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5郑和下西洋解说词之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9017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05郑和下西洋解说词之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405郑和下西洋解说词之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405郑和下西洋解说词之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405郑和下西洋解说词之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405郑和下西洋解说词之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05郑和下西洋解说词之三.docx

《1405郑和下西洋解说词之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05郑和下西洋解说词之三.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05郑和下西洋解说词之三.docx

1405郑和下西洋解说词之三

1405郑和下西洋解说词之三

  像一切传奇的开始,1405年冬季的长江充满吉祥的预兆。

上百艘海船顺流而下,上千只风帆如同海上开放的绚丽花朵。

东北季风已经如约而来,一场声势浩大的海上奇迹即将开始。

三十五岁的郑和站在甲板上,这个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呢?

郑和的一生命运多舛,当他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就从云南滇池边被掳到了北京,又跟随朱棣,血雨腥风,一路打到南京,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

从现在开始,他将要把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托付给变幻莫测的大海。

  没有太多航海经历的郑和,如何能够率领他的船队穿越海洋而驶向彼岸?

如何能够在漫长的苦旅中保证船队的安全?

他将依靠什么来对抗不期而至的凶险,从而完成一个王朝的使命?

  长江出海口。

成百上千的万吨巨轮在高科技设备的导航下,从这里出发,穿梭于中国与世界之间。

  2004年12月24日,我们乘坐中远集装箱运输公司“民河号”,从上海启程,驶往西洋。

  卫星定位、电子罗盘、声纳探测仪、电视监视器,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是今天远洋货轮必备的导航仪器,高科技的航海技术几乎可以保证航程的万无一失。

  对于有着一万八千公里海岸线的华夏大陆,海外一直是一个神秘、危险而又充满诱惑的地方。

  作为整个船队的主帅,明朝皇帝的使者,郑和能按照计划到达目的地吗?

上万名水手的安全,他能掌握吗?

庞大船队的后勤保障,能跟得上吗?

这一切,都使下西洋之旅充满了悬念。

  在如此大规模的远洋航行中,每一个细如发丝的环节,都显得格外重要。

  在古代,“更”不仅是计时的单位,同时也是海上的速度单位。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秉曦:

“一个船员在船头扔下一个木块,船在海航行的时候,扔一块木块下去,那个木块假设相对来说它是不动的,在海上它是不动的,我们船是运动的,这个时候我人就走,走到船尾再看这个木块,假设这个木块还没有到,我人都走到了,木块还没到,叫不过更,你还没到呢,不过更。

假设我人走到了,木块已经到后面去了,叫过更。

  一幅古代航海图几乎成为我们观察这支神秘船队航线的惟一渠道。

这是附在明代《武备志》中的一幅图,原名叫《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

它很有可能是根据郑和当年的航线记录绘制的。

今天,有专家将它称为《郑和航海图》。

  从这幅山水画地图中,我们可以发现航行的起点是南京城东南角的宝船厂,而地图的末端,则是一个名为“忽鲁谟斯”的海岛。

  《郑和航海图》是一字展开的手卷式地图,南京到上海的航线,从右至左连贯,与原来的实际方向并不相同。

  上海海洋测绘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朱鉴秋:

“它的方位跟现在地图不一样,现在地图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右边是东,左面是西。

而《郑和航海图》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都是不一样的。

像南京到太仓这一段,它上面是南,下面是北。

为什么这样呢?

因为它是根据航线来配制的。

  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部。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钮仲勋,在对《郑和航海图》的微缩胶卷进行悉心的观察和分析。

  《郑和航海图》采用针位法,一针一针,忠实地记录着船队的航线。

航海图是以船头的方向为前方而随机绘制的。

这也许是郑和的视线,他的目光永远朝着前方,这幅地图,便几乎将曲线拉直,无论船头朝向那个方向,航海图却一路向前延伸。

  郑和船队开始的旅程颇为顺利。

他们从江苏浏家港出发,航行六百海里,到达福建长乐的太平港。

船队将在这里进行休整,等待冬季海上的东北季风带领船队穿越南中国海。

  六百年过去了。

在离厦门三十公里的鸿渐村,人们还记得那支船队,每年农历的八月二十三都要为三宝公过生日。

  被奉若神明的三宝公就是三宝太监郑和吗?

