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156.37KB ,
资源ID:1007906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0790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林业资源配置.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林业资源配置.docx

1、林业资源配置林业资源配置、森林资源的联合生产一)、引论早期 ,人们就开始了森林的多种经营、 多项利用、 综合开发等研究 , 以图走出单一利用木 材资源的误区。近年来 , 单一利用木材产品和消费趋向的变动不一致 , 并进一步引发森林资源过度消耗、林业经济危困 , 生态恶化 , 生存威胁等问题日益加深 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之一。(二)、森林多种产品生产的系统性及产品间关系1、系统性森林资源是一个以林木资源为主体的多种资源并存的综合体林地、林地下矿产、水等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存在于统一的整体中 按特定的方式存在、 生产和发展。 森林对外界环境的功能及作用是它内部各种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种森林内部多

2、种资源之间的有机联系要求从整体上综合利用各种资源 , 而不能脱离其它资源的存在而去单一地利用某一种资源。森林多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一个相互投入 ,相互消耗 ,共同投入 ,共同产出的一个复杂的、 相互存在的、系统的联合生产过程。2、多种产品间的关系( 1)、相互竞争的关系。 如果一种产品的产出量的增加将引起另一种产品生产成本的增 加, 那么这两种产品就是一种相互竞争的关系。这种竞争关系是由于投入一定时 , 两种产品 相同或大部分相同的利用了各种生产要素 , 尤其是对土地、空间、营养、阳光、水分等生产 因素的共同使用和占有。 一种产品消耗量增大 ,引起另一产品消耗量的减少 , 而且这种增大或 减小的幅

3、度可能随时不同 , 是可变的 , 这种关系是森林中植物间普遍存在的关系。当然 , 如果大量增加总投入 , 两种竞争关系产品的产出量将会同时增加。 在林产工业中存在同样的问题, 如都以原木为原料的锯材和纸浆之间的关系。(2)、两种产品间的协作关系。当一种产品产量的增加会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成本 , 即这种产品的生产对另一产品的生产十分有利时 , 这两种产品间存在相互协作关系 , 这种协作 关系的实质是由于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给另一产品进行了投入。这种互惠互补的组合 , 在工 业产品市场营销的产品组合策略中经常被选用 , 这种组合能使整体效益最大。如果对森林这 个大系统中的这些因素不加以研究 , 就会

4、白白浪费掉许多天然生产所带来的效益。(3)、相互独立的关系。如果一种产品的增加与另一产品的生产费用没有什么关系 , 则这两种产品是相互独立的关系。这是由于产品间没有明显的投入产出关系 , 在决策时认为是 相对独立的。3、影响森林多种产品间相互关系的因素森林多种产品的关系是由诸多因素影响的。不论是竞争关系 , 协作关系 , 还是独立关系 , 都是由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森林内部资源、产品的生物学特点 , 也有外部 人们的经营活动 , 并随这些因素的变化 , 产品间的关系也发生变化。 各种产品各自固有的生物 学特性是决定产品间相互关系最主要的因素 , 另外, 人们经营管理的强度 , 生

5、产经营方式 , 经营目标的不同 , 也直接影响产品间的相互关系。(三)、森林联合生产的经济模型的建立及分析森林培育是一个多产品共同的、 联合的生产过程。 多产品间最常见的是存在可变比例的 联合生产。固定比例的联合生产是很少的 , 它只是可变比例联合生产的特例。1、提出问题首先要界定研究对象的范围是什么、 有哪些产品类别、 研究对象的规模有多大等一系列 问题。例如, 在一定面积林地上如何确定生产锯材和纸桨材的比例 ,一定面积混交林如何安排各树种的生产组合 , 并定性描述和分析这些产品间的关系。根据经营者的目的确定两种最主 要的产品A和B,并确定建立模型的目标,即如何确定A、B两种产品的最佳组合,

