征。三、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四、学说“园圆的”“硬硬的”、“粗糙的”活动准备:1、核桃(完整的和去掉硬壳后的)夹子,盘子。2、魔术盒(盒内装有完整的核桃数个)。活动过程:一、 向幼儿出示“魔术盒”请个别幼儿摸一摸盒中有什么神秘的东西。幼儿按次序依次摸一摸“魔术盒”中的东西,并猜猜看盒中到底是什么东西。教师:核桃是从哪里来的?(出示课件图片,引发幼儿观察兴趣。)二、教师出示实物核桃,幼儿观察,并通过看、滚,知道核桃是圆圆的,

2、通过摸知道核桃是硬硬的、粗糙的。活动分析:本次活动效果较好,大班幼儿对吃有着很浓的兴趣,也有一定的经验,教师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因此,整节活动师幼配合、互动比较好。因而幼儿能积极主动参与,情绪高涨,充分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达到了活动的目的。大班科学主题活动 方案(二)活动目的:1、了解摩擦生电这一现象。2、会用塑料尺子和头发摩擦生电。3、探索摩擦生电的乐趣。活动准备:纸屑,尺子。活动重难点:探索尺子和头发摩擦生电。活动过程:一,舞蹈导入。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跳一段小苹果吧。二,引入纸屑跳舞。不光是小朋友们会跳舞,老师今天请来一群小伙伴,它们也会跳舞。教师展示尺子在头发上摩擦生电,让纸屑跳舞的现

3、象。三,讲解纸屑跳舞的原理。小朋友们要来试试怎么让纸屑跳舞吗?恩,小朋友们想一想,为什么纸屑们会跳舞呢?恩,让老师来给大家讲一讲吧。四,小朋友自由探索除了塑料尺子,还有什么可以产生静电。五,记录探索结果。小朋友们,想必大家都找到一些东西,不知道你们找到的东西能不能产生静电呢?让我们在纸上,用自己的方法,把结果画一画,记录下来吧。六,探索延伸。小朋友们回家去,也可以试一试找一找,看看还有什么东西能够产生静电。大班科学主题活动 方案(三)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自主地操作实验材料,进行各种探索,观察蜡烛燃烧的有趣现象,初步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2、培养幼儿科学实验的认真态度,激发幼儿探究科学的欲望。3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活动准备1、每位幼儿_支蜡烛(一支长、两支短),一个透明的大杯子,一个透明的小杯子,一个盛有色水的碟子,一张记录纸和一支笔,同时每组桌上放一支主蜡烛和一个打火机。2、多媒体课件及展示台。3、歌曲磁带一盘,录音机一台。活动过程(一)运用课件激发幼儿兴趣,了解蜡烛的用途。1、课件引入。师:你们看。谁来了(多媒体演示蜡烛宝宝)?让我们一起来和蜡烛宝宝说说话好吗?2、了解蜡烛的用途。蜡烛宝宝:小朋友们好!你们想一想,人们在什么时候需要我呢?幼儿:过黑黑的山林时,停电的时候,过

5、生日的时候蜡烛宝宝:小朋友们说得很对,我的用途确实很大,我不仅可以给别人带来光明,还可以给你们带来快乐呢!师:小朋友,下面请你们点燃桌上的蜡烛,和蜡烛宝宝一起来唱歌吧!幼儿点燃蜡烛,并和蜡烛宝宝一起唱生日快乐歌。(二)启发联想,初步感知空气与蜡烛燃烧的关系。1、启发联想。师:请小朋友们仔细想一想,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将燃烧的蜡烛熄灭呢?幼1:用嘴巴可以把蜡烛吹灭。幼2:用扇子扇也可以将蜡烛扇灭。幼3:把蜡烛拿到外面让风一吹也会熄灭。幼4:把蜡烛放在水里就熄灭了。幼5:我上次在科学区玩儿的时候,发现用瓶子盖在蜡烛上面,蜡烛就熄灭了师:用瓶子盖上去真的能使蜡烛熄灭吗?让我们来试一试吧!2、幼儿操作实