从史书探寻郑和信息的可能性已经十分渺茫,而在民间,在中国沿海;在东南亚;甚至红海;东非;与郑和有关的信息却不断传来。

  郑和七次下西洋,起锚地都是福建。

在这里,船只要做最后的整修;也是在这里,更多的货物被装上郑和的货船。

其中最著名的货物,就是中国的青花瓷。

  青花的旅程是从长江边上的一个古镇开始的。

这个以宋真宗“景德”的年号命名的古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江河谷,是一个山清水秀、景色幽丽的山城。

这里的瓷土、高岭土矿藏丰富,是青花瓷的发源地。

青花瓷是一种白地蓝花的瓷器,这种瓷的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在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命力。

青花瓷一经出现,迅速地得到传播和发展,在元代即已输入日本、印度、土耳其、伊朗、埃及,如今,元青花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珍藏品。

  景德镇的官窑在明初时只有二十座,到了宣德年间就增加到五十八座,成为中国著名的“四大官窑”之一。

  当横穿亚洲北方的陆上交通线路因为政治的变化而受阻时,海上丝路逐渐形成。

由于海上丝路运送的主要货物是瓷器,有人称之为“陶瓷之路”。

  景德镇距海岸线三百公里,出窑的上等青花顺江而下,在长江口登上郑和的宝船。

  至少在宋代,福建泉州就已经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

这里聚居着大量渡海而来的穆斯林。

有记载说,元朝政府曾经向他们收集“剌那麻”。

  清净寺始建于1009年,这里的伊斯兰教圣墓里安息着七世纪初来泉州的传教士。

穆斯林不仅熟悉阿拉伯地区的情况,而且熟谙航海技术以及星象学知识。

郑和每次下西洋都要在这里招募最有经验的水手。

  除了伊斯兰教外,世界上各种宗教在这里多元并存,这里是泉州著名的佛教寺院开元寺。

  此外,“天后”,俗称“妈祖”的海上平安女神,在这里受到最高的礼遇。

最早的天后宫在福建的湄州屿,创建于九百八十七年。

对“妈祖”的崇拜始自福建,随即顺着中国沿海传播。

  郑和时代的远洋航行,专靠季风驱动,夏季御西南风而来,冬季逐东北风而去。

  如约而来的季风,像一道命令,使人精神振作。

等待已久的历史时刻,终于到来。

拜过妈祖,满载着货物,郑和船队顺着东北季风离开了长乐太平港,“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整个船队浩浩荡荡,在海面上绵延数百里。

  但是,关于船队的真实情况,也从此变得模糊不清。

除了《郑和航海图》提供的线索之外,大海几乎已经湮没了关于这支船队的一切痕迹,它使那些消失了的细节变得更具有诱惑力。

在明代罗懋登的笔下,我们看到了郑和船队的布阵和队形。

  “每日行船,以四艘帅字号船为中军帐,以宝船三十二只为中军营,环绕帐外;以坐船三百号,分前后左右四营环绕中军营外。

以战船四十五号为前哨,出前营之前,以马船一百号实为其后。

  有人根据罗懋登的描写画了一张布阵图,在这幅图中,郑和船队像一只美丽的海燕。

这只海燕禁得住滔天的巨浪吗?

  整齐编队的船队通过台湾海峡,驶向南海。

台湾海峡是中国东海及其北部邻海与南海、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

这里是多风暴地带。

世界上对台湾这个词的最初了解,是因为每年这个岛附近海域形成的台风。

  风暴果然来临了。

二百多艘木帆船的结构设计、航海性能,水手们的驾船技术和航海经验,面临着严酷的考验。

郑和的远航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远航,对于船队的总指挥郑和来说,应付瞬息万变的海上天气是他远航重要责任之一。

如果,船队还没有进入南海就被暴风雨所终止,那么,以后的奇迹都不可能发生。

郑和率领他的船队成功地闯过了第一个险关。

  时至今日,中外人士对于在世界科技尚未昌明的古代,中国能够派出这样一支规模的船队,长期驰骋于风浪骤变的大洋,仍然表示钦佩和赞叹。

海洋,造就了伟大的航海家郑和,郑和也由此书写了世界远洋航海史的千古绝唱。

  风暴考验了郑和的指挥系统,也考验了宝船。

郑和七次下西洋,每一次的往返时间都近乎两年甚至更长。

漫长的海上航行,把上百甚至几百名的船员限制在了一艘船上,他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他们要一起工作,战胜困难;也要一起生活,互相照应。

