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其他路径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其他路径 教学设计是教师备课的核心工作。教学设计的水准,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益。2012年度本刊特约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主持“语文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专题,组织系列文章,分别论述中学语文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四个学习领域的教学设计要领,并结合具体样例展现教学设计的过程。希望对语文教学的改善,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这三条路径,基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和发展,所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1。然而,由于文本体式的多样,阅读类型的不同,以
2、及与语文学习的诸种领域的关联,基本路径未必能包纳阅读教学的所有状况,因此还需要从不同角度对阅读教学加以观照。这些观照,或者是对基本路径的细致化,或者指示出别样的路径。 一、文学鉴赏教学的路径 从语文教师的指导行为看,“文学鉴赏教学”有三种:引(引起)学生欣赏,带(带领)学生欣赏,教(教练)学生欣赏。“引学生欣赏”,可能是文学鉴赏教学所独有的,而且也不限于课文教学;“带学生欣赏”,与“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不同;“教学生欣赏”,就是“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 (一)引(引起)学生欣赏 李广田曾这样定义“文学欣赏”:“喜欢读并且读了以后觉得喜欢”2。然而,要喜欢去读,前提是要愿意去读。教
3、科书中的课文,推荐的课外读物,有些是优秀作品,是经典,但学生或许不喜欢、不愿读,或许浅尝辄止,味同嚼蜡,不觉其好,甚至心生厌恶。事实上,越是经典作品,可能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语文经验越远,学生或许越不会主动去阅读,也越不能自然就喜欢。中学最显著的例子,就是鲁迅的一些作品。于是就要语文教师想办法,让学生感觉到作品的好,从而愿意与好作品亲近。 “引学生欣赏”,语文教师似乎是站在作品后面,他的任务是“引起”,用种种办法,招引学生自愿地“走近文本”、“走近经典”。 这种种办法,归根结底是迂回的办法。用学生愿意的、喜欢的方式,让他们进入作品,尽管这些方式似乎是“非文学”的。或者这样说,学生进入作品时所采用
4、的阅读方法,不是这一作品通常的阅读方法。然而,在进入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一些文学阅读的经验,或多或少也能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比如鲁滨逊漂流记,有老师布置学生做“小课题研究”,研究该岛的气候、地貌、动物、植物、食物等。学生们很有兴趣,他们借助网络等资源来验证小说中的相关描述,结果很有意思,有不少同学感叹:作家真是厉害,小说中所写的,与这座岛的真实情况竟然一一吻合!换句话说,他们对小说家的文学创作,对文学作品的虚构,获得了真切的理解。 看一个天山景物记的课例: 教师布置了一个奇妙的教学氛围,师生按照课文描绘的游踪,去游览天山奇丽的景物;教师设计了一个奇妙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
5、片段撰写对联,大家在一起进行一番“文人旅游”。于是,生动活泼的场景出现了,同学们吟联评对,热闹得很。 一课上完,同学们吟出了好多副对联。且不说场面之热烈,群情之激动,仅从对联的提炼看,就可以想象同学们是如何深深地进入课文,咀嚼课文语言和领略课文意境的。 (二)带(带领)学生欣赏 “带学生欣赏”的“带”,准确的含义,应该在“带领”和“代替”之间。语文教师似乎站在学生与作品的中间,学生们则透过教师的眼睛来看作品:原来他们看不到的地方,借助于教师的眼睛,或许也看到了;原来他们感受不到的东西,受教师的感染,或许也有感受了;在“也看到”、“也有感受”的同时,他们或许也多多少少能领悟一些阅读方法、文学鉴赏
