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174.81KB ,
资源ID:1001600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0160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议教学中三维目标之融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议教学中三维目标之融合.docx

1、浅议教学中三维目标之融合浅议教学中“三维”课程目标之融合【摘要】新课程呼唤大量创新型教师的不断涌现,因为创新型教师能扎实地构建体现新课程理念、实现“三维”课程目标融合的教学模式。本文以实例阐释了课程“三维”目标融合的方式和方法,并提出创新型教师的素质构成,及课堂教学的性征与表征。【关键词】 “三维”课程目标融合 燃素说创新型教师 教学的性征与表征1.问题的提出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看过很多教学设计,听过不少课堂教学,记下相关的教学实录,虽不乏有生动精彩的教学活动,但多数似嫌还是在形式上而非内涵上融入新课程理念,在实现“三维”课程目标上显得“生贴”与“硬凑”,体现出“做课”的痕迹而非自

2、然融合。窃以为:课程标准的“三维”课程目标不是僵化分立的“三个”目标而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知识与技能推进的同时,必然融合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自然融合、动态生成的过程。每一节课的设计,甚至每一个知识点的过渡,都含有“三维”目标的融合。教学点与“三维”目标间的关系:下面以一个实例来说明在教学中“三维”课程目标是如何自然融合的: 2、教学典例 2.1教学情景推翻燃素说的史料【教学程序】 火微粒 燃素学说 氧化学说【背景材料】A燃素说的提出(1)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尔(Boyle.R,16271691)在密闭容器内煅烧金属铜、铁、铅、锡等并定量研究了煅烧前后的重量,提出“火微粒

3、” : 金属 + 火微粒 = 煅灰(2)大约在1700年,德国化学家斯塔尔(Stahl.G.E,16601734)等人提出了燃素说: 灰或燃素质量可以为0,亦可大于0。 硫、汽油等燃烧无灰烬,则灰的质量为0,表明硫、汽油等物质只由燃素组成。 木材、茅草等燃烧既有灰烬又有光和热放出,则木材、茅草等由灰和燃素组成。 石头等物质不能燃烧,则石头中不含燃素,燃素质量为0,石头的质量=灰的质量。 金属燃烧质量增重: 则金属 =灰 + 燃素,燃素质量为负值?磷燃烧亦如此毫无疑问,燃素说受到了冲击!事实上很多人并没有摆脱燃素说的束缚。B氧气的发现(1)1615年,荷兰人德莱贝尔(Drebbel.C.J,15

4、721633)加热硝酸钾;(2)1678年,英国科学家波义尔(Boyle.R,16271691)用凸透镜聚光加热硝石;(3)17711772年间,瑞士药剂师舍勒(Scheele.C.W,17421786)加热氧化汞,得到一种能使蜡烛燃烧更剧烈、火焰更明亮的气体。他把这种气体称为“火焰空气”(fireair)。 他还做了磷、润湿的铁粉与有限的空气作用钟罩内水面上升。舍勒实验的结论:空气由两种彼此不同的成分组成,其中一种丝毫不表现出吸收燃素的性质。这种不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称为无效空气(vitiate air)“死空气” 。 非常可惜舍勒没有摆脱燃素说的束缚(4)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P

5、riestley.J.)将氧化汞放置在玻璃钟罩内的水银面上,用直径12英寸,焦距20英寸的凸透镜将阳光聚集在氧化汞上,很快发现氧化汞分解放出一种气体,将玻璃钟罩内的水银排挤出来。他把这种气体称为“脱燃素的空气”。然后他还利用这种气体进行蜡烛的燃烧实验和老鼠的存活实验,并亲自吸入这种气体(感到轻松愉快)。普利斯特里的试验记录十分有趣。其中一段写道:“我把老鼠放在脱燃素的空气里,发现它们过得非常舒服,我自己受了好奇心的驱使,又亲自加以试验。我想读者是不会感到惊异的。我自己试验时,是用玻璃吸管从放满这种气体的大瓶里吸取的。当时我的肺部所得到的感觉,和平时吸入普通空气一样;但自从吸过这种气体以后,经过

6、好多时候,身心一直觉得十分轻快舒畅。有谁能说这种气体将来不会变成时髦的奢侈品呢?不过现在只有我和两只老鼠,才有享受呼吸这种气体的权利啊!” 同样普利斯特里也没有摆脱燃素说的束缚C拉瓦锡(Lavoisier.A.L.)著名的实验1774年的10月普利斯特利去法国巴黎的时候,与法国著名的化学家拉瓦锡谈到关于氧化汞的实验结果以及他所获得的“脱燃素的空气”的性质。拉瓦锡此时也正在研究磷、硫以及一些金属燃烧或受热后质量会增加而空气质量减少的问题。受到普利斯特利的启发,拉瓦锡在1775年完成了著名的“十二天的实验”利用天平重复了普利斯特利实验。拉瓦锡把空气中氧气称为“活空气”。 拉瓦锡推翻了燃素说,提出了