  在风浪的另一边,遥远的渤泥国以它宁静的港湾迎候着这只疲惫的船队。

如果一切正常,十天后,郑和船队将到达渤泥国。

在那里,船队将进行必要的补给,船员们将获得期盼已久的食盐、烧酒、蜡烛、菜油,特别是补充淡水。

  我们乘坐的“民河号”,已经如期穿过南中国海。

和六百年前郑和船队相比,“民和号”就像是行进中的五星级宾馆,安全、舒适。

  远洋航行,最重要的是淡水。

那么,郑和船队是如何解决淡水的呢?

  明巩珍

《西洋番国志》

  “海水咸涩,不可入口,乃于附近川泽汲取淡水,水船载运,以备用度,斯乃至急之务,不可暂驰。

  除了保证淡水供应以外,船队中专门配备了饲养牲畜的船只,使船员在航海的时候能享用新鲜美味的肉食。

  粮船,是郑和船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仅有充足的粮食是不够的。

欧洲中世纪,英国、西班牙等国的许多航海者在海上死于坏血病。

直到十八世纪初,英国海军军医林德医生才发现病因是维生素C缺乏,他在船上把柠檬切碎,放进食品中,以防止坏血病。

  郑和船队中几乎没有人得坏血病,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又一个历史之谜。

  据说,郑和船队携带上船的食物除了米面谷类、腌制品、干果、茶叶以外,存储了大量的黄豆、绿豆,用中国传统方法发成豆芽做菜吃,以弥补新鲜蔬菜的匮乏。

另外,郑和船队的主要航程是在热带地区,常年草木青青,蔬果丰盛,而且又多是沿岸航行,靠岸时有维生素C延续的补充,这也许是防治坏血病的主要因素。

  离开渤泥国,顺风十天,船队到达满剌加,就是现在的马六甲。

郑和七下西洋,与满剌加王朝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1405年至1433年间,一共有四位满剌加王五次访问中国。

  十五世纪的中国青花,大量出现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国立博物馆中。

瓷器上繁复细致的图案,不动声色地拼贴出大明王朝的华贵与优雅。

它们几乎令我们忽略了两国之间的空间障碍,以及这些宝贵的瓷器在颠簸的海上所经历的坎坷。

  现代科技有助于我们解开这些瓷器的秘密。

在梁宝鎏博士的主持下,香港城市大学热释光实验室通过对青花样品成分的测定,来计算它们的成品年代。

青花的制造者和鉴定者在几百年的时间隧道中进行对话。

  郑和船队已经绕过岛屿众多的南海,一路顺风,驶向马六甲海峡。

  随郑和下西洋三次的翻译马欢,将多年航行之见闻写成了一本名为《瀛涯胜览》的书,此书成为研究郑和的重要文献。

  郑和在第三次下西洋时,在马六甲港入口处小山建排栅、城垣和仓库,作为远航的中转站。

这座草木青翠的小山,方圆三公里,今称“三宝山”或“中国之丘”。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副主席林源瑞:

“这么多的一个队伍到这么一个热带的地方,这样的炎热的天气啊,我们最主要是什么呢,喝水。

三宝山呢,你在三宝山下一挖就有水了。

为了方便这些士兵的驻扎,当时就在这附近的山麓挖了七口井。

大井呢,不是小井。

其实这个挖井的功夫,也可以说是后来传给当地的土人。

怎么样挖井?

可以说,郑和下西洋给我们本地的人,带来了莫大的好处。

  这口井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水井之一,它像血脉一样永不干涸。

海外的华人只要喝了井里的水,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会想起自己的祖先。

  旅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1406年6月,郑和船队抵达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正值爪哇东、西两王相互争战。

当他们登陆上岸与当地人进行贸易时,意外发生了。

一场屠杀降临到他们头上,船队一百七十多名水手被爪哇西王的部队无故杀害。

  许多史料都记载了这场杀戮。

郑和船队,配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但是,战争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发生。

郑和遵照永乐皇帝“不可欺寡,不可凌弱”的旨意,和平的解决了这一事件,避免了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

  在以后的航行中,郑和船队进入了真正的西洋。

在没有地标的大洋中航行,他们又是凭借什么进行导航,而到达中国人眼中的“际天极地”的呢?

在那遥远的海岸,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