6、的方法。 “引学生欣赏”,适用于学生难以进入的作品。“带学生欣赏”,主要适用于这样一种情况,作品学生能读,但却难以看出它的好处来。 “带学生鉴赏”,也有种种办法。其中之一是范读。看一个课例: 有位教师在上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开始范读,入情入景,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随后,她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反复朗读了几遍课文。教师问学生,还需要讲吗?学生齐答:我们懂了,不需要讲了。 我国传统的评点,其作用往往也是“带读者欣赏”。这从以下例子可以看出: 国风云:“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瞻望弗及,伫立以泣。”其词婉,其意微,不迫不露。此其所以为贵也。(张载) 在“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里”一句下,金圣叹批道:“写武松打
7、虎纯是精细,写李逵杀虎纯是大胆,如虎未归洞,钻入洞内,虎在洞外,赶出洞来,都是武松不肯做之事。” 鲁迅祝福“我”与“四叔”见面时的一段:“但是,谈话总是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汪曾祺评道:“剩是余下的意思。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孤寂无聊之感,仿佛被世界所遗弃,孑然地存在着了。而且连四叔何时离去,也都未觉察,可见四叔既不以鲁迅为意,鲁迅也对四叔并不挽留,确实是不投机的了。四叔似乎已经走了一会儿,鲁迅方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剩在那里。这不是鲁迅的世界,鲁迅只有走。” 从点评到讲解,只有一步之遥。“带学生欣赏”,极端的情况,是“代学生欣赏”。在作品明显高于学生的语文经验,语文教师又确有
8、真知灼见的情况下,讲解甚至“一讲到底”,有时也能起到好的效果。比如黄玉峰老师执教的世间最美的坟墓3,就几乎一讲到底。 “带学生欣赏”,与其说是学生在阅读、在欣赏,不如说是教师在阅读、在欣赏。因此容易出现“带”不动学生,而演变为语文教师自顾自讲,“代替”了学生阅读的情况。4 (三)教(教练)学生欣赏 “教学生欣赏”,语文教师似乎站在学生的边上,像教练一样,指点学生应该看作品的这个地方,应该这样看,应该看出这些东西来。 “教学生欣赏”,即“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的基本路径。在文学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形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使学生自觉地建构文学鉴赏的“眼力”,达到对作品更高的理
9、解和更深的感悟。 二、选文功能及相应的路径 选文的功能,指一篇课文在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中派什么用场。选文功能的研究,主要是对语文教材尤其是语文教科书的编撰策略进行研究,也涉及语文教师如何处理教材。基于对中外语文教材的研究,目前已鉴别出语文教材选文的五种功能,即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和引子。选文的五种功能,为语文教科书的改善提供理论的依据,也指引着阅读教学的路径。5 (一)把课文当“定篇”教 当“定篇”教的课文,是文学、文化的经典,或素有定评的名家名篇,比如鲁迅的作品、语文教科书中的古诗文。学生学习这些课文的主要任务,就是熟知经典,透彻地领会课文本身,从而积淀为文学、文化的素养。换言之,学生的学
10、习任务,是深入地理解、感受这些经典名篇,理解和感受它们何以是经典,理解和感受它们超越时代的思想、情感和杰出的艺术表现力。“定篇”的教学,离不开读与背,但不能止于读与背。关键是要真切地领会,切身地理解它历经淘沙的魅力,乃至伟大。6 一般说,经典作品明显高于学生的语文经验,包括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水平,要使学生真切领会,往往要借助于外力。外力包括创设易于理解和感受的情境(有时要借助于多种媒介),提供对理解和感受有促进作用的权威的解读资料,提供构成互文的相关作品,以及语文教师在切身感受和较充分参考研究资料基础上的讲解。“定篇”类型的教学,往往要经历“引学生欣赏”、“带学生欣赏”以及参读相关材料等过程