6、使得经营者 的净收入最大。下面以具有竞争关系的 A、 B 产品为例 , 分析二者最佳产量组合的选择过程。2、收集资料首先要调查并确定 A、B产品的市场价格,其次根据以往经营同等条件的林地的历史资料以及现阶段经营同等条件不同林龄的林地的资料 ,尽可能多地收集 A、B产品不同产量(实物单位 )组合的投入费用 , 这些费用包括地租、利息、劳动、原材料、肥料等各种投入。整理并 归纳这些数据,计算出单位面积、 每年A、B产品不同组合的总成本,同时,把A、B产品按(实 物单位)产量逐渐增加的顺序分别排列在表格中的主栏和宾栏。 并把A、B产品各组合对应的总成本列入表格中 , 形成生产可能性表。3、描绘生产可

7、能性曲线如图所示,纵座标表示A产品的产量,横座标表示B产品产量。依据生产可能性表中提供的数据,把同一投入水平的不同 A、B产品组合所对应的点描绘出来 ,又假设A B产品组合的不连续的点之间是可以无限细分的 , 用圆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形成生产可能性曲线。 如 L1, 它表明在这一投入水平下所有可能生产 A与B的全部组合,也表明A、B产品联合生产的关系,要增加 A 产品的产量就得减少 B 产品的产量。对于不同的投入水平 , 当经营者增加总投入 , 采用集约经营,两种产品产量会同时增加,就会有一族生产可能性曲线 丄1、L2、L3。4、 引入等收入曲线如果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净收入 ,就必须引入

8、等收入曲线。 在A、B产品价格一定的情况下,通过销售总能获得一定的收入 ;在收入相同情况下总有许多种 A、B产品组合。把这些不连续的A、B组合所对应的点连接,就得到一条等收入曲线 ml,曲线形态是由两种产品的价格来决定的,它表示曲线上不同点所对应的 A、B产品组合均能获得相同收入。 在不同收入水平下,生产空间充满了一族等收入曲线 ml、m2 m3。5、 扩张路线的确定根据西方经济学原理 ,产品最佳组合应处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等收入线相切处 ,切点表示A、B产品组合的边际成本等于它的边际收入。 当总投入一定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确定的,此时 , 不同收入水平的变化使等收入曲线移动必然与该生产可能性曲

9、线相切于一点 ; 而当总收入水平一定时 , 存在某一确定的等收入曲线 , 此时 , 不同投入水平的变动使生产可能性曲线 移动,必然与该等收入线相切于某一点 ;而当总成本和总收入水平都不确定时 ,就存在许多不 连续的切点。 把这些不连续切点用曲线连接就构成扩张路线 n, 对所确定的研究对象来说 ,A、 B产品的最佳组合就存在于扩张路线上的某一点。6、 引入总成本总收入曲线由于A、B产品是联合生产,是同一个生产过程,根本无法定量确定 A、B产品各自的投入 或各自的平均成本;同时每一 A产品的产量总对应于一定产量的 B产品,也对应于A、B产品 组合的总投入和总收入。因此把该系统的总成本一一总收入曲线

10、引入 ,分别以TC TR表示,并和原图进行拼接。7、 最大净收益模型求解经营者的目标是获得最大净收益 ,根据西方经济学原理总成本曲线与总收入曲线斜率相等的点就是净收入最大的点 (图中E F点),即边际总成本等于边际总收入。 把该切点垂直移下,在扩张路线n上的对应点G所对应的A、B组合就是要寻找的最佳生产组合。 此时经营者净收入最大。(四八模型说明1、 对于上述模型的解可以通过表解的方法来验证。利用生产可能性表计算有一个 A、B产品组合所对应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 ,从中找出一个边际收入最接近边际成本的 A、B组合。该组合应该与依据模型求解的最佳组合最接近。2、 该模型适应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情况。A