7、氧化学说!(1)拉瓦锡感言我不知道什么燃素,我从来没有见过它。我的天平从来没告诉过我燃素的存在。我拿了纯净的易燃物,例如磷,或纯金属如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燃烧。在这容器的内部,除了“活空气”以外,原是什么也没有的。燃烧的结果,易燃物和“活空气”不见了,却有一种新物质,譬如干的磷酸(就是五氧化二磷)或锡粉代替它们出现在容器中。我称称这种新物质,查出单是它的分量就和易燃物和“活空气”加在一起的分量,刚好一般重。每一个有头脑的人都只能从这里得出一条结论:物体燃烧时要和“活空气”化合而成一种新物质。这和2 + 2 = 4是一样地清楚。至于燃素,和这里有什么关系?不提它倒很清楚,提起它来,事情反而毫无头

8、绪了。(2)拉瓦锡的贡献 推翻了燃素说; 从量上进一步证实了质量守恒定律; 使人们进一步理解和区别元素(单质)与复合物(化合物),刷新了元素的名单。D马克思、恩格斯的评价 普利斯特利(Priestley.J)和舍勒(Scheele.C.W)已经找到了氧气,但不知道他们找到的是什么。他们不免为现有燃素范畴所束缚。这种本来可以推翻全部燃素观点并使化学发生革命的元素,没有在他们手中结下果实。不过普利斯特利(Priestley.J)不久就把他的发现告诉了巴黎的拉瓦锡(Lavoisier.A.L);拉瓦锡(Lavoisier.A.L)依据这个新的事实研究了整个燃素化学,方才发现这种新的气体是一种新的化学

9、元素。燃烧的时候,并不是什么神秘的燃素从燃烧体分离,而是这种新的元素和这种物体反应。因此,在燃素形式上倒立着的整个化学才正立起来。照拉瓦锡(Lavoisier.A.L)后来主张,他和其他两位学者是同时并且互相独立地发现氧气。虽然事实不是如此,但同其他两位比较起来,他仍不失为氧气的真正发现者,因为其他两位不过找出了氧气,但一点也不知道他们自己找出了什么。 资本论第二卷序言【背景材料 “化学化”】(1)氧气的制备 KNO3的热分解2KNO32KNO2+ O2 HgO的热分解 2HgO2Hg + O2 (温度高于300)(2)氧气的助燃性 2. 2 教学典例的启示 2.2.1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1

10、)为什么德国化学家斯塔尔等人提出燃素说? 物质燃烧是一种常见现象,且生动(光和热、灰烬),燃烧用途大; 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欧洲冶金工业迅速发展,当时的化学家们寻求对金属的冶炼和煅烧等现象作出解释; 燃素说对古老的带封建宗教色彩的炼金术理论提出了批判与否定,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一种进步。(2)科学发展道路的曲折;科学家的科学品质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拉瓦锡依靠什么推翻了燃素说? 燃素说历经了近百年,推翻燃素说期间拉瓦锡经受了崇尚燃素说者们的讥笑和打击。 舍勒和普利斯特利与拉瓦锡在处理燃烧现象及结果有什么不同? 科学工具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2.2.2知识与技能(1)氧气的制备 (2)氧气的性质 物理

11、性质 无色无气味揭示人们认识事物的程序! 难溶于水,难溶于汞。 化学性质助燃性和氧化性(见上背景材料“化学化” )。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和很多金属单质、煤、石油、木柴、蜡烛等都可在氧气中燃烧。a. 条件不同虽能反应但不一定燃烧(反应的本质都是氧气作氧化剂)。例如铁在常温下生锈、在空气中加热、在纯氧中燃烧;b. 氧气的相对量不同,产物可能不同,如碳的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c. 明确氧化性与助燃性的联系与区别。(3)怎样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分析用碳、硫、磷、铁粉、汞来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利弊!为什么拉瓦锡用汞来完成了著名的“十二天的实验”?2.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由故事(化学史)引入

12、教学内容的趣味性;(2)利用科学家的探究历程,引发探究欲;(3)化学的发展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不断深化认识的结果,化学是在生产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具有实用性;(4)科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和臆想。科学必须持求真、务实、严谨态度,必须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反映变化的真实过程;(5)人们认识事物的程序一般是:先直观的表象的生动的,后抽象的内在的理性的。直观感觉是抽象的基础和前提;抽象是对事物质的概括与提升;(6)氧气的用途;氧气的利与弊(例如:无氧气人不能生存;火灾、铁的生锈)。在上述教学程序的推进中,是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始终寓科学方法论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其中,将“三维”课程目标自然地融汇于一体。藉此