11、,并辅之以“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等路径。所以会用较多的教学课时。看一个课例: 皋玉蒂老师上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不是传统的教法,而是一次系统的“组织教学”。 第一阶段设计一个宏阔的阅读计划(第一周布置):课外阅读罗曼罗兰名人三传、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的回忆、托尔斯泰复活、谢尔盖往事随笔。 第二阶段(第八周进行),品读课文:先从语音的层面上品赏课文给课文配音乐,学生提供5首乐曲,大家研究哪一首最合适这篇课文的意境;其次是从情感的层面上品赏课文,就课文某些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再次是从哲理的层面上品赏课文生与死、自然与人、简单与深刻、朴素与宏伟,拿破仑、莎士比亚
12、、托尔斯泰的坟墓图片被投影出来,让学生进行对比,一比就突出了主题。 第三阶段是主体性写作:创新作文我心中的文化伟人;比较性研究东西方墓地文化的异同。 据说,上完这节课后,参与这一活动的同学都热泪盈眶。这样的教学,的确使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得到了很多收益。 (二)把课文当“例文”教 如果把“定篇”类型的阅读教学称作“教课文”,那么“例文”类型课文的阅读教学,则是“用课文教”,即通过这篇课文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与这篇课文相对应的阅读方法。 把课文当“例文”教,相当于“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的路径。 但也不止于此。因为一篇课文,可以做各种例子。除当作学习阅读的“例文”这个基本路径外,常见的还有以
13、下两种情形: 1当作学习“客体知识”的例子 语文知识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指涉客体,比如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文章知识等;一类指涉主体与客体的交往活动,比如阅读知识(核心是阅读方法)、写作知识(核心是写作策略)、口语交际的知识等。 在语文课,学生主要是学习后一类知识,目的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然而,一方面,主体与客体的交往,必须要对客体有较充分的了解。阅读知识,与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文章知识等联系密切,有的还是形成阅读方法的基础。另一方面,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文章知识等,在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学习价值。 这样,有些课文,或者在课文教学的有些时候,就可能被当作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文章知识的说明样例。比如朱
14、自清的背影,可以学习字、词、句、篇、语、修、逻、常,可以作“抒情”例,可以作“叙述”例,可以作“第一人称的立脚点”例等等。 在这种情形,课文其实已经不是完整生命的“作品”,而是一堆解说相关知识的“语料”;我们所经历的,其实已经不是完整语篇的理解、感受,而是对从完整语篇中抽离出来的某个方面、某个片段、某个语句,即某些“语料”的相对独立的理解或感受,尽管从理解、感受完整语篇的角度看,这是“肢解课文”。 把课文当“语料”,用课文来解说静态的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文章知识,这跟阅读教学不是一回事情,有时甚至与阅读教学无关。 但有时又是属于阅读教学的。“客体知识”的教学,有可能成为“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
15、法”的有机构成。怎么来分辨?这里有四个要点: (1)要区别是提到某个知识,还是在教这个知识。例如“比喻”,如果学生以前学到过,那就是提到这个知识的术语;但如果学生以前不知道“比喻”,或者语文教师这次说到这个术语的时候,增加了一些新的东西,那就意味着在教这个知识。 (2)如果语文教师觉得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确实要教某个知识,或某几个知识,那就要把它教透。但是,不能误认为把“课文当作语料来教”,就是在进行阅读教学一篇课文的教学,未必一定都要在教阅读;正像一堂语文课,未必要每分钟都在教语文。 (3)某个知识,或某几个知识,虽然与课文理解、感受没有直接关系,但语文教师觉得用这篇课文来教它比较合适。这种
