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44.79KB ,
资源ID:1004278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0427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五年级秋期语文讲义.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五年级秋期语文讲义.docx

1、五年级秋期语文讲义 五年级语文第一讲一、积土成山。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将其归类。手( )足( ) 张( ) 舞( ) 义正( )( ) ( )词夺( ) 冷( )热( ) ( )( )纷 抓( )挠( ) 大步( )( ) 身手( )( ) ( )手( )脚 大( )不( ) ( )直( )壮 ( )重心( ) ( )( )私语 ( )( )不绝 各( )己见 语无( )次 ( )口而出 挤( )弄( )描写人物语言的成语有: 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有: 二、沙里淘金。 我来“绘”人物细节描写(1)猜猜他是谁?他中等身材,理着小平头,一双大眼睛,笑的时候会露出洁白的牙齿。(各抒己见)结:说出能表现

2、性格特点的外貌。他们又是谁?(1)宋江看见了吃一惊,那人生得如何?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混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2)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阅读与感悟: 小嘎子和胖敦儿比赛摔跤 “哈!手枪归我啦!” 小胖墩儿直朝门口跑去。 “慢着!”小嘎子脑门上哄哄冒火,又羞又急,“咱们是三盘两胜,倒一回就归你啦?还有两盘呢!” “又三盘两胜啦,你可真会耍赖!好,三盘就三盘!” 小胖墩儿挺挺胳膊,乘着一股盛气

3、,又骑马式当中一站。满头燥热的小嘎子,等不得他站稳,奇袭似地窜上去就是一腿,把小胖墩儿扫了个趔趄,可是没有倒。小嘎子紧接又一扑,搂住脖子就按。不料,小胖墩儿一哈腰,抓住了他的两肋。小嘎子按了两下没按动,忽觉下半身发起飘来。急撒开脖子去救肋下,却只落得揪住了对方的胳膊,脚下接连又打了两个悬空。“手枪啊手枪!”险险乎就要不保!小嘎子这回真急了。他两眼一转,照对方肩膀上就咬了一口,只听“哎哟”一声,就在小胖墩儿一闪身的工夫,小嘎子顺水推舟,一个绊子把他扔倒了。 这挺不光采的一招,可惹恼了旁边一个看热闹的。只听瓮声瓮气一声大嗓子喊道:“嘿!怎么咬人哪?”小嘎子急扭头,是个四十多岁的黑墩子回答:透过两人

4、再次摔跤的场面,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给我们塑造出怎样的嘎子?这样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写作指导:细节描写使人物活灵活现,有血有肉。(一)人物的外貌描写。抓住人物外貌特征,进行有特点的描写,说出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外貌特征。(二)人物的语言描写。俗话说:“言为心声。”透过人物的语言,我们同样能够感受到人物的性格。同时,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即具有人物的个性特征,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而如见其人,具有个性特征的语言。“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里大量精彩的语言描写,集中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贾府这个封建大家

5、族里,有着很多的规矩和封建礼仪。贾母是这个家庭中至高无上的人物,在贾母面前,邢夫人、王夫人都要敛声屏气。当时场合也是个个恭肃严整,孙子的媳妇王熙凤却如此的放诞无礼,体现了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那泼辣张狂的个性。(三)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的动作行为往往受自己思想的指挥,所以认真阅读人物的动作描写,能窥见他们的内心。上面是小嘎子咬人,就是因为自己将败,不想输掉手枪,文中对摔跤时的动作描写更精彩:通过“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表示动作的词语运用,从不同的方面对小嘎子的摔跤动作进行了细致描绘,突出了他的聪明机智。归纳:一个真实、生动的人 突出特点的外貌描写 具体可感的动作描写 的 描写三

6、、学以致用。大家一起来:运用我们上面学过的细节描写将下面的语段写具体、生动1、美术老师幽默搞笑,上课喜欢用“双语教学”,我觉得很有趣。2、美术老师喜欢在没有提问题的情况下让我们举手。能调动我们的积极性。3、美术老师十分有趣,有时还做些怪动作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请你当导演:情景:课间,数学老师通知下一节考试。还剩5分钟就打上课铃了。人物:数学课代表或数学不太好的小A四、温故知新。请你作文:(续写) “校园绿马甲”活动,就是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进行“你扔我捡”。这次轮到初一(1)班了,班长把十件绿马甲放在了讲台上,动员大家积极报名参加。下课了 五年级语文第三讲一、积土成山。真题回放 下