11、、B产品的市场价格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等收入曲线才表现为直线。这种市场状态有众多的生产者,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产品产量的变化都不足以影响整个市场产品的价格 ;但当市场状态发生变化时,等收入曲线也会发生变化,也未必是平行的,有时甚至不会是直线。 例如,若A产品因增加生产而使它的价格降低 ,而B产品价格不变,则等收入曲线就会凹向原点,这时生产者多少会想法抑制一下价格 ,这种生产就不是完全竞争的生产。3、 上述模型是一种静态模型 。森林经营是对今后几十年过程作决策 ,所以很难预计目前决策将会对未来造成什么影响。目前的价格和生产可能性与几十年以后的情形可能完全不一样 ,因此,此模型不能作为未来决策的唯一

12、依据。4、 模型为进行产品种类选择的决策提供了依据。主要根据图中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若曲线凸向原点 , 则两种产品不宜进行联合生产若曲线凹向原点 , 则曲线上任何一端的某一种产品少量减少 , 而导致另一产品大量增加 ,这种生产是应该联合的 , 也最适合运用该模型。5、产品 A、 B 间是相互协作关系 。若产品A、B间是相互协作关系,生产者没有必要作舍此取彼的选择 ,而只需根据自己的 需要选择最主要的产品来进行生产。当这种相互协作表现为固定比例时 , 则这种联合生产的实质最终表现为单一产品的最优化利用。6、扩张路线的决定和产品的最佳组合从模型中可看出 ,等成本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 )与等收入

13、线的相切决定了扩张路线 ,并最终决定了 A、 B 产品的最佳组合。 即在特定价格水平下 , 两曲线斜率相等的点规定了扩张路线 , 等收入曲线的斜率是由两种产品的价格决定的 ,可以表示为PA/PB。可见,A、B产品的相对价格在决定最佳水平中起了重要作用。实际中 , 林业所提供的许多非木材产品是无偿使用的 , 另一些产品如游乐、保护生产、调节气候等很难进行价值评估 , 这使得模型的广泛应用有一 定难度。但随着人们研究水平和对无形产品价值评估技术的日益提高 , 模型应用将更加普遍。总之,只要经营者能充分获得产品产量增加与成本的有关数据 ,就可以利用该模型 ,为选 择产品的最佳组合提供理论指导和可行方

14、法。(五)、森林资源多向利用森林资源多向利用是一种特殊的联合生产。基于森林多功能和产品多样化特点的认识, 一种现代的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方式。经营的重点从木材转向林地和生态系统。多向利用最主要的问题不能矫枉过正, 在对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时仍应重视木材生产。 不 屑于讨论木材生产是偏激的, 只讨论木材生产是不符合现实的。 森林的效益很多, 但在市场 中,发挥的主要效益仍是生产木材, 木材是自然界非常完美的原材料, 又是可以更新的。减 少木材消费的潜在可能性几乎没有,美国年消耗木材 2270 亿公斤,总重量超过美国年消耗 所有金属、塑料与水泥的总量。其实际消耗量依靠金属、塑料与水泥根本无法取代。根据美国

15、林产品研究所的资料,美国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木材曾是主要能源、燃料, 即使现在( 1997),美国的木材能源利用比重 27,制材 30,制浆造纸 29,木质人造 板 9,单板和胶合板 5。在生物质能源作为未来生态经济能源重要选择集合元素的情况下, 木材作为能源和原材 料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二、林地要素配置中农林界限地的确定1、林业用地的集约边际和粗放边际要了解林地和森林资源的变化需要从分析土地的用途入手。 人们对土地的利用通常是以 追求土地价值 (或地租) 最大化为目的的。 集约边际是指土地由使用价值低的用途向使用价 值高的用途转化的结合点。与林业相比 , 土地使用价值更高的用途通常是农业和城

16、乡建设 (商业和民用) 。所以林业生产的集约边际常常受农业和城乡建设需要的影响。林业生产的 粗放边际是林业不能再产生收益或所产生的收益要比使土地用于其他用途所产生的收益低 的那一点。 林业生产的集约边际一般在立地条件较好 , 交通较方便的地方。 林业生产的粗放 边际通常在立地条件较差 , 交通较不方便的地方。土地所能产生经济效益的能力取决于多种因素 , 包括土壤肥力、 离市场距离 (或交通方 便与否)、坡度和可利用程度等等。各种因素在不同用途的作用也不同。土地的质量或所能 产生经济效益的能力可被看作所有这些因素或土地特征的组合。图1显示在其他特征不变 , 仅使离城市中心距离这一土地特征变化情况