16、情况,建议不要将其穿插在阅读教学中,尤其不能胡乱地混在一起,而宜把它处理为这篇课文教学中相对独立的一个部分。 (4)只有当这个知识是理解、感受这篇课文的关键点的时候,或者它与理解、感受这篇课文的关键点有直接关联的时候,才是阅读教学,或成为阅读教学的有机构成部分。换言之,学生缺乏这个知识,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就可能很不到位;具有了这个知识,并把它用在当下的课文阅读中,理解和感受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阅读教学中通常所说的“随文教知识”的原则7,指的就是这个情况。 看一个课例:理解“风筝”的象征意义 一、以“花语游戏移情于物”导入 花本身是不存在任何意义的,它的意义只是人们的主观赋予。以“花语游戏”导
17、入就可以把抽象的“象征”具体化。从具体到抽象也有利于后面指导学生对“象征”的概念理解。 二、知识铺垫 (一)解读古今诗文中出现的“月亮”的象征意义诗文中出现的“月亮”本身并不包含任何的意义,之所以能够代表“思念”、“爱情”、“团圆”等意义,只是人们的主观赋予。由于人们所要表达的主题不同,就可以在它的身上赋予多种内涵,即“一种事物可以具有多种的象征意义”。 (二)解读余光中乡愁一诗中“物象”的象征意义。作者在诗中借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日常事物,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而这些事物本身是不具备“乡愁”这一内涵的,这也只是人们的主观赋予。让学生明白“一种情感也可以借助多种具有象征意
18、义的事物来表达”。 三、解读文本中“风筝”的象征意义 (一)概述文本的主要内容。作者在文章中记叙了少年时的一段回忆,以及成年后由这段回忆引起的深深的忏悔。 说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是解读文本中“风筝”的象征意义的基础。一句话的概述是想让学生真实地说出阅读的最初体验。 (二)运用“少年时,风筝是 ”的句式说一说“风筝”在“我”的回忆中的象征意义,可以从弟弟的角度,也可以从“我”的角度。给学生一个固定的句式,既是对学生语言表达的一种规范,也是为后面的教学环节作一个铺垫。 (三)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将其组合成一节小诗: 示例: 风筝是什么? 是少年时的呵斥责备的眼神 支离破碎的哭泣 在故乡的竹院尘
19、封的小屋 (四)快速阅读“成年后的忏悔”部分,解读“风筝”在“我”的忏悔中的象征意义,试一试完成一节小诗。 示例: 风筝是什么? 是成年后的自责深深的忏悔 心永远地沉重 在异地的空中肃杀的严冬 说明:之所以指导学生将各自的表达组合成一首小诗,是因为散文与诗有相通之处,散文选择的象征事物往往也可以成为诗歌中的意象。同时,上一环节中对于表达句式的规范,也有利于诗节的形成,对学生理解“风筝”的象征意义也是有帮助的。 (五)根据自己对文本中“风筝”的象征意义的理解,进一步完成自己创作的小诗,并且相互展示自己的创作。 四、“象征”文章阅读 (一)再次阅读前四个单元的课文,寻找运用“象征”手法的篇章或者语
20、段。 (二)阅读鲁迅药,教师讲解“药”及小说中人名等的象征意义,开拓视野。推荐阅读郑振铎和高尔基的海燕。 2当作学习写作的例子 有些与学生写作类型比较接近的课文,比较适宜教写作。换言之,阅读的着眼点是其“作法”如何写作某种体式的文章,或文章的某种写法,如“细节描写”等。这与通常所说的“仿写”有相通之处。8下面这篇课文的“作法探究”,让学生具体地感知“童话故事”的写作技巧: 一片槐叶作法探究9 一、本篇故事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为什么? 二、一个完整的故事应包括:起因、经过、结果。你认为本篇符合上述的要求吗?试加以说明。 三、本文除了叙述故事外,有没有说理的成分?试在四项中找出一个符合本篇写作手法
21、的答案: 1.只叙述故事,并无说理。 2.先叙述故事,然后说理。 3.一面叙事,一面说理。 4.透过故事寄寓一些道理。 四、课文中有很多对话。这些对话有什么作用呢?试在下列各项中找出正确的答案: 1.能令故事中的人物更生动传神。 2.具体地表现了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和思想。 3.便于把它改编成剧本或广播剧。 4.加强趣味性,使文章不会流于单调平淡。 五、语气词包括“呢”、“吗”、“吧”等,它们附在句子末尾,表示句子的语气。下列句中加有着重号的语气词表示什么语气? 1.“好孩子,听娘的话吧!” 2.“下去有什么好呢?” 3.“绿色的荷叶哟!” (三)把课文当“样本”教 把课文当“样本”教,基本上是“