7、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是第( )句。(既然)时机成熟,(就)应该立刻采取行动。小英雄雨来(虽然)牺牲自己,(但是)不泄漏党的机密。(因为)小猫把院子弄得枝折花落,(所以)作者决不会责打它。二、沙里淘金。 熟悉常用的关联词语 具有相互关联的词叫关联词语。如果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小句子(分句)要组成一个大句子(复句),就要根据它们相互关联的意思,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这样,才能组成一个表达一定意思的复句。各个分句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1、因果关系。一个分句提出原因,一个分句说明结果,这种关系的复句叫因果复句。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有: 因为所以 既然就 之所以是因为例句:(1)(

8、)小尼提出了这个方案,我们( )按照他说的执行吧。 (2)小欣( )学习好,( )他平时刻苦努力。 (3)( )小吴的腰不好,所以今天的体育课他不能出勤了。 2、并列关系。 几个分句分别叙述或描写几件事、几种情况,或者同一事物 的几个方面,这种关系的复句叫并列复句。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有: 既又 例句:陈师傅炒出来的菜既好看,又美味。 3、转折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一种情况,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这种关系的复句叫转折复句。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有: 虽然但是 尽管还是例句:(1)( )姚明拼尽全力,火箭队( )输了。 (2)( )你请了三天病假,( )

9、功课不能落下。 4、递进关系。 后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更近一层,这种关系的复句叫递进复句。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有: 不但而且 不仅还例句:(1)李洪( )在学校内的考试中门门一百分,( )在各项竞赛中获得了很多奖项。 (2)学完这课书,你( )要明白课文的大意,还要写出一个读后感。 5、选择关系。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表示选择其中一件,这种关系的复句叫选择复句。 不是就是例句:这场战斗过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6、假设关系。 前一个分句提出假设,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实现后会有的结果。表示这种关系的关联词语有两类,分别是:(1)结果与假设一致:如果就 (2)结果与假设不一致:就算也 哪

10、怕也 例句:(1)( )老师把这道题讲得很明白了,学生( )没能理解。 (2)( )你从现在开始刻苦努力,成绩( )一定能提高。 7、条件关系。 条件关系的复句有两种:一种是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另一个分句说出结果。表示这种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有: 只要就 只有才例句:(1)( )功夫深,铁杵( )能磨成针。 (2)( )拿下这座山头,( )能获得战斗的主动权。 另一种是一个分句排除一切条件,另一个分句说明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的结果。表示这种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有: 无论都 不管总例句:无论反动派多狡猾,都无法打败英勇的解放军。8、取舍关系。 两个分句各说一件事,从比较中表示采取一件,舍弃一件,这种关系

11、的复句叫取舍复句。表示这种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有: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例句:张敏家太远啦,( )打车浪费那么多钱,( )坐地铁。三、学以致用。(一)填写适当的关联词。1、( )风吹雨打,我们( )坚持到校学习。2、( )成绩再好,你( )不能自满呀!3、( )怎么拥挤,他( )能挤进去。4、四合院的房子与房子之间,( )相互连接,( )各自分开,有分有合。5、雷锋( )死了,( )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6、这个橡皮( )我的,( )李明的。7、( )水再上涨,江堤( )有危险。8、( )明天天晴,秋游( )按期举行。9、刘胡兰( )牺牲自己,( )不出卖同志。10、小明( )学习好,( )有

12、优秀的思想品德。11、我( )写完了作业,( )写了些课外题。12、( )明天爸爸不上班,他( )会带我去公园。13、鲁迅( )是伟大的文学家,( )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14、( )时间是宝贵的,( )我们要加倍珍惜时间。15、读了这个故事,大家( )知道了许多海洋的奥秘,( )激发了探索科学的兴趣。(二)填入适当的关联词。1、( )下了一番苦功,( )能练出一手好字。2、( )下了一番苦功,( )能练出一手好字。3、( )今天下雨,( )我带雨伞。4、( )今天下雨,我( )带雨伞。5、( )今天下雨,我( )带雨伞。(三)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将选项填在每题后面的括号里。1、书( )读得很

13、多,( )不会灵活运用是不行的。A、只要就 B、不但而且 C、因为所以 D、尽管可是2、为了祖国边疆的安全,战士们( )忍受寂寞,( )是值得的。A、因为所以 B、不但而且 C、就算也 D、虽然但是3、上海( )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 )是一个科学文化中心。A、一方面一方面 B、不仅还 C、或者或者 D、虽然但是4、雨来( )牺牲生命,( )泄露秘密。A、不是而是 B、与其不如 C、宁可也不 D、只有才5、( )没有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帮助,我( )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A、如果就 B、只要就 C、虽然但是 D、因为所以四、温故知新。根据上下文意思填写相应的关联词。1、奥运会上,运动健儿们顽强拼搏