17、下的林业生产 的集约边际和粗放边际。 由于其他特征相同 , 土地的所能产生的地租随着离城市中心距离的 增长而降低。在离城市中心近的地方 (AE段),土地作为商业和民用的价值最高。在离城 市中心较远的地方(CE段) ,土地用于林业生产的效益最佳。农业则介于两者之间(EC 段)。因此C点就是林业生产的集约边际。任何一种其他土地特征都可以用与图1类似的图型表达。 所有这些特征的组合形成了有 效的土地利用的复杂状况。 图1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土地使用的变化。 能否使土地价值最大 化(或地尽其力) , 最终取决于各种土地利用选择的收益和成本。 例如 , 当林业生产的净收 益(地租) 与农业生产的净收益相比

18、要高时 , 不管这是由于木材价格上涨 , 社会对非木材价 值(生态效益) 需求增加 , 林业的生产成本的降低 , 或农产品价格下降 , 更多的农业用地就 会被转化成林业用地。 我国目前大量林地被占用或改变用途则是因为在这些林地进行林业生 产所带来的净价值比其他用途所带来的净价值要低 。集约边际是决定森林和有林地面积多 少的一端。地ft离城市中心距离图1林业用地的集约边际和粗放边际林业生产有两个粗放边际。 它们共同决定了森林和有林地面积大小的另一端。 其中一个粗放边际决定了经过采伐的林地是否应该用人工造林的方式进行连续性林业生产。 另一个决定现有森林本身是否应该被采伐。这两个边际可被称作林业连续

19、经营的粗放边际和原始森林 的粗放边际。如果这两个粗放边际依靠传统的李嘉图的地租理论 ,即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来决定,它们不大可能相一致。这是因为某些原始森林的生产成本很低 ,采伐这些森林可以盈利,但对采伐迹地重新人工造林则不一定在经济上合算。 所以连续经营的粗放边际比原始森林的粗放边际要小。在图1中,连续经营和原始森林的粗放边际分别由D点和E点表示。 所以,在CD段的林地上进行采伐和人工造林均能盈利 ,在D点采伐后进行人工造林不盈不亏 。在介于DE之间的林地上进行采伐能盈利 ,但若用人工造林则经济上不花算 ,所以采 伐后要依靠天然更新。 而E点之外的林地上的森林则不宜采伐。 与集约边际类似,

20、这两个边 际点的向外扩展或向内收缩是由林业生产与其他生产活动的比较效益和成本决定的。在搞清了这3个边际点后,我们可以来分析林业生产者和政府应该分别对哪些林地进 行重点投资。在CD段,森林采伐后进行造林和营林可以盈利 ,在良好的政策和市场下林业生产者有造林和营林的积极性,所以应该依靠林业生产者,以他们对林业投资为主发展林 业。在DE段,森林采伐后造林营林不能盈利 ,在一般情况下林业生产者没有造林和营林的积极性 , 所以应该依靠政府对林业投资 (政府直接投资或对林业生产者的造林和营林活动进 行财政补贴)为主发展林业。特别是在森林生态效益比较重要的地区。 在E点之外的森林常常位于边远地区 , 在一般

21、情况下不会被商业性采伐 , 所以政府的责任主要是保护这些森林 使它们免受火灾 , 病虫害等自然和人为灾害的侵袭2、林业生产的要素和其他经济生产活动一样 , 林业生产需要土地 , 劳力 , 资金 , 企业家和良好的政策 (所 带来的投资)环境。我国有占国土面积 6 %的宜林荒山至今得不到绿化 , 还有许多疏林地和仅我国付给外国林业生产者的林价一项就占全国所有林业基本建设投资的 60%左右(图 3)。这说明我国具有一定的资金可用于 (或应该用于) 林业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这些资金目前 不能用到林业生产上来至少说明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协调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难度很大。大量林产品的进口更说明我国生产的