13、我还想阐释另一个观点,这就是教师的素质与实现“三维”课程目标融合的关系! 3、创新型教师的素质构成与“三维”课程目标的融合3.1 创新型教师 课标新课程的教学呼唤大量创新型教师的涌现,因为创新型教师能积极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实现“三维”课程目标融合的全新教学模式。创新型教师的素质构成如下所示: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创造性活动,是“师”“生”情感交融的过程,是“教”“学”和谐共鸣的过程,“教”要了解和掌握“学”之所需所急,“师”要走进“生”的情感世界,要善于捕捉“学”中的“疑”、“惑”与“迷”而导之,要适时发现“学”中的“愤”、“悱”与“悦”而激之。创新型教师不仅能善于捕捉教学中的“亮点”予以光大,更

14、能善于反思弥合每节课的不足;不满足于预设情景下的顺利推进,更在意“突发”问题的善变,重视“非预设”情景下的“画龙点晴”与灵活导引。总而言之,创新型教师非常关注“三维”课程目标的有机融合。3.2 创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实践)中某一主题或达到某一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途径的总称,是完成教学任务或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实践过程,是实现课程内容目标与教学过程目标融合的具体运作方式。新课程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个性差异,把握各课程模块的内容特点,领会每个课程模块的地位、作用和教育价值,继承

15、和发扬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优势,讲究实效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3.3 教学活动的性征与教师的表征欲实现“三维”课程目标的融合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一些基本的教学性质与特征;努力展示自身内在与外在特质,以求达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3.3.1 教学活动的性征: 以激活学习主体内因、构建平等“教”“学”课堂氛围为宗旨,体现民主性; 以培养兴趣感悟愉悦体验成功为前提,创设“愤”“悱”情景

16、,诱发主动性; 以感受、经历、尝试、体验为过程,强化探究性; 以交流、讨论、参观、调查为渠道,养成合作性; 以发展学习主体的心智情意能力为中心,培养创新性; 以联系实际、活动实践、走进社会为平台,凸现发展性; 以陶冶情感态度、形成学科价值为动因,渗透教育性; 以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知识为目的,贯穿应用性。 3.3.2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表现(教师的表征): 民主型特征:教师讲课时的语言让我们一起来讨论(研究、回忆)一下;我认为;我来解决此问题,请评价我的思维(解题)过程;有比我更好的想法(解法)吗?要求学习对象完成任务时的语言做一做(想一想);试试看;体验(感受)一下;讨论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17、互相交流交流,形成统一的看法,把它表述出来,让我分享你的成功(快乐) 激励型特征:好(很好);有创意(见地);见解独到;能想出更好的方法吗?如何证明你的设计(想法)?看来还要再考虑考虑(完善一下)!分析一下此实验失败的原因,失败可是成功之母哦! 竞争型特征:这个问题有点棘手,你们中有人能破解吗?这个问题具有挑战性,谁能迎接挑战?看谁做得(回答得)又快又好?交换作品(结果),学习(评价、吸取)别人的长处 批判型特征:课本上这段叙述是否妥当(准确)?你有什么看法?我的理解(看法)是,你认为如何?上节课我有一个地方说错了,有同学向我指出了,你知道是什么地方吗?上课可要认真哦,勤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

18、意见,不要唯书唯师!3.3.3“教”“学”反思“教”的反思已有大量文章谈及了,已为广大教师所重视,这里不再赘述。这里仅对“学”的反思提出几点看法。众所周知,“教”是为了“学”,“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因此要让“学”了解“教”,要让学习对象明确“教”的意图、“教”的方法与“教”的过程,基于此,“教”要反思,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的反思,引导“学”的反思,使之掌握反思的方法、意义和作用。每节课后可以要求学习对象从下面三个层次进行反思:知识与技能方面这节课的知识与技能重点是什么?请勾勒出这节课的知识网(脉)络。过程与方法方面老师是如何处理(讲)这节课的?哪些方法对我启发大(影响深);我来处理(讲)这节课(问题)将会怎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这节课你学到(发现)了什么?这节课我喜欢(不喜欢);学到的某个知识点能(或不能)用到实践中;老师的哪些语言(眼神、动作)令我欢喜(生厌)?有何心灵感应(伤害)?感受到了学科的哪些奇妙与作用?体会到了学科中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1化学发展简史编写组,化学发展简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