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中考物理分类解析4物态变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9748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中考物理分类解析4物态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8中考物理分类解析4物态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8中考物理分类解析4物态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8中考物理分类解析4物态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8中考物理分类解析4物态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中考物理分类解析4物态变化.docx

《18中考物理分类解析4物态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中考物理分类解析4物态变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中考物理分类解析4物态变化.docx

18中考物理分类解析4物态变化

4.物态变化

(2018·枣庄中考)

C【解析】本题考查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体温计在使用前,需要手拿体温计上端用力向下甩几下,目的是把体温计细管中的水银甩回玻璃泡内部,如果不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内部,体温计就保持原有的示数不变。

体温计测量完病人甲的体温,其示数是38℃,未经甩动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关于乙的体温,有以下几种可能:

等于、或小于甲的体温,但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选项C的判断正确。

(2018·枣庄中考)

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给湿头发吹热风、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目的都是使蒸发加快;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目的是使蒸发减慢,B符合题意。

10.(2018·临沂中考)对下列各图解释正确的是C

A.甲图中冰凌的形成过程是凝固,需要吸热

B.乙图中雾凇的形成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

C.丙图中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液化,需要放热

D.丁图中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汽化,需要放热

【解析】A.冰凌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需要放热;B.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需要放热;C.露珠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液态是液化,需要放热;D.湿衣服是由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需要吸热

故选C

(2018·娄底中考)7. 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是()

A.冰的熔解现象,吸热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

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物态变化。

冰箱中的冷冻室里温度有零下十几摄氏度,肉拿出来时,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肉,凝华为固态,就形成了白霜,这个过程水蒸气放出热量,故只有C项正确。

(2018·邵阳中考)

9.夏天天气热,许多同学喜欢吃冰棒。

哟!

刚买的冰棒周围还冒着“白烟”,这“白烟”是()

A.冰棒升华所致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口里冒出的白烟D.空气液化而成

B【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

“白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温度降低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故选B。

(2018·泰州中考)3.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初夏早晨,小草上结出的露珠   B.隆冬时节,飘落的白雪

C.深秋早晨,枫叶上蒙上的白霜    D.初春,河面上的冰慢慢消融

23.D解析:

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

初夏早晨的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隆冬时节的白雪,是凝固和凝华现象,要放热,故B错误;深秋白霜,是凝华现象,要放热,故C错误;初春冰慢慢消融,是熔化现象,要吸热,故D正确。

(2018·无锡中考)

4.D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烛蜡熔化特点的实验。

烛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这样可以使烛蜡更容易熔化,故A正确;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这样才可以测量烛蜡的温度,故B正确;“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故C正确;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非晶体,故D错误。

(2018·宜昌中考)

3.D【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知识。

玻璃上的“雾”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故A正确;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凝华形成的,故B正确;“雾”和“冰花”都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故C正确,D错误,故选D。

(2018·乐山中考)

6.如图所示的热现象中,通过液化形成的是(D)

A.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B.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C.冬天河水结“冰”D.厨房蒸笼旁的“白汽”

【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

蜡烛燃烧,从固态的蜡烛变为液态的烛泪,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物体从气态直接变成了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冬天液态的河水变成了固态的冰,属于凝固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厨房蒸笼旁的白汽是蒸笼内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D符合题意。

(2018·黄冈中考)

解析:

选B。

冬季温度一般低于0℃,水管破裂喷射出的水凝固成“冰花”,气温没有回升,说明“冰花”不可能熔化,而是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这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B选项正确。

(2018·十堰中考)22.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如图所示的警示性标志牌“禁打手机”、“熄火加油”,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A)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

22.A

【解析】常温下汽油是液态的,由于汽油容易汽化成气态漂在空气中,遇火花时容易燃烧爆炸。

3.(2018·孝感中考)

【解析】A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吸收相同的热量,升温较慢,所以海边昼夜温差比沙漠小;B霜是由于温度低于0℃时,有气体直接变为固态,凝华而成;C深秋清晨温度较低,河水汽化成的水蒸气与冷空气液化而成;D温度低的花露水碰到热额皮肤时,吸热汽化成蒸汽。

故选D

4.(2018•广东中考)如题4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

 B.冰的融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C.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

 D.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解析:

