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明文表限定说明文表限定说明文阅读考点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说明文是介绍科学知识,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中考说明文阅读的选材主要以反映前沿科技、生态视野、环境保护、天文地理等知识的文章为主。考点二:说明顺序及其结构的辨析考点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考点四:说明语言的理解与辨析 篇二:说明文语言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赏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一、限制性词语有1、限定时间:目前、迄今为止、不久的将来、已经、一向、早已、一直、渐渐等。2、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稍微、更加、很、尤其等。3、表示估计或推测:大
2、约、可能、左右等。4、限定数量:之一、多、有余、很少等5、限定范围:全、都、大部分、大面积、总共、少数等。6、表频率的词语:一般、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屡次”等。7、表质地的词语:软、硬具体分析:1“可能、大约、左右” 起限制作用,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xxxx只是估计,但不是绝对肯定,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2“在当时”在限定时间,只说明了xx在当时是xxx,但现在不是,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3. “几乎”限制作用,表示十分接近全部,不排除极个别特例,说明xxxx差不多是xxxxx,这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几近”是几乎接近的意思,表示十分接近全部,不排除极个别特例,
3、说明xxxx差不多是xxxxx,这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4“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xxx大多xxxxxx,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换成“总是”表明xxxx一定表示xxxxxx,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5.“通常”起限制作用,表示xx是一般情况,表明还会有特别或例外的情况。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一般”起限制作用,表示xx是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6“之一”限制作用,表明xx只是其中的一种,不是唯一的,去掉后,就成了唯一的,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7“据测定”限制作用,表明数据的来源,
4、有科学依据。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8“按照他的计算” 限制作用,表明数据的来源,使文章语言表达更准确,更具有科学性。9.“有些”是指“有一部分”的意思,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说明不是所有的xxxx,这体现了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10.“大面积”一词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表明不排除在小范围内有例外情况,这体现了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大多数”从范围上限制,说明不是全部,体现了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11.“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xx大多xxx,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换成“总是”表明一定xxx,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练习:1. 说一说“在有雾的天气里,人们应适
5、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一句中的“适当”能否删去?为什么?2. 如果问“适当”的表达效果?二、关系罗列(一)、一般与特殊“通常”、“往往”、“一般”等强调一般情况,不包括特殊情况。“在-之下”、“只有-才”强调特殊情况。(二)、全部与部分 “所有的”强调全部,表示没有例外。“大部分”、“几乎”表明并非全部,也有例外(三)、主要和次要 “主要”、“次要”;“其次”、“再次”(四)、精确与模糊“大约”、“左右”、“约”、“上下”、 “可能”:大概、不确定,表示一种猜测、估计。(五)、限制与形容1、我国是世界上生产豆油最早和最多的国家之一。 “最”分别针对“早”、“多”作程度限制。2、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6、。 “惊人”突出了其地位影响。(六)、依据与论断“据推算”、“在当时”:限制时间、条件。例如:1、“赵州桥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2、“从大量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是大豆的起源地。”赏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一)第一种题型:句子中加点词有何作用?1、答题模式讲解:1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2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2、例题解析。(试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1)自从鹭鸟在这片林子栖息后,林子里的毒蛇、飞虫几近绝迹,村里六畜兴旺。 (2)村干部还告诉记者,可能是现在环境的恶化以及一些人为的捕杀,这两年来鹭鸟越来越少了。 3、牛刀小试。试说说“(赵州桥的的桥拱)在
7、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中的加点词有何作用?(二)第二种题型: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1、答题模式讲解:不能,因为加点词表示?意思(起修饰或限制作用)放在语言环境中解说,如删去句意变成?意思,与事实(或原意)不符。用上加点词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2、例题展示。(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1)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2)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3、牛刀小试。征服沙漠的最主要武器是水。向沙漠进军练习:1、“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这句话中“一般”能否删去,为什么?2、“而人的
