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总结与提升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9807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0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总结与提升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总结与提升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总结与提升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总结与提升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总结与提升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总结与提升新版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总结与提升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总结与提升新版新人教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总结与提升新版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总结与提升新版新人教版

单元总结与提升

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第五单元

1.易错字音

水皆缥(piǎo)碧 窥(kuī)谷忘反 轩邈(miǎo)

急湍(tuān)横柯(kē)上蔽辄(zhé)尽

吝(lìn)情箪(dān)瓢欤(yú)

黔(qián)俦(chóu)骈(pián)

粟(sù)其真无马邪(yé)弗之怠(dài)

叱咄(chìduō)俟(sì)负箧(qiè)

皲(jūn)裂媵(yìng)人绮(qǐ)绣

容臭(xiù)烨(yè)然缊(yùn)袍

折戟(jǐ)宫阙(què)踌躇(chóuchú)

以衾(qīn)拥覆

2.易错字形

泠泠作响 鸢飞戾天 嘤嘤成韵

嗜酒 短褐 汲汲 祇 槽枥

曳屣 婵娟 峰峦

3.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声。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通“返”,返回。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

(4)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显露、表现。

(5)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才干。

(6)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同“肢”,肢体。

(7)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同“披”,文中是穿的意思。

不求甚解 环堵萧然

1.天山共色 一样的颜色

2.水皆缥碧 青白色

3.泉水激石 冲击,拍打

4.蝉则千转不穷 停止

5.鸢飞戾天 至

6.造饮辄尽 往、到

7.衔觞赋诗 酒杯

8.色愈恭 脸色,神情,态度

9.礼愈至 周到

10.不敢出一言以复 辩解

11.穷冬烈风 隆冬

12.寓逆旅 住

13.右备容臭 香袋

14.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指吃的穿的

15.照无眠 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1.之

2.其

3.以

1.绝

2.上

3.无

4.许

5.志

6.食

7.策

8.冠

9.经

1.鸢飞戾天者(古义:

至;今义:

罪过;乖张)

2.因以为号焉(古义:

以之为;今义:

认为)

3.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古义:

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义:

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4.故虽有名马(古义:

即使;今义:

虽然)

5.策之不以其道(古义:

正确的方法;今义:

道路)

6.走送之(古义:

跑;今义:

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

借;今义:

伪造的,人造的,(跟“真”相对))

8.山河表里潼关路(古义:

黄河;今义:

泛指大的河道)

1.风烟俱净:

净,形容词作动词,消散,除尽。

2.任意东西:

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

3.猛浪若奔:

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4.负势竞上:

上,名词作动词,向上。

5.互相轩邈:

轩,形容词作动词,争着往高处伸展;邈,形容词作动词,争着往远处伸展。

6.横柯上蔽:

上,名词作状语,在上边。

7.亲旧知其如此:

旧,形容词作名词,旧交,旧友。

8.亦不详其姓字:

详,形容词作动词,知道。

9.性嗜酒:

酒,名词作动词,喝酒。

10.一食或尽粟一石:

尽,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11.策之不以其道:

策,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打。

1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千里,数量词作动词,日行千里。

13.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

14.手自笔录:

手,名词作状语,用手;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1.陶渊明作品中的名句

(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其一)》

(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杂诗十二首(其一)》

2.韩愈名言摘录

(1)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送孟东野序》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3)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

——《原道》

3.古代认真求学的人物

苏秦锥刺股苦读;匡衡凿壁偷光;司马光警枕砺勤;孙康雪地夜读;车胤囊萤照读;苏颋马棚读书;李密牛角挂书。

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他好学有俊才,诗文自成一家,擅长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2.《五柳先生传》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3.《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作者韩愈,唐朝文学家,世称“韩昌黎”。

他积极倡导古文运动,得到柳宗元的密切配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他推动了文学发展,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4.《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字景濂。

明太祖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他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

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其诗刚健豪宕,雄浑苍老,有“诗豪”之称。

6.《赤壁》作者杜牧,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7.《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宋代政治家、文学家。

他的作品大多洋溢着爱国激情和忠贞气节。

8.《水调歌头》作者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在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成就很高,是豪放词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9.《山坡羊·潼关怀古》选自《全元散曲》,作者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

其散曲多写田园隐逸生活。

二、单元检测卷

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

(100分,90分钟)

题 号,一,二,三,总 分

得 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缥碧(piǎo)      短褐(yè)

相马(xiàng)叱咄(chuō)

B.轩邈(miǎo)晏如(yàn)

骈死(pián)皲裂(qūn)

C.戾(lì)俦(zhù)

黔娄(qián)容臭(chòu)