本题考查晶体的熔化和液体汽化图像。

冰从B点开始熔化,到C点时熔化完成,则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是固液共存状态,故A错误;冰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继续吸热以维持熔化,故B错误;水的沸腾过程要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故C错误;由图可判断,AB段是冰升温过程,CD段是水升温过程,可知加热的时间相同,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二者质量相等,由

可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故D正确。

(2018·淮安中考)

4.C解析:

本题考查物态变化辨析。

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是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深秋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湖水结冰是凝固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2018•攀枝花中考)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C°,此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白霜形成的物态变化是(D)

A.液化B.汽化C.凝固D.凝华

解析:

本题考查物态变化。

白霜是固态的小颗粒,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化来的;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易拉罐中液体温度很低,所以易拉罐本身温度也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易拉罐,由气态直接凝华成为固态的霜。

综上所述选D。

(2018·襄阳中考)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态变化。

晾晒的湿衣服变干,属于汽化现象,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

故选C。

(2018·邵阳中考)

21.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我市各中小学在日常防治工作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21题图,体温计的示数为℃。

答:

37.9℃

【解析】本题考查体温计的读数。

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示数是37.9℃。

(2018·济宁中考)11.在某些干旱缺水的地区,人们常采用图7所示的方法收集土壤中的水分。

土壤中的水分接触塑料薄膜前发生了(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下凝结成水珠过程中,(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知识。

土壤中的水分接触塑料薄膜前发生了汽化现象;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下凝结成水珠过程中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答案:

汽化放出

(2018·无锡中考)

15.汽化吸收

解析:

本题考查物态变化。

在牛奶、奶油等冰激凌原料上涂上液态氮,液态氮会迅速由液态汽化为气态,同时吸收热量,使牛奶、奶油中的水凝固成冰,制成“液氮冰激凌”。

8.(2018•广东中考)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汽化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熔化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解析:

本题考查物态变化。

眼镜片变模糊,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镜片上;上岸后感觉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蒸气吸热所致;冰棒含在嘴里,吸收热量,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

(2018·淮安中考)

16.慢固液共存态保持不变

解析:

本题考查晶体熔化图像。

将装有碎冰的试管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由图乙可知,在第8min末,试管中的冰正在熔化,还没有完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态;冰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2018•攀枝花中考)将一瓶饮料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用毛巾擦干后过一会儿又会变湿,这是___液化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该现象需要____放热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解析:

本题考查物体变化。

将饮料在冰箱中取出,饮料瓶的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饮料瓶,就会变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的外壁上,这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31.(2018·临沂中考)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C。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像,如图丙所示。

由图像可知: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该物质是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比较图像中AB段与CD段可知:

该物质在(选填“AB”或“CD”)段吸热能力强。

【解析】

(1)水浴法加热,使得物体受热均匀;

(2)如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温度为2℃;(3)根据图中BC断可知,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上升;(4)比较AB,CD,断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AB段吸收的热量比CD断要小,所以CD段吸热能力更强。

【答案】

(1)受热均匀

(2)2(3)不变晶体(4)CD

(2018·娄底中考)18.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根指测量结果画出相关图象,  如图甲所示:

  

(1)要完成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钟表和温度计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示数是_EF  段所对应的温度值(选填 "BC"和"EF").

  (3) 如图甲所示,BC段该物质的状态为__固液共存态___ 。

(4) 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冰与水的比热容不同。

解析:

本题考查熔化实验和沸腾实验。

本题中需要记录不同时刻的物质的温度,因此需要钟表和温度计;图像a是熔化图像,图像b是沸腾图像,所以图乙所示温度计现实的是EF段所对应温度;因为图像a是熔化图像,所以BC段是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AB段和CD段的斜率不同,表示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冰和水改变相同温度需要加热的时间不同,这是因为冰和水的比热容不同。

(2018·岳阳中考)探究“沸腾的规律”实验中,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3

3.5

4

4.5

5

5.5

6

温度/℃

92

95

98

98

98

98

98

(1)实验表明,水的沸点为__98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不变____;

(2)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为78.5℃,利用沸腾知识,要从甘蔗酒中分离出酒精,加热甘蔗酒时控制的适宜温度可为___B_____(只填序号)。

A.60℃B.80℃C.100℃

解析:

(1)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沸点不变。

外部热源的温度适当高于沸点温度,才能保持液体继续吸收热量。

(2018·泰州中考)

26.某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图(a)中甲、乙、丙三种读温度计的方式正确的是______;

(2)图(b)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___,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大气压______(小于/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为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 沸腾;

(4)小明和小红分别利用质量相等的水按图(b)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c)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46.