8、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2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这句话中“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3、“用藻类制造燃料的技术目前还停留在实验性阶段”一句中加点词语“目前”能否删去?为什么?4、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5、“淘米水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中的“一定的”可以去掉吗?请说明理由。(三)第三种题型: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句,并说说其表达效果。1、答题技巧:“?”这个词表示?意思(起修饰或限制作用),这句表示?(结合句意)的意思,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1、有研究表明,食
9、用过量木糖醇后的确有可能导致轻度腹泻。请你说说“有可能”一词的表达作用。2、我国猪肉消费名列世界第一,这似乎正是生活质量提高、国泰民安的一种象征。结合语境,说说“似乎”一词的作用。(四)第四种题型:能否将句中加点词替换为另外一个词语?请说明理由。1、答题模式讲解:1不可以;(2)因为原词表达?意思,换了就变成?意思,与不符合实际,“”(加点词)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2、例题展示。“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中的加点词能否换成“很”,为什么?答:(1)不能;(2)因为“略”是稍微的意思,表明中部只不过是比两端狭窄些,换成“很”,就表明这两者在宽度上相差
10、很大,与实际不符合,“略”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3、牛刀小试。1)“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由。答: 2)、后来科学家依照这个发现和放电原理,发明了大型的核电池,用于工业和航天业。上面句子中的词语“发明”改为“发现”可以吗?为什么?三、赏析平实和生动的说明语言。(一)两者的概念。1、所谓“平实”,就是抓住事物的特点,用准确、简明、平实的语言,对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能等加以解说,不必加修饰或描写,只需明白如话地写出来即可。(采用此类语言来写的说明文,叫“平实说明文”其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平实。)2、所谓“生动”,就是借助描写、记叙
11、等表达方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描写。(采用此类语言来写的说明文,叫“科学小品文”或“文学性的说明文”,其语言特点是:准确、形象、生动。)(二)两者在考试中的题型。1、试举例比较分析第段和第段(或某一段中哪几句话)的语言特点。(区分平实语言和生动语言的特点。)2、从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句式等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以全文(第段)为例,分析该段的语言特点。(此类题目是赏析说明语言的形象生动性,富有感染力。)(1)修辞: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使说明语言的形象生动性,有气势,富有感染力。(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准确、形象生动的动词、形容词)使说明更具体
12、形象生动;议论抒情则可以准确地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全文(某段)的中心,加深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加强文章的感染力。(描写、议论、叙述经常配合使用。)答题模式:这篇文章(某段)综合运用(从“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选择)的表达方式,如?(具体的例子),使说明更准确、形象生动,突出全文(某段)的中心,加深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加强文章的感染力。(3)表现(写作)手法:动静结合法、虚实结合法、衬托法、多觉感受法(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形色结合法等,既使说明语言形象生动,又可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充满了情趣和诗情画意。(4)句式:长短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3、试题演示(a)尘埃
13、就是漂浮在大气中的尘粒。这小小的幽灵是栖身在空气中,借着大气的浮力,悄然而来,又无声地离去。它来去匆匆,无孔不入。(1)文章把尘埃说是“小小的幽灵”,反映了尘埃的什么特点?换成平实语言,怎么说?答:(2)以上文段有三句话,第一句和第二、三句分别反映了说明语言的什么特点?答:4、试题演示(b)“海之恋”入口广场后面是题为“渔港船歌”的休闲景区,景区设计成一个半月形的小港湾,简直是一个天然的渔船文化实物展览馆。展品之丰富,设计之巧妙,令人称绝。景区里面停泊着从湛江各处渔港搜集来的各式各样的渔船,小的是仅能容两人的舢板,大的有几百吨的远洋拉网渔船。有的横在宽阔的草坪上,犹如在海中飘荡;有的依靠在观光
14、码头,正归航休憩;有的搁散在沙滩中,似等待涨潮时再度起航?明月当空的夜晚游园,坐在船上,无论是小憩还是畅饮,都自然的会生发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赞叹。请结合具体语句,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简要分析文段语言的特色及其表达效果。5、试题演示(c)近海吃海,蟹是少不了的海鲜。湛江是美食天堂,更是吃蟹的天堂,每年九月十月,都是嗜蟹者最快乐的日子。而这时的宾馆饭店,酒楼食肆,蟹是餐桌上最受欢迎的主菜,蟹的种类,菜式也非常的多。除名贵的膏蟹外,也有较便宜清甜的肉蟹、花蟹。清蒸油焗,生炒酥炸;酱醋油盐,甜酸香辣,蒜茸姜葱,椒盐药膳,烹饪方法多种多样,任君选择。外地客人到湛江,总希望品尝