22、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的路径;往往要结合“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路径,在文学作品的教学,还常有点“带学生欣赏”的味道。 关键的地方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专业地预料学生们阅读“这一篇”课文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找到相应的对策。在教学中,则要及时地应对学生现场的问题和困难,包括语言、文学、文章等语文知识问题10。 学生在阅读中的困难,他们未必都会在课堂里提出来;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他们往往也未必能意识到。回应学生的问题,也不是对学生的提问一一作答,教师要对问题作分析和处理,然后归类解决。看两个课例: 钱梦龙老师执教的故乡11 “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钱老师委托金华市教研员
23、布置学生自读课文,提出疑问。但钱老师到金华时却被告知“学生已看过课文,没有问题”。于是立即补上了一堂“提问指导课”,结果全班共提出了600多个问题。) 师:昨天,同学们书面提出了许多问题,都提得很好。有两位同学提了二十多个问题,又多又好。大家提的问题涉及课文的各个方面,我把它们分为七类。 板书: 一、一般疑问 二、回乡途中的“我” 三、闰土 四、杨二嫂 五、宏儿和水生 六、离乡途中的“我” 七、写景 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第一步走得很好。那么第二步该怎么走呢?大家说说看。 生:(齐)解决问题。 师:好。在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之前,我先来考一考大家,故乡是在什么时候写的? 生:1921年。 师:很好
24、。那么,在1921年的十年前,我国有一次很大的社会变动,是什么? 生:辛亥革命。 师:这故乡写的就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的事。那么,当时的社会情况怎样呢?我提醒一下,可以联系本学期读过的另一篇鲁迅的文章一件小事,它的写作年代和故乡差不多同时。回忆一下,一件小事写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没有?怎么写的? 生:其间耳闻目睹了许多所谓国家大事: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 师:很好,袁世凯、张勋是什么人? 生:卖国贼。 师:对。是卖国贼,是军阀。当时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军阀夺走了,辛亥革命有局限性。那么,农民问题解决了没有? 生(齐):没有! 师:怎么知道的? 生:从故乡里可以看出,农民生活日益贫困。 师:对,当时的农民
25、是日益贫困的。这就是故乡的时代背景。这个问题明白了,我们就可以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各类问题了。现在,先请提出第一类问题一般疑问。步根海老师执教的合欢树12(节录) 师:合欢树读过没有?(生答:读过了。)读过了,那我们看看有什么问题?我说过三类问题,请大家提出来讨论。先自己看看,拿出笔写写。如果已经想好了,或者举手,或者站起来都可以。(学生看书、思考、作笔记后开始提问。) 生:“我心里一阵抖”,为什么作者不愿去看小院子,后来又后悔前两年没有去看,后悔但始终没有去看? 生:也是第9页,为什么最后一段说:“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
26、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师:也就是“孩子”在这篇文章里有什么寓意。 生:题目是合欢树,为什么前面大部分都没有讲到合欢树,最后一小部分才讲到合欢树,这合欢树到底代表着什么? 师:包含两个问题:一个是结构上的,一个是它的内涵。 生:第8页,“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这两处作者心情有何不同? 师:“摇车”,“不想回家”,“悲伤也成享受”,怎么理解。 生:第8页倒数第4段第3行,“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母亲提醒是不是他母亲对他的写作实在没有信心? 师:提醒的目的何在。 生:为什么“我”小时候作文获奖,母