(1)乙

(2)自下而上(3)99小于撤去酒精灯(4)所用酒精灯不同

解析:

本题考查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对温度计进行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垂直,可知正确的读数方式是乙;

(2)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9℃,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100℃,说明此时大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为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由图C可知,对相同质量、相同初温的水加热,到达沸腾时所用的时间不同,原因可能是所用酒精灯不同,在相等时间内放出的热量不同。

(2018·宜昌中考)

27.

(1)水蒸气

(2)保持不变(3)沸腾更剧烈(或产生更多的气泡或温度依然保持不变)(4)3360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气泡,图丁中,气泡里的物质是水蒸气;

(2)从图像可以看出,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温度始终没有达到100℃,说明当地大气压强小于1标准大气压,加大火力,水的沸腾更剧烈,但沸点不变,温度依然保持不变;(4)前4min水的温度从91℃升高到99℃,水吸收的热量为:

(2018·黄冈中考)

解析:

(1)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须浸没在液体中,而图甲中测量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并没有浸没在水中;图乙中,看到的温度计部分的示数从下往上数值是变大的,因此是零上,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故示数是22℃;

(2)在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时间,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停表,斜面坡度决定了小车运动的时间,坡度越小,小车运动时间越长,测量时间产生的误差就越小。

答案:

(1)温度计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水中22℃

(2)刻度尺减小斜面坡度

(2018·山西中考)

解答:

(1)根据图像读出温度计的示数为96℃;

(2)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由图象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100℃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100℃。

分析图像还可以得出的信息有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等;

(3)根据描画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判断,水和环境的温度差越大,水放出热量越快,水和环境的温度差越小,水放出热量越慢,最后和室温相等。

①先将滚烫的热水冷却5min,滚烫的热水和室温温度差大,热水容易向外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的快。

然后加一匙冷水,会使热水温度更低。

②先将一匙冷水加进滚烫的热水中,热水和室温温度差小,热水不容易向外放出热量。

所以选择方案①更容易获得温度更低的水。

答案:

(1)96;

(2)100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3)方法①。

(2018·十堰中考)

37.

(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

(2)2;(3)变大;吸收热量;(4)98℃;小于

【解析】

(1)从图中可看出温度计的玻璃泥鳅碰到了容器壁;

(2)在读温度计的示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3)由于水沸腾时,温度高的水上升,使水上部的温度更高,气体体积膨胀;要使液体沸腾温度一定要达到沸点,且要继续吸收热量;(4)由于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叫沸点,从表格中可看出温度在98℃时保持不变,即为此时水的沸点,其温度低于100℃,而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此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2018•攀枝花中考)小明利用如图13甲所示装置探究冰块熔化的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1)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 10 min。

(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冰属于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

(3)图乙中第4min时,物质处于 固 态。

(4)图乙中,物体在A点时其有的内能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的内能。

解析:

本题考查晶体的熔化特点。

(1)由图象可知,冰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5min完全熔化,共耗时15min﹣5min=10min;

(2)由图象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是晶体;

(3)由图象知,图乙中第4min时,物质还没有熔化,因此物质处于固态;

(4)由图可知,冰从A到B持续吸收热量,故内能变大,物体在A点时其有的内能小于在B点时的内能。

(2018·武汉中考)

23.(4分)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先确定___________(选填“铁棒A”“铁夹B”或“铁圈C”)的位置,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___________,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2)分析图乙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为___________,该物质第40min的内能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20min的内能。

【解析】本题考查晶体的熔化与凝固。

实验时应先确定铁圈C的位置,以便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实验中需要观察物体的状态变化,由图可知物质的凝固点是80℃,20分钟时和40分钟时温度虽然都是80℃,但20分钟时全部是液体,40分钟时是固液共存状态,因此40分钟时的内能小于20分钟时的内能

答案:

(1)铁圈C状态;

(2)80℃小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