22、林产品不能和其他国家生产的林产品在同一国际 市场和价格条件下相竞争。 同时 , 林地面积扩大速度慢 , 森林质量差 , 森林所带来的环境效 益也就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 当我们认识到我国具有林业生产的基本要素 (或硬件) 土地、劳力、 企业家和资金但不能生产出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林产品并同时保护自 己的环境时 , 我们不能不归结出我国缺少最重要 , 又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被认识到或加以落 实的 , 可以称为软件的生产要素稳定、 有效的林业政策。 换句话说 , 中国急需良好的 林业政策 , 特别是产权政策 , 及其所带来的良好营林投资环境3、产权,交易成本和营林投资森林资源的所有、 使用、 管理和收益

23、权是林业政策的核心。 这些权利是由森林产权制度 所决定的。 森林产权决定了产权所有者从其所有的财产中获取收益的程度。 任何产权都有多种特征 , 如综合性、期限、收益权大小、安全程度、可转让程度、排他程度等。森林产权制度决定了林业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收益分配。 良好的森林产权制度可以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 , 加速林业发展。 交易成本是人们用于创造 , 确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 交易成本和产 权制度的关系是:在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产权制度下 , 交易成本就低。反之 , 在多变 的 , 短期的 , 不为社会所公认的 , 或社会对侵占他人产权行为制止不力的产权制度下 , 交 易成本就高。 换句话说

24、 , 交易成本和产权制度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 在一定的产权制度下 就有一定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 , 产权制度的发生和变化也受交易成本的制约( Demsetz,1967)。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较低的交易成本是人们考虑从事生产的前提 和基础。 换句话说 , 较高的交易成本阻止了人们对生产的投入。 较小的生产成本会使人们较 少地考虑交易成本。 两者共同决定了生产者从事某项生产活动的总成本。 这个总成本 (和收 益)又直接影响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我国有充足的劳力 , 大量的无林和疏林地。 经济发展又带来了较多的社会资金。 这些都 表明生产成本不是林业生产的制约因素。交易成本高才使

25、人们对进行林业生产望而生畏 ,不敢投入。前面所说的我国生产的林产品不能与其他国家生产的林产品在同一国际市场 ,同一价格条件下相竞争就说明了我们的林产品的成本太高 , 特别是交易成本太高。图1中林业生产的地租曲线 (IE)是在假定林业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所产生的。 如果林业生产者所需用的交易成本与林地所能产生的地租成比例 , 那么由多变、 不安全的森林产权制度所带来的高交易成本对林业生产的作用相当于将图1的IE线降低至HE线 ,即使林业生产所带来的净收益下降。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对这一作用来做具体分析。第一 ,林业生产的集约边际向外移动(从C点移动到G点) ,即林地被改变用途或占用。第二 ,连续经

26、营的粗放边际向内移动(从D点移动到F点) 。这样,生产者对FD段的林地将不再进行投入,从而使政府对林业投入的责任加大 (应该由政府投资的林地从DE扩大到FE) 。在政府无力或无法加大对林业投入的情况下 , 这部分林地就得不到及时绿化。 这两个边际移 动的结果是森林面积缩小。 第三 , 由于林业生产所带来的净收益下降 , 生产者对林业的投入 减少,从而使(GF段的)森林质量下降 ,即单位面积蓄积量降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林业产权不稳定具体体现在每 35年就有一次大的政策变动。改革开放初期(19801983)林业实行了“三定”(即稳定山权和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 业生产责任制) 。这一举措改变了

27、林业产权的各种特征 , 如综合性、期限、收益权大小、安 全程度、可转让程度、排他程度等。 1985 年全国集体林区进行了木材市场开放 ,1987 年又 改为独家经营 ,1993 年又重新开放。 这些政策上的反复影响了产权中收益权大小这一特征。90 年代全国又进行了森林分类经营和拍卖荒山荒地。 1998 年后部分地区又实施了天然林禁 伐政策。后面这些政策也影响了林业产权的各种特征。当然 , 实施这些政策在当时甚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可能是有必要的。 问题是这些多变 (可以说事先没有研究好 , 或没有认识清楚的) 政策的实施首先使林业生产者 (企业和农民) 对政府政策稳定程度的产生了许多不信任感。