D.辄(zhé)祇辱于(zhǐ)

加冠(guān)烨然(yè)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B.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C.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D.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3.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C.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性嗜酒/余幼时即嗜学

4.下列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或置酒而招之  B.策之不以其道

C.腰白玉之环D.弗之怠

5.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翻译:

所以虽然有名马,也只是埋没在那些做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

(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它向东偏西的方向流动。

C.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翻译:

喜欢读书,不求理解内容;每当正赶上自己有意的书,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D.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翻译:

我神色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与朱元思书》是一篇精美的山水小品文,作者吴均是南朝梁文学家。

B.《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言为“五柳先生”所写的传记,塑造了一位立

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C.《马说》通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

遇明主。

D.《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坡羊”是标题,“潼关怀古”是曲牌名。

7.默写。

(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2)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水调歌头》中对天下离别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朱元思书》中含蓄流露作者爱慕自然,厌弃官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感谢恩师徐怀中先生,可以说有了徐怀中才有了莫言。

这让我们想起韩愈在《马说》中同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语言综合表达。

(4分)

通州初级中学将开展“弘扬中华文化,亲近传统书信”的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

请阅读该校学生使用书信情况的调查表,并简述你的探究结果(写两条)。

(2分)

通州初级中学学生使用书信情况调查表

  项目

年级  

从未写

过信

学应用

文时写

寄贺

卡时写

七年级

94.4%

1.1%

4.5%

八年级

90.6%

5.2%

4.2%

九年级

88.8%

7.3%

3.9%

 探究结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

根据以上情况调查,该校发出欣赏名人书信、用书信交流学习心得或生活感悟的倡议。

可是你班的卜廷华同学对此不感兴趣,仍热衷于聊QQ、玩微信、打电话,你怎么劝说他呢?

(2分)

 

二、阅读(39分)

(一)阅读《水调歌头》,完成9、10题。

(5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

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人世情怀的过渡?

(2分)

 

1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________,说说你对这组名句的理解。

(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10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十茎啖④之。

留守⑤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

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讶曰:

“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

”范仲淹曰:

“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①南都书舍:

当时有名的书院。

②釜:

锅。

③齑(jī):

腌菜或酱菜。

④啖:

吃。

⑤留守:

官职名称。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2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2)礼愈至(      )

(3)日煮粥一釜(      )

(4)馈以佳肴(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

啖此粥乎!

 

13.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表。

(3分)

选文

主要人物

(人名)

主要内容

(限8个字)

共同点

【甲】

借书抄书,

从师求教

【乙】

范仲淹

14.范仲淹不吃同学的父亲送给他的好饭好菜。

你是否赞同这种行为?

为什么?

(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10分)

与王介甫①第一书

【宋】曾巩

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

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

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

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

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

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不足动人,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

其重之如此。

又尝编《文林》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文多编入矣。

至此论人事甚重,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虽欧公亦然也。

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

胸中事万万,非面不可道。

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

时乞寓书慰区区②,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竟何如也。

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③有同者矣。

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④其文,勿用造语及模拟前人,请相度示及⑤。

欧云:

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

余俟到京作书去,不宣。

(选自《曾巩集·卷十六》,有删略)

【注释】①王介甫:

即王安石。

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

②区区:

自称的谦词。

③潜:

藏。

④开廓:

开阔,扩大。

⑤相(xiàng)度示及:

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及舟船侍从以西(      )

(2)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    )

(3)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    )

(4)余俟到京作书去(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分)

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

 

17.信中提到了欧公(欧阳修)的作文之道,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2分)

 

18.曾巩写这封信有何用意?

请结合全文加以推断。

(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4分)

绝版的暮春

朱以撒

①又是一年三月三。

兰亭的上空澄澈得如同小儿的眼神,修竹在温润的地气里拔节,有风吹过,春日最有风韵的那个部分就是由竹林中的绿意释放的。

②已经一千六百

多年过去了,大多琐屑的日子被人淡忘,只是这一天,人们照例要汇聚兰亭,纪念书圣,弘扬书道,效晋时士人流觞曲水,吟诗作赋。

我们正努力地复原着当时的仪式,贴近那一场盛会。

而今,利用这种仪式,文人们是否能够抵达那个烟水遥遥的深处呢?