15、湛江蟹的滋味,也以此为一乐。他们学着湛江人持鳌举酒,边剥边吃,淘醉之时,舔指回味,其乐无穷,真是做神仙也不过如此了。到湛江吃海鲜,品尝螃蟹,大饱口福,如今已成了到湛江旅游的一大乐趣。复习指导p.40湛江的美食螃蟹请从句式运用的角度简要分析文章末段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答:“不能删去。因为“适当”起限制作用,意思是一定的程度,表明有雾时,户外活动既不要全部停止,也不能不加限制,删掉后成了完全停止,与实际不符。“适当”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2、答:“适当”起限制作用。意思是一定的程度,表明有雾时,户外活动既不要全部停止,也不能不加一限制。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第一
16、种题型(1)“几近”是几乎接近的意思,说明毒蛇、飞虫差不多被吃光,但没有绝迹,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2)“可能”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鹭鸟数量减少的原因,但不是绝对肯定,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3、“在当时”在时间上进行了限定,只说明了赵州桥的的桥拱在当时是最长的,但现在不是,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第二种题型:(1)1不能;2因为“可能”是估计、推测的意思,“最早”在时间上加以限制,它们是对旅人桥的最早出现的情况进行推测,但并不是绝对的,若删去,就肯定旅人桥是第一个出现的,不符合实际,“可能”和“最早”,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2)1不能;2因为“独立”说明了不依靠其他拱圈也能自立,
17、表明就算其中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若删去,就表明如果一道坏了,必然会影响其他各道,不符合实际,“独立”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3、(1)不能;(2)因为“最主要”是关系最大,起决定作用的意思,它表明水是征服沙漠的根本武器,但还有其他方面的手段或方法,若删去,就变成水是征服沙漠唯一的方法,不符合实际,“最主要” 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第四种题型:3、(1)不能。(2)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换成“总是”表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平实与生动语言试题演示a(1)特点
18、:细微而难以看见、捉摸;平实说明:尘埃非常细小,小得让人难以捉摸。(2)第一句:准确简明(简洁),第二、三句:形象生动。(运用比喻、拟人)b【答案】(1)从表达方式看:第段运用了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既使说明显得形象鲜明,又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前者如“有的横在宽阔的草坪上,犹如在海中飘荡”,后者如“简直是一个天然的渔船文化实物展览馆。展品之丰富,设计之巧妙,令人称绝”。(2)从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分析:文章第段运用了写实和想象结合、动静结合、比喻和拟人化的写法,修辞上还运用了排比、引用的手法,既使说明显得形象鲜明,又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充满了情趣和诗情画意。如“有的横在宽阔的草坪上
19、,犹如在海中飘荡;有的停靠在观光码头,正归航休憩;有的搁散在沙滩中,似等待涨潮时再度起航?”c【答案】文章末段多用整齐的短句,如“持鳌举酒,边剥边吃,淘醉之时,舔指回味,其乐无穷”,还运用了口语,如“真是做神仙也不过如此了”,使语言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篇三:说明文资料 黄飞语文第二轮复习教学案之说明文阅读主备人 黄飞一、 说明文知识归纳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科学小品、说明书
20、、章程、解说词等。我们通常所说的说明文一般指科学小品,根据说明的内容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一)说明文的特点作为应用性文体,说明文往往具有知识性、通俗性、条理性都比较强的特点。(二)常见的说明方法为了说明清楚事物或事理的特点,说明文往往会借助于一些说明方法,常见的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引资料。1. 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使比较抽象,复杂的事情或事物得通俗易懂,让人信服。举例子必须让人觉得有真实感。2. 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
21、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3.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4. 列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的了解事物的特征。5. 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引.的例子,说明.的.的特点。)6. 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
22、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用这个方法,可以使抽象复杂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7. 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过是在不同的文体中的。)8. 引用/引资料: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9. 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有序地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帮助读者掌握特征,头绪分明。10. 列数字/列数据: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准确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
23、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三)常见的说明顺序为了使说明内容条理化,说明事物必定遵循一定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时间顺序在文章中使用恰当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说明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所以在文章时间顺序也是一种独特技巧。空间顺序: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