6、验。3、引导幼儿之间交流实验结果。师:这个办法行吗?(行!)那你们知道为什么瓶子盖到燃烧的蜡烛上,蜡烛会熄灭吗?(请_位幼儿自己解释。)师:小朋友,让我们来听一听蜡烛宝宝是怎么说的吧!放多媒体,边观看蜡烛熄灭的过程边听蜡烛宝宝的解释: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我燃烧时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当我被杯子盖住后,里面的氧气就会越来越少。最后氧气没有了,我也就熄灭了。师:噢!原来蜡烛燃烧还需要氧气呢!(三)引导幼儿自主探索,让幼儿在探索中发现蜡烛燃烧的有趣现象。1、师:小朋友,蜡烛宝宝还有许多有趣的秘密呢!你们想知道吗?(想!)那你们看一看你的桌子上有什么?幼:一支长的蜡烛、两支短的蜡烛、大的瓶子、小的瓶子、有

7、水的碟子。师:我们就来学做小小科学家,去找一找蜡烛燃烧的秘密。不过我们做实验时要象科学家一样仔细地看一看,耐心地做一做,还要不怕困难。只要你们仔细地看,耐心地做,你们一定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然后请你们将发现的现象记录在这张表上(出示记录表)。记录时可以想想我们平时学过的记录方法。2、幼儿探索,教师指导,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索,同时注意鼓励胆小的幼儿(有些孩子怕烫,有些缩手缩脚)和认真实验的幼儿。3、组织幼儿交流。请小朋友将自己发现的现象放在展示台上与大家交流。幼儿A:我发现大瓶子盖在小蜡烛上火熄得比小瓶子的慢幼儿B:我发现瓶子一盖到_支蜡烛上,蜡烛很快就熄灭了幼儿C:我把蜡烛放到有水的碟

8、子里,发现火熄灭了,水就跑到杯子里去了,还冒泡泡。幼儿D:我发现火要灭时,就把瓶子拿起一点。一拿起瓶子,火又变旺了。幼儿E:我将长的和短的蜡烛一起放在大瓶子里,发现长蜡烛的火熄灭得快。幼儿F:我发现我的瓶子变热了,而且变黑了。(若有幼儿提出这个现象,师可追问幼儿:你们的瓶子是不是也这样?(是)咦!瓶子怎么会变热、变黑的呢?幼:是蜡烛火烧热的,黑的是烟。)(四)引导幼儿再次探索,验证。1、师:刚才小朋友们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现象,你们可以看一看,哪种现象自己还没有发现,再去做一做实验吧!还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交流一下自己实验中的想法。2、幼儿再次自主地实验,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将各种有趣现象都做一做。大班

9、科学主题活动 方案(四)活动目标1.在拆拆、装装、玩玩的过程中,掌握电动玩具电池拆装的方法。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体验成功的快乐。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活动准备每人一件电动玩具,一个小塑料盒,因各种原因不会动的玩具、若干个电池:电池回收箱一个:电池安装示意图一张。活动过程一、设置情境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玩具厂的叔叔阿姨为了表示他们的爱心,让小朋友过个快乐的节日,特意给你们捐赠了一批各种各样的玩具,(出示电动玩具)你们猜:“这小猴会敲鼓吗?”“洋娃娃会跳舞吗

10、?”这些玩具全是电动玩具。教师提问: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自己动起来呢?激起孩子们探索的。二、操作探索(一)1.拆电动玩具。(1)师:现在教师给每人发一件玩具,小朋友可以去玩一玩,看看玩具是怎么玩的。假如你想知道玩具会动的秘密,你也可以把它拆开,然后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2)幼儿玩玩具,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拆,并把拆下来的东西放在盒里。(3)提问:你发现玩具里有些什么?小结:原来玩具里有电池、弹簧、开关。2.装电池。(1)师:小朋友拆开了玩具,还发现了许多秘密,那你们能不能再把它装好,让它变得和原来一样会自己动呢?(2)幼儿装电池(肯定会有幼儿因电池装反等原因使玩具动不起来)三、讨论1