③公元353年暮春之初,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很欣喜地写道: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四十多人行走在山间林木道中,士林中很有影响的谢安来了,高僧释支遁来了,王羲之带了几个儿子一起出动,最小的是献之,此时九岁。

四十余人其乐陶陶地相拥着,披一身茂林修竹中倾泻下来的温暖阳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觞到处,诗思敏捷者脱口而出。

谢安、王羲之、孙绰等二十余人很快成诗,博得一片好评;卞迪、丘髦等十余人一时难以即席吟诵,罚酒三巨觥。

年少的王献之参与这样的成人活动,一时不知所措,也只好喝了罚酒。

一切都是自如的,随意的,唯有这样,雅集才充满了无拘无束的气氛。

④谢安也参加了兰亭雅集,和一个普通文人一样,成四言五言诗各一首。

在雅集中,丝毫不见他有与人不同之处。

从文人角度看,谢安的影响要胜过雅集中的每一个人。

从职务上看,谢安曾任桓温司马、吏部尚书,东晋孝武帝时甚至位居宰相。

这样的人在兰亭雅集中,与大家平等,无人着意提起,也无专文渲染。

这正是晋文人的自由精神、自由文风。

难得的是谢安的平常心,更难得的是诸士人的平常心,以至达到了自由的最大值。

⑤山水怀抱中的文人相聚,适意是雅集的动力。

由于适意而无须相互提防、戒备,你愿意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每一个相与者都重在个性上、精神上的享受,追求浪漫散怀、从容悠然的趣味。

一次寻常的文人聚会能流传下来,恐怕远远超过了所有参与者的料想,他们只是觉得快乐了一天,一身轻松地披戴着芳草野花的香气回家。

⑥今日的兰亭依然清幽静谧,只是人工痕迹多了,不是当年的草莽情调,渐渐把自然气味逼到角落,以至似有若无了。

在孙绰笔下,短短数字已将遥不可复的景致移到了眼前,“乃席芳草,镜清流,览卉木,观鱼鸟”,远比今日所见丰富。

像《兰亭集序》这样的美文,亦是这样,一个高度确立了,后人有再多的兰亭修葺,至多是一种怀旧、仿效。

⑦公元353年的这个暮春之后,我们的许多集会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我们在追随复制中想念和回顾,那往日已淡如竹林中袅袅的烟水气了。

⑧在暮春,的确可以沿着兰亭方向走,找回日渐失去的脾性和情怀。

(有改动)

19.绝版的东西往往弥足珍贵。

公元353年的那个暮春,究竟有些什么让人觉得珍贵而不可复制?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答出三点即可。

(3分)

 

20.仿照第③段画横线句子,顺其思路,在文中横线上再写一句话,表现兰亭雅集的美好。

(3分)

21.第④段重点介绍了位居宰相的大文豪谢安参加兰亭雅集的情形,加点的“丝毫”一词能不能去掉?

为什么?

(3分)

 

22.“适意是雅集的动力。

”请用第⑤段中的相关语句说说“适意”的内涵。

(2分)

 

23.孙绰用短短数字已将兰亭遥不可复的景致移到了眼前,请赏析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3分)

 

三、写作(40分)

24.古诗词被誉为文学世界里的“阳春白雪”,它富有生机,给予我们精神上的鼓励与人生路上的鞭策;它纯洁剔透,给予我们灵魂上的洗礼与熏陶。

在美妙的意境中,让我们在纸笔的牵引下去赴一场与古诗词的约会吧!

请以“在古诗词的世界中漫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

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1.D 点拨:

A项中“褐”应读h

è,“咄”应读duō;B项中“皲”应读jūn;C项中“俦”应读chóu,“臭”应读xiù。

2.C 点拨:

A项中“反”通“返”;B项中“被”同“披”;D项中“支”同“肢”。

3.D 点拨:

A.前者意为“用鞭子打”,后者意为“鞭子”;B.前者意为“看见”,后者是通假字,同“现”,显露、表现;C.前者意为“处所”,后者表约数,“大约、左右”;D都为“爱好”。

4.C 点拨:

C项是助词,其他三项都是代词。

5.D 点拨:

A项“虽”应译为“即使”;B项“东西”应译为“向东向西”;C项“不求甚解”意为“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会意”意为“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6.D 点拨:

“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

7.

(1)东风不与周郎便 

(2)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4)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5)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8.

(1)①通州初级中学绝大部分学生从未写过信 ②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尝试写信的学生越来越多

点拨:

本题运用【图表材料信息提取法】。

注意横向及纵向的综合比较,数据的变化往往是问题的关键。

(2)示例:

卜廷华同学,传统书信能体现书写者的学养,它饱含温情,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有义务让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点拨:

语气要委婉,符合年龄

、身份特点。

二、

(一)9.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分)

10.明月(1分) 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月光。

(2分)

点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明月。

“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

作者与弟弟相隔千里,见面不易,只能借着天上的一轮明月传达思念及美好的祝愿。

(二)11.

