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1.67KB ,
资源ID:1008368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0836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伶官传序知识点归.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伶官传序知识点归.docx

1、新伶官传序知识点归新伶官传序知识点归纳精伶官传序一、知识要点1、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与柳宗元,韩愈,王安石,曾巩,“三苏”苏轼,苏洵,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 在散文理论上提出“以文明道”的主张,大力提倡简洁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2、本文是为伶官传所作的序,是伶官传前的序论,也可看作是一篇史论。伶官传是新五代史中的一篇合传。记伶人(古代音乐工作者和演员的称号)景修、史彦琼、郭门高等人的事迹。本文通过对后唐庄

2、宗得天下、失下天的典型事例,阐述了国家盛衰主要是由人事的道理。作者作此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表面的虚荣。二全文翻译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岂非:难道不是吗? 原:推究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所以:的原因取得天下的原因,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将终:临死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立:推立 背:背

3、叛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归:投靠 遗恨:未尽的心愿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未尽的心愿。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一少牢告用兵:出兵打仗 少牢:祭品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随人官员,用猪羊祭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盛:用装 负:背着祖先,请出箭,用锦囊装着,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把箭收进宗庙。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方:正当 以组:用绳子 函:用盒子装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

4、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及:等到给先王,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乱者:作乱的人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到了割下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岂欤:难道是吗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

5、容易吗?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抑:还是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兴国:使国家兴盛 亡身:使自身灭亡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莫:没有谁 及:等到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为:被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作伶官传。独:仅仅,只是极小的

6、错误积累而酿成的,聪明英勇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吗?于是作伶官传。三、知识要点1、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与柳宗元,韩愈,王安石,曾巩,“三苏”苏轼,苏洵,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 在散文理论上提出“以文明道”的主张,大力提倡简洁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2、本文是为伶官传所作的序,是伶官传前的序论,也可看作是一篇史论。伶官传是新五代史中的一篇合传。记伶人(古代音

7、乐工作者和演员的称号)景修、史彦琼、郭门高等人的事迹。本文通过对后唐庄宗得天下、失下天的典型事例,阐述了国家盛衰主要是由人事的道理。作者作此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表面的虚荣。四、古今异义1、与其所以失之者古义:和他 今义: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2、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古义:相当于“以至于”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官名,这里指官员 今义: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 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义:与“天命”相对,指人力 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

8、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 5、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古义: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所“字结构,其义为”的原因“ 今义: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6、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古义:推究今义:原来7、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古义:丝编的绳索,这里泛指绳索今义:结合,构成五、一词多义1、归而皆背晋以归梁 归顺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返回2、告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祭告具告以事 告诉告之于帝 禀告3、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请其矢,盛以锦囊(装)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 4、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围困)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9、 (困厄)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困难) 5、微祸患常积于忽微 (微小的事)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悄悄地)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为隐藏身份而改装)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 6、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语气词 多么)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代词,他)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副词)7、而而皆背晋以归梁 但,表转折及凯旋而纳之 表顺接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表递进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 表顺接8、以与其所以失之者 介词,与“所”组成固定词组,表示“的原因”可以知之矣 介词,凭借 方其系燕父

10、子以组 介词,用 而皆背晋以归梁 相当于“而”,表顺接盛以锦囊 用,介词9、与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跟,介词与尔三矢 给,动词六、通假字及仇雠已灭 “雠”同“仇”,仇敌七、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1)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子装 (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约:订立盟约 (3)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探求、考察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5)泣下沾襟 下:掉下2、形容词作动词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乱:作乱3、形容词作名词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忽微:细小的事情;智勇:智勇的人4、名词作状语(1)负而前驱 前:向前 (2)仓皇东出 东:向东 (3)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 (4).乱者四

11、应 四:在四面 5、动词作名词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消息 6、使动用法(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使兴盛; 亡:使灭亡 (2)凯旋而纳之 纳:使收藏 (3)至于誓天断发 使断八:文言句式1、判断句 (1)“者,也”此三者,吾遗恨也 (2)“也”式A、梁,吾仇也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3)无标志式燕王,吾所立2、被动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3、倒装句(1)定语后置其意气之盛(2)介词结构后置A、盛以锦囊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C、而告以成功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E、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4、省略句 A、还矢(于)先

12、王,而告(之)以成功 B、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 C、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D、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E、(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5、.固定句式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多么啊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难道吗6、翻译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翻译:推究庄宗取得天下的原因,与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 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翻译:交给你三枝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啊。 3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翻译:因此,当他兴盛时,全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

13、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九、课文简析(一)论证方法1、例证法 本文属于史论。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运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典型事例。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但在具体选材上,却以“晋王三矢”这一不能确定为史实的传说作为事例,并加以详述,体现了作者精于选材的匠心。文章并没有写庄宗如何“逸豫”,但通过“晋王三矢”这一典型的、生动的事例,充分地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评论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滴史实,就使人对于庄宗的由“盛”而“衰”、由“忧劳”到“逸豫”不言而明,达到了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

14、,起到了以古鉴今、举一反三的作用。 2、对比论证法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论点本身就是一个既正反对立又合而为一的命题。全文以“盛衰”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本文的对比论证在总体上着眼于“盛”“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作者抒发的感慨和议论,都是对比性的。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二)语言特色1、语言委婉,气势充沛 本文作为一篇总结历史教训,为在世及后世君主提供借鉴的史

15、论,毫无生硬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婉转动人。即使是在慨叹庄宗败亡时,也只是寓惋惜之意而无责难之词,可谓意正言婉。全文从“呜呼”起笔,到“岂独伶人也哉”收尾,一叹再叹,以叹始终,于反复叹咏之中显现委婉的韵致。在议论的文字中,多用反问句、疑问句,使说理委婉而令人深思;多用对称语句,特别是在关键的地方,采用语言凝练、对仗工整的格言式的骈句,造成鲜明的对比感和节奏感;适当运用长句,调节语势,有张有弛。疑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骈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错综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一唱三叹,感情饱满,气势充沛。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伶官传序:“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后来做史论的人往往学这种

16、抑扬顿挫的笔法。 2、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文章开篇突兀而起地提出论点,马上落到立论根据上,再落入“晋王三矢”的叙事,又语势猛然一升,发出对庄宗之“盛”赞叹,而后语势陡然一降,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继而步步紧逼,设疑问、引古语而得出“自然之理”,然后再次评论庄宗盛衰,语势再升再降,在大起大落之中引出发人深省的教训,戛然而止,将全文的语势稳稳地落在结尾上。篇幅虽短小,却写得起伏跌宕。全文一气呵成,淋漓酣畅。 3、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文中没有佶屈聱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词藻,用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语言平易近人,自然晓畅。十、解题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是转折关系

17、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意思是盛衰之理,不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这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即全文都围绕它进行论证: (1)紧接着这句话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认识的历史根据。 (2)第二段叙述庄宗和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第三段从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3)第四段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可以能使人逸豫亡身的绝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