11、.为什么刚才会自己动的玩具现在不会动了呢?2.如果是电池装反了,那电池应该怎样装才是对的呢?引导幼儿认识电池上的“+”“一”标志。并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示意图,要求幼儿按示意图安装电池。四、操作探索(二)1.师:这里有几件小弟弟玩过的电动玩具,不知什么原因这些玩具不会自己动了,等一下请你们拆开检查一下原因,然后想办法使它们动走来,你可以和旁边小朋友一起想力法,也可把你的好办法讲给好朋友听。2.幼儿操作探索,鼓励幼儿和同伴、老师交流,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3.提问:(1)你发现玩具是什么原因不能动吗?你怎样又使它动起来的?小结:玩具不能自己动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电池装反了,有的是没装电池,有的是电池

12、的电用完了,有的因为没有弹簧。(2)电池内的电用完了,这个废电池该怎么办呢?(教育幼儿不能随便把它剥开,也不能随便乱扔,要把它放在“电池回收箱”内,因为电池里的东西对人体有害,乱染会污染环境)五、玩电动玩具师:今天小朋友的玩具各种各样,你们可商量开一个“玩具表演会”,让大家一块分享玩具带来的快乐,过一个难忘的节日。大班科学主题活动 方案(五)活动目标:1.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磁铁的秘密,感知磁铁的特性。2.愿意参与探索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3.初步感知磁铁的磁性与生活的关系。活动准备:1实验器材:磁铁、带回形针的纸小鱼、水彩笔、螺丝帽、棉签、螺丝钉、扣子、别针、发夹、橡皮筋、纸片、

13、回形针、小棒、塑料玩具、硬币、气球一人一份。2、观察记录表一人一份。活动过程:一、钓鱼游戏。二、大胆的猜想。1、认识实验材料。2、想想哪些会被磁铁吸住,哪些不会被吸住?3、学会把自己心里想的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一排中三、大胆尝试磁铁吸吸吸。1、动手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2、与小伙伴交流结果。四、大胆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五、拓展经验,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作用。大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5篇活动目标1.能说出常见物体的颜色。_对颜色变化感兴趣、喜欢实验活动。3.发展表现美的能力。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活动重难点1.重点: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

14、关注。说明:能够意识到色彩美是幼儿感受美的一个重要方面。色彩是直观的,但是,如果幼儿不能有意已去感受,就会视而不见。因此,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比认识几种具体的颜色更为重要。幼儿时周围的色彩产生了兴趣,就能主动去认识各种颜色,即时认识活动就成了幼儿自身的需要。2.难点:引起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说明:启蒙教育不是为了追求某种即时效果,而是为了给幼儿今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所以活动应该定位于让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而不是对实验结果的兴趣。但是对于中班幼儿要通过活动,取得以小见大的效果是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准备颜料和调色用具。活动室的布置要色彩丰富、协调。活动过程1.通过认识颜色的活

15、动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1)分散观察。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人的眼饰、周围物品中丰富多彩的颜色,并初步了解一些颜色的名称。(2)集体活动。首先让幼儿回忆观察的颜色,教师出示相应的色块,并让幼儿进行颜色的指认和命名活动。然后让幼儿谈谈最喜欢的颜色、什么东西和自己喜欢的颜色是相同的。2.通过使用颜色的活动,让幼儿进一步熟悉颜色,体验色彩的美,引起对颜色的兴趣。(1)涂色活动。为幼儿提供各种需要涂色的画,如树、水果、花,让幼儿涂上相应的颜色,要求与实物本来的颜色相似。(2)配色活动。让幼儿在空白的玩具、服装、树叶图上涂色,鼓励幼儿自己配色。活动后组织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谈谈最喜

16、欢哪幅画的颜色。3.通过实验活动引起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1)调色活动。先让幼儿自由探索,用颜料进行调色实验,体验发现的乐趣。然后组织幼儿讨论、交流调色的经验,谈谈颜色的变化。教师还可进一步操作实验让幼儿发现调色的结果是丰富多变的,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2)制作活动,让幼儿通过制作和玩耍七彩风轮,引起悬念,产生求知欲。大班科学主题活动 方案(二)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了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2、通过积极探索,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的多少以及材料的不同有关系。3、学习小组合作探索,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交流的乐趣。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在活