14、,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有些运动员( )拼尽了全力,( )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取得好成绩。( )他们有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我们( )应该为他们感到骄傲!2、老师对大家说:“这次运动会,我们班( )没有拿到第一名,( )我们大家发扬了团结互助的精神。大家( )在这里唉声叹气,( )去操场上锻炼身体。只要继续努力,我相信,下次我们一定会得到第一名的。”3、小明( )会吹号,( )吹得很好听。为什么呢?( )小明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训练,( )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4、电影台词:甲:“今天( )你死,( )我亡。我一定会打倒你的。”乙:“唉!( )你从现在开始努力十年,( )不一定能打过我的。”5

15、、天津( )是四大直辖市之一,( )经济发展不如广州好。所以天津市( )不断加快自身的经济发展,( )能真正成为“中国经济中心之一”。 五年级语文第四讲一、积土成山。1、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 )( )不安 ( )安理( ) 忧心( )( ) 心急如( )( )喜若( ) 心有灵( ) 心不在( ) 心( )情愿 心花( )( ) 心惊( )( ) 心( )神( )2、你能写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语吗?厌恶( ) 高兴( ) 慌张( ) 紧张( )二、沙里淘金。 我来“绘”人物细节描写(2)仔细观察图画中小动物的神态,再想一想它们心里会想些什么?请用几句话写出它们的心理

16、活动。 例:小猫神态自若地走到主人给它拿来的饮料面前,津津有味地喝起来,心想:啊!难怪主任每天都捧着它尽情地喝,原来味道真的不一样。主人真好,愿意让我和他一起分享美味,我以后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带给主人快乐!阅读感悟: 周总理在邢台 1966年邢台地震后,大地还在震颤,周总理便来到邢台指挥人民抗震救灾。他走进一户农民家里,关切地问寒问暖。女主人很感动,给总理倒了碗水。陪同的张医生一看,碗上还沾着玉米面糊糊。他想,这水不能让总理喝喝了会不会还没等他张口,总理瞪了他一眼,端起碗就把水喝了。 周总理又来到了岗南水库,工人们跑过来同他握手。已是吃饭的时候,有人传过来一个玉米面贴饼子,递给了总理。张医

17、生想,总理同那么多人握了手,没洗手就吃东西,会不会还没等他开口,总理又瞪了他一眼,拿起贴饼子就吃了起来。 当天晚上,总理表扬了张医生,说:“你今天表现不错。” 思考1、用“ ”画出张医生的心理活动,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文中两次写周总理瞪张医生,从这个动作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灵感顿悟文章没有直接写出张医生担心、着急、矛盾的情感,但却让读者感受到了他时时刻刻关心着周总理的身体健康。为什么会带给我们这样的感受呢?就在于作者成功地描写了张医生的两次心理活动。可见,心理活动描写不但可以把人物写“活”,而且能使文章的主题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容易跟读者的内心及时沟通,引起读者的共鸣。写

18、作指导 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可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爱憎感情和思想要求等。心理活动描写可由作者直接描写,还可透过人物的言行、神态及所处的环境去描摹、体会。 人物的内心活动是人物外部行动的依据,人物的外部行动是人物心理的反映。在动笔前,要有清晰的思路,对所写的人物身份、年龄、性格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 。1、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产生心理活动前人物有哪些表情和动作?3、产生的具体想法是什么?4、内心有怎样的变化?围绕着上述问题将心理活动刻画出来,再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成文。那么,如何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写锝动情,写锝真实?(一)心理活动要按顺序写要一层层地写出心里想什么,怎么想

19、的,为什么这样想等。范例一 做值日 今天,轮到我做值日了。 放学后,我拿起一把大扫帚走到教室后面开始清扫地面。忽然,在一张桌子腿下面发现一支笔,我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支“派克”圆珠笔。这笔是谁的呢?我看了一下座位,这是王明同学坐的地方,准是他丢的。我记得前些天,他还向同学们吹嘘说,他过生日的时候,他爸爸要送他一支“派克”笔。这下别吹了,我把它藏起来,让他尝尝着急的滋味。我把笔放进口袋里,刷刷地清扫地面。忽然,我眼前浮现出王明同学着急的面孔,仿佛看见他抓耳挠腮。我这个玩笑开得不是地方,怎么能拿同学的着急去换取自己的快乐呢?我得把笔给他送去,让他获得一个意外的惊喜。 做完值日,我拿着笔向王明家走去

20、。读读练练:从这件事情的记述中,你能体会到“我”的情感变化吗? 简评 这篇短文写捡拾圆珠笔的事情,是按照捡到笔想到笔的来历想让主人着急决定送还失主的顺序写的。从心理活动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故事的线索、前因和后果,从而展现了作者急人所急的精神。(二)心理活动要表现人物性格如穷人一文中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后,等丈夫归来时的心理活动: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儿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一段生动的心理描写,真实地写出了桑娜乐于助人的善良性格。作为母亲,