28、其次 , 中央政府林业政策不稳定 , 使得某些地 方政府有机会利用 “时间差” 进行政治和经济上的寻租活动。 这些 , 加上本来就较高的地方 政府税收 , 使林业生产的可获利性大大降低。 第三 , 中央政府政策不稳定还使社会上对林业 生产者的产权的认可程度不高 , 所以经常发生 “红眼病” 和哄抢林业专业户的事件。 这些都 导致交易成本增加 , 降低生产者对林业生产的合理预期 , 打击生产者对营林投入的积极性。前面提到 , 林业生产者对营林投资积极性不高使政府对林业投入 (包括社会对林业的投 入 , 即个人捐款和义务植树) 的责任加大。 张彩虹( 1999)的研究表明 ,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

29、 政府对营林投资的增长远远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均以不变价格计算) 。我国目前大量 的宜林荒山和疏林地的存在从反面说明了企业和农民进行林业生产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政府又无法对林业进行大量投资。森林产权制度及其对林业生产的影响不仅仅是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课题 , 也是林业发达国家所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Zhang和Pearse (1996 ,1997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不同产权制度对加拿大营林投资和营林成果有重大影响。 他们发现在相同的法律制度和营 林标准下 , 实行了各种使用权制度的公有林地所得到的营林投资只有私有林地所得到投资 的50 %83 %;公有林地的造林速度较私有林慢 ,

30、造林效果也差。Zhang (2000) , Zhang和 Flick ( forthcoming )对美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下面的森林产权及其所带来的林地所有 者行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 对为社会提供环境效益的某些林地所有者实行的限制和惩罚性 政策导致他们过早采伐森林 , 减少营林投资 , 从而影响森林环境效益的发挥。 可见 , 产权制 度在世界林业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普遍的问题。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 林业生产周期长 , 见效慢。所以 , 要使企业和农民多种树 , 管好树 , 政府需要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各项林业政策的经验和教训 , 并考虑制定、完善、实行更好的政策。具体地说 , 林业生产者需

31、要比其他行业(如农业)更长期、稳定、可靠和 完善的产权制度。 我国自 1998年实行的农业承包合同 “一定 30年不变” 在林业生产上的推 广可以使农民多种周期短 , 见效快的果树 , 经济林和一些速生丰产林。 然而要使他们对许多 土地条件差的荒山荒地进行大量的投入还需更加优惠、 更加稳定的产权政策。 我们当然不一 定要私有制 , 但可以把承包的期限延长到 50 60年。广东、福建等地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作法对促进私人和企业对林业生产的投入是有很大作用的。如果承包期限较短 (如30年),承包合同中则需要加上 “可继续承包”的条款 规定如果承包者在前 20年完成了承包合同中所规定的生产指标 ,他

32、(们)就可以继续再承包 20年(加上第一次承包剩下的10年,共50年,并延续下去)。这样承包合同就有了连续性。 二是对宜林荒山和宜林 (草)沙漠进行拍卖。对这部分土地实行更长期(如 99年)或永久地交给农民使用。三是要有市场,特别是要发展中幼林及承包土地有偿转让和买卖的市场。 有了市场,农民就可以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对林木及承包的土地进行有偿转让、 兼并或分割,提高林地和森林资产的可转让性。这样,价格规律就会对林业生产起到杠杆作用 ,私人企业、外资企业和社会团体也可以由此进入林业市场,从事林业生产。四是要降低对林业生产的税收 ,减少乃至杜绝地方政府的寻租活动。五是要采取措施,用政府和社会的力量降低生产者的交易成本 (即生产者为保护林权所花的费用)。这包括解决林权纠纷; 加强社会冶安,打击滥伐林木的行为,杜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