17、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活动准备:1、幼儿已熟悉乌鸦喝水的故事。2、四人一组:每组三只瓶子,瓶子中的水分别是少,半瓶,大半瓶(各两份),一盆石子,一盆沙子,三支筷子,三把勺子,三只漏斗。3、实验记录纸每组一份。活动过程:一、提出问题,引起兴趣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听了乌鸦喝水的故事,那你们知道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呀?小结:原来在有水的瓶子中加了石子后水位上升了,所以乌鸦就喝到水了。师:那老师今天准备了三瓶水和石子,请你们看看这三瓶水有什么不一样?师:有没有发现每个瓶子上都有一条蓝色的线,这个是水位线,如果加了石子水能上升到水位线说明乌鸦可以喝到水。师:那是不是这三瓶水中加了石子后乌鸦都可以喝

18、到水呢?(幼儿猜测)师:那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吧!四个小朋友一组,合作完成这个实验,三个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瓶子做实验,另一个小朋友负责观察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等一会儿你们自己商量谁做实验、谁记录。师:那记录的小朋友怎么记录呢?师:那我们就采用打“”和打“_”的方法,在能够喝到水的瓶子后面的格子里打“”,不能的就打“_”,在实验过程中,边做实验边观察,看看会有什么发现,等一组小朋友都做好实验了,那请你们把实验的瓶子放到前面的桌子上,好吗?现在请小朋友们去找一张桌子开始实验吧,不用搬椅子。二、幼儿第一次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师:请完成实验的小组把记录纸交给老师,其他的小朋友把你实验的瓶子拿到前面的桌

19、子上。师:(和幼儿一起看记录纸)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记录纸上的结果。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在什么瓶子中加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师:那你们想想,为什么红水中加了那么多的石子水还是没有升到水位线,乌鸦还是喝不到水呢?三、第二次实验探索,教师观察指导。师:那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来做第二个实验,还是和刚才一样的三瓶水,但是里面放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把石子换成沙子来做这个实验。师:在实验之前老师还有一些要求,请大家听仔细:还是和刚才一样四人一组,因为沙子比较细,所以老师请了小漏斗还有沙子和筷子来帮忙,注意不要把沙子洒出来,用筷子时要注意安全,而且这次要请小朋友自己来取材料了,老师已经帮

20、大家分配好,请每组负责记录的小朋友来拿沙子,其他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瓶子,拿好就开始实验,请第一组的小朋友先来拿(一组一组跟上)师:巡回观察指导,直到完成实验师:请负责记录的小朋友把记录纸交给老师,其他小朋友和刚才一样把瓶子放到前面的桌子上,注意不要把水泼出来,慢慢走。师:我们一起来看记录纸,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在什么瓶子中加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请个别幼儿)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次的记录纸和第二次的记录纸上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师:为什么刚才在红水中加了石子水不能上升到水位线,而现在加了沙子却可以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师:(出示图片)我们请小图片来帮个忙,看一看,是不是和小朋友说的一样的

21、呢?师: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师:对呀!石子之间的缝隙大,所以水量少的红水瓶子中加了石子后水都流到缝隙里了,乌鸦就喝不到水了;而沙子比较细,缝隙很小,虽然水也流到了缝隙里,但是还能够上升到水位线,乌鸦还是可以喝到水的。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材料,课后请大家和班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去尝试一下,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好吗?大班科学主题活动 方案(三)活动目标:1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意识。2、 知道金属的材料能导电,塑料管,纸,毛线等材料不能导电。3、 简单了解安全用电常识。4、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 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活

22、动准备:1、 电线,铜丝,铁丝,保险丝,铝丝,毛线,塑料管,纸绳,电灯泡,电池。2 、记录表,笔,橡皮。教师自制道具。活动过程:一、 教师表演“魔术”1、 小灯泡为什么会发光?电池2、 电池的两端一样吗?介绍电池的正极和负极3、 小朋友想一想,怎样连接小灯泡才会亮?二、 实验一1 、出示铜丝:它是什么?铜丝 铜丝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出示纸绳:它是什么?纸绳 纸绳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2、 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材料:电线,铁丝,保险丝,铝丝,毛线,塑料管。请小朋友实验。哪种材料能是小灯泡亮起来?3、 介绍记录表:在能是小灯泡亮起来的材料后画,在不能是小灯泡亮起来的材料后画。4、 幼儿操作实验