24、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来说明事物的一种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有因果关系、主次关系、现象与本质关系、相辅相承关系等。逻辑顺序主要分成12种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一般、从结果到原因、从次要到主要、从部分到整体、从具体到概括、从本质到现象、从一般到具体。(四)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一种是递进式。事物说明文大都用前者,事理说明文大都用后者。理清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思路,更清晰地领会内容要领。(五)说明文的语言准确、简洁、平实是说明文语言
25、的主要特点。当然,说明文的语言风格也是多种多样、各有特色的,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讲究趣味性、文艺性。以此为据,可概括为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两种方式。二、2012年南京市中考指导书(语文)“考试说明”部分关于“说明文阅读”的考试内容是: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出文章的思路,准确概括文章的要点。2分析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借助常用的修辞知识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表达效果,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7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三、常
26、见题型及答题技巧:(一)把握事物特点:方法总说:说明文往往会设计一些概括说明事物特点的题目,这类题目应从文章结构层次入手。如果是要求“通观全文”的题目,应逐段梳理,圈定部分段落,也应逐一分析,划出概括性的语句,这样才不会。说明文全文结构一般是总分式(总分总;总分;分总),每段也经常是总分形式出发,(事物的特点一般在总说部分)迅速把握文章内容,和角度。如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二)概括内容要点:例题:苏州园林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图画美的特点?奇妙的克隆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 题型分析:说明文阅读把握文章关键语段和语段中关键语句(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引起
27、下文的语句)很重要。概括内容要点往往在答题时,首先要找到答案信息范围,然后圈画关键语句,逐段梳理。如奇妙的克隆在第四部分分三个方面讲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原文关键句分别是:“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答案当然还是克隆”、“如何挽救这类珍稀动物?克隆为人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除此之外,克隆动物对于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等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答题时通过删、改、调等方式,重新整合语句,得出答案。(三)理清说明顺序: 理清说明顺序的方法:先逐段概括内容要点,再把内容相近的段并成部分,归纳每部分大(四)辨析说明方法:例题:苏州园林第5自然节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举例分析表达作
28、用?例题分析:说明方法分析要扣住事物的特点回答,事物的特点在哪里?从前后文中去找,答题时要用文中信息。另外每种说明方法有各自的表达效果,答题时须指出,如举例子有说服力,打比方生动形象,作比较突出特点鲜明,列数字清楚直观等等。可采用这样的答题模式:这句应用( )的说明方法,( )地说明了( )的( )的特点。答题示例:例句: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一句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分析: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方法。(突出)地表现(苏州园林在中和修剪树木着眼于画意)的特点。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1、举例子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
29、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30、。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11、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五)说明文语言:方法总说:说明文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第一遍阅读时,要能感知出它是属于平实说明文,还是生动说明文。1、 准确性。例题一:“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中的“几乎”能否删去?答案示例:这一词语
31、表明了(我国的石拱桥很多,但不是处处都有),如果删去,不合实际情况。“几乎”体现语言准确,严谨。例题二:“(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其中的“在当时可算是”可否删去?答案示例:“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2、生动性。例题一:大自然的语言的语言不仅准确严密,而且生动形象,请以第三自然段为例加以评析。例题二:落日的幻觉开头引用诗文有什么表达作用?例题分析:以上题目都是体现说明文生动性的一面,生动性的处理可以是行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的应用,可以是开头设计一些趣味生动的事例,引用诗句、谜语等,可以是标题新颖、引人入胜,可以是寓说明于描写中,可以是将说明对象人格化,可以是用第一或第二人称叙述等等。往往也会在这几方面设计一些题目。答题在分析它的表达效果时,都须点出生动性和趣味性。答案示例:例题一:用拟人手法,把大自然的花鸟虫木人格化,既生动又准确地写出了人们可以根据自然现象安排农事的观点,让人读来十分有趣。例题二:引用诗文,巧妙地引出下文对落日景象的描述,增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