(1)担心 

(2)周到 (3)每天 

(4)赠送(或馈赠)(每小题0.5分)

12.我现在突然享用丰盛的饭菜,那以后的日子怎么能再吃得下这样的粥呢!

(2分)

13.①宋濂(1分) ②读书清苦(每日吃粥),不受馈赠(不食佳肴、不享盛馔)(1分) ③家贫苦读(1分)

14.示例一:

赞同。

范仲淹不吃别人馈赠的好饭好菜,是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

(观点1分,理由2分)

示例二:

不赞同。

留守的馈赠是真心的,对范仲淹来说不是“嗟来之食”,他不应该辜负留守的一片好意。

(观点1分,理由2分)

(三)15.

(1)向西行进(向西前进) 

(2)遗憾 (3)稍微

(4)等待,等到(每个0.5分)

16.假使像这样的文章,不在当代让它辉煌一下,我们这些人可要感到羞耻啊!

(3分)

点拨:

本题运用【文言句子翻译法】。

注意关键词“使”“可耻”一

定要翻译准确。

17.不用生造的词语,不可盲目模仿前人的写法;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应取其自然。

(2分)

点拨:

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

18.一方面向王安石介绍自己的行踪(与欧阳修会面情况),表达

与王安石的浓厚友情;另一方面,转述欧阳修对王安石文章的赏识及提出的改进意见,希望王安石能尽快与欧阳修建立联系。

(热情推荐王安石)(3分)

译文:

最近托付彦弼、黄九各自带信给您,应当收到了。

我到金陵之后,从宣化(州)渡过长江来到滁州,拜见欧阳先生,住了将近二十天。

现从泗水逆流而上,与舟船侍从再向西走。

欧公看了您的全部文章,喜爱、感叹、朗读、抄写,他的劳苦说不完。

我又抽空把王回的文章给他看,欧公也写信来,说这人的文章叫人惊叹,世上没有看到过。

可能古代的学者有这样文章,然而气势和才华不足以感动人。

假使像这样的文章,不在当代让它辉煌一下,我们这些人可要感到羞耻啊!

他重视这些文章到这种地步。

又曾经编《文林》,全部是现代人的佳作,王回的文章和您的文章,多半已经编入了。

到滁州与欧公关于人事的议论很多,遗憾没有能跟您一起评论,那遗憾没有办法估量,即使欧公也是这样想。

欧公很想见您一面,能作来一次的打算不能?

心中的事很多,不见面不可以说。

我这次的行程,到春天才可能到京城。

那时望您来信使我安心,我的病还跟黄九见我时一样,不知究竟会怎么样。

我心中有要跟您讨论的事,想来即使没有相见,您心中藏着的想法,有跟我相同的地方。

欧公更想您把文章稍稍扩展一些,不要用生造的词语和盲目模仿前人的写法,请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

欧阳公说:

孟子、韩愈的文章虽然高妙,但不必像他们那样写,取其自然罢了。

余下的事,等到京城后写信告您。

言不尽意,暂时停笔。

(四)19.①有自如的、随意的、无拘无束的气氛;②有平等、自由的精神和文风,有平常心;③有相聚的适意;④有自然的风景和绝世的美文。

(3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意近即可)

点拨:

本题运用【“定向—分析—归纳”法】。

阅读③、④、⑤段,了解其内容后,抓住关键句子“一切都是自如的,随意的,唯有这样,雅集才充满了无拘无束的气氛”“这正是晋文人的自由精神、自由文风”“山水怀抱中的文人相聚,适意是雅集的动力”等来概括即可。

20.示例一:

盈一袖芳草野花间散发出来的清新香气(3分)

示例二:

拥一怀春日晴空中吹拂而来的和煦轻风(3分)

点拨:

本题运用【仿写五相法】。

本题仿写要注意内容上有人物的动作行为和想象的景色,两者要融为一体,用词要生动。

21.不能去掉。

(1分)“丝毫”说明谢安跟大家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同,充分表现了兰亭雅集的平等、自由以及谢安和诸士人无关功利的平常心。

去掉了就不能起到强调作用了。

(意近即可)(2分) 点拨:

本题运用【内容能否删除答题法】。

阅读第④段,结合此段内容分析“丝毫”一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最后得出答案。

22.“适意”的内涵就是“无须相互提防、戒备,你愿意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每一个相与者都重在个性上、精神上的享受,追求浪漫散怀、从容悠然的趣味。

”(2分)

23.准确运用“席”“镜”“览”“观”四个动词,构成排比句式,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古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及安然自在的生活状态。

(3分) 点拨:

本题运用【赏析句子三步法】。

抓住句中“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