23、,教师指导观察。5 、请幼儿分享实验结果。教师和幼儿总结:金属材料能导电,所以小灯泡就能亮起来。毛线纸等材料不能导电。三、 结束部分:出示两根电线(一根两边露出铜线的, 一根两边没有铜线的。)1、 它们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请幼儿实验2、 教师总结:电线外面的塑料外衣是不能导电的,他是保护我们的,有了它我们就不容易触电。但即使这样,小朋友平时也不要随便去摸电线,电源插座。因为平时生活正的用电,电压很高是很危险的。大班科学主题活动 方案(四)活动目标:一、观察充气过程,感受物体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二、能用动作表现玩具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活动准备:一、充气玩具,如气球、塑料袋、游泳圈等,打气筒二、轻

24、松欢快的音乐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出示玩具气球,与幼儿一起讨论:气球如何变大?二、给气球充气1.教师给气球充气,请幼儿观察。师:“小朋友仔细看一下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幼:变大了、教师引导幼儿感受气球的变化:越来越大。2.教师引导幼儿猜想:如果气球一直充气,会发生什么变化?三、教师分给每个幼儿一只气球,请幼儿尝试给充气玩具充气并提醒幼儿不要充的过满。四、师幼共同游戏:变成一只大气球。1、请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气球,教师给气球充气师:“现在请宝宝一起变成一个小气球,老师要开始充气了,气球变大了变大了、”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气球

25、渐渐变大的样子。2、幼儿手拉手拉个圆圈,给气球充气。师:“现在我们所有的宝宝一起变成一个小气球,我们一起来充气吧!”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合作表现气球逐渐变大与破掉的情形。3.幼儿手拉手拉个圆圈,合作表现气球逐渐变大、漏气、越来越小的情形。五、鼓励幼儿随着音乐变一变。请幼儿随着越来越强的音乐表现气球逐渐膨胀的过程,随着音乐减弱表现气球越来越小的情形。六.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尝试用身体的其他部位(如嘴巴、手)来表演变大变小的形象,增加活动乐趣。小结及反思:气球本身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玩具,通过让幼儿亲自尝试给气球充气,直观形象的让幼儿感受到气球充气过程中的变化。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

26、大胆的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对此活动非常感兴趣,教师带动起幼儿,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很浓厚,每个环节也初步达到预设的目标。大班科学主题活动 方案(五)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和动手活动,使幼儿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和与植物的关系。2、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及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活动准备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挖土的铲子、卫生纸、可以种植的菜秧、一小盆水、三只盘子、四个纸杯(其中三个杯子杯底扎些小孔,一个杯子装水)、一只量杯。活动过程1、幼儿提前两

27、天到种植园,拔出几棵青菜和小草。看一看,植物能不能离开土?观察前几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1)青菜和小草都干枯了。(2)因为它们的根离开了泥土,离开土壤就会干枯。2、探究的问题:土壤中有什么?用小铲子挖泥土。(1)土壤里有树根,还有烂了的树叶。(2)土壤里有死虫子。(3)土壤里有蚯蚓、蚂蚁。3、轻轻捏捏卫生纸包的泥土。(1)纸湿了。(2)泥土里有水分。4、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1)有气泡。(2)泥土中有空气。5、说一说,植物为什么会在土壤里生长?(1)植物在土壤里生长,是因为土壤里有肥料。(2)因为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气。6、比一比,三种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么不同?将三杯土放在三只盘子上

28、,用量杯分别向三杯泥土中浇同样多的水。(1)砂土里的水很快流到下面的盘子里去了。(2)壤土里的水只流了一点,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3)粘土里的水都在杯口,渗不下去,下面的盘子里没有水。7、想一想,植物种在哪一种土壤中,根吸收到的水分和养分最充足?种一种,哪种土壤最适合植物安家?幼儿将青菜秧种在三种土壤中,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记录青菜的生长情况。记录青菜在三种土壤中的生长情况。注意事项1、幼儿取泥土包入卫生纸中时,教师注意引导幼儿选取较湿润的土。这样,纸湿的效果较明显。2、幼儿向三杯土浇水时,水不宜多,以防水从杯口溢出流到盘中,影响观察。拓展思路启发幼儿观察、探索仙人掌为什么能生活在沙漠里,了解不同植物对土壤条件有不同的需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