21、她可怜两个孩子;作为邻居,她必然要关心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作为五个孩子的家庭主妇,她会为今后的生活担忧。所以,她有些慌恐,有些矛盾,有些自责,同时又是那样坚定,因此在等待丈夫回来的时间里忐忑不安。这一段文字虽然简短,但是却真实地反映了一个穷人的思想感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三)通过想象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心理描写方法,常常借助梦境幻觉,以想象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描写小女孩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擦燃一根根火柴产生了幻觉,展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幻想图画。这样的幻觉描写,反映了小女孩的天真、单纯及对温饱的渴求。小女孩当时的心理活动也被刻画得细腻曲折。 所以,运用想象表现人

22、物的心理活动,能让读者深刻准确地把握人物当时的内心活动,这对理解文章中心有一定的作用。三、学以致用。佳作赏析 难忘的一课 记得一天早上,雨“哗哗”地下个不停。我请求爸爸开车送我去上学。爸爸同意了。从家到学校有30分钟的路程,路上爸爸给我上了令我一生都难忘的一课。车子刚开到胡同口时,雨中出现了一对老人。可能是雨大路滑,他们走得很慢。我焦急地想:哎,怎么偏偏遇到他们?想到这儿,我就让爸爸按喇叭催促那对老人快点走,可是爸爸不紧不慢地对我说:“那可不行。人上了年纪,本来行动就不便,再加上下雨天路滑,可不就慢嘛。”没办法,我只好不再吱声。到了公路上,我催爸爸开快点,没想到爸爸比平时开得慢得多。我有点生气

23、了,心想:这不是故意和我作对吗?我大声地对爸爸说:“我都快迟到了!”爸爸不满地瞥了我一眼说:“公路上积水多,开快车,会把积水溅到行人车上的。”我说:“我才不管呢!反正我在车里!”这时,一辆车超了过去,积水果然溅到了行人身上。通过反光镜我看到了有些行人指着那辆车,虽然我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是我知道他们一定在责备司机干什么开这么快。霎时,我的脸通红通红的,心想:如果爸爸刚才听我的,现在挨责备的就是爸爸了。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一字一句地说:“记住,遇到事情不能光想着自己,要多为他人着想。”我无话可说了。这短短的30分钟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遇事不能光想自己,也要替别人着想。这件事使我至今难忘。

24、试试吧!作文小练笔:片段作文心理描写:当得知你作文竞赛获得了一等奖时,你的心理是什么样的?试着写一段200字左右的心理活动。四、温故知新。作文大练笔: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被人误会或被人冤枉的经历?当时你的内心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把这件事写下来,注意要侧重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题目自拟。 五年级语文第六讲修辞在阅读中的作用【积土成山】读下面的句子,并完成句后的填空1、打了败仗的敌人,成了没头苍蝇,到处乱撞。把_比作_。_2、月亮看累了,早已躺进了山坳。这句话中把_当作人来写,它会_。3、这歌声飞过黄河,飞过长江,飞遍了整个中国。这句话中把_当作_来写,它会_。【沙里淘金】1、比喻 依据联想和想象,

25、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可以形传神;在政论文中,可使道理浅显易明。比喻是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方法。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2、拟人 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作用:把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夸张既可以对事物夸大升级,也可对事物缩小降级。夸张可以渲染气氛,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势,加强幽默感。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对偶

26、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以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排在一起,表示相反、相关或相连意思的修辞方法。对偶给人的美是多方面的:音韵美,节奏美,均衡美,对称美。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5、排比 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和句子接连说出来的修辞方法。排比给人以气势畅达,节奏鲜明,情感炽热之感。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6、对比把两种相互对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并列在一起形成鲜明的比较的一种修辞方法。作用: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7、设问 提出问题

27、,以引起人们地注意和思索,接着自己回答问题,或问而不答的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题,强调某种观点,抒发某种感情,渲染气氛,加强语势,使文章生动活泼,波澜起伏。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8、反问 是一种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用疑问的形式表示明确的意思,文而不答,答案寓于反问之中的一种修辞方法。反问可增强语言的力量,把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加鲜明,不容置疑。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学以致用】解题方法: 1、通过定义来识别修辞方法。 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恰如其分的分析。 3、回

28、答时要表现出这一修辞手法的基本作用。 例如:(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 (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 观潮 解析:这句话运用了_修辞手法,把_比作_,生动形象地表现_表达了_。例如: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金色的草地 解析:这句话运用了_修辞手法,把_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表现_表达了_。分析修辞手法在阅读中的作用时,答题技巧如下: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

29、意和思考(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温故知新】 (1)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吗?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彼岸,你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你躬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惟有你坚持着,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1这段文字运用了新奇的_手法,使树的形象与“我”融为一体,充满了童心童趣。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惟有你坚持着,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