27、亲就急得要跟“我”说她小时候的事,“我”20岁时母亲又说作文获奖的事,而且记得那么清楚? 师:还有没有?(没有学生再举手。)没有了。要讨论之前,我们进一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请一位同学读一遍好不好?(一生读全文。) 师:我们讨论这些问题之前再想想,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作者究竟想表达怎样的感情? 生:自己对母亲的思念,对于童年的回忆,回忆与母亲度过的时光,对母爱的赞颂。 师:是不是都读到这样,有没有读出其他东西来?合欢树就是抒发对母亲的感情,表达对母爱的崇敬。是不是? 生:我觉得他对母亲还有一丝丝的愧疚和遗憾。母亲前面为他付出了很多,但他获奖时她没有看到;母亲对他表示关怀时,他对母亲的态度始终也不
28、是很好。 师:一个是对母爱的歌颂,一个是表露对母亲的愧疚。还有没有?没有没关系,慢慢体会。 生:对生命延续的思考,母亲,“我”,又延续到那个孩子,他也在合欢树下成长。 师:好,这个我们慢慢体会。我们先从对母亲的怀念这个角度入手。 师:接下来的内容是我们要思考这“合欢树”。两个思考,第一个是结构上的思考,合欢树为什么放在最后出场,第二个思考是作者通过合欢树究竟想表达什么,这是思想意义上的思考。 生:我明白了,树是母亲的寄托,希望孩子像合欢树一样奇迹地产生;树也是一种思念的凝聚,儿子对母亲的寄托。 师:你理解得很好,树还是母亲形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读到这里,为什么说“悲伤也成享受”,这个问题应该迎
29、刃而解了吧。 生:悲伤里有对过去的回忆和对人生的思考。 师:是的,悲伤里凝聚着回忆、凝聚着思考、凝聚着对生命的认识,这个在登门采访的记者的七嘴八舌中是感受不到的。因此合欢树恐怕不只在表达对母亲的回忆、歌颂母爱的伟大,而是通过对母亲的怀念,写出对母爱的认识,从而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四)把课文当“用件”教 由这篇课文引发去做其他事情,或者用这篇课文做与它相关的听说读写活动,这就是把课文当“用件”教。“用件”类型的课文,已经从学习对象,退化为学习材料。把课文当“用件”教,已经不是阅读教学中常规意义上的“学课文”。但也不能说与阅读教学无关。当这篇“用件”所引发的事情,是阅读相关的材料,或者用这份学习
30、材料去阅读其他材料,就有可能发生阅读学习,从而有意识地使学生学到新的阅读方法、阅读策略。曹勇军老师执教的个人与集体13,是一个适宜的课例: (课时一) 课前预习,分析全文12个段落的段落层次;画出课文结构提纲,两人板演,讨论,“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全班齐读10-12段,“要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文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师生讨论,明确三点:(略)。概括起来就是:集体需要杰出的个人,个人必须服从集体。 补充王小波个人尊严一文,要求课后阅读,概括文中的基本观点。 (课时二) 交流阅读王文的心得体会,师生讨论其观点。 学生分组讨论,“你认为这两篇文章的观点截然对立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重浪,同
31、学们热烈讨论,最后形成共识年代不同、写作对象不同、写作目的不同、两篇文章的侧重面也不同。 然后提出第二个思考讨论题:“你认为当今社会、个人与集体应该是什么关系?”各小组认真讨论后,推举代表发言。 留作业个人与集体新说,“再一次品尝思想收获的喜悦”。 这是一堂成功的阅读教学课,在热烈的讨论活动中,学生们学习了互文阅读,认识到议论文论题的针对性,并真切地感受到了议论文的理解,必须将它们放到特定的背景当中,而不是对其“观点”正误进行抽象评判。 (五)把课文当“引子”教 把课文当“引子”教,特指“由节选引向长篇作品”,“由选篇引向整本书阅读”。 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有些是长篇作品的节选,或出自名家的作品集。这些课文,往往被处理为相对独立的单篇,在教学中除了加上一点关于作家、作品的背景性介绍,与单篇作品几乎没有差别。这可能是有问题的。长篇节选的作品,其基本的教学指向,应该是立足这一节选,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长篇作品或整本书。 把课文当“引子”教,相当于1956年文学课程中的“专题”教学:“讲授专题,一般应该先就专题作全面的评述,比如以作家为中心组成的专题,就全面地评述这个作家。以一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